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

黄飞老师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1

  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追忆似水年华》(以下简称《似水年华》)确实是一部不同凡响的小说。不但在法国,即使在国际间,都认为《似水年华》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这早已成为定论。英国的法国文学专家乔伊斯·M·H·雷德在他所编写的《牛津法国文学辞典》中,就是这样评价《似水年华》的。

  人们早就说过,小说是生活的镜子,也是现实生活的横断面,是生物学或生理学上的切片。无论是短篇或长篇小说,在它的有限的范围的,强烈地深刻地反映某一个生活机体或生命机体的特性,而且不是一般的生活机体或生命机体,而是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的典型的生活或生命机体。在世界各国一切文学产品中,小说是人类生活的最切实可靠的见证。然而在各国文学史上,能够负担这样重要任务的伟大小说并不多见。举例说,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是这样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也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也是。普鲁斯特的《似水年华》也是这样的小说。这些伟大的作品都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活生生的横断面。几乎可以说:都是人类生活有血有肉的切片。

  《似水年华》另一个艺术特点是“我”与“非我”的界限不是绝对不可逾越的。普鲁斯特曾经给友人写信时说:“我决定写这样一部小说,这小说中有一位‘先生’,他到处自称‘我’,我如何如何……”这位“先生”就是作者自己,这是无疑的。这么说,《似水年华》是一部自传体的小说吗?不完全是。小说贡彻始终的线索是“我”,但作者常常把“我”放在一边,用很长的篇幅写别人。正如哲学家阿兰指出,《似水年华》的作者要写“此物”时,必先写“彼物”对“此物”的反映。世界上没有不是彼此联系着的事物。没有绝对的“有我”,也没有绝对的“无我”。在这里,又可以指出《似水年华”的艺术手法与《人间喜剧》不同之处。巴尔扎克着重写“物”,这是众所周知的。巴尔扎克把作为他叙述故事的“物”的背景描写得仔细周全,凡是小说人物的住屋、屋子里的木器家具、人物的财产、现金帐目等等,巨细无遗,令人叹绝。可是巴尔扎克从来不写自然的背景,不写山水草木;也不写活的背景,也就是说,不写小说主人翁周围的其他活人。好象他心目中只有高老头、葛朗代等主要人物,把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深刻、生动。至于次要的人物,往往一笔带过,决不多费笔罢。其实巴尔扎克心中只有一个“钱”字。

  他写“物”也为了写“钱”,通过对房屋家具的描写,说明这些东西大概值多少钱,因此可以估计出有关人物的财产情况。普鲁斯特和巴尔扎克完全不同。《似水年华》主要写人,写小说中的主角,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也写作为陪衬的人物,而有时写得很仔细,比方他写家中的老女仆弗朗索瓦丝,一个农村出身的朴实妇女,头脑中充满农民的成见与迷信。这位老女仆在主人家已经服务了多年,主仆之间建立了感情关系。女主人很信赖她,喜欢她,往往拿弗朗索瓦丝的农民思想,天真和迷信的言论开玩笑,增加了小说的人情味。普鲁斯特有时也描写居室和室内的陈设,但都是一笔带过,简略而不烦琐;有时也写居室外面的庭园,甚至大门外的街巷,以及郊外的田野山川。这一切,都增加小说的人间气息,反映小说中的“我”的艺术家性格,诗人的敏感,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这一切可能使我国读者联想起曹雪芹不但精心描写了大观园中的主要人物,十二金钗,也写了几个有代表性的丫环,同时也以诗人之笔描写了大观园中的亭台楼阁,曲水回廊,琼林玉树,使人感到亲切浓郁的人间气息。《似水年华》第五卷《女囚》中,作者不惜大费笔墨,详细描写巴黎闹市上的各种声音,这是《人间喜剧》的作者无论如何想不到的。请问:到底是谁的“人间”味更浓厚呢?

  作为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似水年华》和一般的回忆录以及一般的自传小说都有所不同。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回忆录。作者对回忆的`概念,对于时间的概念都与众不同。他把今昔两个时间概念融合起来,形成特殊的回忆方式。比如他在儿童时期早晨喝一杯热茶,把一块俗名“玛德莱娜”的甜点心泡在热茶里,一边喝茶,同时吃点心,他觉得其味无穷。等到他写《似水年华》的最后一卷《重现的时光》时,他重新提起这件事,好象回到二十多年前的儿童时代,把当时的生活环境和身边的人物都想起来了,好象“昔”就是“今”,“今”就是“昔”,“今”与“昔”结合,形成真正的生活。

  所谓时间,实际上是指生命延续。“延续”一词是柏格森哲学的重要术语,所谓生命,就是延续与记忆。如果没有记忆,思想中就没有“昔”的概念。没有“昔”也就没有“今”,“今”“昔”两个概念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昔”与“今”的结合,就没有延续的概念,也就没有生命。所以有人说,普鲁斯特生命的最后十五六年是关在斗室中度过的,他把窗帘都掩上,室中无光,白昼点灯,他的时钟与我们的时钟不同,我们的时钟上的指针是向前走的,他的时钟的指针是向后退的。他愈活愈年轻,复得了失去的时光,创造了断的生命。

  《似水年华》和传统的小说不同,它虽然有一个中心人物“我”,但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只有回忆,没有情节。这是普鲁斯特对于法国小说的创新,但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了表现他对于生命的特殊感受而创造的新艺术手法。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2

  本世纪法国文学贡献给当代世界文坛的最有力量的作品大概非《追忆逝水年华》莫属了,这部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对心灵追索的描写和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并奠定了它在当代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多卷集长篇巨著《追忆逝水年华》是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的代表作,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说的第一部《通往斯万家的路》于1913年问世,但反应冷淡,一些有名的出版社都不愿出版,作者便自费印行。后来《通往斯万家的路》逐渐获得文艺界的赞赏。于是,各大出版社竟相与普鲁斯特签订合同,以求取得出版这部多卷集的其余几部作品的权利。

  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出版工作被搁置下来。战争结束后,小说的第二部《在花枝招展的少女们身旁》于1919年出版,获龚古尔文学奖,普鲁斯特名声大振。此后,小说的第三部《盖尔芒家》和第四部《索多姆和郭穆尔》相继于1921和1922年出版,最后三部《女囚犯》(1923),《逃亡者》(1925),和《昔日再现》(1927)则是普鲁斯特逝世后才出版的。《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与传统小说不同的长篇小说。

  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小说中的叙述者"我"是一个家境富裕而又体弱多病的青年,从小对书画有特殊的爱好,曾经尝试过文学创作,没有成功。他经常出入巴黎的上层社会,频繁往来于各茶会,舞会,招待会及其它时髦的社交场合,并钟情于犹太富商的女儿吉尔伯特,但不久就失恋了。此外,他还到过家乡贡柏莱小住,到过海滨胜地巴培克疗养。他结识了另一位少女阿尔伯蒂,发现阿尔伯蒂患同性恋,便决心娶她为妻,以纠正她的变态心理。他把阿尔伯蒂禁闭在自己家中,阿尔伯蒂却设法逃跑,于是,他多方打听她,寻找她,后来得知阿尔伯蒂骑马摔死。在悲痛中他认识到自己的禀赋是写作,他所经历的悲欢苦乐正是文学创作的材料,只有文学创作才能把昔日失去的东西找回来。

  在小说中,叙述者"我"的生活经历并不占全书的主要篇幅。作者通过故事套故事,故事与故事交叉重叠的方法,描写了众多的人物事件,展示了一幅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图景。这里有姿色迷人,谈吐高雅而又无聊庸俗的盖尔芒夫人,有道德堕落,行为仇恶的变性人查琉斯男爵,有纵情声色的浪荡公子斯万等等。

  此外,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于上流社会有关联的作家,艺术家,他们大都生前落魄失意,而作品却永世长存。小说还描写了一些下层的劳动者。《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巨著通过上千个人物的活动,冷静,真实,细致地再现了法国上流社会的生活习俗,人情世态。因此有些西方评论家把它与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相提并论,称之为"风流喜剧"。《追忆逝水年华》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长篇小说,他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叙述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叙述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

  作者感兴趣的不是叙述故事,交代情节和刻画人物形象,而是抒发自己对某一问题的感想和分析。例如,叙述者参加了盖尔芒公爵家的一次晚宴,这使他长期以来对贵族的种种幻想顿时破灭,他意识到过去对他有魅力的只是名称,而不是真实的世界。整部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描述同叙述者对它的感受,思考,分析浑然一体,又互相引发,互相充实,从而形成了物从我出,物中有我,物我合一的艺术境界。《追忆逝水年华》这部长篇,除了第一部中关于斯万的恋爱故事采用第三人称描写手法外,其余都是通过第一人称叙述出来的,叙述者"我"的回忆是贯穿全书的重要艺术表现方式。小说开卷,"我"从床上醒来,在梦幻般的状态中千思百想集于心头。

  这时,由于一杯茶和一块点心的触发,使他回忆起小时候在姑妈莱奥妮家生活的情景。这不仅引出了叙述者的家庭身世和个人经历,还引出了盖尔芒和斯万两大家族,引出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事件,整部小说的内容就是通过叙述者的回忆向纵深发掘,逐步推进,最后完整地呈现出来。《追忆逝水年华》象一支如痴的梦幻行板,款款地滋润着读者的心灵,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享受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读后感3

  马塞尔·普鲁斯特,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的作家。在法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他同巴尔扎克一样,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1987年以来,法国好几家有影响的出版社,竞相重新出版普鲁斯特的名作《追忆似水年华》。

  《追忆似水年华》,并不是是一部哲学意味深重的小说。正相反,它是一部生活气息极其浓厚,极具强烈的小说。它主要写的是一个非常神经质和过分地受溺爱的孩子缓慢成长的过程,他渐渐地意识到自己和周围人们的存在。而这,正提醒了我们对于自我认识的重要性。一个人无论再卑微,再弱小,首先他不能否定了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才是前进路上最大的动力,因为只有自己才是最了解自己的。别人的评论可以影响到我们,但是绝对不能左右我们对于自己人生的判断,对于人生的每一个抉择。在若干年后,我们回过头去,或许会笑自己当初的青涩、莽撞。但是自己所做的决定是绝对不会后悔的,因为了解自己,因为“我”就是“我”!

  《追忆似水年华》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它不仅再现了客观世界,同时也展现了作者的主观世界,记录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内心感受。

  总的说,《追忆似水年华》是一部回忆录式的自传体的小说,从作者自己的童年生活开始,一直写到他晚年的心情。作者三十多岁由于严重的哮喘与气管炎,怕见阳光,怕吹风,把自己囚禁在斗室中,白天绝对不出门,也尽量少接见来访者。实际上从那时起,他已经与世隔绝。《追忆似水年华》,它是一个自愿活埋在坟墓中的人,在寂静的坟墓中回想生前种.种经历与感受的抒情记录。

  作为回忆录式的自传体小说,《追忆似水年华》和一般的回忆录以及一般的自传小说都有所不同。这不是一部普通的回忆录,作者对回忆的概念,对于时间的概念都与众不同。而对往事亲切而多情的回味,是作者创作《追忆似水年华》的主要线索。

  该小说虽然有一个中心人物“我”,但没有贯彻始终的中心情节。只有回忆,没有情节。小说主要写人,写小说中的主角,但也写作为陪衬的人物,而有时写得很仔细。比方他写家中的老女仆弗朗索瓦丝,女主人往往拿她的农民思想,天真和迷信的言论开玩笑,这增加了小说的人情味。作者有时也描写居室和室内的陈设,但都是一笔带过,简略而不烦琐;有时也写居室外面的庭园,甚至大门外的街巷,以及郊外的田野山川。这一切,都增加小说的人间气息,也正是吸引读者之处。《追忆似水年华》的语言也极其吸引人,不仅文字极度细腻典雅,而且长长的感性长句带有典型的普鲁斯特风格。所以读这部小说需要高度集中,心浮气躁根本融入不了其中的气氛。

  读《追忆似水年华》,很自然地让人想起雨果的话:“比海洋和天空更为辽阔的,是人的心灵。”普鲁斯特的生活不算太曲折,生活阅历也不算太丰富,生活所见也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没有写《追忆似水年华》,人们在墓地回顾他的一生时大概非常平淡。然而在他的小说中,他把心灵之门打开,用他不由自主的回忆方式把这平淡的一生写得曲折而奇妙。心灵的世界是最神秘,也是最浩繁的。天地万物,都可以包孕在心灵的世界中,变幻无穷,缥缈无际。

  看完这部小说,仿佛让人明白了真正的乐园是已经逝去的乐园,人只有生活在回忆中,对曾经的生活进行加工,再创造,才是真正的生活。我们可以看到在时间的镁光灯下,流逝的时间对人无时无刻的侵蚀。“现在”是一个难以琢磨的东西,我们很难把握,很难判断它的真实程度。或许只有失去了的东西,才是最真实的,最有意义的。

  在普鲁斯特看来,人最真实的世界是在回忆之中,因为回忆,人们才感受到时间的存在。而当前的瞬间,却常常因为有太多各种各样的考虑而平淡地掠过去了,直到变成回忆之时才显示出其真实的价值来。而回忆的产生,不是靠对某个细节,某个情景的主动的追忆。而是在某个时候,因为某个微小的感受与昔日所经历的契合,从这个小小的感受,回忆便自然地展开到面前来。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华。不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要把握好能把握的所有,不要让青春徒留遗憾。每个人还是应该好好珍惜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不要只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即使过去的回忆再美好,那也只是过去,现在的世界才是真的。我们要好好的度过现实中的每分每秒,让自己在以后能够真的追忆属于我们自己的似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