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割席断交》有感2篇

黄飞老师

读《割席断交》有感1

  “割席断交”这个故事,世人耳熟能详,讲得即为管宁与华歆的故事。现常被用来表示,不可以与志向不相同的人结交为朋友。

  故事中,管宁见了金子“挥锄与瓦石不异”,世人褒赞有佳。而华歆拾起来,知道是一块金子

  后也随手抛弃,不也体现了他不在乎钱财吗?世人又何为贬损?何来“志不同道不合”之说?又两人同席温书,见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华歆之所以出去看热闹,也只能说明他读书注意力不集中,大概也并不能够确切地评判他的人生志趣吧。

  管宁、华歆、炳原皆为三国名士,有“一龙”之称。华歆是龙头,炳原是龙腹,管宁是龙尾。管宁与华歆又为同窗交好,既是朋友,管宁又怎会只因为好朋友出去看了一下热闹就闹绝交,这难免让人在看文章时引起怀疑。是管宁的“小题大作”?抑或是世人的“以偏概全”之说?

  由于社会时代的因素,魏晋时期文人普遍崇尚清谈,一部分文人尤显得特立独行,守着“世人皆浊我独清”的傲世姿态,远离世俗,归隐山林。如此,管宁成就了超逸之名,华歆畅达仕途反而流俗。管宁成为了正面的道德品行典范,华歆注定要遭受士人的不屑。

  然而,管宁饱读诗书后明白了世情,从而选择全身远祸,还乡做了隐士,与华歆的满腹经纶用于经天纬地,施民以惠政,究竟孰浊孰清?据记载,华歆不仅为官清廉,而且为政清明,颇有治国安邦的高策良谋。且功就之时,他不计前嫌,不萦私怀,屡荐昔日故友管宁出仕,大有让位以贤之高态,实在让人感佩。华歆如此德才兼备之人,后世的声誉却一直因“割席”而受累,着实令人扼腕!

读《割席断交》有感2

  我想成为太阳,可我却是一颗星星;我想成为一棵大树,可我确实一棵小草;我想成为大河,可我却是一条小溪。于是,我便有了烦恼。

  我的烦恼,就是我的弟弟。

  每当我在房间里写作业时,我的弟弟一定会把门打开然后跑到我的身边把我的`笔抢走,我特别生气但又拿他没有办法,只好再从笔袋里拿一支笔出来继续写作业。当我写完作业去找他要笔时,他却把我的笔给丢掉了。

  到了要睡觉的时候了,我终于可以躺在床上玩一会我心爱的手机了,但是天不遂人愿,我的弟弟开始大哭起来。于是我的妈妈就让我去给他冲奶。我极不情愿的给他冲完奶,以为这就可以去继续玩我的手机了,结果弟弟却非要让我抱着他睡觉。等把他哄睡着后,就九点半了,我也没时间玩手机就睡觉了。

  我真希望自己不要再被这个烦恼困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