读《苏菲的世界》有感精选十五篇)

张东东老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

  本书主要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迥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一个世纪,两个世纪,一种思想,另一种思想都在这本书里被引述伸展得恰到好处。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在这个缺乏梦境缺乏哲学的时代,我在这本书里找到了他们两者之间最完美的统一。

  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啊!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2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当你面对这两个问题时会怎样回答?确实,我第一次看到时不知该怎样解答。有的人认为这样的问题幼稚,没有任何意义,但现存的每一件事物必然都有个开始......

  因为生命会结束,很多人觉得命运的不公,也许“唯有清晰的认识到有一天终将死去,才能够体会活在世上多么美好。”大多人只有理想照进现实时,才看得到生命之光。其实,“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不断翻来转去,当一面变得更大,更清晰时,另外一面也随之变得大而清晰。”

  在读《苏菲的世界》之前,我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科,但我读过后才发现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我认为,科学与哲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失去了哲学,努力追求似乎都失去了意义!

  我确实无法真正领略到世界和生命最初的意义和起源,但身为一个活着的人,应当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不能碌碌无为,至少为一个小小的目标奋斗过,至少在风雨兼程的路上拼搏过。一个躯体若是没有灵魂,他不可能走得长久,幸福。

  哲学家说人不能只靠面包过日子,每一个人都需要爱与关怀,不过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一些东西是人人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们是谁,为何会在这里!这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在争论不休的问题,但却找不到唯一的解答。但我们可以努力地活着!也许问题的答案更本不重要!也许到了人生的某一个阶段,我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而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努力成长,学会勇敢。盛开在荆棘里的花,扑鼻的芬芳才会飘得更远,更久......  《苏菲的世界》是我读的第一本关于哲学的书籍,对于看似遥远的哲学我也有了新的理解与感受。我一直认为做人要单纯,其实哲学也是一种单纯的思维吧!当你逾越了哲学上的关系,人生的体会又会更深切吧!单纯是一种态度,我单纯,所以我勇敢!当你开始仔细解答“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时,我想你的生命会让你感到哲学是怎样的一种态度......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3

  假如你有一天收到了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你会怎么想,或许你们会想:该不会是恶作剧吧?或者:肯定弄错收件人了吧?胆子小一点的人可能会感到后背发凉。这么想想确实有些不可思议,你也许会说:“这种事不可能发生的啦!”但《苏菲的世界》这文本书偏不,它用他独特的语言创意勾勒出旁人口中的“不可思议”,也渐渐把这些“不可思议”引入哲学的大门。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这本书就是发生了这些不可思议的事。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有贴邮费,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儿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看了书才知道,这些信并不是什么恶作剧,而是苏菲跟着“神秘老师“开始了“哲学之旅”。是的,正如书中所说,这世界就像魔术师从他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所有的生物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他们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戏法感到惊奇,他们刚开始都用好奇的眼光打量这一切,好奇心如约而至。然而当他们年纪愈长,也就愈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待了下来......

  兔子深处的毛皮是很舒服,待得越久陷得越深,越图舒适,也就意识不到,但这个梦幻般的“舒适天堂”却缺少了做为一个哲学家,做为一个人,甚至做为地球上某一个微小的生命最不可缺的东西一一好奇心,他们对于本应值得惊奇的东西而感到麻木,重复每天单调的生活。我曾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但这本书把已在兔子毛皮深处的我惊醒,我被哲学家的勇气震憾,也为我们的所好悲哀。

  《苏菲的世界》唤醒了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和对人生有关怀与好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4

  很早就见过这个书名,《苏菲的世界》,我一直以为就是类似人物传记的一本书,我还猜测里面记叙的事情就是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她的独特人生传奇如是等等,我孤陋寡闻了。可是说实话,这个书名并没有吸引我。而会开始看这本书在于我听说了它是一本哲学入门书,于是带着我对哲学的似懂非懂,想从其中找寻到更多哲学的智慧,所谓启蒙,那一定更好理解的,所以值得翻一翻呢!

  翻开书的那一刻,我就被苏菲稍显诡异的生活经历所吸引,通读全书,发现这就是作者传授哲学的一个绝佳的构思,很多人都说哲学枯燥乏味,根本就没有心情去阅读,因为它晦涩,读起来似乎比阅读古文还要诘屈聱牙,甚至更可恶的是,你每个字都认得,可是组合起来你就会傻眼,但是作者JosteinGaarder却换了一种方式让你去学哲学。

  生活处处是哲学,可是为何大家一谈到哲学都觉得“毛骨悚然”呢,我觉得是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根本不愿意停下来思考片刻,哲学所设计的问题,类似“你是谁?”我想这个问题的不确定性就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余地,可是人们很少去想。

  这本书通过哲学家给苏菲上哲学课的形式给我们介绍了很多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例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尼采……当然还有很多,从伊甸园到黑格尔,再到马克思,回到近现代的哲学,如此种种,信息量很大,我不敢说每位哲学家的哲学思想我都理解,因为有些确确实实不是看了一遍就能理解的,这本书里有三个叙述视角:苏菲,席德,艾伯特。故事蹊跷,苏菲和席德,这两个一样大小的姑娘,仿佛就要被困惑而分不清自己是谁了,到底是小说主人公还是现实中的人,她们困惑,不过强烈的欲望促使她们去学习,不断地学习,你会发现哲学就是使人智慧的一门学科,是理之源,万物之解释都可从哲学之中找寻答案。

  因为学生时代就或多或少的接触过有关哲学的知识,例如尼采的“上帝已死”,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历史书,高中这政治哲学篇里也学过哲学相关的知识。因此,在看此书的时候,很多时候会产生共鸣,再加上它并非一本纯理论的哲学书,所以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每次作者讲到一个人物,如果不好理解了,通过苏菲的视角来通俗的解释一遍,这时你便恍然大悟。

  这绝不是看一遍就可以的书,需要多读几遍方能理解更多更深的东西!哲学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5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14岁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讲述了西方哲学史的发展过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

  它是一本哲学史小说,更是一种自我世界的体验,某种程度上,却也是一个自我世界的折射。

  本书虽说是哲学史的介绍,但并不是很侧重哲学思想本身,书中对关注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如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上帝是否存在等。然后对学派或者哲学家也没有过多探讨,更多的是在介绍他们基本思想的前提下,告诉我们应该怎样的去进行哲学性的思考。最后,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哲学思考,作者都会用容易让人理解的例子来阐释怎样去理解并哲学性的思考。

  但如果本书只要表达这些,我想作者也没有必要安排如此曲折的情节。作者采用的手法与其说是想引人入胜,让哲学史的介绍不显得枯燥,更不如说是为了激发我们对哲学的兴趣,让我们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因为本书小说的情节不就正是一个最好的哲学基本问题吗?一个关于是否存在的问题。

  或许,某种程度上,苏菲的世界就是我们的世界,或者更确切的说,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也许就是我们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哲学导师是少校写的书里虚构的人物,少校用这本书来作为给他女儿席德的15岁的生日。而这一真相在讲到柏克莱等经验主义学派时向我们揭示。然后后面更离奇的是苏菲从书中走出来,来到了少校的世界。这些看似离奇的情节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不防采用像《盗梦空间》里梦境的层次一样来定义世界(正如书中说的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

  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的世界作为第一层,少校和席德的世界作为第二层,本书的作者乔斯坦贾德和我们的世界作为第三层。是否有第四层我们暂且放一个“?”。

  先假设我们站在苏菲的世界,即第一层世界,那我们也会像乔安的爸爸一样,在听到艾伯特说我们并不存在时感到愤怒。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能感受到一切,我们用手拍桌子手会疼,我们经过一生那么多年的时间。但事实证明,它们只不过是少校的思想产物,它们所谓的感觉不过是少校给予它们的让自己以为自己存在的“形式”,也就是少校先给了它们存在的“理型”。但后来苏菲他们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是不存在的呢?

  我们注意到作者在安排这些情节时,是在教我们怎样去使用哲学性思考。如,苏菲是虚构的是在介绍柏克莱等经验主义时才告诉我们的。这不正证明了这一理论吗?这时的哲学是怀疑,不能证明的并不代表不存在,就像苏菲并不能证明她是虚构的,她一直以为她是存在的,但事实确实她是虚构的。回到我们刚才说的,苏菲是怎么意识到自己其实不存在的呢?这要结合当时给我们介绍的哲学思考,这时的哲学提到的是,我们并不能证明上帝是否存在,因为上帝不会以“超自然”的法则来向我们显示,于是我们没有超自然的感官经验,就不能证明上帝存在。同样,我们也不能证明上帝不存在,也就是说说上帝存在和不存在其实都是迷信。

  于是,作者利用这一观点,让苏菲有超自然感官的经验,比如让各种童话人物出现,还有从一开始就有的席德的爸爸的各种“超自然”法则的把戏,然后苏菲他们再借着哲学性的思考从而证明了自己的不存在,或者说他们世界的上帝——少校的存在。

  然后,我们站在第二层世界,也就是少校的世界。他们会怎么看呢?他们同样也会认为他们是存在的,他们也会知道苏菲是不存在的,因为苏菲就是他们虚构出来的。但他们真的存在吗?如果站在第三层,也就是现实层的我们当然知道,因为少校不过也是作者虚构出来的。

  但,少校他们知道吗?他们不知道,因为作者还没有让他们经历“超自然”法则。他们不能获得这方面的感官经验,不能由此证明自己是不是存在,或者他们的世界有没有上帝——作者的存在。但是,或许以后少校会意识到他自己是不存在的,就像艾伯特说的,或许少校也只是另外一个人虚构的人物。如果少校认为自己是存在的,认为自己就是最高层,那他怎么样也不会想到自己虚构的苏菲会来到自己的世界,如果第二层世界是最高世界,那么苏菲在这一层的出现当然就是属于“超自然”法则的了,那么这一事件就属于离奇的了,所以作者在这里安排这一看似离奇的事件不就说明了,这一切只是作者创造的,所以作为少校虚构的苏菲可以出现在少校的世界里。我想,接下来要发生的,从那条船自己解开缰绳开始,到苏菲慢慢的去影响第二层世界,少校在慢慢经历了这些“超自然”法则,有了这些经验,经过哲学的思考可能也会发现自己是虚构的吧。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6

  最近阅读《苏菲的世界》一书,对书中提到的柏拉图的学说深感兴趣,作者热情的赞颂“哲学家总是试图避开这类没有永恒价值的热门话题,而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永远 '真' 永远 '善' 永远 '美'的事物上”,即永恒的真善美,初二年级读后感:读《苏菲的世界》有感。柏拉图却是做到了,他是一个真正的哲学家,千年之后当我读到他关于理型世界的学说时,我彻底地为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所折服,他当之无愧为欧洲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的思想至今影响世人,为人们思考世界,观察世界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论。

  理性世界认为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不完美的,万物都是理型世界投影到现实世界的影子,是万物的模型。所以世界上没有50块一模一样的姜饼,但可以有50块近似的姜饼,这些近似的姜饼都是由一个模型所制造出来的,这个模型就是理型世界。

  那么我们推而广之,人呢?人是否也是理性世界的投影?如果是的话,就可以解释人为什么是不完美的,因为投影下的人类和万物一样,都是有缺陷的,但是人有和其他动植物不一样,他可以通过主观的能动性,比如,读书,学习,法律等手段使自己变得完美,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总结为,人总是需要朝着完美的自我发展,追求理型世界中的自我。

  而柏拉图又言道,人除了有变化的身体外,还有不朽的灵魂,灵魂在回归,或者是回忆起理型世界一切的过程即释放灵魂的过程,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释放灵魂或者都会释放灵魂,只有真正释放了灵魂的人才能回归到理型世界中。

  那么怎么能释放灵魂呢?苏菲的世界中并没有详细介绍,我们是应该按照朱熹所提倡的“明德至善 格物致知”还是说应该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达到“知行合一”呢?这些都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的,但是最重要的'还是要不断的让自己进步,把所学的和所知的相结合。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7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文学性较强的哲学书。它的关键内容是:以苏菲持续遭受一位神秘人寄来的信函为案件线索,从哲学的视角向大家表述了全球盒自然界等的产生与发展趋势告知大家人们不可或缺的地球是一个如何的全球。

  原本哲学是较为枯燥无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迥然不同。它在向阅读者叙述哲学的另外,应用了生动的语言来勾勒了一个回味无穷的小故事,使阅读者阅读文章时造成一种像读侦探小说一样的情绪。书中描绘了一个英勇,聪慧的美少女苏菲。由于追求完美哲学,就一定要有求知欲,这更是苏菲较大的特性,因此我觉得创作者描绘这一人物的用意就取决于此。

  以便向大家解除世界历史之谜,书中涉及到的内容许多 。从远古罗马到当代,在每一个不一样阶段,有什么为社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哲学家,她们关键探讨的题型是啥,一些哲学家的亲身经历和遭受,这本书都详尽地为大家干了解读,好像这部全球哲学史在你眼前演化了一遍。它内容广,但并不混乱,书中内容分为很多章节目录,每节题型都点出了该章节目录内容的管理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是论述好多个难题。那样的分节让人读后更非常容易消化吸收,也更非常容易了解。

  书中叙述了许多的人生大道理,使我获利甚多。而它所叙述的相关哲学的专业知识,宽阔了我的视线。实际上之中的大道理许多 难题因为我曾想过,但这种难题都会大脑中一闪而过,由于我觉得它一件事而言真是太生疏。当我们念完此书后,我觉得一个存活当今世界的人,连全球究竟是从哪里而来的呢?也不知道,也未曾去想,未免一些孩子气。

  在其中,使我体会深刻的是相关雅典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小故事。大概在公元前三四百年上下,出現了一位对欧州观念有重特大危害的人物苏格拉底。他的高超之处取决于人交谈可以持续揭秘大家思想观念的缺点,让人能够理解哲学的真理。殊不知对某些人来讲,那样的交谈毫无疑问是当众出丑,并变成许多人的笑柄,针对这些有头有脸的人,这就无法接纳。公元前399年,他被控告传扬新的神明,腐化年轻人而被惩处死刑。它本能够乞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可是他沒有那样做,由于他高度重视良知与真理,到性命完毕也是以便真理。他那类以便真理而战,为真理而放弃的精神实质非常值得大家学习培训。他使我更真切的感受到死有轻于鸿毛,重于泰山这话的含意。

  《苏菲的世界》一书使我觉得全世界也有许多 事儿等待我们去探寻,自然界的密秘使始终也揭不完的,过去的哲学家为大家解除了许多世界之谜,使后代越来越聪明起来;我们不也应当向她们学习培训,应用哲学的见解解开当然与人类社会的秘密,也为大家后代做一点事吗?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8

  贾德所著的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已翻译成64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4500万册,被誉为“二十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作者用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讲故事的手法,探索与思考人生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

  虽然这是一本中小学生推荐必读图书,是一本最简明有趣的哲学入门书,但对于我来说,还是无法静心去看,去想,无法琢磨其思想内涵,进行定性。总觉得这些探究哲学的人想的东西太多,喜欢深究,喜欢探讨,喜欢反驳。总是在不断思索中走向清晰,解开谜团,了解真相。还真有种拨开云雾见太阳的几分执着。可事实并不简单,往往是解开一个谜团,又进入另一个谜团。

  我的教学生涯就像一个个谜团,我常常在想:我到底为什么而教,为生活,为能力,为孩子?好像都有吧!我又教给孩子们什么了,知识,能力,做人?我不得而知。我对孩子们的影响又怎样,正面的激励还是负面的消极?我希望是美好的。他们与我共处时是欣喜还是厌烦,离别时是不舍还是解脱?我想我的人缘不会很差的。可事实又怎样呢?

  前几日,我前脚进办公室,后脚就有“小不点”跟上来,向我汇报刚刚发生的打斗事件:何天浩抢别人的零食,抢不到就拳眼相见,打了三个同学。那三个被打的同学气呼呼地拽着他来见我,我正准备拿出我的杀手锏——教鞭来训斥他,可他一向是个不愿接受批评的孩子,只要责备他,他就瞟白眼,一脸的敌意,一脸的不屑。用这种方法去制服他,恐怕是解决了一时,却解不了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恐怕这一打,打的不是错,而是愁,而是恨。像这么骄傲的家伙,只能让他自己承认错误了。

  我连忙把他拉到我的身边,问清情况,并给他分析分析打人的严重后果,最后我同意他说出的解决办法——给人道歉。他本以为一声“对不起”可以抹去他那罪恶的举动,嘴角处流露出不经意的一抹笑意,但对面的同学察觉了,当他说完一声道歉,同学并没有马上搭理,趁此,我让他向受伤的同学一个个的道歉,说着说着,他的喉咙渐渐沙哑了,眼眶里泪水也直打转,自那以后,上课总喜欢趴在桌上的他变得特别的精神,这泪水应该是心灵的洗礼吧!

  都说小孩是无知的,可事实呢?他们聪颖过人,他们知道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只不过他们自制力很差罢了。也许我的教育方式方法要改变,在把握原则的基础上,多听听孩子们的心声,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孩子们需要我,我需要更多的思索,需要更多的探究······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9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

  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因为时间太短暂,我花了几个晚上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内容太多了,结果什么也没发现,记住的也很少。印象非常深刻的倒是作者的构思。书的开始几章,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但越往下读,越觉得诡异,仿佛作者也有预料不到的结尾似的;尤其是那个哲学宴会,真是个悲惨的结局,也真是个奇怪的想法。这奇怪的是苏菲和艾伯特竟然渐渐察觉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这种察觉又是通过少校的笔写出来的,这种角色的反抗,一边是虚幻的,因为它和角色一样,存在于少校的内心;一边又是真实的,因为它是苏菲和艾伯特的真实情感,脱离了少校的控制,最终获得了成功。被创照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创造出的世界,同时也逃出了创造者的安排,这个小小的扭结,使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真实其实就是虚幻,二者无法分开。小说原本是虚幻的,就必须用心去承认小说里所谓的现实世界,唯有这样去读才能把自己融入道小说中,体会书中任务的喜怒哀乐,激起共鸣,最大显得地去体会作者地原创动机。可是当我把小说中的世界当成是真实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竟然搞出了原来的世界也是虚幻的现实。在那一刻,冲击在心间的感觉竟是昨天已成虚幻,一切事情在我脑海中好像都变得千奇百怪,一个又一个的版本在脑海中浮现,到底那个版本是真?这好似看美国的恐怖片,总会给人惊耸的感觉。刹那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谁又该是我,最可怕的是连自己是否存在都需要证明呢……。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卫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不过。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无不倍觉珍惜与伤感。”我思故我在”!?可我茫然要问,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0

  这是我喜欢的一部书,是一部关于哲学启蒙的书,当然我喜欢哲学是在我上过政治课后感兴趣的。是“哲学是让人变聪明的学科”这句话激发了我的兴趣。之后我在网上找关于哲学的书籍,真是功夫不费有心人呀。我终于找到了,就是这部《苏菲的世界》而且很有缘,它就是一部哲学启蒙书,让我看到从远古的欧洲到现在几千年的哲学思想。有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黑格尔、等等。还有很多的哲学流派。他们在当时神学盛行的那个时代里,阐述着各自的观点。但从大的方面来说他们的观点总是在袒护着神学,或者说是在袒护这教会,也许这和当时教会具有统治的地位有关吧。虽然他们都发表着各自的观点,但都相信有上帝的。而在那个时代独树一帜的就说是苏格拉底了,他虽然是一位唯心主义者,但他的求思精神是很值得提倡的。而在神学的世界里,他的思想也是很有影响的。他死后他的徒弟也没有让大家失望,柏拉图这位有名的哲学家继承了他的思想,更好的是他发扬了苏格拉底的思想。而我更看好的是他的那种教学方式,他让每个学生都和他讨论,不是让老师讲,学生听,我认为现在的老师也因该提倡这种方式。说到亚里士多德,我更看重的是他的那种分类法,他将世界上所有的东西都分类了。包括有机物还是无机物。比如狗这种动物,它属于有机物,是猫科动物,是一种宠物,当然在你家的那条狗。说到这里,我不的不说这本书还有吸引我的地方,那就是它的叙述手法很新颖。它将一个十五岁的小女孩思想来带领读者来解读众多哲学家的思想。而最后苏菲却是作者书里的一个人物,而里面的哲学导师用他哲学的先见或许说是聪明知道了一切,让苏菲来逃离作者的世界。书里的妈妈、朋友、同学、邻居都是虚幻的,而哲学导师想让苏菲挣脱这样的世界。没想到书中现实的他们也是贾德虚构出来的。当你读完这本书后,你也发现这本书的构思也富有哲学意味。

  现在我们也来说一下这本书中有名的哲学问题。至少我看来是这样的。当你看到这些的时候你会有所思考吧。比如“你是谁?”“你为什么叫苏菲?为什么不叫贝拉等等?”“世界上所有的马都相同吗?”“假如世界就是魔术师变出来的白兔,而我们是生活在兔子身上的一个很不起眼的东西,如果你会问一些日常的小问题,比如今天的三明治很好吃,今天的意大利面有一点咸等等。那么你正在兔子的毛上向下划,当哲学家来开导你是,你很感兴趣,那么你将开会站在毛丝的最上面,而不感兴趣的将永远掉落到毛片低下”那么我正在努力的向上爬。我还没有被世界的旋流个掉进去。“为什么积木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玩具”“世界是有什么组成的?”当时的哲学家会说是由水、木、土、火四种物质组成的,当你回到那个时代,我想你也会理解的。

  当然,我在前面谈过很多的哲学家,都是活在文艺复兴以前的,但真正反对“上帝从在”的则到了文艺复兴以后,那时候的一些先进的思想冲击着“神学”,或许是教会吧。我认为最震惊当时的是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了。在文艺复兴以前的很多世纪里,每个人都相信“地球中心说”,然而几千年后的文艺复兴时代,却打破了这样的传统观念。当然现在看来哥白尼的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但比那些以“地球中心说”的人进步多了。当然他的命运也是悲惨的。教会残忍的将他杀害。然而最有力的说法我认为是达尔文了,他的《物种起源》首次科学的将人是由什么而来的做出了回答。从而也直接反驳了“上帝造人”的说法。当你了解了达尔文的写书过程时,你就不会认为达尔文是一个想出名的人了,他在跟随一艘考察船5年的时间里,走过了世界上很多的地方,在两座很大的岛上,大发现了很多的动物化石,但他发现,两座岛上的同类化石有所差别的。之后他也发现两座岛上的麻雀也有所差别,并发现它们的食物也有所差别。他就想,上帝难道会创造这么细致的动物来吗?早在他之前,就有科学家提出动物是有进而来的,但他没有找到有利的证据,所以他没有轻易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之后他发现了动物化石之间也有同的部分,这样他才进行了研究,几年之后他发表了这本书。我相信这是一位称职科学家所做出的表现。写到这里你就会发现他很直接,也很有力的了“上帝”。此后人们进入了自然科学的时代。

  还有一位较近代的哲学家,他所提出的浪漫主义也是让我很赞同的。他说浪漫主义有两种,一种是民族浪漫主义,还有一种是个人浪漫主义。何为民族浪漫主义,、其实很简单,就是热爱民族的文化,热爱民族的一切,那何为个人浪漫主义,就是在个人风格上的独树一帜的特点。举个例子,比如一些艺术家就是个人浪漫主义者。还有就是要谈的就是马克思,他被誉为是“革命的导师”他提出了“*”并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他也创建了自己的哲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他认为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当劳动工具和生产资料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社会才会发展。他曾经也断言资本主义社会必将会过度到*社会,而做出贡献的人也有我们的毛主席。他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造了适应中国发展的理论体系。

  这就是我看过《苏菲的世界》后所发的感想,我想哲学的世界对于我来说是不会止境的。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1

  对现在生活习以为常的我们,对于任何前人已知的事物,都抱有理所当然的想法。如空气中为什么存在氮气?人为什么生下来就会哭笑?地球会不会是尘埃?宇宙之外,存在着巨人吗?宇宙会不会只是PM2。5?

  读完《苏菲的世界》后,我的思维总是浮想联翩,想要跳出世界,去探寻它的本质。

  猫食鱼再正常不过的事了。问猫为什么吃鱼就等同于问地球为什么会绕太阳公转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就是在吃鱼的困惑中萌发,且一发不可收拾!

  猫爱吃鱼,这仿佛要追溯到远古时期。从有猫这个生物开始论起吧!但猫怕水,生平连河边都不敢去,摄取食源的途径又是什么?弟弟回答道:“还可能是河岸上浅水区抓呗!”这似乎有些不合逻辑,鱼儿,难道会放着资源丰富的深水区不去,会游到浅水区候着猫吃不成?小猫钓鱼的故事,也许只会出现在童话故事里吧!

  仔细想来,或许还要往后再推移,人类开始从业后吧!也许有两种可能:一是人类自己主动喂它,二是它自己去鱼市偷。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两个可能殊途同归,其本质是相似的,必须是在捕鱼的基础上。

  要不怎么说鱼是猫喜欢的食物之一呢,既然是之一,那另外的之一是什么呢?老鼠?对啊,是老鼠。那更大的,更寻常的食物便是老鼠。这么一想,一切仿佛就合乎常理了。老鼠泛滥,因此人们会喂养其天敌,便是猫。作为奖励,人们会喂养忠实的宠物一条鱼。而鱼肉鲜美,是鼠肉所不及的,这样一想,心中的谜团总算理清些。这只不过是我的一种跳脱局限的想法,也许经不起推敲。但至少是打破“理所当然”的思维吧!

  这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带给我的宝贝!就算苏菲存在与虚拟世界之中,但当她听说“我思故我在”后,便努力寻找支点,敢于打破,撬动世界,然后超然于一切。

  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平淡如水的世界里,所有的一切,乃至整个信息化的虚拟世界都想要包围着我们。我们所能够做的,就是逃离监视,跳脱局限……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2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14岁的少女苏菲在放学回到家后,发现了一封奇怪的信。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探索一场哲学之旅,苏菲了解了许多哲学家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苏菲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事实真相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离齐。

  作者乔斯坦-贾德,1952年出生于挪威。在1986年出版了第一部作品《贾德谈人生》,迄今已出版19部作品。其中长篇小说《苏菲的世界》被誉为“二十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奠定了贾德全球十大作家的地位。乔斯坦贾很有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讲故事手法,吸引了整个世界,其作品始终执著于人生本质与人生终极意义的探索和思考。

  我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是:《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它不仅是一下讲述每个哲学家和那些根本问题,而且是一本最简明的哲学入门书。对很多初学者来说想要了解哲学,这本书是非常值得选择和考虑的。这本书中结合了现代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它不仅拥有哲学探索和侦探解谜,还有幻想和字宙观,让人更加心胸开阔,从这本书中的内容读起来,确实有一些悬幻,却从而吸引了更多读者的阅读兴趣,尽管有些人感觉这书的内容很深奥!

  从这本书读来,我们可以了解每个不同哲学家的性格,兴趣爱好和他们每个人所对应的时代,

  所以,对于未曾修过科学概论者而言本书是最佳的入门读物,对于休过此门课程但已忘却大半的人而言,本书有助于他们重新温习。我们应该把哲学当着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3

  在一个虚幻的世界里,苏菲和艾伯特尽情地畅谈着哲学与理想,他们丝毫不知道自己身处险境之中……

  从中世纪谈到现在,从马丁路德谈到佛洛伊德,还提出了一个自由联想的技巧,努力使自己忘记一些东西,却总是能想起来,也许这个办法对你有用,尽情想一些不相干的东西的话,那一定会有用。好像从一封信开始,虽然只是一个人的自由联想,却有许多有趣的东西。哲学就像是魔术一样,就像一只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揪出一只小白兔一般。我们可以把小白兔比喻成宇宙,而我们都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物,而哲学家就是不断揪着兔子毛皮往上看的人。

  生物是奇怪的,来一人心理的小测验吧,小同和爸爸妈妈在吃早餐,突然,爸爸飘浮了起来,小同无动于衷,因为他看到爸爸做的奇怪的事可多了,而妈妈却吓得惊叫起来,因为她从来没见过这种事。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呢?

  最早的哲学家出自希腊,他们有时也被称作自然派哲学家,他们关切的时大自然的循环与变化,土、气、火、水四种基本元素是当时哲学家们最支持的观点。我们可以用绘画作比喻,当只有红色的颜料时,你是无法画出绿色的,只有拥有各种颜料,才能画出七色的彩虹。

  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出哲学各派的思想。当读完这本书时,我的心在感叹着,哲学是多么奇妙呀!研究着这些好像不存在却又的的确确存在着的东西,从日月星辰到山河瀑布,一切都是他们所研究的,所关注的。这本书可谓是哲学的启蒙书,带给我许多的启发,不仅了解了哲学的历史,而且让我对哲学充满了兴趣。它是这么神秘,这么遥远,我却急不可耐地想要接近它、了解它。真想随着那些哲学家的脚步一起,探索哲学这个奇幻的世界。

  哲学真是太奇妙了,我真想把这本书多读几遍,用哲学的思想,寻求万物的根源,研究宇宙的奥秘,倾听哲学世界的美妙声音。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4

  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这部哲学书让人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和对人生的思考,让我们在经营生活的同时学着成为一位思想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听起来简单却神秘莫测无法回答的问题你想过吗?这本书常让我读到一半便问题重重,不得不再仔细地回头。却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就好像在读一部侦探小说,脑海中不断映出“为什么?”。

  百科全书上写有人信仰上帝的存在,可是“上帝是否存在?”很多人说人死后灵魂会升上天堂,可是“人死后是否还有生命?”没有书籍能够回答,除了我们思考、思考、再思考。

  有哲学家说人死后会透过某种形式存在,要不就不再存在,如果我认为人死后会住在一颗星星上,会活在一朵云彩中,当我们敲开每朵云,可以拜访这朵云的主人吗?这样带有好奇的思考还叫哲学吗?亚里士多德说“人与动物有许多相同的特征,但最明显的不同是:人会思考。”

  哲学的种种问题被每一种文化关心着,历史上,有不同的人对这些问题提出过不同的答案。哲学家如同魔法师,用自己的想法,好奇而产生的念头给出不唯一的答案。所以乔斯坦·贾德说:“成为一个优秀哲学家的唯一条件就是要有好奇心。

  婴儿,刚刚落于这个世界,对于周围陌生的一切都好奇着,她们闪亮的瞳孔正向世界传递着“为什么”,可惜的是婴儿不会写,不会说,不然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只需提出问题就好,都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困难得多,提出问题是一种创造力,是一种好奇心。

  在我们一天天长大时,似乎对世界开始习惯,认为一切理所当然,其实不然,这是我们缺乏了婴儿时代的好奇心的一种表现,我们缺乏了提出好奇心的能力,所以哲学家比常人所多的只是孩子的视角。

  当你在钢筋混凝土中来回穿梭,在城市喧嚷中来回奔波,是否要静下来,找回一份好奇心,思考哲学问题,不再认为世界的理所当然呢?

读《苏菲的世界》有感15

  自从读完《苏菲的世界》后,我深刻的意识到想象力和好奇心的重要性。

  《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充斥着哲学和童话性质的一本小说。这本书介绍了许多历史上的哲学人物并讲述了他们各自的主义和成就。读完这本书我思考,为什么是那些人能够获得如此成就而却不是其他人,我想那便是因为他们有好奇心、他们热爱发问并有无尽的想象力。

  试想,若是没有了想象力和好奇心,牛顿要如何发现万有引力、若是没有了想象力和好奇心,达尔文又如何完成他影响世界的《进化论》、若是没有了想象力和好奇心,怎么会有那么多类似“地球从何而来”一样引人瞎想令人沉思的问题、若是没有了想象力和好奇心,我们人类又如何会有至今一样的进步。不,不会有的,若是没有了想象力和好奇心,那一切的一切都不曾会存在。

  想象力和好奇心是一切创造和进步的基础,我们的未来定也能在这两者的推进下不断的发展、不断的产生新的理论和概念。

  在此我也向各位朋友推荐《苏菲的世界》,相信特殊的感受。

  感谢《苏菲的世界》让我再次有了那无限的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