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传》读后感范文

张东东老师

  《梁启超传》读后感1

  前两天从图书馆借了本《梁启超传》,我看梁启超的东西,是因为较之他老师康有为,他的成就和气质要高些,再是他在中国新闻史上的成就,很欣赏他的才华,文笔,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激情。书看到一半,他正是我心中的形象,家教好,资质好,勤奋,有激情,并有一腔爱国热情。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李喜所,元青着的《梁启超传》很棒。600多页的密密麻麻的小字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人物传记,人物生活状态的简单再现,而是尽量引用原着或书信或文章,让那个时代的文字来讲述历史,阐述梁的观点,并努力分析形成这些观点的历史原因和背景,虽然书中许多部分为文言文,但这对得到梁真实的观点很重要,还可以顺便熟悉文言文。

  今天看到梁彻底和康有为的保皇派决裂了,有了自己的观点,成为改良派的领袖人物。我在回到宿舍后,突然感觉梁阐述的实施路线不无道理:其一,它不同于保皇派,比保皇派的激进不言而喻;再和革命派相比,在我们文人(我姑且算做文人)眼中,确实是不理智,让文人看到举国生灵前仆后继去用生命推翻一个专制政府是他们所不忍的,并且在中国当时社会开发民智而后演其它,似乎是所有工作的前提。在未开发民智前,不说发动革命难上加难,即使真的发动了广大愚昧民众,也极易被别有心机的人或集团利用,历史证明我的推测是正确的。

  以我不算广博的知识,清末民初的高级知识分子多主张改良,后来的胡适就是一例,而那些学生以及渐渐觉醒的工人和小资产阶级则多偏重用武力推翻旧政府,搞革命。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那些高级知识分子的思路真的一点道理都没有吗?革命不是他们所说的太不理智,太草率,效率太低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且不说愚民起义搞革命注定被利用,就谈那些无辜生命的毫无价值的陨灭,社会财富的破坏,社会治安的动荡,以及不知能否获胜的迷茫,远不如梁的主张来得快,做的好,我想,中国只有一个梁启超,如果成百上千的文人,官员都是梁启超,民众会成为“新民”,君主立宪会和平实现,不会是这么大的代价后,换来*。

  梁启超和胡适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思想却惊人一致,我们不能不想这是为什么。

  再看通过革命改造中国的历程及现状,革命中无论有一定头脑的学生还是工人农民,被军阀,被帝国主义利用的还少吗?这中间的大部分原因是民智未开。再有通过革命,大部分烈士用生命换来的又是什么,死得又有多大价值?用我们经济学的观点看,能用一条生命换来这个东西,尽量不用五条生命。真的通过革命胜利了——以百倍的代价,我们的工人农民又留下多少知识分子来治理这个国家?总不能举着枪杆共商民生,指挥建铁路,搞文明吧!?事实上中国真的这样做了,让不懂经济的人去计划物品流通,让中国母亲狠命生孩子,让不懂文学的人写小说,建国后,左倾了右倾,三年自然灾害中又饿死那些还没醒悟过来的国民,然后是不懂文化的搞文革,揪有文化的,结果又被利用,唉!

  唉!正如王小波说的,知识分子最怕的不理智的年代,因为知识分子就是靠一张嘴讲理,现在没理可讲,知识分子也就自然不被关注了,现在又有哪家单位尊重你的文化气质?不说这个,大学都不在是求知识的第一选择了,这是个可怕的现象,说明知识分子本身已经不尊重自己了。

  《梁启超传》读后感2

  看完一本书和看完一场球,一场电影的感受有时候很像。精彩的比赛和电影,看完之后恨不得立刻就和旁人谈起,讨论进球的精彩又或情节的跌宕。倘若比赛乏善可陈,电影不痛不痒,则看过之后,仿佛走过上班的路、刷完睡前的牙一般,你若不问,我便不再提起,好似寻常往事一般没了意义。实在不幸,赶上了臭脚一群,矫揉一班,则避之不及,恨不得从未看过,绝不提起,仿佛告诉别人浪费的这时间,让听者拿去。

  或许这算是自己的一个说辞,以至于迟了这么久才来写《梁启超传》读后感,不觉得惭愧。然而书与球,与电影不同在于,耗费了那么久,不留下些什么是万万不能的,也是千万不可的。幸好之前断断续续的记录了一些感受。才不至于把这本书直接还给作者。

  自己的感受,这是一本详实有余,深度不足的书。作者博采众家,却未能升华出什么境界。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就事论事的发些感慨做些总结。加之大量直接摘录资料原文,却少有详解,清末民初的古文生涩虽不至难以理解,却也实在使人疲于持续招架。本来读书的时间就很有限,更不愿意陷入一字一字的理解泥潭中。书籍的序言中,评价他是采用梁启超的时务文体写成,通篇读下来,才发现时务文体的内容确实不少,只是都源于引用。作者还是实实在在的采用白话文。上下两册,洋洋洒洒上百页,耐读性不高。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抛弃了传记作品常用的编年体,而采用人物关系区分章节。如梁启超与黄遵宪,梁启超与袁世凯等等,反过来看,也算是刻画了清末明初的名流政客种种,只不过用梁启超签了桥搭了线。不知道算不算是搭车版的纪传体。这种设计天然的就是争议点。能看出梁启超与种种人物,是按照年代的进程撰写的,从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民国初立——护国运动、护法运动——五四运动。所以前有康有为,黄宗宪等等立宪人物,中间安排了章太炎、袁世凯等1912年前后的人物、后面则是蒋百里、胡适、徐志摩众生。每个章节集中在两个人的关系之间的,自然也是响应时期梁启超的主要思想与行为。

  人是社会产物,人的身份与价值体现在社会关系之中,用这种方法勾勒的梁启超算不上问题。然而纠结在于,人物之间的时代难免重叠,若是不了解这段历史,恐怕会在一个又一个的人物关系中,丧失了基本的存在感。而且同一时期的不同事件,可能因为涉及人物的不同,而呈现于不同的章节中,二者间的关联解释,是这种方法的弱点。若是提前展开,难免抢了别人的风采。但放到后面再谈,恐怕不把前事叙述一遍,读者是需要往回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感觉这本书内容总是重复。前因后果,事出有因,这写作的规律终究逃不过去的。况且明明是写梁启超与某某人,行文却经常撇下一个不表,而只提另外一个。以至于搭档上场时,有关公见秦琼之感。因此,能否接受这种写法,关键还是看个人的阅读感受与背景知识基础。

  评价一本书,耐读性是一点,但绝非唯一,可读性是第二个维度。在这个维度上,《梁启超传》值得充分的肯定。世人对梁启超的认识形形色色,却无外乎“君主立宪”、“教子有方”两个刻板印象。这本书的作者通过史实的介绍和适当的分析,为梁氏摘掉了第一个面具。

  客观上说,梁启超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让他有机会参与思想的启蒙并成为中国伏尔泰一类的人物;另一方面,也让他有机会去参与实践,虽然都以失败告终,却终究告诉了我们,民主之路的坎坷。他若早生,则无实践的机会,他若晚生,是否会成为革命志士或者民主先锋都难以确定。

  梁启超毕其一生,追求的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君主立宪,而是基于议会制的政体改良,从而实现国家的理想。这二者听上去区别不大,实则却让梁启超在世人心中的面目难以辨识。过去看历史教科书,以为梁启超和他的老师南海先生一般,抱着光绪皇帝不放,非要这个主子立宪不可。把梁启超这位过渡时期的巨擎,简单的规划到了君主立宪的阵营中。即使不谈流亡日本前期,梁氏的一副革命派作风。即使是回归改良之后,他在护国运动中,与其弟子蔡锷一手促成的两省出兵这讨袁,最终点燃了运动的燎原之势,也足可以证明其政治上的复杂性。梁氏的政治理想并不局限特定的国体中,他追求的是在原有基础上,通过改良,建立完善的政治上层建筑,从而实现期待的国家富强。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联邦议会,每次变革都迫使他做出改变,却从未动摇他最终的目标。

  “文字收工时,世界革命潮”,从思想启蒙的角度看,梁启超为首的思想启蒙者奠定了中国20世纪初社会革命的思想基础。如今当我们谈及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绝不会忘记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绝不会绕开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一类的启蒙大家。与欧洲相对渐进的革命发展历史不同,中国的思想启蒙是与政治变革夹杂在一起的。而在夹杂之中,如梁氏一般,保留着清醒思考的人却并不多。他和老派立宪者一样,反对激进的变革,认为在中国民智未开的情况下,激进革命带来的绝非多数人的民主,而是多数人的专制。中国此后百年的发展,无不证明了先贤的远见。

  从戊戌变法开始,到护法运动结束,期间中国经历的种种大事,其背后都有梁氏的影子,不敢带有阴谋论的说起是幕后黑手,但至少他在思想领域的影响,在政治上的亲力亲为,都间接或直接的影响了这些事件的发展,从而塑造了中国近代纷繁复杂的历史。毕其一生,梁启超都在追求,这一理想如今依旧延续。

  只是不知道,这种延续,是否还值得我们去骄傲。

  “读懂梁启超,就能读懂中国近代历史”。在关于本书的种种介绍中,唯有这一句,光芒闪耀。

  《梁启超传》读后感3

  最近偶然在图书馆的网站上,发现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正在围绕第三届读书节展开一些列活动,其中有一项活动,便是向读者推荐一系列书籍,不过无奈的是,其中大部分书籍,图书馆都没有收藏,而且收藏的有限几本,早已被借出,最后侥幸的发现,解玺璋编写的《梁启超传》,图书馆中尚存有样品书,有光梁启超的了解,仅限于中学课本中的维新变法中,提到一点而已。于是便怀着对梁启超在维新变法运动之后的行踪的好奇,便借阅这本《梁启超传》了,谁知一睹之后,便爱不释手,只欲读完方休。

  解玺璋的这本《梁启超传》,构思新颖、手法独特,同历来诸多传记有着极大的不同,正如刘再复在序言中所述的那般“此书除了前三章讲述梁启超出身、婚姻家庭生活之外,其他皆以梁启超与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关系为章节。”“如此构筑传记,便是以‘人’为中心,相应地,便是历史以‘人’为主轴,从而主客兼宜,脉略清晰,既有历史性,又有文学性。”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既是一本梁启超传记,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梁启超传记,也是一群近代中国历史性人物的综合传记。读罢,方知梁启超对于中国的影响,并不曾因为维新运动的失败而终止,反而其影响贯穿整个近代中国史。这是在以往的历史教科书中,不曾也无法看到的。感谢解玺璋这本《梁启超传》,带领我们走进梁启超,并对梁启超有了更深的认识。不过就个人观点而言,解玺璋尽管在极力客观的向读者们介绍梁启超,但是其中任然有不少为梁启超辩解的文字,大概是因为解玺璋对梁启超始终怀着敬佩的情愫所导致的吧。

  我用了四天时间,终于将《梁启超传》上下卷给读完,纵观梁启超生平,个人认为,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呼吁解放思想,开启民智,然而其本身却依然免不了保守,忠于清皇,忠于先生(康有为),以至于在政治立场上,几番变动,尽管他学贯中西,对于中国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的思索与分析,但是终将因为自身的对人的了解对人性的分析不够,导致几乎一生政治生活黯淡与失败,梁启超对于学术而言,或许是成功的,但是作于政治几乎是惨败的,而且败得彻底,但是他对于中国近现代,国家的发展,人民思想的解放,却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他是近代国民思想解放启蒙的先驱。只是思想的保守性,使得他的对于政治立场,具有极强的的妥协性,总是期望于当权者,能够舍弃自身的利益,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岂不可笑。

  知道梁启超的家事之后,尤其是梁启超的幼年时期的而生存环境,难免又发出这样的感慨“梁启超是时代塑造的,是历史的而选择。”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梁启超的,伟人的成长之路不可复制,梁启超之所以成为梁启超,这与他的才识,努力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其幼年的而生存环境对其的成长却也功不可没。可以说梁启超的成长是环境因素与个人因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所以说,纵然我们达不到梁启超的那种高度,也不全是自身的原因,与生活环境都有着莫大的影响。

  梁启超的教育,政治,经济,文明,学术等方面的研究无疑是非常深入的。作为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大师级的人物。在家庭子女的教育上,成就也是鲜明的,不禁想到一句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看起来很有偏见,其实也是很有道理的。想到目前社会上,经常发生的家庭伦理道德纠纷,正如《春秋》中所说的,子不子父不父,真是悲哀。让我们不禁思索起来以后如何教育后代的'问题,怎么才可以避免这些丑陋的悲剧的产生。

  一生着作等身,一部序言洋洋洒洒一挥而就,停笔竟成一本书,估计也只有梁任公这样的学术大师,才能做得到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影响深远。梁启超直到病危最后时刻还在带病继续《辛稼轩年谱》,其治学精神可歌可谈,让我辈望尘莫及。梁任公弟子诸多,几乎每一个都是名满天下,不可能不受梁启超的极大影响。正如胡适之所言:“任公为人最和蔼可爱,全无城府,一团孩子气。”

  梁任公弟子诸多,朋友也很多,在当时一度成为国内一尊舆论的领袖。固然与其渊博的知识,名满中外的名气分不开,但其中也少不了个人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其为人是相当成功的,只可惜其有一个重要的弊端就是不会识人,以至于屡屡受挫不被理解。

  当然正如其信仰的那般,“宇宙是有缺陷的”,梁启超自身又有着学多不可诟病弊端,做事过滤过多,闯劲不足,思想还有着一定的保守性,可是是他成名太早,后期缺乏师长引领的缘故吧。以至于,师长、弟子、朋友只见都有诸多矛盾,甚至视其为仇人,岂不悲哉!以至于死后还受多方排挤,英名难以流传,如同日月蒙尘,真是悲哀!

  梁启超一生为解放国民思潮,做了极大的贡献,但终归不是一位称职的政治家。缺乏政治家的手腕与谋略,因而其政治生涯,屡屡受挫。不过梁启超极大的爱国情怀、爱国情结,是不可置否的!正如他个人所言:“我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就是爱国。我的一贯主张是什么呢?就是救国。我一生的政治活动,其出发点与归宿点,都是要贯彻我爱国救国的思想与主张,没有什么个人打算!”

  总之,梁启超一生为近代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是一个对历史有着重大影响力的伟人,其高贵的人格、严谨治学精神,博大的爱国情怀等,有太多太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梁启超传》读后感4

  用了三周,大致第一遍读完了《梁启超传》,期间屡次感叹,凡有趣的书最少要读两遍。精力不济,以后再来翻读。

  印象最深的,就是梁启超“笔锋常带情感”。连他本人也常常以此自述。《梁启超传》大段引用了《饮冰室文集》里的内容。我总有“读原着”的冲动,看了《饮冰室文集》的卷册数目,还是算了,决定改道认真读完《梁启超传》。梁启超的文字,确实很有感染力。既朴实,又活泼。而且可以体会到他积极思考、乐于分享的特点。读到康有为时,看到他的刚愎,便有很直接、快捷的比较,深刻体会什么样的语调让人喜爱。

  梁启超涉猎很广,治学,政治,历史,宗教,法律,文学,甚至教育,科学等等。如果按照他的理念办学,那一定是一个视野丰富、高质量、开明的通识教育。梁启超教育子女很有成就,各个成为各自领域的栋梁之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梁启超还在各种旅途之中,不断思考,结合亲眼所见的现状,得出结论,改进自己的理念。他对于当时很多社会现象,有深刻而且深远的见地。一路走,一路想,一路写。是当时重要的精神和政治领袖。与此同时,我也看到那个年代大量的有识之士参与到同样的讨论中。清末至民国初年,言论自由,百家争鸣,各路思想着实丰富,令人神往。

  不记得是哪位哈佛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提过,经济学家(甚至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解释问题的学者:观察到某个现象,提出相关问题,然后试图给予答案,或解释。还有一类,是建设型的学者。他们获取大量已经有的结论、知识,对现在社会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解决方案,更有力者,甚至会给予执行(比如美国总统的经济学家团队)。我所了解的基础研究学科,大体也是这样的归类。梁启超,我认为,属于出色的第一类,善于解释、归纳,而不善应用。身处乱世,梁启超没有太多书生不切实际的架子,迫切的想要改善中国的状况,甚至因此曾经被人利用,加之也有自己的私心,他的一生可圈可点,可批可驳。

  小学、初中、高中,前后学了三遍中国近代史。我认为我在这套教育体制下,在历史课上学到的东西,让我觉得很幸运!我的记忆力,选择性很强,但凡是我不懂的,一概记不住。记得高一快结束的时候,马上要会考,考前一个月里三次模拟都没过的,好像全班也没几个人。而我居然没什么反应,照常睡觉,还因此被历史老师当堂挖苦。后来为了会考,使劲背了两个礼拜,终于混过。但是,当时背是背下来了,孙中山他们辛亥革命完,为什么大总统自己不当,给了袁世凯,我一直没懂。而且,因为我近代史没学懂,虽说喜欢看历史剧,却从来不看近代史题材的历史剧。最近看了《梁启超传》,对近代史有了兴趣,准备去看一看……看看他们是怎么瞎编乱造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就算军阀横行,土匪猖獗,外强割据,生灵涂炭。越是这样,就越凸显时代的英雄。

  梁启超所相信的,要靠制度,要依赖制宪,就这么简单的几个字,里面的深意,不知道有几个人能真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