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范文

孙小飞老师

《中国上下五千年》读后感范文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当听到这首歌,我又找到了一首可以单曲循环的歌,这也不禁让我想到了最近读过的一本书——《中国上下五千年》。

  宇宙茫茫无边,在过去的岁月中,我们的世界,经历了多少风雨的洗礼。在我们所站立的土地,我们的生命对于它来说,只是微不足道。我们匆匆而过。只是它的一个过客。但是,就算是匆匆,在人类的智慧下,它仍然被记载。在千百年的磨砺后,这些被记载的过去,就成了我们所见的历史。硝烟滚滚的历史,消散了春秋战国无数飞扬的尘埃,暗淡了三国两晋不尽的剑影刀光,模糊了五代十国繁荣的街市,班驳了宋元明清殿前宏伟的琉璃。

  月色诗是愁,几千烦恼丝,都在时间的洗涤下越发银白,声音越发柔软;而那金戈铁马,号声连天的战争词文经过几千年仍仿佛在壮烈声中飘渺着一丝思乡的离别忧愁离。它们都在传递历史,都是历史最为骄傲的儿女。

  文字是历史的眼,亦是它的心声。而那流传千载的唐诗、宋词、元曲、乐府诗更是情感的沉淀,可以传递历史,是历史的声音。我展开泛黄的纸页,看着上面苍劲的字迹,去用一颗平和的心认真倾听历史的声音。就这样翻看着,听着古时最无邪的相思“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默读着古时最浪漫的情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就这样,走进历史,走进幽深的长巷,叩开朱色的大门,斑驳的`铜环分明还有遗留的温度,历史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

  品读历史的月,清清郎朗一轮圆月化为卷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飘逸且潇洒的苏子举杯望月,眼神中露出惆怅,那一刻的豪迈与忧愁曾让我潸然落泪,他思念自己的弟弟,想念自己的亲人,怎能不惆怅?杜甫作“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乡愁亦是历史与现实的沟通。李白诗云:“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望月感慨:古往今来,月下的晶莹霜露到底染湿过多少游子思乡的梦?瑟瑟凉意,谁能说卷中月色不是历史的声音呢?

  范仲淹的一首《渔家傲》,动了多少人感动的心弦。“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奔赴战场的将士在遥远的边关看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斟一杯思乡的酒,家乡二字已是深入骨髓,刻在心上。

  一首元曲《天净沙?秋思》醉了多少人的梦,又碎了多少人的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尽管只是白描,却诗意醉人,如泣如诉,将孤身一人流落天涯海角的思乡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透过文字如声音般流露历史的哀愁。

  历史是酒,越久越醇厚。一直蛰伏在暗无天日的地窖中只为厚积薄发,从出世的那一刻起,便将辛辣的酒香洒满人间;仅是一嗅,就会深深地沉醉其中,无法自拔。闲暇之余,我也喜欢孤独地坐在角落中,静静地把玩着爷爷一件小古玩,细心地揣摩其中的纹理;在惊叹工匠的精湛技术时,也会感悟着历史所留下的岁月印迹。

  殷墟的甲骨文描摹出夏商的辉煌,塞北的丝绸之路走出了汉朝的盛世,而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更是承载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时至今日,历史仍在延续,传奇依旧在书写。每一分、每一秒的逝去,都将化作历史长河里的一滴水,沿着时间坐标所指引的方向,携带着沧桑岁月流向宇宙的终点,一去不复返。

  当金镂玉衣的最后一针被穿起,青花瓷也勾勒出了第一条线;这是一个历史的结束,亦是一个历史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