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仨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

刘莉莉老师

  我们仨的读后感1

  一本好书就象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给我们诸多启示。《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杨先生的确以“我们仨”自豪:“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这话绝不是寻常家庭关系的人能够说出。这话也绝不是寻常生命态度的人能够说出。读整本书时,我听到的始终是这一声仿佛轻声自语的叹息:”我们仨失散了,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

  有人说,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你已经习惯了和你所爱的人的相处,仿佛日子会这样无限的延续下去。忽然有一天,你心头一惊想,起时光在飞快流逝。正无可挽回的把你、你所爱的人以及你们共同拥有的一切带走。于是,你心中升起一种柔情,想要保护你的爱人免遭时光的劫掠。你还深刻感到,平凡生活中这些最简单的幸福也是多么宝贵,有着稍纵即逝的惊人的美……

  面对苦难,人生的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就是过往云烟……

  总之,读了这本书后,使我感悟很深,我想生活中,对待教师这个职业不但需要有勤恳、奉献的精神,更需要在平日的教学中善于积累、思考和总结、升华。再次,做自己工作的主人,对待工作要忠诚,要自信。忠诚就是工作时真诚负责,尊重学生。工作时对自己要自信。无论出现什么困难,无论前途多么暗淡,他们总是相信能够把心中的理想变成现实。自信使我们决心更坚定,自信使我们意志更坚强,它给我们思想以力量,给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促使我们立刻采取行动把可能变成现实。

  我们仨的读后感2

  《我们仨》是我在逛街的时候,在一家书店偶遇的,黄绿色的封面,简单地以一幅家庭合影开封面,下书“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笔迹,很少从现象书中感觉“墨香”的存在,这本书便有,很多的亲笔信,字迹并不是可以上书简的那种,然而,寻常的家信却洋溢着浓郁的亲情与爱,将我们熏醉。一开始就知道这本书是令人心伤的,杨先生将太多的情感注入其中,教我们这些外人也不得不将自己的感情投放。

  2003年出版的《我们仨》,也许并不能说是杨绛最好的作品,但绝对是最感人并发人深省的一本书。《我们仨》带给我的感受的复杂的,读到伤心处,我会落泪;读到开心处,我会欢笑;读到离别时,我会心酸;读到家常处,我则会认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和震撼,也让我体会到了一本好书的魅力。我想,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朴实无华,方才显出情感的真挚动人;也正是因为它的真挚动人,才吸引了包括我在内的这么多人的争相传阅吧!亲情,似乎永远都能勾起人的心弦。

  它不需要过多的渲染,普通的平常言语便能表达出亲情的温馨和持久。一位90多岁的老人对家人的追忆,更能让人为之动容。钱钟书先生一家三口日常时的相扶相帮和患难时的不离不弃,在杨绛老人的笔下一一展现开来。我随她喜,随她悲,随她一路陷入对亲人的思念。我敬佩他们三人的治学严谨;悲伤他们的坎坷人生;欣慰他们的患难于共;羡慕他们的融融亲情;也心痛他们的相继逝世。一个国学大师,一个翻译名家,一个著名学者,耀眼的头衔并没有让他们失去常人的亲情。几十年来,他们相濡以沫,读书为乐,不去理世俗的嘈杂,不去计较个人的得失,生活在他们自我设定的祥和的世界里,不幸乎,大幸也!

  我们仨的读后感3

  这个暑假,我读了杨绛的《我们仨》、《洗澡》等一些著作。有一些感触,写在这里,是一种总结,也算是一种回顾。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整本书的开始是一个“梦”,一个“长达万年的梦”,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与她的家人在一条古栈道上的离离合合、聚聚散散。一开始看的时候,我看不懂她的那个梦是要说明什么,只是看字面的意思,就当看一篇小说。但当我看到后面的内容时,我才明白,这个梦是她们一家在一起走过的最后一段人生路的写照。她欲扬先抑,开篇就抓住了我的心,激起了我阅读的兴趣。

  杨绛的写作风格和我以往见到的许多作家的风格不同,前一段时间我看余秋雨的文章比较多,他的文章总是在表象中寻找内涵,寻找风景之后的文化,寻找大背景、大道理的。他追求的是“大”,还有许多作家群起效之,结果却都丢了自己的风格,又学不到他的“大”,所以余秋雨得以闻名。而杨绛不一样,她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们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断,但杨绛却可以把它们串在一起,就像把散落的珍珠串起来,就变成了一条项链。她不直接抒发感情,不直接议论人事、阐述道理,她只是从容地叙述,将那些她家里的小事娓娓道来,变成一篇篇的文章。但就是这样细致的、不动声色的讲述,使读者有了更多理解、想象的空间,她所要表达的主题也在这样的讲述中慢慢地浮上水面。

  这本书的内容我也比较喜欢,字里行间满满的全是要溢出来的亲情。我很珍惜亲情,很爱我的爸爸妈妈,很喜欢幸福的家庭生活。所以这本书的内容也算是配合了我的心情,所以特别喜欢。杨绛的书我还在找着看,她的作品风格是我比较喜欢的风格。我从她的书中也学到了很多。的确,珍珠每个人都有,但是项链却是珍贵的。因为许多人都对自己的珍珠视而不见,任它们散落,却不会将他们串起来。所以我正在学,学会了串珍珠,就拥有了项链。

  我们仨的读后感4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世间美好的东西可能会很脆弱,如昙花一般只美丽那一瞬,但那惊艳人的美丽,永远留在心尖。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多美好的回忆总是痛苦的,如得到后却失去,但杨绛先生永远在痛苦中寻找那一份温暖。让生活充满一点阳光。杨绛先生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人间也没有永远。面对那一些小确幸,我们更加要学会去珍惜。

  海子曾说: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我喜欢着太阳的光与热,靠近他人会变的温暖。而生活总是预料不到的给你带来打击。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能够相偎相伴。

  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理解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我的人、自我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我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人生就是如此,痛苦中的一丝甜也会让人觉得幸福。做一个容易满足的人,也未尝不是一种得到幸福的方式。

  彩云易散,乌云又何尝会永远占领天空。生活记录,人间的大悲大苦,起起伏伏,化为笔下文字,镌刻在血液之中,留在人们的心里。

  我们仨的读后感5

  “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题记

  读完杨绛先生的92岁高龄所作的家庭回忆录《我们仨》,不免很是伤感。

  我们仨,其实最是平常不过的`。如杨绛先生所述,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至少有夫妻两人,添上子女,就成了我们三个或四个五个不等。只不过各家各个样儿罢了。可是,读完《我们仨》,却深刻觉得,这个我们仨,永远只能属于先生一家了。因为,任意一个个体的我们仨,不若能够像杨绛先生家这样,如此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如此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如此不食人间烟火般的出尘。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俩人都已年老,老人多梦,常梦分离的孤清。于是,杨绛先生做了一个历历如真的“万里长梦”,钱钟书先生无来由的走上古驿道,古驿道上总是烟雾迷茫,五百步外就看不清楚;空气郁塞,叫人透不过气;路坎坷难走,怪柳嶙峋,九转千回。但女儿钱瑗,那个相伴相助的阿圆,带着妈妈,没走一步冤枉路的,找到爸爸。虽然是在古驿道上,虽然钱钟书先生病中,也算是合家团聚。一刹时,钟书先生久病未愈,钱瑗也病了,一家人,寻寻觅觅,聚合离散。在梦里,久病初愈的老人,深一脚浅一脚的跋涉在神秘的古驿道上,寻觅照顾着钟书先生的身体,夜晚又变成轻灵的梦,沉重疲惫的奔忙于各个熟悉的地方之间,空灵的搜寻病中女儿阿圆的消息。

  书的开篇只为记梦,先生的文字平淡朴素。这让我很不明白的是,何来古驿道?为什么古驿道如此神秘曲折?为什么梦得如此深沉心伤?!为什么单纯的亲情中却弥漫着难以言表的沉痛忧伤?为什么这么单纯的一家仨,团聚这么难?先生说,古驿道上的警告,有“不知道的事,不问”,可我还是问了这么多。可以见得,身处古驿道中的杨绛先生,该有多么的茫然!

  “万里长梦”的终结,“我们仨”在古驿道上相失,老人的眼睛,早已干枯得没有泪水。先生的心,从不断的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到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一齐流下泪来;再到经过痛裂、结痂,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石块,每跳一跳,就牵扯

  着肝肠一起痛。我终于明白,杨绛先生是用梦幻文学的形式,讲述爱人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生前最后的一段时光。独女钱瑗,小名圆圆,虽生于乱世,却是可造之材。只是,世道无常,刘阿姨口中的钱老师,学生口中的钱教授,医生称呼的钱瑗,父母心目中的明珠阿圆,却因为脊椎癌早于父母谢世,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明知女儿不放心的走,明明万般舍不得女儿离开,钱钟书先生昏乱之中,说出了“叫阿圆回自己的家”的话,杨绛先生痛乱的捂紧痛得开裂胸口,还是安慰阿圆安心离去。

  一年之后,重病的钱钟书先生下世,白发老妪送走白发老翁。相扶相持的“我们仨”,就此这么轻易的失散了。古驿道上原本艰难相聚的一家,只余下杨绛先生。譬如人生长恨水长东,一片黄叶,秋风凋零,乱石间飘落,拍打着驿道往回扫去,一路上都是离情。在空中打转,在空中零落。失去了家人的家,从此就不复成家,而成了名副其实的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平静而悲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如此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瞬间潸然泪下。百岁老人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感同身受。

  沉定简洁是杨绛先生作品的语言特色。于淡雅中,却有荡气回肠之力。平实朴素的语言中,有着百载沉积的智慧与本色。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先生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

  百岁的杨绛先生,我想,唯有素心兰才能与她般配。

  何为素心?

  “心如枯井,波澜不生,富贵亦不睹,饥寒亦不知,利害亦不计,此为素心者也。”

  以梦幻文学的笔触,有着超脱凡尘般的仙思和诗意般的灵慧,然却生性静默、平和,托身于古驿道的幽谷丛林,经霜傲雪,更具历经世事的从容旷达之姿,如兰斯馨。

  由此想,人生一世,早应如此,岁月有时,荣辱有止,低调生活,心静如水。

  是以君子爱兰。

  我们仨的读后感6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一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的时候,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

  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和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我们仨的读后感7

  一直以来,特别想拜读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可是因为种种原因搁置了。周末,难得的偷闲,于书店终于淘到了。看完后,内心难免有些凄凉,杨绛先生把这本书,称为我们仨又在一起了,这是多么强大的淡定和从容。

  他们有过欢乐,有过心酸,有过痛苦,有过幸福。用杨绛的话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们仨最终失散了,曾经的家,成为了以后的客栈,曾经的“仨”成为思念的寄托和重逢。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从相守到相助,从相聚到相失。一语中的说透了一个三口之家的经历坐标。如果我们是幸运的,还能有机会经历这宿命中的坐标,按时按点到达。杨绛最后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在杨绛先生知道自己的人生已快回家时,她说: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我们曾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难怪钱钟书先生说:最才的女,最贤的妻。

  春蚕一生,繁花一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踩着岁月的风火轮,我们的步履总是那样的匆匆。转眼间,八零后的我们已步入中年,站在这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龄,有压力和负担,有幸福和欢乐。生命中的五味杂陈,也许都浇筑在生命的这个时间节点。活着的人,要当好自己的角色,珍爱生命,爱护家人,努力奋斗。

  不要在奋斗的年龄坐享其成,不要在奋斗的年龄虚度年华。人生这趟不知何时到站的列车,会在很多的不经意间,让你永远失去爱的能力和奋斗的资本。

  人生没有彩排,只有直播,一旦谢幕,就永远没有了机会。我们不知道我们是在哪一站下车,也许很长,也许很短。

  俄罗斯歌曲《多想活着》里面这样唱到:你知道吗?多想活着,活着正是为了去爱,与你相伴的每一个人。你知道吗?多想活着,在黎明时分,与你一同醒来调煮咖啡。对于离去的人,他们多想再来一次重生的机会,逢春重绽放,长成新生树。

  所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珍爱自己珍爱生命,即使我们很渺小,如苔花一般,但是也要学着牡丹开放。因为“如米小”的苔花,不是“学”牡丹,而是在生命的每个时刻努力开成牡丹。

  我们仨的读后感8

  阳光洒落窗棂,坐在桌边的木椅上,翻开厚厚的书籍,仿佛再次回到了那个艰苦的年代。

  杨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所著的长篇散文。全书分为三个部分,“我们俩都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以一个老年时的梦境拉开序幕,关于一家三口的万里长梦。用回忆的形式记录了其一家三口在动荡不安的年代相依为命的情感。1997年早春,钱媛去世,1998年岁末,钱钟书去世,92岁的杨绛将文章编著完成。整本书采用倒叙的形式,前面是他们老了,失散了,后面才是一家人的幸福生活。没有华丽的辞藻,杨绛先生以平淡的语言将故事平静的叙述出来。

  杨绛先生与钱钟书先生的爱情是真正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他们婚后与英国留学时,钱钟书先生并不会做饭,但在他学会制作牛奶红茶后却为杨绛先生做了一辈子的早餐。简简单单的一个举动却是多少人一生都无法做到的。钱钟书称杨绛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在钱媛刚出生时,“笨手笨脚”的钱钟书总是容易做错事,而那时,杨绛总是会说“不要紧”。我想,这样的爱情才称得上相濡以沫,不轰轰烈烈,却能细水长流。

  “我们仨”都是书虫,书香家庭长大的钱媛从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喜好读书,不管在哪儿总是不停找书看。爷爷称她“吾家读书种子也”,外公称她“过目不忘”。杨绛和钱钟书更是嗜书如命。

  “钟书对于攻读文学学士学位虽然不甚乐意,但放弃自己国家的奖学金而投靠外国富翁是决计不干的。”由此可见钱钟书先生的爱国情怀。虽是文人,不能在科研方面对祖国有所贡献,但钱钟书先生却用实际行动体现了爱国精神,日军占领家乡,人民陷于水火之中,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英国的富翁,选择留在家乡与祖国人民共同度过艰难的时期,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赞颂的。

  在书的结尾,杨绛先生这样写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钱媛、钱钟书先生相继去世,独留杨绛先生一人寻觅曾经“我们仨”的幸福。2016年5月25日杨绛先生离开人世,举国哀悼,而“我们仨”终于在天堂重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