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读后感

黄飞老师

关于《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读后感

  读《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有感

  圣地亚哥十六岁时,便渴望认识世界,云游四方,开始牧羊生活。他一连两次梦到埃及金字塔附近有一批宝藏,老人撒冷王为他解读天命(理想),并鼓励他去追寻。于是,他决定穿过大沙漠,去金字塔前。路上,他被骗去所有身家,并在一家水晶店打工,明白了马克图布(命中注定)。他走进沙漠,到达绿洲,找到了师父炼金术师。他遇到了他的另一半法蒂玛,并儿乎因此放弃自己的天命。他把自己变成了风,沟通了世界之魂(上帝之魂)。他來到金字塔前汴顿悟宝藏就在故乡教堂的无花果树下。他回到来时的路,终于找到宝藏,并循着风中之吻奔向广漠中痴情等待的法蒂玛。

  这是关于理想的,

  你的脑海中浮现这样一句话。

  当圣地亚哥还是个牧羊人时,他开始嫌弃忠诚陪伴他左右的羊群:羊唯一需要就是水和食物。只要他带领它们到达安达卢西亚最好的草场,羊群就将永远跟随他。即使日复一日在日出日落之间苦熬,即使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从未读过一本书,也不懂人的语言,听不懂人们讲述的新鲜事,只要有水和食物,它们就心满意足。作为回报,它们慷慨地奉献出羊毛,心甘情愿地陪伴着牧人,时不时还奉献出自己的肉。

  因为它们相信他,而忘记了相信它们自己的本能。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能引领它们找到食物。

  少年是不甘平凡的,与其说羊群跟着他,不如说是他在跟着羊群。羊群没有自由是因为他,他没有完全的自由也是因为羊群。他完全可以去金字塔前,却因为羊群而不得不来到破庙中。而少年嫌弃羊群,不仅因为这个,还因为他看不起羊。他从羊的身上,看到了羊那样的人,安于现状,对环境毫无感觉,即使头顶悬了一把弯刀也毫无感觉。从他十六岁开始就不甘当神父,希望了解世界、云游四方。后来老人的一番谈话让他有了穿越大沙漠的决心。

  他打破了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人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命运。

  他告诉我们,年少要轻狂,极端地说;青春就是用来挥霍的。自然,这里的挥霍并非虚掷光阴,而是朝一个理想、目标进发。而追逐自己的理想就像登山,像旅行,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其间的一次次困难。

  你摇晃着杯子,

  将里面的液体一饮而尽,

  却感觉不出任何味道。

  我告诉你,

  这是世间所有味道的混合。

  无论是登山还是旅行,我们在意的都是沿途。如果在你登山时用直升机将你带到山顶再马上回来,你自然不会愿意。因为登山在意的是攀登过程,而不是仅求一个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知道更多,了解更多,懂得更多。

  在引子中保罗这样写道:

  “有三类炼金术士,”我师父说道,“有的说话空洞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有的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正在说些什么,而且还知道炼金术的语言所指向的是心灵而不是理智。”

  “那么第三种呢?”我问。

  “他们从未听说过炼金术,但却在生活中发现了‘点金石”

  无疑,保罗要讲的便是第三类炼金术士,他以圣地、正哥心灵的.成长历程来告诉我们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点金石”。

  而当我读完此书并再看到引子时,一切都明朗了起来。湖泊总能从少年的眼中看到自己美丽的映象,所以失去了少年,等于失去了被肯定的自己。

  所以,故事中“宇宙的语言”,应该就是对万物的爱情吧。你爱万物,就是爱自己。

  万物皆为一物,便是作者告诉我们的真正的“沟通”。保罗认为万物会讲千万种语言,叶子讲着森林的语言,贝壳讲着海的语言,沙粒讲着大地的语言。人类也有自己的不同语言,人类讲着不同的语言却可以相互沟通,人类与动物相差甚远却依然可以沟通。人类不是草木,不是矿物,不是风雨雷电,却甚至可以听懂大自然的预兆,与宇宙沟通。而圣地亚哥便是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学会了这一点。

  因为万物皆为一物。这一物,便是整个宇宙所使用的同一种语言--爱的语言。

  因此,我们要学会在生活中使用保罗教给我们的东西。比如,同早晨刚起来时看到的第一缕从窗户中透入的阳光打声招呼。踩着轻快的步伐,对在路上看到的第一朵鲜花报以一个甜甜的微笑。并不感伤地,挥着手告别夕阳,并告诉它,明天要早点来哦。

  当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上帝所创造的一切时,你就寻到了你生命中最伟大的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