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

阿林老师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1

  一直对小米模式很好奇,产品工业设计精致,但是售价很低,让人难免猜想小米是如何优化供应链,拿到如此低的价格的。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得知小米是以量取胜,当产品销量越来越大时,成为上游零部件的最大采购商,也就掌控了价格的控制权,进而可以优化供应链,拿到整个行业最低的价格。为此,小米手机以及移动电源等最初的产品都是亏本卖的,要的就是快速占领市场,扩大销售量之后,倒逼供应商降低价格,通过平稳合作,进一步压低成本。

  硬件创业很艰难,由于迭代周期长、供应链涉及的角色复杂,往往是『首战即决战』。因此从最开始的产品定义就要考虑清楚,面对的用户群是什么样的?功能设定如何?定价是否合理?产品在企业战略中处于什么位置?

  很同意书中所说的消费升级时代,品牌电商将成为资本的宠儿。然而,好的品牌需要时间的沉淀,而品牌基础则是良好的产品体验,用户口碑。『少做产品,只做精品』。

  最后整理一下,小米进入蚂蚁市场的标准姿势:

  1、用速度拉开距离;

  2、用规模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

  3、用海量的销量和口碑,获得品牌认可度。

  《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读后感2

  一个时代,最先锋的理论一定是军事理论,而不是商业理论。为什么?因为商业的输赢要钱,而军事的`输赢则要命。

  我们还向古代的蒙古军团学习了两个经典战法:一是轻易不出战,首战即决战;二是无军饷制度。

  真正的创业者是什么?如果是你之前最熟悉的领域,你把最熟悉的领域重新做一遍,那是商人,那不是创业者。

  商战是一场精密的战争。竞争包括团队、品牌、产品、供应链、渠道、用户、资本、社会影响力等多个维度。

  聪明的人在一起做事,分歧很少,因为大家都抓事物的本质,不会在细枝末节上纠缠。聪明人懂得相互信任,团队协同作战,如果不能充分信任,仗是没法打的。这里面要特别强调一点,很多领导招人时都愿意招能力不如自己的,但在小米绝对不是,我们愿意招各个领域全球顶级的人才。

  青米公司的另一位联合创始人林海英有一句话非常精辟:“企业是提高社会效率的组织,企业是否优秀不在于是否比别的企业赢利更多,而在于是否比别的企业效率高。”

  傲慢会降低效率。

  电商演进的路径是:自由市场式电商——百货商场式电商——品牌电商——遥控器电商。

  离人近的打败离人远的,高频次的打败低频次的,主动的打败被动的。

  将来这个世界上的商品会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用户个性化挑选的,比如衣服、鞋子,用户一定会挑选款式、颜色、材质;第二类是生活耗材,这一类消费其实占消费者日常消费总量的比例非常高。消费者对于生活耗材的选择一般都有固定的品牌,几乎不需要挑选,比如牙膏、毛巾、大米、空气滤芯等等。在现有的米家App上,我们就在“个人中心”新增了“生活耗材”。我们认为未来遥控器电商将是所有的生活耗材的`主要销售渠道。

  什么样的企业可以成为遥控器电商?能够做成这件事的企业必须具备四个基础,缺一不可:1。硬件公司2。软件公司3。互联网公司4。电商公司。

  其实回头看商业发展史,未来都不是判断出来的,是实践出来。

  在业界有一种共识:产品型公司值十亿美元,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美元,生态型公司值千亿美元。在互联网时代,几乎每一家企业都在说生态,到底什么才算得上是真的生态?自然生态具备三个特征:第一是独立的生命体多;第二是生命体之间互相依赖;第三是自我繁衍。简单来讲就是共生、互生、再生的逻辑。

  一切不以好产品为基础的营销,都是耍花招。

  在信息对称的时代里,唯有好产品,才能立得住、站得久。

  在互联网时代,制造出好产品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最好的营销方式。要实现海量销售,只能靠产品的品质赢得好口碑。

  强调产品的重要性,不是说营销没有价值,而是说要先把产品做好,不要急于营销,好产品是成功的基础。先有产品和用户,然后才有品牌,这和先有品牌,然后有用户和产品,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

  大公司都是时代的产物。在过去30年里,中国有3个领域可以赚到百亿以上:第一个领域是房地产;第二个领域是能源;第三个领域就是互联网。在过去的30年里,创业的团队,如果不是进入这3个领域,那么无论你怎样努力,团队如何齐心,赚到百亿以上的机会都很渺茫。所以,我们常说:做小公司靠努力,做大公司靠运气。这个运气就是有没有摸准时代的脉搏。

  如果我们能把大方向选对,只要你往前跑,中间遇到的问题就都是小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如果大方向没看准就开始猛跑,迟早会出问题。

  未来10年中国社会的主旋律,将是消费。所有和个人消费、家庭消费相关的领域都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甚至与精神消费相关的领域,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大消费时代的特点是:从炫耀性消费到轻奢主义的流行,从追求价格高到追求品质高,从购买商品向购买服务转变,从满足物质消费到满足精神消费的迁移。

  做任何事情都是看透宏观现象,把握微观本质。

  颠覆蚂蚁市场,动作要快,短时间内扩大规模,才有机会吃到这个市场的红利。

  用速度拉开距离,用规模降低成本、稳定供应链,用海量的销量和口碑,获得品牌的认可度。

  未来十年是消费的十年,蚂蚁市场有着巨大的人口红利。这两种趋势叠加,我们就找到了产品的突破点:品质。

  中产阶层,就是对生活有一定追求的人群,且收入水平可以满足自己的追求。这部分用户确实购买能力强,但是并不是喜欢贵的产品,和所有消费者一样,大家都喜欢良心定价的产品。

  软件产品讲究的是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硬件创业则无疑要做到“首战即决战”,争取一战取胜从而奠定公司的基本盘。如果不能一战而胜,投资者信心不足,极有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的局面,也会导致团队士气低落。要做到一战而胜,精准的产品定义不可或缺。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产品定义才算精准呢?我们认为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用户群精准;

  第二,对用户群需求和人性的把握精准;

  第三,功能设定精准;

  第四,直指产业级痛点;

  第五,品质把握精准;

  第六,产品的定价精准;

  第七,将企业的商业模式、战略,精妙地寓于产品之中,是最高境界的精准。

  如此广泛的产品定义,要如何做到定义精准呢?很简单,靠人。

  我们做的小米移动电源,在初期每卖一个产品要赔8元。如果按照当时的配置,其他企业做下来可能赔28元、38元都不止。当时市场上低质电芯制造的移动电源都要一二百元,而我们采用最高端的进口电芯,定价却只有69元。后来随着我们的产品销量越来越大,成为上游零部件的最大采购商,也就相应拿到了业内最优的供货价格。之后通过我们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保证平稳生产,我们很快就把成本进一步拉低。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小米移动电源在69元的价格档位上,还能有微利的空间。

  产品的最高境界是元产品。

  苹果手机就是最典型的元产品。在做手机之前,苹果做过笔记本电脑,也做过iPod,但那些只能算是爆品,直到iPhone手机出现,苹果的生态链才开始繁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