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

李盛老师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1

  一、巴菲特给了三条建议

  巴菲特买入股票着眼于三个要素:公司未来的前景,管理者品质和能力,还有买入的价格,买入的时候并没有设定什么目标价卖出,只要公司在不断的提升内在价值,那么就会永久持有下去。当分析公司的时候,他把自己当成是一个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区别在于企业分析师是以企业家,是以实体经营的角度去分析市场先生在情绪好的时候只会看待好的一面,而在情绪差的时候只会看到差的一面,而且他还有一个特点,如果你对他今天报的价格不感兴趣,他明天会报一个新的价格,所以能不能成交完全取决于你自己,在这种情况下,他的情绪越狂躁不安,对你越有利,这其实就是市场先生在给你送钱,而前提是你要能了解这个公司,比市场先生更准确的评估这个公司,否则你就不要买入。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可能依靠电脑程序,依靠预测,依靠股市价格形成的K线波动做投资,成功的投资者必须拥有二种能力:判断优秀企业的能力,理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巴菲特坚守价值的几个原则

  1、只买自己了解的公司,所以他要求公司的业务必须简单易懂,而且各种经济特征稳定,比如增长,盈利能力,股东回报能力等,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懂什么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知道自己不懂什么,投资者只要做出少数正确的事情即可,没有必要在每个领域都精通,就可以避免重大错误。

  2、坚持买入的时候有安全边际,如果股票的价值只是稍微高于价格,他的兴趣不大,安全边际是投资成功的基石。不要担心没有这样的机会,在股市里经常因为市场先生情绪发作而给投资者极其便宜的价格,这就是投资者应该好好抓住机会买入的时候。

  3、管理层要诚实能干,比如巴菲特用35亿美元认购了大都会发行股票,这笔资金用于收购ABC广播公司,这个被收购的公司其实业务并不让人眼前一亮,需要足够的耐心等待,但大都会的CEO汤姆是一个让巴菲特非常欣赏的人,他还主动做出了一个安排,让汤姆代理巴菲特执行所有股票的投票权,而且在条款中自己增加了一条,只有在管理层许可的情况下才能卖出股票,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巴菲特认为这可以让管理层着眼于股东的长期利益,他非常欣赏并信任汤姆。

  三、如何提高投资胜率?(坚持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的原则)

  做投资指的是购买一项资产,并希望获得理想的回报,但这里的'关键词是“希望”,因为回报来自于未来,所以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巴菲特说“一鸟在手,胜过二鸟在林”,什么意思呢?鸟指的是资产回报,为了获得回报你可能需要把整个灌木丛买下,但具体如何对灌木丛定价?很多投资者是看见了很多鸟,甚至是想象很多鸟在灌木丛里,并根据这个想象来定价,而巴菲特认为灌木丛有再多的鸟也不如你手里已经抓到了一只鸟,因为灌木丛的鸟是不确定的,而你手里的是确定的

  四、如何理解商誉

  一个公司持有另外一个公司的股权,应该如何计算收益?有三种方式:

  1、持股比例超过50%,应该要合并报表,比如伯克希尔持有蓝筹印花公司60%的股权,那么这60%就要并入伯克希尔公司的财务报表,而另外40%属于少数股东的权益。

  2、如果持有20%到50%的股权,有的也可以合并报表,有的也可以不合并,但即使合并报表,也只按照比例计算盈利,而收入和成本项都忽略不计。

  3、当只有20%以下股权时,只有在受到分红的时候才会进入公司的损益表,如果没有派发红利就不计入。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读后感2

  1975-1976年,巴菲特致股东信明确提出了集中投资的选股标准:

  我们的主要持股相对较少,我们基于公司的长期表现进行投资,并会仔细考虑如果整个收购公司所要考虑的因素:

  1、良好的长期经济特性

  2、管理层有才能且诚实

  3、以整个收购企业的标准来度量,价格有吸引力

  4、是我们熟悉的行业,我们能判断其长期的经济特性

  思考:

  1、良好的长期经济特性,指的应该是企业未来盈利能力越来越强,即以现金流折现的视角所计算出的内在价值越来越大。这一方面要求企业所处的行业仍有发展空间,需求不能大幅萎缩,二是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商业模式,最好是存量+增量的业务模式,三是要求企业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即护城河,能维持盈利能力。

  2、除非是护城河极强,对管理的要求不高,或者行业前景不好,再好的管理也无济于事。除此之外,对于未来仍有发展空间的业务而言,管理层确实很重要,好的企业文化和组织结构或许最终能转化为竞争优势。比如海天味业、爱尔眼科、牧原股份、立讯精密、美的格力苏泊尔、招商银行、宁波银行等等,其实都是在竞争的环境中依靠优秀的管理层和企业文化,拼杀出来最终形成优势的企业。像茅台、五粮液、上海机场、中国国旅这类具备特殊护城河的公司其实是比较少的。

  3、估值的方法,就是如果私有化掉这个企业,按持有几年的视角看,现金流IRR得算得过账(超过机会成本)。PE、PB都无法真正衡量企业价值,企业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就是自由现金流折现。

  4、对行业熟悉,指的是能判断行业的长期前景(竞争格局、盈利能力、供需形势),如果行业变化快(比如商业零售不断受到新业态冲击、动力电池存在技术更替的风险、半导体面板行业技术变化快,几年后可能都不清楚主流技术是什么),难以预测长期前景,则不要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