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记》读后感范文

黄飞老师

  《乔布斯传记》读后感1

  如果说在他那个年代他见证了一个又一个在他那个时代看来的奇迹的话,那么他在21世纪便是完成了属于他的传奇!

  他是“苹果之父”,他是怪异又极富个人魅力,他是想活着进入天堂的人,他就是史蒂夫·乔布斯,乔布斯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生,给我们带来了无数的启迪,无论是在校的学生,基层的工人或是保卫我们生命财产安全的警察,甚至国家总统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份属于自己的“宝藏”。

  有没有想过神之所以称之为神是因为什么呢?是强大足以焚天煮海的力量?还是普度众生的慈悲心肠?显然这些都不是我想要的满意答案,这些事情只有在小说中才可以发挥出它真正的威力。然而21世纪的“神”比如乔布斯,他是靠什么为神的呢?我的答案是他有超凡的创造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对于一个21世纪的人来说有什么比有这两样能力更好的吗?

  但是“神”之所以称之为“神”就是因为他有的能力我们平常人不一定有,所以乔布斯有的创造力我们不一定也有。乔布斯十二岁时就可以独自用二极管和其他一些设备制造出能进行加减的计算器,说来惭愧我比那时的乔布斯只大了两岁,而我在十二月岁的时候什么叫二极管都不知道更何况乔布斯是上个世纪的十二岁!

  一个人的优点别人不一定具备的话,那么他的缺点将是大众化的。所以我与乔布斯的比较,就相当于诸位初中生与他的比较,如果非要说他与我们之间的差距是由何而来的,那么我的答案是———创造力和想象力。21世纪很多以前的想象都已实现,20世纪十二岁的乔布斯想像并制造了计算器。

  而作为21世纪的人我们的想象力又在何处呢?想的都是20世纪的人该想的。21世纪的我们除了去实现外,又该想些什么呢?

  这是可怕的有了想象力,但是你的想象却又是14亿减一分之一的那个人想到的,那么你的想象便失去了意义,现在的我们不懂得如何去创新思维,不敢去想象,也懒得去想。要知道发明电灯从来不是爱迪生一个人的事。发明蒸汽机也从来不是瓦特一个人的.事,发明电话更不是贝尔一个人的事。推动社会发展,促使人类进步。这从来就不是那些科学家们的事。要相信他们所做的仅仅只有将想象和创造相结合,于是他们便成功了。就是这么简单。

  这是我们一生的隐藏文件,你只需用想象的鼠标点击界面的工具,再用创造力的键盘敲击,按下“显示所有文件”一项,这样你就可以获得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发明,一份属于你自己的对社会的贡献。

  《乔布斯传记》读后感2

  最近看了美国作家艾萨克森所著的乔布斯传,作为果粉,对乔帮主的敬仰自然是少不了了,但通过这本书,我也看到了一个更加全面的、活生生的乔布斯,乔布斯一出生就被其母亲赠给一对没有生育能力的中产阶级夫妇收养。他很早就知道了自己是被收养的,因而在乔布斯的生活中,永远有"被遗弃"这样一个主题,这也造就了他异常敏感的性格。乔布斯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推出好的产品,而不是光想着挣钱,眼睛不能只盯着钱。

  请大家不要误会,我觉得乔布斯也不是不爱钱的人。没有钱,人没法生活,企业无法正常运转。

  我理解,乔布斯的意思是说,当你做出好的产品后,自然会挣到钱。这是一个主次关系的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

  固然,企业和企业家最终目的都是要挣到钱。即使你像乔布斯这样一个富裕到不工作也能过上相当奢华的生活的人,仍希望他们的企业能挣更多的钱,因为那样能让他们体现自身的价值。

  但每个企业家的侧重点不同,导致结果也会有差异。

  比如,像乔布斯那样的企业家他把重点放在开发出完美的产品上,他在产品开发上投入很多人力、物力,很多资源。最终苹果不断推出令人喜爱的ipod、iphone、ipad。而那个曾经被乔布斯招来的,在苹果担任过CEO,并最终将乔布斯赶出苹果公司的人,他更看重的是企业短期盈利。

  更注重产品研发,先期投入很大,而且见效慢,因为研发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不仅如要大量人力、物力(资金),还需要时间,而且风险较大。因为你投入了很多,未必每次都能推出令市场令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注重销售的公司,他们的侧重点不在产品的设计、研发上,他们的侧重点是在销售方面,是在市场方面,这种公司销售部是最重要的部门,他们的主要精力放在销售渠道的建设方面,放在市场宣传推广方面。

  并不是说乔布斯不重视销售和市场宣传推广,而是他将哪个放在首要地位,哪个放在次要地位的问题。

  马云坚持淘宝网前今年不收费,他说,做企业不能光盯着钱,这样做不大,做不长远。淘宝之所以扩张速度那么快,打败了全球最大的C2C、B2B公司ebey,跟马云的战略思想是分不开的。

  当淘宝网已经占有极大的市场份额,当人们习惯在淘宝购物,当在淘宝网开店的商户能够赚到钱,那么,以后你再向淘宝商户收取一定的费用,商户们也会接受,不会因为要交一点小钱就放弃生意不做了,淘汰掉的也是那些不挣钱的没有竞争力的小商户。可以说,马云坚持先培育市场,先不挣钱的策略成就了淘宝,也成就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