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绵羊读后感(精选六篇)

阿林老师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1

  一本书凝聚着作者对时代、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耗一番心血,成一家之言。作为读者,角度不同、认知不同,读后感悟也不尽相同,亦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近日品读威廉·德雷谢维奇所著《优秀的绵羊》,作者从美国高校教育切入,对教育内在的本质、人生应有的追求、社会发展的问题等进行剖析反思,列举了大量事例,提出了很多有价值、值得思考的观点。阅完小思,有这么几点感悟。

  首先,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教育是社会表达价值观的一种方式,也是社会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大学承担的责任首先是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培养出思辨的习惯,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身边任何事物,不自以为是,不妄下结论。大学的意义是帮助我们生活得更警觉,更有责任感,更有自由度并更加完整"同时,作者也指出,目前的教育"虽然培养了不少高智商、有成就的年轻人,但却没有教会他们领悟生命的追求,他们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寻找生命的意义,他们按部就班的生活,缺乏新生活的想象力,他们也缺乏勇气和自由创造自己的道路"作者写的是美国的教育,反观我们国家,何尝不是如此,教育产业化带了教学功利化,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弱化,学校某种程度上成了生产"工业产品"的流水线。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校教育不应当仅仅以分数为衡量指标,也不应当单纯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不是制造"考试机器",也不是培养精致利己主义者,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知世界、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取向,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具备探索创新精神。

  其次,人生的追求是什么?

  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究竟学什么、为什么而学?作者在中提到"整个教育系统在一代人身上催生了可怕的世俗态度:盲目的野心,对风险习惯性的回避,霍布斯式的物质唯上的野蛮性竞争""学生们之所以会参加体育、艺术或者领导能力的活动,其动力并非自内心对这些精神的信仰,而是因为这是通向名校的必经之路。这些活动原本是有意义的,但是现在被简化成一种手段:体育竞技讲究的是体能训练;音乐不过是技术上的娴熟;服务他人等同于做慈善;领导能力无非就是追求位高权重"看,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东、西方面临同样的问题,青少年时期为了分数、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大学(在中国可能是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在美国是以常春藤名校为代表的),上了大学又为了将更好的就业,都在你追我赶,以能直接满足现实需要为标准,为了成绩和简历,不惜牺牲自己的健康、友情、爱情、个人探索、余活动等等,而这些牺牲恰恰又是构建一个人内心和灵魂的基石。一直在路上拼命的跑着,唯恐自己落后于他人,但是自己的目标究竟在哪里却不得而知,忽视了对内心的探寻、对人生的审视。

  再者,教育该如何发展?

  社会的发展是由人推动的,人是要靠教育培养的,从这个角度看,教育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但教育系统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既受社会方方面面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面。作者在中谈到美国的常春藤名校主要面向精英阶层,通过设置教师推荐信、校友面试等录取环节,以及偏好运动员或者有"领导特质"学生等等,基本上将普通大众的孩子排除在外。"普通大众确实有足够的理由为自己孩子的未担忧,社会流动性停滞不前,竞争已经全球化,中产阶层艰难生存,资本阶层变得越越遥不可及。在这样一个"赢家通吃"的社会环境之下,唯一可靠地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赢家之一""要么你是‘最棒的’,要么你什么都不是,没有其他选择"一方面,所有人都渴望接受更好的教育,另一方面优质的教育资只针对少数人开放,这是社会阶层固化对教育的影响,反过这种教育模式又进一步加深社会的焦虑与隔阂。回归教育本质,建立更加公平、更加普惠的教育,以此促进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应当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2

  要我概括我之前的大学生活,那可不像我小时候设想的那么多彩、丰富,我生活的重心一直都放在了学习和娱乐上,这哪里像人们描述的大学生活嘛。不过还好我高中就做了准备,知道大学学习压力会比高中更大,所以在刚开始时还是有些自律的,成绩也没落下,似乎我做的很对嘛,成绩挺不错,符合大家的认知,瞧人家那小孩,成绩多好,学着点。

  在我做了这么多看似很出彩的事情中,有多少是我真正想做的呢?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思考过我自己的问题,一切都是那么的有条理,好像我的人生都被别人安排好的,你出生了,然后上学,考个好成绩,找个好工作,然后就会有个好生活,这一切的.通行证都是你的成绩,也就是说你的成绩决定了你的人生,好成绩等于成功,多么可笑!你的人生就被这几个并不能体现所有能力的学科的数字代表了,然后他们告诉你,没分等于没有好工作,没有好工作等于没钱。没钱等于不好的生活,你肯定会后悔的,真的吗?那你得想想,是不是他们怕你做出了一些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不满于你跟他们不一样了呢?倘若你去追求了一些在他们眼中奇怪的东西,他们就会拿出来“现实”的大棒把你给打回去,说你不够成熟,可一个人活在世界上真的只能疲于奔命吗?那和动物有什么区别?我们现在真的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人吗?一切个人的品质:勇气、自信等等,好像都被成绩给盖过去了,活了这么长时间,你真的做过一次关于自己的思考吗?如果做过,那是真正的自我思考还是在别人影响下的对自己的思考?

  到了大学,我们该好好想想自己为什么而活了,我的梦想,在之前只会出现在作文里,要不然就是所谓的大学梦。我们对于整个人生的思考都是那么的缺乏,连个追求都没有,像个机器人。出发了太久,以至于忘了为什么出发。我们努力地满足父母的预期,可当你做的已经够好的时候,他们还在说:“加油,你还能做的更好!”这是在搞什么?真的对你好吗,我们父母真的在教育孩子吗?还是在教育一个不断学习的动物?父母真的在关注他们孩子的人格培养,还是努力地骗自己只要成绩好一切问题都能掩盖过去呢?那最后会不会崩溃呢?在这里,一切都显着被别人裹挟,他们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如果没跟着大家走,就会受到别样目光的看待,我们就像一群绵羊,被牧羊犬给看着,有时候它们明明没我们体格大,可我们还是不敢越界,有时候甚至因为别人的言行而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我们接受着大学教育,可进了大学我们关注的不是自己接受的教育,而是大学的排名,校友有多么强大,试问他们强大与你自己又有什么关系,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吗,到大学来到底是为了提升自己而是吃大学的牌面?提升自己到底是综合素质而是简简单单学点课本知识?后者那叫提升吗?那叫输入,换别人也行,一个鱼缸,放几块泥土进去谁不行呢?不过是容量的大小而已,可你的鱼缸里有鱼吗?

  好好想想为什么而活,好好想想怎么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优秀的绵羊》一书,我推荐所有的大学生读读,不要荒废了自己的人生,不要因为“现实”而不敢迈出自己的步子,别软弱地过一生。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3

  这本书中描写的是那些头顶光环的年轻人,其实说的是一件事。那些看起来优秀的学生,看起来对什么都是有悟性的,双专业而且成绩优异、体育健将、谙熟音乐、会很多外语、参加公益活动等等,他们是一群“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最后的赢家。然而通过作者的视角,耶鲁大学工作了24年的威廉·德雷谢维奇教授让我们了解到褪去光环,这群天之骄子身上的恐惧、焦虑、失落、无助、空虚和孤独,在这些需要未能得到满足的感受底下,深深海洋中大冰山里藏着什么样的需要未被看见、发现。

  我抱着好奇心一点点向下读,更多地去觉察、感受一个中国公立教育的孩子如何在美国现有精英教育中走出自己独有的路,没有一种教育是完美的,我们有觉知地、主动地做出自己的选择后,要承担我们选择后的责任和风险。

  美国的精英教育,从私立高中开始就给予学生自己决策的权利和自由,对于我们国内的孩子来说是需要强大的自理、自立和自控能力,有些孩子其实还没有做好准备。而一旦选择了这条路,就如同搭乘一班高速行驶的列车,很难停下来。为了保证出类拔萃,有些非常重要的东西,比如:健康、友情、个人探索、课余时光,学生们就都舍弃了。

  就如同这一部非常让人觉醒的《编织》动画片一样,这些学生们陷入了去追逐一个又一个更高更伟大的目标中。似乎停下来会让人恐惧,我们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好,担心向别人”示弱”,没有去表达我们内心的感受和我们真正看重的价值观。而是永远从外部看起来像一个“战士”,其实内心是一只“斯坦福狂鸭症”,费尽心机地维护自己完美、快乐的形象。

  从小到大,也许对于一部分孩子来说,自己内心的热爱从未“被看见”、“得到尊重”,自己也从未思考过、探索过如何去和自己的内在建立连接。举例来说,也许对于这些升入藤校的学生来说,他们的需要是“成功”。如何实现成功,在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办法。如果我们认为只有上名校才是唯一的方法,最终真的会引起一部分学生产生厌学、功课、以及未来的工作……

  当然,也存在那些纯粹的追寻者,他们不管学校和周边人群的想法如何,他们就是以最纯粹的方式去追求并获得教育的真谛,在关注并滋养自己的灵魂。然而,他们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实现那些憧憬的时候,往往还是受制于“三驾马车”:财富、资历和声誉。至少在最顶尖高校出来的学生正是如此。

  他们最恐惧的是,将来自己不成功。他们无法从失败的恐惧感中挣脱出来。他们一直被不成功的可能性套上枷锁,害怕失败,这种心理从他们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将来不成功时就已经播下了种子。对于精英学生来讲,失败,哪怕是短暂的失败,都会影响到他们对自身价值的认定。

  而该进行精英教育的自我救赎呢?

  我想需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是更看重结果还是过程,以及我们如何看待失败经历。

  如果我们仅仅一味根据GPA来招生,那最终只会吸引那些拼命三郎,却招不到真正有创造力的孩子,我们是需要通过履历找到那些想在某一领域做到真正优秀、始终保持专一、集中精力,听从自己的直觉的人。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4

  这是我读过的这么多外国作者写的书籍中最深有感触的一本,作者和翻译都功力深厚。

  我觉得这位在耶鲁任职多年的作者是个通透人,说了很多所有人都不敢说的大实话。精英教育有他很大的弊端、漏洞,精致的利己主义,刷高分、为了美化履历而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却忘记为什么要这样做,也不会去思考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天下乌鸦一般黑,美国的精英教育是富人的精英教育,在中国其实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不过很幸运的是,我们还有高考,这样一个相对公平改变命运的机会,尽管它“唯分数论”…曾经呆过名校绩点最高的学院,经常见到经管学院里每个人行色匆匆得往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可以熬夜到三点,然后五点准时起来接着复习;为了刷绩点可以跟讨好导师;为了争取实习机会,可以造假,可以谈个假的男朋友;为了履历上丰富的校园经历,可以一个一个场轮轴转,可以啥都不做但成果上挂个名就好…毕业季,投行、券商、会计师事务所成为所有人的梦,年薪三十万、五十万、一百万成为理所当然…

  每个人都看上去好优秀,这种激烈的角逐竞争带来无限的焦虑,经常很怀疑,究竟自己是不是也要降低底线再“努力一点”,成为更优秀的人…

  不过现在的我不这么想,这种死循环会让我陷入一种无力境地,失去思考的能力…所以有些时候,承认别人比自己强,也没什么大不了。我现在会更要求自己,选择一个方向之前,更多去思考这是不是我想要的,而不再把关注点放在这是否能让我显得更优秀,社会上很多人的故事,给了我不少的启发与灵感,条条大路通罗马,不需要很狭隘地仅盯着那条预设好的最优路径,人生是有无限可能的。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5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叫《优秀的绵羊》,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将书名叫成沉默的绵羊。呵呵哒!这本书是一位毕业于美国名校,并在耶鲁任教10年之久的一位老师所著。书的宗旨是在讲述美国当前的精英教育的弊端。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来看,我貌似也是处在这样的循坏当中。不停的学习、看书、背书、学英语,获得各种奖项、奖学金。首先来看大学本科四年毕业后我收获了什么,第一当然是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那么除此以外呢?考了那么多高分,但最终自己又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当时奋力去背书的目的又是什么?能够证明自己优秀的也只是一个个的可量化的目标。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教育就是当你忘记所学一切之后所留存下来的东西。那我所受的教育呢?惊奇的发现经过相当优秀的本科经历后,可笑的发现自己原有的那个圈子是多么的狭小,但可悲的是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我养成了一种坏习惯,我的自信是一个需要他人源源不断充气的气球。自信更多的不是自我的肯定,而是要透过他人的评价来肯定自己。这样的我不能经历一丁点的否定,这未免也太脆弱了。

  书中阐明了这种精英教育的根源,其实就是利益的自我循环。优秀的父辈不可能让自己的孩子偏离这样的圈子,而其他阶层的孩子要想进入是难上加上。这种循环的结果就是要告诉我们,一定要上好大学,因为在这里你会接触到拥有良好背景的同学,在这里你会拥有其他一般学校所没有的特权。教育改变命运的确是真的,但基础是你必须有资格进入这个圈子。

  书中提倡博雅教育,即重视个体思辨能力的培养。对比我自己,真的发现思考的太少太少。学而不思这是我目前最大的问题。不仅表现在我之前的考试当中,还表现在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面对生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是最重要的。反观我自己的决定,我认为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是第二的,最重要的我是要实现个人的职业理想。毕竟学了那么多年的专业,放弃了四年已经是很可惜的事情了。

  之所以成为优秀的绵羊,除了周遭的人都这样做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是绵羊们不敢于挑战不可能。他们不愿意去做自己所不擅长的事情,因为这样意味着他们可能会失败,他们无法接受自己失败。一丁点都不可以。拒绝可能性的同时也拒绝了成功。

  目前来看,至少我还不是一只完全意义上的优秀的绵羊,第一因为我本身并不优秀,第二在于我起码还是知道自己要去干什么。通往前方的路上,我需要更多的思考。

  优秀的绵羊读后感6

  最近看了一本讲美国大学教育的书。优秀的绵羊有点像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他们懂得怎么做事,却不太懂为什么做事。他们懂得在体系里成功,却不太懂推动体系进步。这是一群出身名校,讨人喜欢,擅长交际的家伙。不出意外,他们将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书中提到一个观点,这是一种精英统治,但是现在看来,美国出了很多问题。精英统治失败了。不管为什么失败,这都是一种事实了。领袖是培养不许来的,是要自己冒出来的。社会没有公平公正的选拔体制,把太多资源放在一群不太胜任的人身上,最终效果不好。有点像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过程公正是保证竞争者的一些外部条件都差不多。结果公正是能者上不能者拿赛跑举例。同一个起跑点,定名次。这是过程公正。不同起跑点,定名次。这是结果公正。我们太强调结果公正。每个人的家庭条件是截然不同的,有些人天热起点高,你在走路,他在坐车。为了修正这个,只能人为平均,有些起点不高的人干得差点也要提拔。均平富大家都听过,既有强行打土豪分土地,也有各行各业的社会人均工资差距不要太大。平权力也有。现在都是一人一票,管你是谁,我们说平等的。同知识也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