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天赋自由》读后感范文

秦风学老师

  《让天赋自由》读后感1

  《让天赋自由》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一、什么是天赋,如何发现天赋(忘我状态);

  二、什么因素制约了天赋,如何发挥天赋(部落、态度、导师、时间);

  最后指出未来教育转型的方向之一是实现天赋的教育。

  什么是天赋?我们通常认为的天赋局限于智商、情商或者学术能力、记忆能力等等,而智力的多样性是天赋的一个基本原则,不仅仅限于前面所列举的。其次,它是动态的,也就是在大脑的动态运用过程中会爆发真正的突破。例如很多喜欢讲课的老师会发现,在讲课的过程中会不断有合适的例子突然出现在头脑里,而在平时认真地思考却不一定想得起两者之间的联系。虽然不是真正的突破,但也从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最后,智力是完全独特的。而智力是天赋的核心元素之一。

  创造力应该是天赋中另一个核心要素。智力的最高形式是创造力。创造力始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同一时间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深入我们的直觉和无意识,以及我们的心灵和感情。换一种方式表述就是阿基米德不是在书桌前发现了浮力原理,是在泡澡的时候发现的;而牛顿也不是在书桌前,而是在树下。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反而在进行其他活动时无意得出了结论。现实中对这一原理的具体运用就是,睡觉前去想一个近期有待解决的问题,然后放下它,沉沉睡去,潜意识会自动工作,有可能在梦中(比如元素周期表的发现),有可能在第二天醒来,答案会自动浮现。

  人如果处于忘我的状态,就是位于天赋的核心了。我们的整体,包括呼吸、心跳、思想完全融为一体,感觉自己完全忘记了周围的一切,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它是一种能量的整合与集中。这时,你就身处天赋之中,你发现了你的天赋所在。每个人都有进入忘我的沉浸状态的独特方式,也有发现自己天赋的独特方法。但是这需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仅有测试是不够的。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缺乏发现自己天赋的机会,或者压根就没有发现自己有哪些天赋。为什么,作者认为原因是个人的限制、社会的偏见和文化的约束。每个人面临的环境可能都不会完全相同,解决方案也不是千篇一律,可以给出的建议是:在年轻的时候(甚至包括小时候,父母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给出父母自己的判断),要勇于去尝试,去试错,找到自己的天赋。在这个过程中,寻找到合适的朋友圈,坚持自己的态度,并有毅力坚持下去,才会最终迎来天赋之花的盛开。

  而在寻找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导师出现,也可能没有。导师的作用是帮助我们识别我们的能力,让我们相信自己可以实现一些之前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在人生的任何时间,都可以去发现自己的天赋。天赋不一定让你变得更富有,但是可以给你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丰富性和平衡感。这种丰富性和平衡感对于个人幸福,与不得不做的工作带来的物质满足同样重要。

  基于让天赋自由的理念,未来的教育显然是“因材施教”,也就是订制化的,是培养真正具有深度和活力的`各种人才的教育。这让我想到了孔子的学生们,在几千前就享受了订制化的教育。同样的道理,孔子用符合每一个学生性格的语言来讲述,并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

  《让天赋自由》读后感2

  差不多看了三天,看完了《让天赋自由》这本书。原以为看完就可以找到真正的天命,却没想到看似如此笃定的名头其实若不是到最后谁会知道那是天命?就像感情泛滥的人,在寂寞的都市渴求用一本有关找寻真爱的书来解决后顾之忧,却不知人生不到最后永远都不会了解最重要的人是谁。一劳永逸这种便宜事,即使再勤劳踏实的人都渴望一探究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上根本就没有天命没有真爱,除非你赋予其意义。每个人的内心总有声音,虽然声音也分大小,但没有什么声音是最大的、最小的,往往你追寻了某一个声音之后,这个声音也许就相应变得强烈了。

  当然,这世上一定有偏执的人,他偏执的相信他一定可以找到并且完成那唯一的天命。那么这本书里也给出了路线。但你要明白的是这绝不是一张度假享乐的地图,更确切的说它是一张野外求生地图。代价,是你走上这条路线之始就必须购买的门票,且数额庞大。如论你接受怎样的天命,从哪个门进入残酷的求生世界,都不是关键,重要的是他们都一样的残忍,都耗尽你的体力和心力。但你既然选择了就必须承担世俗的偏见等种种外界设置的障碍,但更多的是内心的不坚定和自我怀疑。这场探险游戏有如一颗药丸,表面裹着向内心自由挺进的甜美糖衣,很多人舔完表层后都难忍其后的苦涩,于是抛弃这颗然后寻找下一颗,周而复始,难有善终。当然有人相信苦涩的最后药丸会变身开启天命旅途的另一把钥匙,即使难以下咽也绝不弃之不理,终于等到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大概作者太明白这样的道理,也许他只是想说让天赋自由,但这不过是旅行者不自由的开始。

  《让天赋自由》读后感3

  passion:直译就是激情,超级喜欢的一个词语,发音都让我觉得充满了热情。

  《让天赋自由》,是早于《哪来的天才》看的书,作者是肯·罗宾逊和卢·阿罗尼卡,不过看到一半的时候被搁置了,在最初的几章中,《哪来的天才》更能吸引我,让我爱不释手,但看到最后却稍显失望,因为更多地讲述了公司的管理方面,而《让天赋自由》的开端4章极其苦闷,却在第五章开始之后峰回路转,有了新的能够抓住我的东西。

  昨晚看到很迟,睡觉的时候想:幸好我还是耐着性子将两本书都看完了。糅合两本书的内容,会觉得看到和领悟到的东西更完善。就好比在追求自己想要的梦想时,需要不断地练习,也需要永不磨灭的激情一样。

  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赋,去训练它,让它成为自己的“天命”,书中的观点就是这样的,然而其实,许多人并没有发现自己的过人之处,就好像很多人也许习惯性地去做很多事,只是因为需要,需要好好学习是因为要考试;需要上个好大学是因为要有个好工作;需要找个恋人是因为年纪到了;需要结婚是因为家里人开始催了.....曾经有段时间我也是这样,为自己没有考上好大学而难过,为自己不如别人而失望,为父母总是操心着我的很多事而内疚。但是当我终于读到一句话,当我终于听到一首歌,当我终于做出第一个由自己完全决定而与“应该”冲突的决定时,我才终于成为了自己。

  所以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天赋”,不是说特别异于常人的能力,而就是简简单单地成为“我自己”,就是让自己完全的成为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那就是找到了自己“天赋”的时候了。

  每个人都会有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的时候吧,但也会有偶尔遇见一个人会觉得“哇,原来我们是一国的”这样的感触吧,合得来的人,在最初见面的时候就会有冲动爆发,合不来的人即使天天面对面,反而会觉得更痛苦,所以,为了让自己的“天赋”更自由,寻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很重要。所以为了现在能在沪江天天混的我,也觉得要推荐下这本书,哈哈~~因为在沪江里,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和我一样很喜欢学习的朋友们,尽管我总是不太现身,在班级里也不太讲话,但并不代表自己没有关注什么东西,其实还是看了许多东西也坚持了很多事情,而需要的只是大家都在那里的氛围。就好像和别人画画的时候一样,无需要交流,只要知道有人和自己一起就好。

  突然想到《天使禁猎区》中的一句话,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人坚定地相信着我,我就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那个或者是那一群为了和你相遇的朋友,此时此刻一定也和你一样,在寻找着彼此,让自己的“天赋”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