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写作的“三深”原则

黄飞老师

  文题设计

  读书,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野,丰富阅历,益于人生。书籍就是望远镜,书籍就是一盏明灯,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能更远、更清晰的欣赏风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我国把每年的12月定为“全民读书月”。

  请挑选您读过的印最深刻的书或文章,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思路点拨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后感的写作的宗旨就在于此长,如学习作品中优秀人物的品质,针砭作品中丑恶现象,借鉴作品的写作方法,凡此种种都在于促进同学们的心智成。读后感的写作中,有哪些需要特别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呢?

  深入的阅读,切忌全文复述读后感的写作,是在“读”的基础上再写感悟,而且重点在于“感”。因此必须对所要感悟的作品进行深入细致的阅读,然后对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点来谈感悟,或其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细节,一个主题,一种写法,甚至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词语。因此同学们一定要对作品的阅读深入而细致,避免断章起义。但是在以往学生的读后感中,存在一个通病:读后感中“读”的内容多,停留在对原文的复述的层面,而“感”的内容过少,这就容易给人一种舍本逐末的感受,因此写读后感的时候对作品内容的再现需要简明扼要的概述。

  深刻的感悟,切忌泛泛而谈俗语曰:“一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需要同学们对作品有个性化的感悟,而不能泛泛而谈。要想写出的读后感有个性化、多元化的感悟,这就需要同学们有的放矢的来写,避免写起来看似有感而发,实则一盘散沙,尤其是中学生作文,面面俱到的把握作品能力相对而言还是有所欠缺,更要选准好角度来谈感悟,一方面有利于行文的主题确立,也有利于避免与他人写过的读后感产生雷同感。

  深情的写作,切忌无我之境“读书可以铲除一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某些疾病一般。”读后感的重点既然是同学们读过作品后的个人感悟,那么读后感中就需要有同学们的.内心真实再现,也就是读后感中要融入自我,比如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读过作品后对自己有哪些方面的感触,或读过作品之后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反思,正如“读书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这样的读后感才显示出同学们的真情实感。换句话说读后感就需要把同学们的“感同身受”或“身临其境”的感悟深情的写出来,而且有时还要有敢于解剖自己的勇气。

  本文当年发表在《课程导报》,之后,当年中考作文题为:

  以“我读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在横线上填上一本书的书名,将题目补充完整。

  当年通过我一位在浙江德清教书的同学推荐他们同事班上的一篇作文,我在修改过后,同时发表。

  言情小说背后其实隐藏着友情

  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有感浙江德清蔡淑萍书桌上,放着的依然是那本曾经让我心甘情愿痛哭流涕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象是在等待什么,情不自禁,又再次怀着沉重的心情翻开了这本书,陈旧泛黄的纸张似乎是在向我倾诉着回忆。故事的内容、人物,并不复杂,贯穿着带有些独特京味儿的黑色幽默,林岚,性格开朗的女孩,有最好的朋友闻婧和男朋友顾小北,可与顾小北分手后,美女姚珊珊又介入他们之间,林岚因此认识了陆叙,可陆叙却是林岚好友闻婧的意中人,本该是纯真的友谊却演绎成三角恋的纠葛。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正是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笑着开始了小说的阅读,翻完最后一页,却不得不悲凉地轻叹:青春原来如此沉重!青春梦中,有单纯,也有轻狂,青春是一去不复返的,失去了最美好的青春也就意味着悲凉。美丽的梦想,似乎经过一个轮回,还只是个梦想。我想一个人从潇洒的青春,最后到无奈的人生,为什么呢?不懂得珍惜!我想到了我们的青春,想到了我们身边的少数为赋新词强说愁的男女同学,彼此你来我往的传递一封封甜言蜜语的情书,可是到头来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深深地感到:青春是值得珍惜的,而不能肆意的放纵!有人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可是我们还处在懵懂的少年,我们怎么能经受住爱情的洗礼?其实友情也一样伟大,一样值得书写,也是《梦》这本书让我懂得:真正的友情是彼此最真诚的目光——信任与关怀。倘若那段原本轻松快乐的岁月多了些沉重和磨难,我们无需责备生活,也无需再责备自己。因为生活就象连续剧,有精彩的瞬间,有落魄的时刻,然而再多的哀愁和烦恼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因为我相信,时间就是最好的证明,我想这应该就代表我对生活多了一份理解与诠释。但愿我的同龄人喜欢《梦》这本书的,是因为它让涉世未深的我们明白了友情的可贵。合上书本,阳光依然是那么明媚温暖,沉醉于书海中的我,已经走了出来。

  点评:《梦里花落知多少》里,描写了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他们的友情,他们的爱情都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现在的很多中学生,就喜欢看这样的小说,因为他们也懵懵懂懂的希望得到爱情——早恋现象,然而本文的作者在再读这部小说的时候却领悟到友情的可贵。因为中学生还是难以承受爱情之重。可以说这篇读后感写出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具有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