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读后感(通用五篇)

张东东老师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1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的暴力沟通非常常见,站在制高点对他人进行道德评判,一味的比较,威胁他人,以不得不为幌子来回避责任。其造成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痛苦。

  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一书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教会我们如何避免出口成伤。第一步是观察,讲事实而非评论。“你根本不照顾这个家庭”比“你一周有五天都晚上十一点才回家”更容易引起对方的反弹,让沟通失控。基于事实的沟通是尊重,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第二步是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感受。第三步是挖掘感受背后的需求,人们感受到生气的根本原因是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不该用责备自己或他人的形式来宣泄不满,这无助于解决你真正想解决的问题。最后说出自己的请求,明确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是不要什么,更利于直面解决问题。

  我们是凡人,皆有七情六欲,在生气时会自然而然的批评、埋怨他人,这种发泄并不利于我们解决问题,有时候发泄完还会有自责情绪,让生活更糟糕。可以试试在今后的沟通中用到“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法,在情绪爆发前给理智留一点思考的时间;“打雷听声,听话听音”,真诚的倾听他人的感受,进行反馈。

  很高兴你能看到这里,这说明你已经开始准备做出改变了不是吗?祝愿你既能摆脱情感的束缚,又能不麻木可憎,成为生活的主人,遇见更美好的生活。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2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的后记部分,作者讲了他舅舅和他外祖母的故事。表面上看,这故事似乎与此书没有多大关系,但认真品味,感觉这故事是把握全书精髓的钥匙。这把钥匙告诉人们:在与他人或与自己沟通时一定要充满爱心,不然书中介绍的那些沟通方法就降格成了技巧和话术,而这样的沟通其实也是暴力的。

  在非暴力沟通中,爱心为何这么重要?因为这可以有效防止我们在沟通时,掉入人们习以为常的打标签,先入为主的陷阱。语言是人类用于人际沟通的伟大发明,只有掌握好这工具,才能过上正常的生活。但语言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描述我们周遭的客观和主观世界。把颜色数字化后就会发现,在这世界上竟然有1600多万种颜色,相比之下,人类用于描述颜色的词汇却寥寥无几!另一方面,词汇是稳定的,但词义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心态下,对不同的人是会变化的。比如读了《非暴力沟通》一书中的某一章节后,饱经沧桑的人说“懂了”,初出茅庐的人也说“懂了”,虽然是同一个词汇,但词义却是不一样的。这也是为何在本书的379~381页,作者拒绝用业内公认的学术性方法去和精神病人沟通的原因。如果没有爱心,是无法更好地了解和把握很多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心理状态的。

  无论是请求他人做某事或是自己计划做某事,人们都希望能心想事成。当请求和计划能满足真实的需求时,心想事成是比较容易做到的。那么怎么才能发现真实的需求呢?作者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去听需求方在说什么和做什么,因为同一词汇可能会有不同的词义,同一行动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只有通过观察和感受,不要受说什么、做什么的干扰,才有利于找到最接近真实的需求,所提出的请求才可能被接受。

  1943年夏季,还是童年的作者一家搬到了美国密歇根州的底特律。搬来后的第二个星期,他家附近一处公园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暴力事件,这个事件萌发了作者对非暴力沟通的关注。《非暴力沟通》首发出版的具体时间无从查考,不过据网上的资料,大约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作者所提出的非暴力沟通方法就已被用来为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学校项目提供纠纷调解和人际交流技巧培训了。

  20xx年1月,《非暴力沟通》一书的汉译本由华夏出版社翻译出版,此时距首部苹果智能手问世己过去了两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幕的徐徐拉开,给世界带来了数不清的颠覆性改变。对于《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介绍的方法也不例外。个人感觉,至少有两点对《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介绍的方法提出了挑战。其一是信息不断以翻倍的方式暴增着,而每个人每天所拥有的时间却仍然是不变的24小时。结果人人都很匆忙,时间也被高度碎片化。浮躁的心态,让打标签成了人际沟通中的标配;其二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借助智能手机,在各类网络社交平台上进行不见面的沟通交流。这样的沟通交流,不仅因为萍水相逢而极度缺乏信任,而且面对面沟通交流时,那些丰富的动作语言也难以被感知。在这种情况下,《非暴力沟通》中介绍中的那些方法如何来加以变通运用?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3

  20xx年3月份,我读了一本书,是华夏出版社出版的《非暴力沟通》,作者是美国的马歇尔卢森堡,译者是阮胤华,读后有一定收获。

  我还记得小时候读《三国演义》时,读到张飞被杀的故事,感到非常惋惜。因为急于给死去的结义哥哥关羽报仇,张飞命令部下赶造白旗白甲,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负责此项工作的将官范疆、张达据实禀报:白旗白甲不是三天之内就能够完成的,希望能够宽限日期。结果被脾气暴躁的张飞绑在树上,扒光商议,用辫子鞭打后背50下,打得满口出血。打完之后,张飞还说,必须在三天之内完成,否则,就杀了你们两个人。

  结果范疆、张达一合计,认为三天之内无论如何完不成任务,肯定要被张飞杀掉,与其被杀,不如杀他,两个人合谋杀死了醉酒的张飞,投奔东吴而去。可怜大喝一声河水倒流、英勇无敌的张飞没有死在敌人手里,反而被自己人给干掉了。起因就是沟通有问题,张飞脾气太暴躁,让部下觉得生命受到了威胁,最后自己把性命搭了进去。

  所以,沟通非常关键,甚至关系到自己生命安全,我们每个人能不重视吗?而且,沟通不能以暴力相威胁,或者语言里含有暴力成分。用《非暴力沟通》封面上的推销广告语来说,就是“通过非暴力沟通,世界各地无数的人们获得了爱、和谐和幸福。当我们褪去隐蔽的精神暴力,爱将自然流露。”关键是如何沟通,如何实现非暴力沟通?这是本书写作的主要目的。

  作者提出非暴力沟通的模式是“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模式。这种模式看似简单,实则我们很多人都败在这几个环节的不完备上。比如说,上面的例子中,张飞可以说:“我观察到你们三天内制造白旗白甲有难度,感到很痛心,我需要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赶往前敌杀死敌人,所以请你们一定努力完成任务,保证军队进攻敌人时的装备就绪。”

  而且,张飞不以暴力相威胁,等范疆张达等人提出困难之后,不是一味责打鞭笞,而是积极地出主意、想办法,让范疆张达两个人度过难关,我想,范、张二将官不会受到责骂鞭笞,也不会感觉到生命受到威胁,就会踏踏实实地履行职责,不会想着可能被张飞杀掉,心里就踏实了,也就不会谋划杀掉张飞了。你看,因为沟通方式不同,可能沟通的效果不同,就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不同。沟通重要,我们每个人能够不慎重对待吗?

  再比如,有的家长可能看到孩子在做作业时效率不高,这时,有的家长会说“别磨蹭,赶紧做完,还需要干别的事呢。”孩子听了以后,觉得有一定压力,就会在自己作业上下功夫。如果受过非暴力沟通训练的家长会说:“我看到你今天的作业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我觉得老师布置作业是有目的的,所以你没有完成作业让我感到不安,你能否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再干别的?”这种模式就是按照“观察+感受+需要+请求”的模式,就会省掉了种种命令、抱怨、批评的成分在里面,就有可能让管理对象心悦诚服,愉快地接受任务。

  说服人的技巧,是非暴力沟通的核心,需要我们好好琢磨,认真实践,才可以取得效果。反过来,如果每个人的沟通都是非暴力沟通,这个世界可能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

  沟通学,在国外是显学,我们国家虽然注意了,但是,还有不小差距,需要继续努力。虽然,我们国家历史上因为沟通改变历史面目的实例太多了,但是,我们研究的广度、深度是需要继续提升的。沟通问题解决了,我们十三亿人口团结一致,就没有干不成的事情。沟通学,是一个大题目,我自己需要认真学习,读者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一起学习。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4

  最近我在读《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它就像是一把钥匙,开启了有效沟通的大门。读完这本书后,我第一次剥离自己,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亲密关系,包括和先生的关系、和自己的关系以及和孩子的关系。我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开始尝试解决了一些问题。

  我和先生单独相处的时候经常为一些小事吵架。同一件事情,在我们俩这会产生两个不同的版本,我们俩都会觉得对方不可理瑜。比如说我和孩子都已经睡觉了,先生进房间拿衣服去洗澡,他开柜门和关上柜门的声音有点响。我认为先生这种行为一点都不体谅他人,是不懂尊重人的表现;而先生觉得我为这样的小事情斤斤计较,是无理取闹的行为。于是乎,深夜里我们会这样一件小事情吵得不可开交。

  《非暴力沟通》书中倡导当遇到事情与爱人沟通时,尽量客观性描述事实,把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传递给对方,要避免对爱人进行道德评判或者与他人比较,这会让你的爱被蒙蔽。例如在上个事例中,我换个方式表述后,结果截然不同:亲,你开橱门的声音,打扰我睡觉了,可以在关门的时候小声一点吗?结果是他轻声地关门,我安心地继续睡觉。在生活中,我把不对伴侣的行为进行道德评判这个准则实施以后,我们俩的吵架次数确实少了很多。

  除了和先生的关系得到缓和,我和自己的关系也亲密了许多。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要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要听爸妈的话、要听老师的话、要听领导的话,就是没人教过我们该如何听自己的话。没有人教我们,当我们的心感觉沮丧时,我们该怎么办?没有人教我们,当我们的心感觉愤怒时,我们又该怎么办?

  《非暴力沟通》书中倡导我们要去感受自己生命的美好,学会顺从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甚至在追逐自我时,允许自己可能犯下的一些低级的错误,允许自己一边骂着自己傻叉却依然接纳这种不完美的自己。我们也可以有各种情绪,可以喜悦、可以伤感、也可以合理地愤怒,但重要的是看清自己的'真正需求。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爱上自己的特别,把自己当成挚爱一样与自己和平相处。

  非暴力沟通读后感5

  读完这本书真的很受益,花了四天时间好好品读,做笔记,好像明白了许多矛盾产生的原因。暴力沟通,了解矛盾产生的原因,接下来就是思考如何解决矛盾。这本《非暴力沟通》里面提供的四种方法:观察,感受,需要,请求,我觉得始终就是贯穿的一个道理,当冲突产生时,首先要学会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然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感受,这样很有可能能够建立积极的关系或者说得到对方的良好反馈。生活中,每当遇到问题,我们常常习惯了用指责,命令,批评,否定的态度对人,尤其是对自己的亲人,殊不知,以这种暴力沟通的方式,会让对方因自我保护而产生强烈的攻击性。因此,好好说话,认真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以及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才更有可能得到对方的积极反馈。同时,善于自省,不断修正自己的不足,一定可以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将非暴力沟通的理论投入实践中,不断实践,这个世界的某些角落定会因为你的善意的话语和行为闪闪发光。若能将内心潜藏的爱也赠与他人,很多人将会觉得无比幸福,那你所做的一切都将是有意义的,你也会是一个无比幸福的人。

  学会和自己舒服的相处,不再执着于拧巴自己,顿时觉得生活轻松了很多,于是连带着对孩子的微笑也多了起来。5岁多的孩子慢慢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很多时候她开始反抗家长的权威。之前,我对孩子的这种抗拒采用的是比较权威的方式,导致孩子已经会表达:妈妈,你说的就一定对的吗?为什么我什么都要听你的?现在,我更多的是让她自己去选择,而不是采用不得不去做的方式。比如说,她不想去刷牙,觉得这很麻烦。我告诉她,你可以选择刷牙,这样可能会麻烦点,你也可以选择不刷牙,这样很可能蛀虫会在你的牙齿安家,到时候牙医就要把你用钳子把你的牙拔了。具体怎么选,是你的权利,妈妈不干涉,但是,选定了,你就得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非暴力沟通》书中倡导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她不依附任何人而存在。每个妈妈都无法替孩子做任何的决定,我们能做的只是能带给孩子只是爱和陪伴,而不是以爱之名,给予爱的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