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

王明刚老师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这本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痛定之后,只剩下满纸洞彻生死的达观……

  杨绛是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是钱瑗女士的母亲,《我们仨》就是她写的他们家的一些故事。在这些故事里,每句话,每个字,都透着浓浓的亲情气息。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女士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护所。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2

  读完这本书,自己从杨绛老人一家三口的故事里面感受到几个字:爱,幸福,简单。仔细品味,自己觉得这是每一个想要幸福之人的法宝,如何才能幸福呢?夫妻之间也好,父母与儿女之间也罢。其实,杨绛老人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了我们,简单幸福,简单爱。整本书没有写他们仨有什么伟大的创举,也没有把生活写的跌宕起伏,一切都是平平淡淡。然而他们的幸福却是让所有的人都为之动容的,让人向往的。当然他们的成就足以让世人为之敬佩!

  自己读书一直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读书-----得到自己喜欢的观点或者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让自己过的更好。这本书让我重新思索我的家庭,20xx年到洛阳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到大城市,第一次说普通话……由于没坐过火车并不知道火车上有厕所,结果憋尿13个小时…,不幸的是就在上大学后的一个多月父亲去世。20xx年把妈妈、弟弟接到洛阳,那个时候我上大二,也是那个时候开始,我们娘仨在洛阳这个城市开始了属于我们仨的生活。我们仨刚开始在洛阳生活期间我曾经恐惧、彷徨、不知所措,因为上学的同时还要照顾妈妈与弟弟,那个时候每每面临困难,自己总是很无助,有时甚至觉得生不如死,想以死去逃避现实……读完杨绛老人一家三口的遭遇,一家三口的幸福,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内心的强大。那就是无论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不管遭遇什么样的不幸,只要心中有爱,用爱去面对一切,那么人终将是幸福的。用爱解决家庭琐事,用爱共同面临艰难困苦。我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困苦,自己都能想起《我们仨》,都能用杨绛老人给予的爱的真谛去面对一切。

  其实,我们读书会的大部分人都是做公司或者公司的管理人员,我们要面对很多的"我们仨",往上跟自己的爸爸妈妈是我们仨,往下跟我们的儿子或者女儿组成自己小家庭的我们仨,同样的,向外与我们的朋友组成闺蜜或者铁哥们的我们仨,还有我们公司里与创业伙伴组成的我们仨,甚至更多。我们每天可能都要面临这些不同的我们仨,那么,我们的人生也是由我们与不同的我们仨之间的生活与故事组成的。我们的生活要幸福,就要处理好各种我们仨的关系,如何去处理才能追求到自己的幸福?我个人认为多读《我们仨》,简单幸福,简单爱。用自己内心深处那份真爱去面对每一个我们仨,用杨绛老人喜欢的一句话来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面对不同的我们仨,用真爱多付出,少索取,只爱不争,定能幸福。

  还有一个多月我的宝宝就要出生了,我的小家也将要开始我们仨的生活,感谢读书会能在这个时机让我读到此书,让我知道如何面临即将开始的我们仨的幸福生活!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3

  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关于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感人故事。在这个炎炎夏日,它似一抹清风,多么得清新亮丽,吹散走躁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整一个暑期。

  这是关乎于亲情、回忆、思念的叙事,有个再平凡不过的主题——我们仨。

  然而,正是如此简单的三个字,却蕴含了多少的感情色彩。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就是仨个,是紧紧连在一起的一个小团体,似乎他们所说的每句话语前都会加上“我们仨……”这像是他们彼此间的自豪。

  直到有这么一个梦,在一个不知是什么地方,太阳已经落山,黄昏薄暮,杨绛竟走丢了,她着急地喊着钱钟书的名字,声音在空空的旷野中,蔓延开来,可却没有丝毫的回应,她慌了,从梦中惊醒,向先生钱钟书细细描述,可他却只淡淡地安慰道:那是老人的梦,他也常做。让杨绛不惊感叹:他们老了。

  岁月是无情的,割不开,断不了。它是佳酿的最好催化剂。两位携手走来的老人,无论是一个眼眸,一抹微笑,彼此都已经了然于心。

  在这么一个令人尊敬的学者之家里,女儿圆圆是异常活跃的,她是他们的女儿,可有时却不似,仿佛一位跨越了年龄的好朋友,仨人都只是不大不小的朋友罢了。可是,当他们各自开始工作,却又是互不相扰,尊重着彼此。这样一个家庭,是让人羡慕的,它让人温暖、感动。

  作者全文行笔平淡,没有呐喊,没有声嘶力竭,只是将故事平静地叙述出来,俨然像一个旁观者。我不知杨绛先生写此书时是何等心境,但我认为,其实不然。看似波澜不惊,但却波涛暗涌,字里行间却飘散着淡淡的思念。也许经历过生离死别,年华苍苍,看淡了所谓的生死,看破了寥寥红尘,明白了生死由命。一次失去两个至亲,普通人应该承受不了。没有先生强大的心境,也理应学会豁达,而不是为生死之事沉沦,要为他们好好活着。

  记住一切你曾经拥有的,珍惜一切你所拥有的,寄希望于你即将拥有的——“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这本书中充满的不过是生活的片断,对人的思念。然而你可曾在其中听到过一滴怀念的泪水?坚强,在坚强中得到了磨练;希望,因希望世界被赋予以色彩。“只有在梦想中,人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并将永远如此”?一切终究会改变;改变的代价是高昂的,然而我们必须付出以执著。前人植树后人乘凉,当我们将真心付出,我们的后代必会受益。相比之下,死又算得了什么?在爱因斯坦眼中,不过是不能听莫扎特罢了。成败何足道,看破烟云,就让那一份温情伴随我们走向路途的终点。

  书中最后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路在何方,家在何处?愿杨绛先生在这寻寻觅觅中永远怀着我们仨这份曾经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4

  起初有读《我们仨》的欲望,是因为这个温暖而饱含深意的名字。整本书读完,觉得书的内容和它的名字别无二致。

  这本书激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种思考,让我更进一步确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过一种怎样的人生。“我们仨”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们在国外留学时承受了生活上的种种不适和沉重的课业负担,回国后与大家庭的相处也多有磕绊,文革时期更是经历了一系列的变故,最终,还遭遇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心酸。这些疼痛和落寞可能是我们此生都未必会遭遇的,但即使如此,在通读了《我们仨》之后,我感受到的仍旧是他们生活中的温暖和爱,恬静的、不乱分寸的流淌在艰难生活的每一天当中。这份温暖和爱,就是他们对人生的态度,早已与他们经历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毫无关系。

  我也想成为他们一样恬淡的人,有一生所爱的人,有一个想要保护的家庭,和一两件怎样也割舍不下、愿意终生坚持的事,这便是最好的人生。

  “我们仨”都是出类拔萃的人,但是他们都没有野心,他们毕生所努力追求的,不过是做好本职工作。他们从来都不争取什么,即使被安排在了并不喜欢也不适合的岗位上,也选择默默接受,并不反驳或做格外的要求。对于名利,他们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视名利为祸害,为累赘。钱钟书因《围城》而出名,杨绛在本书的末尾处写到“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知识是有重量的,它能够拉着人的心往下沉。书读多了,心便沉静下来,对于很多身外之物便可以看得淡然。“我们仨”能够过得这样温和,处变不惊,与世无争,与他们嗜书如命有着极为直接的关系。读书对于他们来讲是终极幸福,是生活的动力。杨绛在书中谈到“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那些将读书视为升官发财的途径和手段的人,并非真的喜欢读书。

  直到钱媛年近六十岁患病不能起床的时候,她写给父母的书信中仍不乏幽默的玩笑和温暖的昵称,这是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他们从年轻到年老,都沉浸在那些只有彼此了解的小快乐中:出门“探险”,分享彼此的“石子”,或者对着旁桌的人“格物致知”,他们感到知足。

  杨绛在书中好几处都谈到,钱钟书给人的印象是骄傲的,有时也是呆板木讷的。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杨绛的话语中明确地感受到,她理解他,也欣赏他,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灵魂伴侣”吧。越是有精神高度的人,越难找到能够理解自己的人,而钱钟书和杨绛无疑都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找到了一个能够“看”到自己的人。

  多么想也这样过一生。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5

  很多人了解杨绛,多半源于钱钟书先生那句“最美的妻,最才的女。”或是之前大家一直挂在嘴边的一句情话——“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结婚;我娶了她十几年,从未后悔娶她。”

  但杨绛先生真正令人敬佩的是:走过战争与动荡,在长达一百年的时间里始终保持不争不慌的状态。

  亦如她自己所阐述: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在年轻时认真经历生命的历练,方能在岁月中优雅地老去。

  她和钱钟书先生兴趣相投。他们都热爱着自己工作和看书,都喜欢在闲暇时出去"探险"。他们都会"偷空看书","以勤补拙"。他们是彼此的伴侣,又是工作上的同事。杨绛先生是钱钟书先生的"贤内助",是他最贤的妻,也是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曾说钱钟书先生有“痴气”,称他为“呆大”。也就是说,钱钟书先生有时候像个呆子似的,不谙事理,家务活也不会做。同时,这也意味着,杨绛先生需要在家庭生活中承担更多的琐事。

  不只是生活上,在人情世故上,在与文化界等各方面打交道时,杨先生很温和,善于应对各种场合,各种情况。

  他们彼此理解,彼此扶持,彼此欣赏认可,彼此相爱着。

  “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钱钟书先生谆谆嘱托杨绛先生。

  杨绛先生觉得阿圆很多方面都很像钱钟书先生,比如,看书翻页翻得很快、"过目不忘"、"格物致知"等等。

  他们仨就像好朋友又像好同事一样,彼此独立工作,一家子都渗透着文化气息,都有书生气质。即使各自的年龄都大了,生活依旧充满着乐趣。正是他们相似的性格,对生活的态度、追求一致,家才会有其乐融融的氛围、才会有羡煞旁人的深厚的感情吧。

  于平凡之处蕴含温情,不移,不易,不离,不弃。

  但是,正如杨绛先生在后文所说的,"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她将灵魂深处失去挚爱的悲恸,化为绵长深情的文字。

  杨绛先生身上无疑体现着中国女性最高的处世智慧,能屈能伸,即使再大的风暴,也能平稳度过,内心依旧安然。"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念过往,不畏将来。"真的令人佩服感慨不已!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6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平实的话语,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现代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现代科技环绕中的我们,还能找到那份平淡但却深刻地情感吗?电话、互联网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人与人的内心之间却有了越来越厚的屏障。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忽略了身边平淡但却真实的情感呢?当电话、短信让我们能够便捷地传达心意时,我们是少了“云中谁寄锦书来”的苦苦追问,但同时,我们是不是也少了“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身后情感呢?当飞机、高速列车让我们能毫无阻隔地飞越千山万水,多远的距离都不成为距离的时候,我们的心灵距离也随之拉近了吗?我们不再有“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的苦苦煎熬,但同时,我们还有那份“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铭心的思念吗?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想要轰轰烈烈的事业,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平淡中的美丽。我们以为自己有理想、有追求,每天在滚滚红尘中为了生计与所谓的理想而奔波忙碌,但又有几个人真正仔细地思考过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抱怨工作不够顺利,恋人不够浪漫,家人不够体贴,朋友不够理解,我们抱怨生活太枯燥乏味,但我们有没有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寻找乐趣、体会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淡的,但在这平淡中,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还是可以去享受其中的乐趣的,就像歌中唱到的“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我很喜欢“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这句话,但在现代这个讲究个性张扬的时代,这句话早已被人们所遗忘。有自己的个性固然重要,但我还是把这句“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当做自己的座右铭,我希望自己所塑造的性格是淡泊宁静、温和内敛的。我也很相信“厚积薄发”的道理。但在现在这个人心浮躁的时代里,太多的人急功近利,又有几人能够静心去积累知识、积累生活的点点滴滴?

  以下几条为对于我自己的提示:1、问问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努力去实现它,但绝不急功近利,一定要脚踏实地。2、修身养性,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中找一个宁静的心灵空间,培养一个淡泊宁静的心态,温和内敛的性格。3、广涉博取,以期可以厚积薄发。4、用心去再平淡的生活中体会点点滴滴的乐趣。5、在现代的物质社会中寻找一些非物质的东西去温暖自己的心灵,比如亲情、友情、爱情,体会并珍惜每一份平淡的情感。6、学会感动,为平凡的人、平凡的事而感动。7、学会去爱,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给他们幸福与快乐,在其中享受自己的快乐与幸福。正如海子的那首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7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句话我见过无数次了,真的,数也数不清。大多数人都会问:“哪句话对你触动很大?”“哪本书最让你落泪?”等等这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我想到很多书,很多作家。但是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应该是我读过的最娓娓道来的一本书。

  第一次读《我们仨》应该是高中时期十六七岁的年纪,那段时间看过一个关于“失独家庭”的调查报告,或许是因为十六七岁本身就是一个极易敏感的年纪,那段时间就一直在脑子里面反复去想一个家庭失去唯一的孩子,对父母应该是多么残忍的一件事情。然后就在这个期间读了《我们仨》,初读时整个人都笼罩在极大的悲伤之中,感觉人生为什么会如此残酷,让一个人在垂暮之年先后送走了自己的女儿和丈夫。

  第二次读《我们仨》是大学时期二十二岁,假期在家闲来无事,便又读了第二遍。脱离了那个敏感易感伤的年纪,在读时看到的已变成一个邻家老太太在给你讲述儿女情长,父女嬉闹,相濡以沫这些再平凡不过的日常生活片段,以及世事沧桑,家园变故中的辗转与艰辛。文中有一句钱先生的话“嘿,从今以后,我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这大概是我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了。尘世间的相濡以沫,互相搀扶,即使再多的艰辛苦涩,也变得甜润。后来又有了女儿,一加一成了三。三口一家,在家里没有文学泰斗,也没有翻译巨匠和建国后外语高等教育的拓荒者,有的只有三个人,你爱我,我也同样爱你的温暖。

  第三次读《我们仨》就是几天前了,因为这篇读后感,又重读了《我们仨》。与第二遍的阅读时间相差不远,但身份又发生了改变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工作者。也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了新生命的诞生,亲人间的离别,还有一对对朋友走入婚姻的殿堂。这些阅历,让性格变得更加随和安静。就像是文中描写到的那种暖,不是盛夏七月的骄阳似火,而是冬日的寂静午后,静静的洒在身上,细碎,但入人心。生活中的感动必定是一个个细碎而温暖小事的堆积,像是渴的时候的一杯水,像是你爱我时我刚好也在爱你。没有策马奔腾,也不应该是你死我活。在我看来,婚姻与家庭中最珍贵的回忆绝不应该是物质和形式上的,它应该很细碎,一餐一饭,一盏灯一杯茶。就像杨绛先生在书中的点滴回忆那样,每一件事都是极小的事儿,但恰是这些小事,才藏着这世间最珍贵的幸福。

  人生中的美好大概就是有一天我们终将失散,或者分手,全靠那些过往的回忆即可聊度余生......

  杨绛先生曾经翻译过兰德的一首诗,谨以此诗作为文章地结尾: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准备走了。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8

  《我们仨》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第一二部分在写梦,一个万里长梦。在梦中的古驿站上他们相遇相失。正如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分分合合。

  书中这样写到:“他已骨瘦如柴,我也老态龙钟。他没有力量说话,还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忽然想到第一次船上相会时,他问我还做梦不做。我这时明白了。我曾做过一个小梦,怪他一声不响地忽然走了。他现在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万里长梦。这我愿意。送一程,说一声再见,又能见到一面。离别拉得长,是增加痛苦还是减少痛苦呢?我算不清。但是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于是杨绛先生便娓娓道来这个万里长梦。

  第三部分是回忆这个家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一家好像总是可以在平淡的生活中找出趣来,比如饭后遛弯儿是“探险”,而彼此分享所见所闻则称之为“石子”。杨绛先生也描写许多当时如火如荼运动,但这并不是杨绛先生的笔下的核心内容,她将眼光放在了运动中的人,在频繁的政治运动下,他们一家人的遭遇以及在遭遇中如何厮守在一起才是她要说的她想说的,狂风暴雨也变成了那和风细雨,她写的依然是生活中的琐事,比如他们如何完成工作,如何数次搬家,如何离群索居远离政治运动,看是平淡,可是平静何尝不是他们一家的生活态度。他们不求名份不求富贵,他们拥有最温馨的家庭生活也忍受过最艰难的社会压力,他们有的只是学术上的钻研和追求,甚至还略带呆板之气。可他们就是这样,走过了普通却又不平凡的63年。杨绛先生被称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又怎么样在此之前她是一名母亲,一位妻子。而她却在短短的一年内失去了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人。正应了那一句话,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碎彩云散。

  杨绛先生在书中写到,人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如亲情般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联结在一起,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她用文字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虽然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虽然亲人爱人先自己而去,虽然在这个无法称之为家的寓所独自生活,杨先生还是在笔下寻到一点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大家可以在闲暇之余翻阅一二,体会期中平淡的幸福。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9

  《我们仨》是一本相当温暖的书,浓的化不开的思念,看得直叫人心碎。“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杨绛先生用了很大篇幅,来叙述他们夫妇两人,从三十年代相遇到九十年代相失之间的很多细节。作为高等知识分子的他们三人,有着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有着正常人的生活与喜怒哀乐。

  在《我们仨》里:

  钟书这段时期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在这里,钱钟书先生似乎象一个憨态可掬的娃娃,其形象让人觉得可爱又爱怜。我非但不觉得可笑,反而觉得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人。事实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辈子“钟”于书的人,自然是没有时间去对付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的。生活中的“低能”现象就不足为怪了。在这描述中,让我也体会到他们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和两人间浓浓的爱意。

  就是如此相知相爱相契的一家人,在1997年钱媛病逝,1998年钱钟书病逝,杨绛女士已经是83岁的老人,受到了何等的打击,非常人所能承受,杨绛在描述爱女病重去世时自己悲痛欲绝的心情时:

  “我觉得我的心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我的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泪一起流下来。”

  “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

  那是描述怎样的一颗母亲的心呀,心碎了,掉在地上,又加上寒风,直往胸口里灌,谁能忍受这般的痛彻心扉,读到这些充满悲情的文字,给我以强大的震撼,情不自禁的抚摸着自己的胸口,泪水如泉水一样盈眶而出,心绪久久不能平静……

  读了这本书仿佛是随着杨绛先生的脚步经历了整个人生,也认识了钱钟书先生,看到了大作家也有笨拙、调皮的一面;也看到了不管是多么有才学的人,也要似平常人一样过着柴米油盐的生活。但是我又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不同之处,就是那一份无论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以平常心面对的超然心态。这恐怕就是能够专心做学问的根由吧。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0

  人在,家在。人散,家只是客栈。

  聚与散,尤如一场做了万里的梦。

  正值清明时节,读杨绛先生著作《我们仨》。杨先生将本书分成三部分,看着目录中的三个标题,“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我的眼中已有泪。人生尤如梦一场。杨先生从梦讲起,讲了一个长达万里的离别梦。

  开篇首段,她说,“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锺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锺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锺书不知道哪里去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因为害怕失去陪伴自己的眷侣离去,自会做如此的梦,这是因爱才升起的梦。

  第二部首段,她说,“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第二部的梦,读来,让人真的很心酸。杨先生用诗意幻化的笔,用精妙入胜的结构,诉说着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她如在梦中,伤心欲绝,浑浑噩噩,以耄耋之躯奔波于病重的爱人与女儿之间,白发人送黑发人,永失所爱,何等悲戚!她写道,“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

  第三部开头,她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过往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温馨的场面很多。1941年暑假,锺书辗转回到上海。两年不见,圆圆好像已经不认识爸爸了,他看见爸爸带回的行李放在妈妈床边,很不放心,猜疑的监视着。晚饭后,圆圆对爸爸发话了,“这是我的妈妈,你的妈妈在那边。”她要赶爸爸走,锺书很窝囊地笑说,“我倒问问你,是我先认识你妈妈,还是你先认识?”“自然我先认识,我一生出来就认识,你是长大了认识的。”这是圆圆的原话。读到这段文字,含着眼泪在笑。

  本书的最后,杨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我想,杨先生在回忆“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一定是带着泪幸福着。我还想,杨先生现应已寻得归途,“我们仨”已经再相聚。

  正清明时节,哀悼逝去的先人们。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1

  20xx年5月25日凌晨,一颗高贵、深湛而生动的灵魂如她所愿终于回家了,她就是杨绛。各地媒体纷纷表达了对杨绛先生离世的关切与祭奠,我也回想起了她的那本回忆录《我们仨》。

  当我读《我们仨》的时候,我深深陷入了书中的情感里,每次感受到书中“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的孤独和凄凉,都不禁潸然泪下。

  这是一本回忆录,记载了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人生旅途。该书一共有三部分,第一部《我们俩老了》,第二部《我们仨失散了》,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前两个部分,杨绛先生以梦境的形式记述了最后几年一家三口的时光,有相聚的温馨和幸福,也有相失的凄凉和痛苦。第三部分,以朴实又不乏生动的文字记录了从一九三五年七月夫妇二人去英国牛津留学到一九九八年岁末钱钟书先生去世,三人就此失散的事,他们的日子充满了酸甜苦辣,也正如杨绛先生所说的那样:“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中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了温馨的家庭。阿瑗和爸爸最哥们,也会做妈妈的保护神,他们三个人之间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亦乐乎。正是他们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才使这个家庭温馨而丰富多彩。

  在这本书中,我还感受到了杨绛先生文人的傲骨和爱国的情怀。记得书中的那一段话:“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字里行间流露出杨绛先生在苦难中的尊严与精神,对独立人格的捍卫,对文化的热爱以及浓浓的爱国情怀。

  在这本书中,我更感受到了杨绛先生在生离死别的痛苦面前的淡然和通透。“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丈夫和爱女的接连离世,对杨绛的打击可想而知,但她没有悲观,没有消极,“哀而不怨,悲而不伤”,以淡然面对坎坷,通透看待人生。她的恬淡,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我们仨》这本书中,平凡简洁的文字蕴含着巨大的张力,朴实的语言蕴藏着动人的情感,在饱尝生活磨难后依旧有淡然通透的品质,这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2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亦散琉璃碎。”

  1、如若年迈,独居一角,静静翻阅岁月装订而成的书。我一个人,将那些琐碎重拾。你们着旧时的衣裳,夜夜入梦来,那沓书稿上,还分明散落着昨日的灰尘。启卷而思,要把那些美好光景都注入后世,尽绵绵相思。

  2、“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杨绛先生的文字是淡雅的。她把“我们仨”的生活用文字轻轻描摹。想是思念费神,不必刻意遣词造句,这是顺回忆流淌而成的文章。她说:"我们不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她与钱钟书先生在不安的年岁里几经波折,家,从未是一个固定的居所。两位老人挂着年迈的容貌载着一颗不知疲倦的心。在工作中有游走,住处的流窜,从未影响那一叠厚厚的书稿,铺满每一个新居。我想正是他们对治学的严谨,钻研,热爱,使得这个家弥漫着学者气息,萦绕着挥不去的书香气。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玉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我一人。

  我在书中体悟最多的,是“我们仨”于生活的热爱和理想的追求,我看到病榻之上的钱钟书先生颤抖着写下著作,我看到“我们仨”在分离时记下小小的琐事,然后将这些“小石子”投掷彼此。我看到钱瑗一人承担着百分之二百的工作,我看到他们互相请教,赠与昵称,看到杨绛先生带着行动不便的钱钟书先生去附近“探险”。看到他们各自守在自己的办公桌前,严谨治学。他们不曾沾染名利的气息,即使名声蜂拥而至,杨绛先生也只是用谦和的笑轻轻推脱了。他们未落凡俗,独享别致的学者气息。他们将日子过得朴素,物质世界的匮乏在精神世界的富足面前不值一提。

  还好,有这样一本书让我们得以窥见这个不凡家庭的一角。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想成为,成为杨绛先生那样沉静的人,怀息着巨大的苦痛仍能将回忆舒缓的写出。想成为,成为钱钟书先生那样的人,携着独特傲气,做世间独有。

  文学,是美妙的事。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3

  我用了十多天的时间读完了这本书,这是一本很感人的书,叙述的是关于亲情、回忆、思念的故事。这本书有三个部分主要写的是我们俩老了到我们到我们仨失散了到最后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哭了好几次,仨人杨绛先生一人,到九十二岁高龄时还在孤独、寂寞中度过,那时还强忍着自己内心的伤心、孤单写下了这本书,当时杨绛先生的心情应该很复杂吧,写这本书之前也应该鼓起了很大的勇气,杨绛先生是有学识的,勇敢、坚强嗯。

  我们仨,就是一个家,无论在哪,只要在一起,就是家。杨绛先生他们仨是血脉相连,相亲相爱的,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最终却没有换来想要的幸福。换来的却是生离死别,但却抵挡不住杨绛先生对他们的思念。

  《我们仨》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的是杨绛先生的梦境,虽然是梦境,但可以读出真切的感情,往后读时也可以发现第一部门是看似梦境却又好像不是梦境,因为梦境里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比如,杨绛先生总是梦到钱老。梦到他们俩人一起散步,散着散着,钱老就走了,最后只剩下她一个人在那里。醒后钱老总是安慰她说“我怎么会丢下你一个人走呢”。

  第二部分杨绛先生用梦境的形式完整地记录了这一“万里长梦”。讲述了一家三口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女儿阿媛,丈夫钱老先后离去的过程。在梦境中她梦到阿媛得病了,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后来病情加重,但还是那么乐观。一九九七年春,阿媛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钱老去世。我们仨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命运待她真是不公,在她年迈的时候,理应享受天伦之乐了,但她女儿却离去了,杨绛先生本想享受天伦之乐,却白发人送黑发人,更痛苦的是接连钱老也离去,只留下她一人。但她又是多么的坚强,她坚强地活了下去,又振作鼓起勇气写下了《我们仨》。

  第三部分,杨绛先生回忆了他们过去生活的点点滴滴。杨绛先生在书中提到,她总说“我最笨,什么都不会,是最没用的人”。但我觉得她是勇敢的,坚韧的,明亮的。也是唯一一个作为女性却让我们称为先生的人。

  人世间不是小说不是童话故事,结局也不可能会是“从此,他们永远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人世间是没有永远的,因为人的一生是坎坷的,只有到暮年时才会有一个安顿的居处,才会觉得幸福、舒适。

  但杨绛先生却白发人送黑发人。阿媛走了,钱老也走了,独留杨绛先生一人,做着一个很长很长的能。在梦里有家,有他们仨,他们还像平常一样生活在一起,但那只是梦。最终,杨绛先生也走了,他们仨又団聚了。留下的《我们仨》读完令人久久不能平静。

  杨绛先生,我们永远会记着你,记着你的勇敢,记着你的坚韧,记着你的明亮。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4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杨先生在文中不曾想把人生描绘得多么壮丽,多么缤纷,却在不经意间告诉我们,她爱着她的丈夫,女儿,她有着普天之下女人所有的那份热忱,那份牵挂。她的文字里透出来的尽是黑白底色,年轻时候的含苞待放,大家闺秀,到老年时候的沉着坚毅。在这片田地里,你何处去寻找市侩气息?又有什么比这无声的坦然更有份量?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说:“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但是她还是愿意“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因为她的心里已经装满了“我们仨”的情和爱。

  是的,有情、有爱,何尝担心没有幸福呢?

读《我们仨》有感1000字15

  近年,随着杨绛先生的离世,她作为钱钟书先生背后的女人,也渐渐为人所知,她写的书也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像。这两天粗粗看完了她写的《我们仨》,总体感受就是这个家“温暖有趣”。家庭氛围的营造与女主人密不可分,通过这本书,我看到了杨绛先生的大女人智慧和小女人情怀。她内心住着一个女孩、一个女人、一个男人,非常的丰富有趣。

  一是注重生活的仪式感,有着少女心态,让生活变得有趣。这其实源于对生活的一种热爱。书中描绘的大作家钱钟书一家的生活其实也是清贫的,辗转搬家、食不果腹的日子是常有,但他们在吃不饱的情况下仍坚持早上和晚上饭后的“探险”——去走走没走过的路,捡捡不同的石头;虽然清贫,但他们坚持养猫,和每一只猫都合影。尤其是他们全家参观动物园,杨先生描绘的“河马怕丑、远远地朝游客射尿”等场景,分别就是一个少女灵动的笔态,杨先生的灵魂该是多么的有趣呀!

  二是对家人知冷知热,有着母爱情怀,让生活变得温暖。比如,书中描绘钱先生系鞋带左右不分,她就帮他系;女儿和先生分别住在北京城的两大医院,她就拖着八十多岁的身躯送汤汤水水,把一家人团在一起、装在心里,毫无怨言。字里行间都是她对这个家的爱意与柔情。

  三是与丈夫共同进步,热爱学习,有着男人的独立与追求,让自身成为孩子的榜样。书中写道她家中有两张书桌,早饭过后两人便一人一张,伏案读书。这等举案齐眉的场景是给女儿最好的爱与学习的熏陶。

  四是懂得示弱,注重仪表,让男人有一种存在感,让感情变得甜蜜。比如她怕走夜路,先生就让女儿在他不在的日子里照顾好妈妈;比如她喜欢睡懒觉,每天早饭先生都会做好。其实她很能干,但她一定会在某些方面留一些缺角,让先生补齐,让先生有存在感,这是一种女人的智慧。男人需要通过付出行动让女人满足来获得成就感,女人一定不能太能干,把男人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剥夺掉。再看她出现的照片,都是收拾得整洁优雅,美丽的外表永远是女人的武器。

  另外,她也有着一些普通人的小心机,让我多次会心一笑。比如为了逃过开会这等无聊的事情,她不想做编内员工,只为清闲;比如为了省自己留学的钱,她以陪读的身份进行出国,吃穿用都和先生一起,省了一笔开支,开心得不得了。

  大师其实也是普通人,有着人性的优点与弱点。只是她坚持不断向上向善,再加上大于常人的格局,所以才能让她在人生低谷时更坚强,在人生高潮时更冷静;而这一切,都源于她读过的书、经过的事、见过的人,以及自我的反思、沉淀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