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三篇

黄飞老师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1

  清晨醒来,煮了白粥,倚在床头借着台灯继续读这本书。读每一篇海莲和马克斯书店的弗兰克以及其他同事的书信往来,絮絮叨叨的事情,没有高潮,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却依然读的人很舒服、轻易入迷,书中画面在心头一一展开,以至于看到弗兰克最后一封写给海莲的信,署名还加了‘想念您’,翻过去竟然看到他的秘书写给海莲的信,声称弗兰克已经去世……突然有点不适应地眼眶湿了…从未见面,保持着二十年来的书信往来,后来弗兰克的太太和孩子分别写给海莲的信让本书得以圆满,给了读书人心里一个归宿……

  故事这里的大多数信件都是海莲和弗兰克的,他们从1949年10月住在纽约的海莲开始的第一封信,一直到1968年10月住在伦敦的弗兰克的最后一封信,后来弗兰克家人又陆续和海莲通信了几次,协助海莲将这些书信出版成书,这么多年,海莲多次提到要去伦敦看望他们,却一直未能实现。

  如果有一个人,能够一直絮絮叨叨地说话。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2

  那天看完《北京遇上西雅图2》后,脑子里充斥的全部都是“查令十字街84号”我想迫不及待的了解在那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海莲到底是一位怎样的女子?那个与她书信20年的人又是谁?

  刚刚读完这本《查令十字街84号》的那晚,我几乎一夜没睡,我激动、兴奋又夹杂着伤感、忐忑。总之那心情实在太复杂了,我想这感觉应该只有读过这本书的人才能体会。

  我应该算是个怀旧的人吧,尤其对于“邮寄”这件事,情有独钟。好友出去旅行都会记得寄张明信片给我。而我也会把这些明信片都好好珍藏起来。看着这些远道而来的小卡片,仿佛自己也随它们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旅程。明信片偶尔还会写一写,但是说到写信,确是多年未曾提笔了。

  如今,在很多人看来,写信甚至变成一种另类的行为,让我十分费解。如果此刻有个男孩以写信的方式向我表白,无论喜欢与否我都会万分感激,并好好将之珍藏。毕竟在这样一个人人wechat的世界里,能有一个人愿意放下手中的手机,拿出纸笔,在上面书写文字,并且所有的内容都只关乎于你,这难道不值得欣喜和感激吗?

  正如本书的译者陈建铭所说“其中的奥义便在于“距离”——或者说是“等待”等待对方的信件寄达;也等待自己的信件送达对方手中。”这微妙的时间差,让等待都变成一件美好的事。

  从1949到1969年,二十年的光景,住在纽约的女剧作家海莲与远在英国“马克思与科恩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及其家人以及全体职员一直通过书信去维系着一份美好的情谊。尽管海莲的朋友都先后造访了“她的书店”,最令人遗憾的反倒是海莲本人从未踏上过那片让她魂牵梦绕的土地。直至1968年弗兰克生病去世,也能未能见他一面。海莲的一生是贫穷的,但她的.精神城堡确是那样的充实,完美。就像E。B怀特所说“对我来说,一件尚未实现的事,就是我有生之年最大的鞭策。”查令十字街84号,是她终究未能实现的遗憾,“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待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

  拜海莲所赐,“查令十字街84号”几乎快要与伦敦市的另一个地址“贝克街221号B座”齐名了。不得不承认,我从查令十字街开始爱上了伦敦这座城市,有生之年,我定要亲自去看看这片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地方。

  《查令十字街84号》读后感范文3

  与其说它是一本小说,不如说是一本书信集,因为里面收录了海莲汉芙小姐与书店店员弗兰克的书信。这本书见证了汉芙小姐与弗兰克长达20多年的友情,从陌生到熟络,从起初单纯地买书到关心彼此的生活。虽然他们最后都没能见上一面,但这份真挚的感情,早已成为他们内心的一份寄托。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莫过于战后人们互相帮助的情谊。身在美国的汉芙小姐,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自掏腰包给物资贫乏的书店店员们购买食物,帮助他们稍微提高生活质量。而店员们也努力地帮汉芙小姐寻觅书籍,并邀请她来英国游玩。这份情感跨越空间,连接了美帝穷困潦倒的爱书女作家和大西洋彼岸的大英的店员们,让人内心充满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