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的智慧优秀读后感(精选六篇)

秦风学老师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1

  与友人聊天时说起,平时睡眠不太好,友人说读读禅悟类的书籍对催眠很有好处,并说尤以星云大师的作品深为世人推崇,于是向我推荐了《舍得》、《宽心》、《包容的智慧》等书。

  《包容的智慧》是刘长乐先生与星云大师以对话的形式体现的,两位作者一位是传媒界的领军人物,一位是佛教界的宗师。他们以佛教为话题,以包容为主题,谈人生,谈社会,谈事业,谈处世;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宣传佛法的包容,而是大量的列举了儒家和道家的修身养性的理念,不仅让我们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于暗香浮动处关照了明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的见证了他们的博学,见识了包容的智慧。

  这是一本充满禅学味道的书,读完后的感受犹如温暖的春风习习扑面,智慧的清泉款款入心,将人置身于旷野之中,心胸开阔之感。它告诉我们包容虽然无法改变过去,却能够改变未来。《包容的智慧》对我启发最大、教育最深的是:面对都市的繁华、尘世的嘈杂,要想秉持自己的内心,点亮自己的心灯,让人生充满从容、淡定,就必须处理好如下几种关系:

  1、正确处理“大”与“小”的关系。包容是一种比天空还要

  宽阔的胸怀。我们要逐渐培养“大胸怀”,不断摒弃“小心眼”。蓝天包容每一片云彩,故天广无比;大海包容每一朵浪花,故海角无涯;高山包容每一块岩石,故山高挺拔;“宰相肚里能撑船”,因为他有包容万人之心。是啊,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其实,包容的力量一切都源自人的心,心有多大,未来就有多大。正像星云大师说的: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面对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挫折,如果能够不只站在自我立

  场出发,跳出“小”圈子,多为大众着想,融入“大”集体,多感恩,少抱怨,珍惜与品味现在所拥有的一切,相信工作一定会更愉快,生活一定会更精彩。因为,人只要有了包容之心,就能驱散生活的痛苦和眼泪,就能传播心灵的快乐和微笑。

  2、正确处理“进”与“退”的关系。包容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智慧。小到个人家庭,大到集体、国家民族,都需要人们怀揣一颗包容之心去面对所有问题,学会妥协,懂得退让,因为“退步原来是向前”。

  “容”是和谐国家的法宝。中华56个民族,因为有“容”的智慧,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独特的民风民俗,在文化背景各异的人们交往中,能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百花齐放,共享繁荣,正是有容乃大、博众所长的结果。

  “爱”是和睦家庭的基础。如有包容之心,当家庭成员产生摩擦时,就能学着退让,求同存异,家庭、夫妻、父母、子女也就能和谐相处。

  “忍”是快乐团队的保证。忍是智慧,忍是担当,星云大师的禅意示意我们:“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世上没有废物。识人者智,自知者明。只有了解自己的团队,明白自己的希求,“在冲突中学习”,看人所长,相互忍让,就能够打造一支快乐而有有战斗力的团队。正所谓: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

  3、正确处理“繁”与“简”的关系。包容是一门精深的艺术,只有领略到了其中的滋味,才能真正地拥有那份广阔的心胸,那份坦然,那份自然。试着用包容的心去对待他人,用感恩的心去对待生活,或许某一天,你就会猛然发现:生活,原来可以如此美妙!说不定还拥有了“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的好心态。

  在多元的社会里,我们将与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层次的人相处,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不足,如果我们遇事互不相让,总揭人所短,斤斤计较,就会将简单事情复杂化,弄得时常不开心。但如果能怀着“虽然不沾身,芳馨已入心”的随喜心态,用平等铺路,无差别尊重,与人为善,尊重个性,立场互换,扬其所长,避其所短,就可以化解许多不必要的误会,彼此相处也就变得简单而愉悦。

  很小的时候,外婆就对我说,心地善良的人会越活越年轻,越老越漂亮,现在看来与“有容纳的气量,自有端庄的容颜;境随心生,容从心现”是有异曲同工之效的,正是“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让我们常修包容之德,常怀包容之心,常赠包容之爱,让我们的生命更加充实,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从容!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2

  本书在传媒界领军人物刘长乐先生与佛教宗师星云大师的对话中应运而生,他们以包容为主题,谈人生,谈社会,谈事业,谈处世,不仅让我们在窗前明月中看到了梅花,于暗香浮动处关照了明月,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真正见证了他们的博学,见证了包容的智慧。两位的对话中,妙语慧言,俯拾即是,让人充分感受到智慧的甘霖,如饮醍醐,如梦方醒。

  我以为,《包容的智慧》对我们启发最大、教育最深的是,我们如何保持自我?面对外界巨大的诱—惑,要做到不为所动不为所惑,就必须有自己内心的秉持,就必须点亮自己的心灯。而这正是我们的致命心灵和精神软肋,我们总是看外界的多,看内心的少。佛家强调要修性律己,平等对待众生,要克制自己的欲望,与万物和谐相处。我们为什么会浮躁呢?一是名利心太重;二是缺少不变的心灯。名利心太重,就很难走出世俗的怪圈;缺少不变的心灯,就飘浮不定、容易迷失自我。

  《包容的智慧》一书不仅给了我们很多好的观点和建议,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四句词讲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态,欲求却无,无欲偶然却嗅到了春天就要来了。是不是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一切都在“发生”,我们没看见的不代表他没有变化,没有生长,“发生”是一种超凡的心态,决不是消极的道家思想,正是我们对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该努力的我们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们都有了对策和办法,所以就顺其自然吧,因为一切都在“发生”。

  打造和谐有战斗力的团队,就要理解星云大师的禅意:“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世上没有废物。“在冲突中学习”,“忍是智慧,忍是担当”,只要我们清楚: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要往何处去。识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团队,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够打造一支和谐有战斗力的团队。人生中不如意事时常八—九,正像星云大师说的:心胸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包容有多少,拥有就有多少。我们应该多感恩,少抱怨,珍惜与品味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如此,才会工作得更愉快,生活得更精彩。星云大师还给我们开出了一剂“心药方”让我们共同分享:

  好心肠一条,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块,信行要紧,老实一个,中直十成,豁达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药,用包容锅炒,用宽心炉炖,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气不要大),于整体盆中研碎(同心协力),三思为本,鼓励做药丸,每日进三服,不限时,用关爱汤服下。

  在两位智者深入浅出的轻松交流中,让我们心胸开阔、眼界明亮、收获更多。正像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为本书所作序言《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中写的那样: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这里看见的是月,嗅到的是花,悟出的则是境。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3

  感言;心正则一切皆正,心净则一切皆净。治人先治心,心治则身治,身治则一切皆治。不是用规矩来要求人,是尊重、包容、平等,彼此立场互换,要让人“感动”后心甘情愿地发心奉献,是一种“无为而治”。

  古语说的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能容纳百川。天空之所以蔚蓝,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如果我们真的具有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胸襟,那包容就应该是:彼此欣赏,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都说包容是一种智慧。包容自己,就是给自己一片快乐的空间;包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他人一片快乐的空间;包容自然,就是一种豁达。包容是抑郁时的解决方法,使你豁然开朗;包容是人生航船上的指明灯,指引你前进;包容是烦恼时的一缕微风,轻轻的抚去心中的不快。包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4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暑假里,我读了《包容的智慧》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感受到——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是多么的重要!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是啊,对学生、对领导、对同事、对家人……只有学会包容,才能更好地走好人生前面的路。《包容的智慧》通过星云大师和刘长乐先生的对话,给我很多禅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充满禅学味道的书,它给我很多启示:小到个人家庭,大到国家民族,都需要人们怀揣一颗包容之心去面对所有问题,学会妥协,懂得退让,因为退步原来是向前,总之一句话,包容是人性之间不可缺少的美德。关于包容有两个小故事,让我在细细品味之后有所感悟。

  其一:一个和尚在寺庙里打坐,这时候进来了一个贼,他看到老和尚入定的状态,便摸到化缘箱前,拿了一把钱转身就走。和尚大喊一声“站住”,小偷吓了一跳,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和尚说“你刚才拿了佛祖的钱,难道你就不能说一声谢谢么?”闻听此言,小偷连忙跪倒在地,向佛祖谢罪。过了不久,这个小偷因为在别的地方犯案被捉,他交待曾经在庙里偷过香火钱,警察带他来对质,和尚笑着对警察说“他确实在这里拿过一点香火钱,不过他已经对佛祖说谢谢了,不能算偷。”小偷被和尚的一番话感动顿悟,于是削发修行,成为一个很好的佛门中人。这是包容的力量。

  其二:非洲有一个部落把宽恕当成一种仪式。当某人犯下错误的时候,这个部落的人们不是群起而攻之,而是将他带到村子中央的讲台上,接受众人的赞美。每当这时候全部落的男女老少全部停下手中的工作,将这个犯错误的人团团围住,轮流列举他曾经做过的好事,对他曾经有过的善行和美德尽情的歌颂,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仪式最后将演化成为一种庆典,人们载歌载舞用真情和宽恕欢迎这个犯错的人重新回归到他们的集体当中。在这本书中我也看到了刘长乐先生和星云大师的包容了,虽然一位虔信佛教,一位是佛教大师,但他们并不是一味的宣传佛法的包容,而是大量的列举了儒家和道家的修身养性的理念,不仅让我们见证他们的博学,也真正的让我们见识的包容的智慧,只学一家,必然不会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只有博众家之长,帮助自己要学习研究的那一种,以使其有质的飞跃。

  读这本书不同于那些空谈包容的文章、名言警句,而是使我领悟了真正包容的力量,也使我懂得了包容的智慧。我们要学会运用包容的智慧去对待朋友、去学习、去工作、去处世,真正地去领悟“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的真谛。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5

  古语说的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浩瀚无边,是因为能容纳百川。天空之所以蔚蓝,是因为它有广阔的胸襟和博大的胸怀,如果我们真的具有海纳百川、大气谦和的胸襟,那包容就应该是:彼此欣赏,彼此尊重,求同存异,共同成长!

  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世界都是由人组成,并由人支配,人是智慧的载体。

  一个家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大到一个家族,兄弟姐妹,叔叔伯伯等等,也经常会有一些摩擦,这些摩擦怎样解决——《包容的智慧》这本书给了我们禅示。爱是家庭的基础,要互有包容人之心,求同存异。当产生摩擦时,要学会妥协,因为"退步原来是向前",当然具有般若智慧的人,是不会让摩擦升级,而是要用般若的修为在心中化与无形。

  一个民族,泱泱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由黄河流域文化,长江流域文化所形成的汉民族不断壮大,元朝时蒙古人是来弘扬蒙古文化的,清朝的满族是来弘扬满族文化的,时到今时,在各文化背景的人们交往中,中华56个民族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民族的地域的风情文化依旧欣欣向荣,大家互有你我,而又各有独特的民风民俗,是什么让56个民族走到了一起,是"容",能容就要够大,有容乃大——博众所长,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和谐"的彼岸。

  国家,世界都是经过了"容",才有我们所看到的五大洲,一百多个国家,文化起冲突的时候,国与国就是战争,战争也是"容"的过程,要实现长久的统一,首先是文化的统一,秦皇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阿育王曾说:军队的武力,不能获得人心;唯有法的力量、慈悲和智慧,才有胜利。所以说,武夫不能治国,巴基斯坦的穆沙拉夫,把国家治理得越来越糟,还是要走向民主,民选。赶走他信的`泰国政变将军颂提,把持政府也就是短短的一年多,这就是最好的例证。事实证明,国家还是要交给文人来管理,来治理,才能走向共治民主和谐!那么实现和谐的过程就是包"容"的过程。

  一个团体是我们现代社会的基本活动结构,公司是团体,社团也是团体,我们南方都市报也是团体。在我们的媒体单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看问题的角度,那么如何建造一支和谐有战斗力的团队,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课题。

  《包容的智慧》一书不无给了我们很多好的观点和建议,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这四句词讲了比丘尼很好的心态,欲求却无,无欲偶然却嗅到了春天就要来了。是不是我们还可以这样理解——一切都在"发生",我们没看见的不代表他没有变化,没有生长,"发生"是一种超凡的心态,决不是消极的道家思想,正是我们对事物有把握力,有管控力,该做的我们都做了,该努力的我们也努力了,可能的不利因素,我们都有了对策和办法,所以就顺其自然吧,因为一切都在"发生"。

  打造和谐的团队,就要理解星云大师的禅意:"废物都可以利用",何况世上没有废物。"在冲突中学习","忍是智慧,忍是担当",只要我们清楚:我们从何而来,为何而来,要往何处去。识人者智,自知者明。要了解自己的团队,明白自己的希求,一定能够打造一支和谐有战斗力的团队。

  都说包容是一种智慧。包容自己,就是给自己一片快乐的空间;包容他人,就是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给他人一片快乐的空间;包容自然,就是一种豁达。包容是抑郁时的解决方法,使你豁然开朗;包容是人生航船上的指明灯,指引你前进;包容是烦恼时的一缕微风,轻轻的抚去心中的不快。包容是人生的一种智慧。

  包容的智慧读后感6

  花了一个晚上的时间,终于把《包容的智慧》读完了。这是本人生哲学方面的书,我很少看哲学方面的书,总是觉得哲学这东西太枯燥乏味了。或许是借来的缘故,我希望用最快的速度将其看完。

  整本书采用了星运大师和长乐先生的对话方式。虽然书有几个明显的章节,但是我看完之后还是有太多不能明白和理解的地方,里面参杂着写佛学、哲学方面的东西,可能需要长时间才能理解吧。

  先复述书中的一个故事:一天,阎罗王对两个小鬼说:你们两个可以去人间投胎去做人了,我现在有两个名额:一个呢,一生需要忙着给别人东西;另一个呢,一生都从别人那里拿东西,你们愿意做哪个?小鬼甲抢先跪下来说:阎王爷,我要做那个一生从别人那里拿东西的人。小鬼乙只能让步,选择了一生都要给予的那一个。阎王爷二话不说,宣布道:小鬼甲投胎人家做乞丐,到处向别人要东西吃;小鬼乙投胎到富贵人家,时常布施周济别人。——这故事很有意思,贫穷往往和贪得,不肯施舍有关。现代社会中,我觉得贪得的人往往会为了一些蝇头小利,而不给人留与余地(PK能手,杀气很重);而不肯施舍的人,往往不愿意更多的为团队付出和贡献。

  第二个故事:一名叫阿费烈德的外科医生在对艺术院的教授调研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一些颇有成就的教授之所以走上艺术道路,有很多受了生理缺陷的影响,人体患病器官为了抵御病变,其代价性往往比正常的器官机能更强—称之“跨栏定律”,一个人的成就大小往往取决于他所遇到的困难程度。竖在你面前的栏越高,你跳的也越高。我有一个同事和一个朋友,09年并不是那么的顺心,或者是工作上的,或者是感情上的,或者两者皆有,希望他们能看到这个小故事,有所启发。

  第一次认识了佛学和管理的关系。佛学的柔性管理、自觉管理、感动管理告诉我们要懂得尊重、包容、平等、立场互换,要让人心甘情愿,给人信心,让人欢喜跟随,这才是最高明的管理。培训过几次管理的课程,知道管理和领导的区别,管理:管人的手和口;领导:管人的心和脑,所谓的管理是一门艺术更多的是领导的魅力,我想佛学的管理应该是领导魅力的最高境界吧。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是个聪明的人,特别在快速理解上,是我的弱项。书中有一段我让我觉得我宁可做一个不聪明的人。杭州武林佛学院院长会觉大师(太虚大师的弟子),他一生最讨厌的就是聪明的人。为什么?因为许多人聪明反被聪明误。人笨拙不要紧,只要肯脚踏实的慢慢做,慢工出细活,从笨拙中启发的灵巧聪明是最靠的住的。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星云大师的对联,可以包容下对“包容”的禅意,慢慢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