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的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孙小飞老师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1

  这几天,我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作者是意大利的德·亚米契斯,本书以日记形式讲述了恩利科一年中的所见所闻。他结交了许多好朋友,有力大无比的卡罗纳,聪明的德罗西,“小商人”卡罗菲和可爱的“小泥瓦匠”等等一些伙伴。

  这本书主要围绕“爱”这主题来撰写,比如,“我”生病时,父亲无微不至地照顾“我”,这是父母对孩子的疼爱;马尔科的妈妈在外地工作,结果不慎得了大病正当心灰意冷的时候,年仅12岁马尔科只身一人千里迢迢从意大利到阿根廷,当妈妈看见他时重新树立了信心,燃起了对生活希望,这是孩子对父母敬爱;当同学因生病未到校上课,老师放弃休息时间,丢下要批改的作业探望学生,这是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当同学失足落水命悬一线的时候,皮诺特不顾一切跳入水中舍命相救,这是见义勇为的大爱。

  本书最让我感动的是《伦巴第的小哨兵》,里面讲述了一个男孩为了帮本国战士获取情报,在侦察敌情时不慎中弹身亡,最终因为可靠的情报获取了本场胜利,随后,战士们把国旗盖在他的身上,并向他致敬。男孩知道自己很可能会阵亡,却依然担任“火线侦察兵”的角色,这不正是小男孩的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吗?这不正是“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吗?这他用生命换来了和平和他人对他的敬仰。

  世界上还有千千万万种的爱,爱就像千丝万缕的阳光,照耀着每寸土地;爱就像一朵朵鲜花,开满在受助者的道路上;爱就像甘甜的泉水,滋润着干枯的心灵。让我们都能成为一个心中有爱、行中有善的人,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富强、民主、文理、和谐。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2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一部著作。这部书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名义,通过日记本的形式,讲述了很小的故事,然后将爱的教育融入这些故事,用以培养年轻一代的思想情操。

  天性纯良,观察敏锐,是个乐观进取的好少年。他的健康成长与书中所描写的真诚宽厚的人际之间的爱是息息相关的。《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

  如在《我们的老师》、《爸爸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

  《爱的教育》这本书中还用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了对祖国崇高伟大的爱,有《帕都亚的小爱国者》、《伦巴底的小哨兵》、《撒地尼呀亚岛的小鼓手》、《爱国》、《意大利》等等。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3

  爱就像空气,充斥在生活的周围,充满了人的内心,它的意义已经融入了生命。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更是以整个民族为荣的尊严与情绪。《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的境况不一,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每个人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我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不由想到班主任的教育工作,其实,我们也可以挤出一个固定的时间让孩子们多听听这些爱的故事,感受和体验爱,学习付出爱。我想,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夏丐尊先生在翻译《爱的教育》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次没有尽头的旅行,一路上边走边看,就会很轻松,每天也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于是,就想继续走下去,甚至投入热情,不在乎它将持续多久。这时,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读《爱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在感动中,我发现爱中包含着对于生活的追求。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4

  暑假里我念了四本书,其中一本就是《爱的教育》。

  这本书一部分讲了小孩子犯了错,父母是怎样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一部分讲了学校里的先生是怎样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的。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篇《少年笔耕》。这个长故事讲了父亲平时工作很忙,他的孩子叙利亚为帮父亲多赚些钱,便等父亲十二点工作完并睡着后,自己便偷偷爬起来模仿父亲的笔记写起来。可他维持了四个月以后,因睡眠不足,但他仍在坚持着。后来有一次,叙利亚把一册书碰落到了地上。于是他爸爸便睡醒了,当他看见叙利亚正拼命地帮他写时,心中明白了所有的一切,也充满了懊悔和慈爱。最终,叙利亚再认真也听见父亲的哭泣声。那晚,叙利亚几个月来终于睡上了一次好觉。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叙利亚是一个孝顺的孩子,他不顾一些人的反对,仍然要帮父亲和整个家多赚些钱。处处想到的都是别人从来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体。我觉得像这样孝顺的人我们难道不敬佩他吗?再想想,古话说得好“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只要我们在家孝敬了父母,那又何必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拜佛烧香呢?

  还有一个故事令我很感动,讲了那天下着大雪,卡洛斐在玩雪球时不小心用雪球砸伤了一个陌生老人的眼镜,镜片岁了其中一个小碎片划伤了老人的眼。虽然是陌生老人,但卡洛斐仍然鼓起了勇气去道歉,虽然当时老人的眼已无大碍并原谅了卡洛斐,但他仍把自己收藏了几年的一本标本送给了卡洛斐。

  看,即使是陌生老人,他也原谅了卡洛斐。我相信只要真个世界都充满了爱,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美好。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5

  泰戈尔曾说:爱是亘古长明的灯塔,它定晴望着风暴却兀不为动,爱就是充实了的生命,正如盛满了酒的酒杯。《爱的教育》是80年代出版的刊物,可以说它和我差不多年纪,今天我捧在手里细细品味的时候,被书中无数个故事深深的打动了。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著。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著,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夏先生说: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爱的教育的读后感6

  读了《爱的教育》我懂得了老师的爱、家长的爱、朋友的爱、普通人的爱……每一种爱虽然不是惊天动地的,却感人至深。

  《爱的教育》它是一本日记体小说这本小说中的主角是安利柯,他是一名刚刚升上四年级的意大利小男孩。小说从安利柯10月份到第二年7月份放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整整100个小故事。除了安利柯自己的故事,还有“每月故事”,每一篇都能让人得到很大的启发。

  其中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名叫《六千里寻母》。讲述马可家负债累累,他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的时候,还和家里保持着联络,可自从他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舒服之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马可和父亲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收不到妈妈的回信,家里更冷清了,一家人整天以泪洗面,他想妈妈想得快疯了。

  终于,13岁的马可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他的坚强使父亲相信他一定能成功。筹备好一切,马可开始了千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久,凭借他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助下,马可终于找到了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的出现使妈妈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助下,马可和妈妈终于重逢了!

  读了这些故事,可以让孩子们认识到,一个人不仅要学好各种文化知识,还要学习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对祖国、对家乡、对人民、对父母、对师长、对同学、对周围所有人的爱和尊重。学会去爱,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