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听了《弟子规》里的《黄香温席》,讲的是冬天黄香给他的爸爸用自己的体温给爸爸暖床,爸爸睡觉就不冷了,夏天给爸爸用扇子扇枕席,爸爸睡觉就不热了,黄香真孝敬自己的爸爸。
我也要向黄香学习,也要孝敬我的爸爸妈妈,爸爸下班我要向爸爸说辛苦了,妈妈累了我要帮妈妈,还要帮爸爸妈妈分担他们的我自己能做的事。我爱爸爸妈妈,我以后要很好地孝敬他们。
读了《弟子规》第五页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一:这是什么意思?
二: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我继续往下看,我看见了注释:“父母叫你,就应该赶快答应,父母有什么事要你做,不要拖拖拉拉,懒懒散散。”这样第一个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关键在于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要这样做?
突然,我猛然醒悟:因为爸爸妈妈是生我养我的人呀!我的血管里,流的不仅是父母的血,更是父母的爱!换句话说,父母就是我,我就是父母,只是我们生活在不同的身体里罢了。既然父母就是我,那么我自己让自己做的事,我还会偷懒吗?所以说:“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于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如果人人都把自己的父母当作自己去看待,那么我们这个世界将充满爱,充满孝。
晓雾将歇,清风徐来,我迈着轻快地步伐来到学校。
当我轻轻拿起那本薄薄的《弟子规》时,觉得既熟悉又陌生。我大声朗读里面的每一节,每一个字!却发现有好多的内容,令我惭愧。我已上初二了,不再是那个单纯的小女孩了,理解能力已提升,怎么会再看不懂这《弟子规》的内容呢?
我羞愧?书上说的规矩,我究竟做好了哪一样?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面对《入则孝》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平时爸妈叫我,我总是慢慢地回应,即使让我做个简单的事,我总是先皱着眉跟父母唠叨一番,才不情不愿地干。我做的不对吧!父母教我,我还发疯似的说他们烦的,他们有时就骂了我两句,我都会想离家出走。记得有一次,吃饭的时间到了,妈妈喊我吃饭,而不听话的我却始终沉迷于精彩的电视节目中不肯离去,妈妈一遍一遍的叫我,我都只是嗯嗯啊啊的应付,等到爸爸妈妈都吃完了,我也没有去。等到节目结束了,我有感觉肚子饿了,走出房间一看,桌上已没有饭菜了。我气愤极了大喊:“妈妈,我要吃饭,怎么没有了呢?”妈妈急急忙忙的从房间走出来:“没有了!你要吃饭?我给你去做。”于是妈妈急匆匆的为我去做饭。
现在回想起来我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为我们做得太多太多,当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他们温暖的大手紧握你的小手;当我们生病时,是他们将我们拥入他们暖和的怀抱;当我们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们耐心的讲解。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你们发现过吗?他们头上已悄悄爬上岁月的痕迹——因我们而生——那一丝丝银发?
想着,想着,我鼻子酸酸的,接着往下读,《弟子规》还告诉我们,与兄弟姐妹要友好相处,懂得珍惜光阴,讲诚信,有爱心,仁德兼备?
我不敢再读下去了,也不敢再看一眼,惶恐之中把《弟子规》合起来。我扪心自问:我哪一点儿符合《弟子规》的要求呢?忏悔的同时,反复思量自己。我一定要做好自己,养成良好的习惯?良久,我又轻轻拿起《弟子规》,认真地读了起来。
就从今天起,就从这一秒起,让我们认真学习《弟子规》,践行《弟子规》,把她作为我们一生言行的准则。
请大家跟我一起高声朗诵《弟子规》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唯一绵延五千年而不曾终绝的。古人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国学经典,渗透着众多国学精髓。正如我手中的《弟子规》,使人受益终生。
翻开《弟子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圣人的教诲。“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就为此奠定基础,做一个孝顺父母、尊敬师长、谨慎、守信用、有善心、有仁德的人,还要多学知识、充实自己。
“入则孝”讲述要尊敬孝顺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对自己儿女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有时父母的一句句啰嗦、一声声叮咛、一次次嘱托正是对我们的关怀和爱护。正值学习紧张的我们,在埋头苦读圣贤书时要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哪怕手中的事再多、再忙,也应该停下来到他们面前;正值青春期的我们,在面对父母的教导与责备时,也要做到“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犯了错,面对父母的责罚,我们不能一错再错、越陷越深,而是要冷静地接受,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平时我们要尽力了解父母的好恶,所作所为要体贴父母,若让父母担忧、伤心,此乃不孝之举。在日常生活中,还要爱护自己、注重品德修养。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亘古不变的文明,父母把最好的东西全部留给儿女,我们在父母年老时也要做到这样。乌鸦尚返哺,羔羊犹跪足;人若不孝亲,不如禽与兽。西汉汉文帝为母亲尝药,常常衣不解带;晋朝的王祥为不喜欢他的继母在腊月卧冰求鲤的故事都深刻体现了反哺之情。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出则悌”教育我们对待兄弟姐妹要和睦相处,对待长辈要谨记“长者先,幼者后”的教导。在古代,对待长辈要凡事都为长者尊,如若晚辈先行,见长辈没大没小,便会被众人认为是没有修养、素质低下的粗人。对待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长辈或兄长,也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兄长一样毕恭毕敬。汉朝大臣张释之尚能跪地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系带,刘邦谋士张良亦可为老人拾鞋三次并为其穿上,更何况如今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春少年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谁都能说出这句话,可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谨”阐明在日常生活中每个人的道德规范行为。“朝起早,夜眠迟”,岁月不等人,一定要珍惜现在的时间。我国是“礼仪之邦”,作为中国人就更要做到“礼”字。春秋卫国士大夫蘧伯玉在过宫殿时扶轮步行,怕打扰君王;孔融四岁让梨,我们又怎能不做有“礼”的人呢?礼者,人道之极也。
“信”道出做人基本信用、说话做事的方式。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分别描述友善、感恩、读书。
一本《弟子规》在手,我可真是一生受益不尽!
《弟子规》里有这么一个故事,大意是———很久以前,天下大乱,有一个小孩带着老母亲逃难,她们逃到深山里,看见前面有一所破庙,她让老母亲先到破庙里面去休息,她出去找野菜给母亲充饥。等她采到野菜时,突然冲出三个强盗,把她抓走。三个强盗说:“我们要吃你。”小孩说:“求求你们放了我,我家有一个老母亲,我要把野菜给老母亲吃,然后我一定回来。”强盗们被感动了,放了他。小孩子回去,给老母亲煮了野菜。他就回到强盗身边。强盗们说:“原来天下还有这样的人啊,以后我们一定要靠自己生活。”
我的感想是:诚实守信和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我们要做一个诚实守信,孝顺父母的人。一个人只有诚实守信了,他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我们要孝顺父母,如果不孝顺父母就对不起父母小时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当看到这几句话时,我们一定都觉得很熟悉。这就是我们每天都在背的“弟子规”。
我们大家都是中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之渊远。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已经有五千年了,在中国周边的一些文明古国也有一些传统文化历史,但都没有完整地记录他们的文化历史。唯有中国,文化历史渊远流长,从未间断过。
以前古代人读书都是非常讲究的,女子不能读书,男子才可以读。而且除了读四书五经以外,不能读别的书。弟子规里面就有一句“非圣书,屏勿视。敝聪明,坏心智。”。从这点来看,古人对于学习的书籍内容是非常重视的。要是在现代,读书的内容也十分重要。我们小学生就应该读一些“感恩系列”等心灵鸡汤系列的书或是“笑猫日记”等校园小说,可以带给我们人生的启发,培养自己的情商;还可以放松一下自己,让我们在课余时间开怀大笑。
说到“四书五经”,也就是古人科举考试所学习的书,中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中华传统文化还有很多,比如说:《孝经》、《千字文》、《论语》、《三字经》、《弟子规》等,我背过《三字经》、《千字文》和《弟子规》,我觉得最好理解而且最精简的就是《弟子规》了。
《弟子规》的总序概括了《弟子规》中的所有内容,它告诉我们了许多道理。
首先,做一个人,要孝顺,要孝敬父母亲人。我今天去听了弟子规的教育讲座,主讲人说了,身体不是我们自己的,我们只有使用权,它是父母的。就像《论语》里面讲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如果你遭遇了种种失意,朋友都离你而去,那么你还有亲人陪伴你。因为他们是你的亲人,所以可以原谅你的一次又一次犯错。你应该用一生的时间来陪伴你的亲人,用来还他们以前为你付出的债。而且还要爱护兄弟姐妹,通俗一点讲,就是不能以大欺小。如果结合中华传统的故事,那就要学习《孔融让梨》里发扬的精神,把最小的“梨”留给自己。其次要遵循生活规律,搞好自己的生活习惯。别人看见你仪态很端庄,衣着也整齐,但一进你家,里面满地狼藉,而且你的行为一点也不礼貌,那么你难道还算尽到对别人起码的尊重了吗?
人际交往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如果你不守信用,那么再亲的朋友忍你几次以后也会离你而去。
除了上述着几点,还有一点需要我们做到:泛爱众,而亲仁。
什么是泛爱众,而亲仁?我们来分解开来理解:
“泛”就是广泛的意思,“众”则是大家,所有人的意思。合起来“泛爱众”就是要爱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不能因为这个人是佼佼者就只亲近这一个人,有时候成绩好并不代表一切。更不能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很优秀的人就嫌弃他,厌恶他,其实你厌恶别人时别人也觉得你不怎么样。相反,如若你亲近身边的每个人,每个人都公平对待,不巴结领导的亲戚也不认为其他人没有权力就远离他们,则会迎来每个人的喜爱。他们宁愿与你这样亲切随和的平民在一起也不愿意和那些有“关系”的人在一起。而且我看过一个故事,两个很好的朋友,其中一个骗了另一个,而另一个为了捍卫朋友的自尊,也未捅破窗户纸,心甘情愿上他朋友的当。朋友听后很感动,为自己有这样的朋友而感到自豪。
再来理解“而亲仁”,“而亲仁”的意思便是要亲近有贤德的人,这样你便会学习他身上的好处,也成为另一个有贤德的人;相反,如果你亲近小人,你也会堕落成一个小人。有一句话可以很好地诠释这句话的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做完上述几点之后,如果还有剩余的时间,你便可以开始学习知识,如果连基本的做人的素质还未达到,还不如先别学习呢。
我们一定要牢记自己是中国人。现在很多人都说,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梁启超爷爷有句话说的好: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让我们承担起把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下去并发扬光大的重任吧!
经典,如黑夜中的一颗明星,点缀了夜空;它又如沙漠中的一颗小草,装点了沙土;而如今,它似一个知识库,照亮了我们的心灵。
首孝弟
十多年前的某一天,我们的父母用泪水和幸福的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当我们来到世上的那一刻起,父母却多了一份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尽管这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但父母们却毫无怨言地抚养我们长大。为了给我们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小时候,我总把这当作是天经地义,因为我不了解,也不知道他们的辛苦。现在,我长大了,我知道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次谨信
谨,是指我们在行为上要谨慎,对待任何事物都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随随便便。信,是指做人要言而有信。诚信的养成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通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才能化作自觉的行动。良好的教育犹如春风化雨,一个社会,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要高度重视对公民的教育引导,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全社会树立诚信光荣的社会风气和强有力的舆论氛围。让每一个公民都投入诚信建设之中,让诚信教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所以我们要学习弟子规,永远记住——凡出言信为先。
泛爱众
泛爱,就是博爱的意思。“爱人者,人恒爱之”。其实圣贤的存心也就是这种泛爱众的存心,这种存心的根在于孝悌。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他就能够拓展自己的心量。对一切的父母、长辈都如爱父母一样爱他们,对一切的兄弟都如对自己的兄长那样敬爱,这就是“泛爱众”。爱是从“心”从“受”也就是说要用心去感受。感受对方的需要,对方需要什么,我就尽力地满足、帮助他,这就是爱心的流露。所以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这就是一种爱。《弟子规》要我们做到的爱是无私的爱心,完全为人,绝不为己的这种爱心。它是无条件的,正如父母爱我们一样。父母爱我们是无条件的奉献,他们并不要求我们将来报答,那是一种无私的爱。
余力学文“有余力,则学文”强调了只会学文而不力行就容易使人浮华虚躁,不学文只是一味力行则容易执着自己的看法,无法真正契合真理,从而流于粗陋肤浅。这对我们嘉联强调的知行合一有更进一步的启发意义。知而不行,容易固步自封止步不前;行而不知则会多走弯路低处徘徊。一定要善于把知道的马上转化为行动,也一定要把自己的言行时时去和圣贤比照和看齐。
《弟子规》是中华文化的经典,它特殊的魅力感染着每一位炎黄子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人类作砂,社会作纸,那么社会规则便是胶水,人类与社会相辅相成,人人各处其位,各尽其责,共同凝聚为一个坚实的集体。而如果没有规则的话,那么人类将是一盘散沙。
我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我们人类这一颗颗砂砾将会与社会这张纸构成一幅美妙绝伦的图画。
今天中午在家小憩,无意间看见了摆在书架上的《弟子规》。仔细地翻看了一遍。虽未领会其精髓,但也受益匪浅。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弟子规》短短千余字,内容颇大精深。值得我们学习并传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侍奉父母要用心体贴,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床之后,应该先探望父母,并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开口说话,诚信为先,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纵观《弟子规》,全篇体现了两个字即“孝”与“信”,这也是今人的立世之本。为我们留下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教人以孝为先,以信立身,就像吹进一阵轻风给人们带来了耳目一新豁然开朗的感觉!
本人读罢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万千,在当前全党上下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应该认真思考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应该有怎样的道德情操。所以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以热爱祖国、忠于祖国、报效祖国为最大的“孝”,以认真学习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干好本职工作为最大的“信”。要认认真真地学习,老老实实地做人,干干净净地干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增强党的意识、党员意识和意识,争做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哈密公路养护工作做出贡献。
作为一名政工科的工作人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增强服务意识。在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增强为领导服务、为科室服务、为一线职工服务的意识。我要努力提高服务能力。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的高低,与服务质量、服务业绩息息相关。水平高,就能在服务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如果能力不强,眼高手低,就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政工科工作纷繁复杂,对业务人员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在工作既要懂得党的方针政策,还有精通本职工作,只有通过实践的磨炼和砥砺,才能不断提升思想水平、知识素养,更好地为单位服务。
有人喜欢幽默搞笑的漫画,也有人喜欢内容多彩的小说,我,却只钟爱那平平凡凡的《弟子规》。
《弟子规》没有故事那样精彩的结局,没有小说那样优美的'文笔,它平凡的许多人对它不屑一顾,但它传承的是我们祖宗五千年年留下来的观点,它蕴含着的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记得刚接触到《弟子规》时,把学习它当成一种任务去对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发觉自己已经喜欢上《弟子规》了,每次学完一句,自己就觉得心中开阔了,就象是沉积在心底已久的乌云飘散了,心情变得喜悦了,回到家把我所学习到的知识说给妈妈听,妈妈也很欣赏我的言词表白,这更加坚定了要坚持把《弟子规》好好的学下去,为我之用,家中的温馨和谐也随之而大放光彩,虽说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却也是相敬如宾。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既然学习了《弟子规》,就应该落实运用在自己的生活与学习中,时时反省自己,鞭策自己成长进步。以前妈妈批评我时,我总是很不乐意,不,准确地说是非常之不乐意,就是抵抗,眉头紧皱,脸拉得要多长就有多长,一种视死如归的架势。可自从学习了《弟子规》中的“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后来同样是批评,可我就觉得很快乐,把眉头打开,海阔天空,听父母的话,心情再一次感受到了喜悦,因为有人在关注我,重视我。父母批评我们时,应坦然一点,勇敢的接受批评并改正错误。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告诉我们父母叫你时,应该马上应答,父母有事交代时,我们不能慢吞吞的,行动要迅速,要积极响应父母。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就拿生活中最平常的一件事情来说,吃饭,我以前呀,妈妈叫我吃饭,因那阵的我就想赶紧写完作业是最重要的,饭嘛,可以迟一会吃,有一次被妈妈叫五六回了,我还是拖拖拉拉,慢吞吞的,把老妈惹急了狠狠地把我批评了一顿,被妈妈严厉地训斥后,我不由得感觉到对不起妈妈,当然那个时候还没学习《弟子规》呢。但自从学习弟子规后,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爸妈叫我,我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他们回应,或者说“妈妈我还有两字就写完了,请稍等我一会儿”,或者回应说,“就来”,我的这些小变化让爸妈有一点小兴奋,为此,好几回都得到了老妈的好评,更让我开心的是每天中午放学或是下午放学我都会比爸爸妈妈回来的早,听到他们的脚步声,我飞快地给他们开门,然后深深地给老爸老妈行鞠躬礼,不知不觉地妈妈爸爸也会回敬我一个鞠躬礼,我心里那个乐呀,甭提有多美了。
《弟子规》告诉我们,我们首先要做到尊敬长辈,百善孝为先嘛!接着要友爱兄弟姐妹,做人要做一个有道德,讲信用的人,人与人之间要相亲相爱,和睦相处。
学习《弟子规》,不仅能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更能提高一个人的思想,并且还可将思想升华,我们应该爱我们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与社会,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地和谐健康。
平凡而又不普通的《弟子规》,教会了我做人,教会我孝顺,至少教会了我怎样对待为我操劳的父母。传统文化的精髓——《弟子规》,我爱你,你是我最喜欢的经典作品。
“百善以孝当先”这是古人流传下来的一句千古名言,这就是做人的根本。“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唐代诗人孟郊所写的《游子吟》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啊!儿女的心怎能报答得了父母的恩情呢?这次我在学校的组织下读了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弟子规》。其中让我久久沉思的是八则孝这门学生主修的课。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几句真理是在我读《弟子规》这本书有着最崇高的位置在我心中,这就是说:“父母叫你的时候不能迟缓答应;父母让你去办事的时候,不能拖延偷懒。对父母的责备,要从中吸取教训。子女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舒服。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侍候他们安眠。
岳飞是一个宋朝有名的抗金名将。他的一生也以孝闻名至今。他的母亲是想岳飞当上一名大将和要他精忠报国,所以她在岳飞的背上用针一针一针地刺上“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时常提醒岳飞。古时候的刺青技术还没有现代的先进,想想要在背上刺四个大字是需要多大的勇气啊!可岳飞就是为了一个孝字在背上刺上四个大字。
古时候就有这么一个孝顺的名将,可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又有多少人会这样呢?别说那么艰苦的事吧,就是早上请个安,晚上侍候他们安眠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有人甚至觉得说孝太俗气了,说笑还差不多。我们现代小学生就是忽略了这门重要的功课。
有大部分的小学生都是你叫父母的时候,父母不能迟缓,做事要马上去做。对于父母的教诲还会顶嘴。
父母照料你已经多时了,那你有没有试过照料回你的父母。他们为了你每天出去辛辛苦苦工作,令两鬓日渐增加银丝的父母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开始为我们的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吧!
《弟子规》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家里的这本是五年级时爸爸送我的。
里面的《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等我都可以背的滚瓜烂熟,它也给我日后的生活、学习都带来不少帮助。它用最简单的话阐述了最重要的道理:它教育我们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行为谨慎,言语诚信,相处平等,亲近有德。
《在家》
在家要善事父母,心中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为先。在生活中不与父母顶嘴、吵架,体谅父母、热爱父母、尊敬父母,最重要孝敬父母,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在社会》
在社会上要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行为谨慎,不可放逸,谨乃护神符。言而有信,信用是成功阶梯的第一步,与朋友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爱人者,人恒爱之!“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在社会上如果人人都这样,何愁没有文明社会?何愁没有和谐家庭?人人让一步,社会就会变得与众不同。
《在学校》
亲近老师,尊重老师,以师事之,要跟她学习道德学问,仁者无敌!好好学习有益的学问,文以载道。读书时,如果心中有疑问,就要随时请教,以免越积越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能亲人,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亲近品德高尚的人们,你会发现,原来社会不是冷酷的,还有阳光,只是以前没有发现。用心感受,用爱奉献,得到的会是整个世界的关心和爱护!
这些道理让我受益终生。道德,让社会更美好!文明,让城市更清洁!在生活中彬彬有礼,别人会对你刮目相看,文明一小步,道德成长一大步!这是社会中人人都该重视的,是每个人文明行为的标准。生活不是缺少真理,只是缺少发现。
弟子规是一本非常好的书,特别是其中一句;“冬则温,夏则清”不仅让我们知道了基本礼仪,还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后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让我给大家讲讲黄香温席的故事吧!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正当他九岁时,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赶走吸人血的蚊子,让父母好好睡觉。到了寒冷的冬天,黄香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暖,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京城,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有一次早上,我没有看见妈妈在厨房里做早餐,在卫生间也没看见她,我着急了,跑到了妈妈的房间里,发现妈妈正躺在床上,双手捂着肚子,气色也不太好,我问妈妈:“妈,你怎么了?”妈妈小声回答我:“我肚子疼!”我听了,忙说:"妈妈让我来吧!"说着赶快到我的房间拿了一个“暖手宝”递给了她,还给她换了一床厚厚的被子,然后再烧了一壶水,并拿出一包“茶,10分钟,水烧开了,发出“呜——呜——”的响声,我在妈妈的杯子里倒了小半杯开水,只要等开水变温我就可以给妈妈冲药了,等开水变温的时间大约要5分钟,在这5分钟里干什么呢?对了,去教妈妈怎样才不会让肚子痛的秘诀吧!我拿了一把小椅子,坐在了妈妈的床头说:“现在是冬天没有暖手宝会冷的,再说你的被子又那么薄,算了,我的暖手宝给你吧,我再买一个!妈妈只是微笑着点头,并没有说些什么。我看了看手表,过了6分钟了,我急忙把药冲好,递给妈妈,妈妈肚子好了后,不断的夸我说,你让我体会到了“冬则温,夏则清。”
孝心是幸福的基石,只要将它拿去,幸福之屋就会倒塌。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是我从小就喜欢背的一本书,名叫《弟子规》。以前我很小,不知道书里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我已经能领会其中深意了。它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做人的道理。
我记得最深刻的两句话是“父母命,行勿懒”和“出必告,反必面”。记得二年级时的一天,妈妈说了很多遍让我把垃圾倒掉,可是因为家住六楼,所以我不想去。妈妈很生气,她说:“知道‘父母命,行勿懒’是什么意思吗?你已经长大了,是不是应该帮妈妈做点什么?”就这样,我真正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乖乖地倒了垃圾,倒完之后妈妈还表扬了我。渐渐地,我会主动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了,妈妈觉得我真的长大了。
记得还有一次,那是去年暑假,我刚做完作业,想出去玩又担心妈妈不同意,于是偷偷地跑了出去,中午也没有回家吃饭,直到下午肚子饿的时候才回家,到家后被妈妈狠狠地教训了一顿。妈妈说:“出门时一定要告诉父母什么时候回来,你这样做对吗?害得妈妈在家担心了一天。”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也明白了“出必告,反必面”的意思。
现在,我不管做什么事都会先想一想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而这也是《弟子规》教会我的。
我没能做到。爸妈叫我,我都只应一声而不过去;爸妈命我去做什么事,我从来都是答而不做,偶尔会做。对爸妈的话都是爱听就听,不中听就不听,哪里有恭敬可言,而且爸妈责备我的时候我都绞尽脑汁的找理由回答。
古人对自己的父母都那么孝顺,更何况我们呢?但我们现代人能做到的廖廖无几,我决心从此按照《弟子规》里的要求行动,我还要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四句话列入这学期的报喜鸟行动中,以此来鞭策自己。
早在几年前,妈妈就买了《弟子规》给我看,当时的我年幼无知,不懂其中的道理,只觉得漫画书很好看,漫无目的地随手翻看了几下。现如今,老师领我们深入走进了《弟子规》,学校发了《弟子规》读本,我已经被她深深迷住了,也终于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其意:作为一个学生,首先要做到孝顺父母,尊重师长,其次要做事谨慎,为人真诚,讲究信用。看到这不仅让我很惭愧,想想惜日的自己是多么不成熟,作为学生我在学校没有认真学习,做事粗心马虎,在家更没有好好听从父母的教导,曾经还把妈妈给气哭过,真是太不应该了!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其意:父母的教导,必须恭恭敬敬地听从;父母的训斥是有道理的,必须虚心地接受。而我却常常把父母的话当耳边风,吹过算了,一只耳进,一只耳出,从不放心上。做错事要受到父母的批评,我便会很不耐烦,甚至还会顶嘴,有时还会满嘴谎话为自己辩解,真是无地自容!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其意:长辈如果站着,我们绝不可以坐,当长辈坐下来了,吩咐我们也一起坐时,我们才可以坐下来。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社交礼节。而我却从一为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每次吃饭我都是第一个坐下端起碗来自顾自地吃饭,有时看到喜欢的菜就全部夹在自己的碟子里,不给家人留一丁点,真是太不懂礼貌了!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其意:兄弟朋友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操心,和睦了,父母就少了一份担忧,就等于孝敬父母了。可是想想在家里总是为了一些吃的、用的跟妹妹争吵不休,常常闹得全家鸡犬不宁,惹得父母火冒三丈。爸妈一天工作已经很劳累了,我却还要惹事生非,这样的行为,真是太没良心了!
再读《弟子规》,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做人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做人要讲究信誉,诚实善良;做人要谦虚谨慎、文明礼貌……是啊,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将来怎么能立足社会,成就事业呢?再读《弟子规》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我想在今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会以《弟子规》为准则,时刻鞭策自己,去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逃出生天读后感
关于草房子的读后感600字(精选十三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300字(通用7篇)
遥远的风铃读后感500字
逃出生天读后感
关于草房子的读后感600字(精选十三篇))
卖火柴的小女孩读后感300字(通用7篇)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遥远的风铃读后感500字
匆匆读后感10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10篇)
詹天佑读后感推荐
读老人与海有感范文
我将是个有钱人读后感
作文读后感700字 贝多芬传读后感
小抄写员读后感(精选六篇)
金银岛读后感五篇
爱的艺术读后感(精选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