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第二十回读后感600字

张东东老师

红楼梦第二十回读后感600字1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苦中味?”一部《红楼梦》写尽了红尘滚滚,写尽了富贵荣华,人世沧桑。

荣,宁洏府由盛到衰,四大家族由兴到败,作者渴望的不是那过眼云烟的荣华,而是那份执着的追求。

颦儿追求的时那尽善尽美的爱情,将一生的血泪献与了那个“似傻如狂”的混世魔王前世爱人灌溉之恩,今生实现了三生石前的盟誓。你器,你闹,你将一生的泪倾注,你执着地追求着。可那是一个残忍的时代,是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不需要傲骨,需要的时圆滑:不需要气节,需要的是三从四德。你不为世人所容,你渴望的感情却还未绽放便被风雨打折。终落个魂断香消无人怜惜。

贾宝玉,本以为你是一个富家子弟,如世人所说的空有一副好皮馕,腹内原本草莽,可其实不然。你尊重每一位有人格 ,有思想的女性。你向往平等,向往自由,你不愿写八股文,听了湘云,宝钗劝你的话后,便断定她们和你不是一路人。你追求自由的感情,追求思想的开放,追求平等。你厌倦了那些被死板的制度所约束,循规蹈矩的人。你不忍原本可爱的人被那些教条的规矩所蹂躏。婧文死后,你亲自写了一大篇的悼词。忘不了你折扇号位博得红颜一笑。忘不了你为了那一园的姐妹思量来思量去,费尽了心思。世人告诫晚辈莫校此儿形状,可我却认为你是可爱的,是可敬的。

是欢乐,是悲伤,是离是散,是聚是合,终是红楼一梦。

红楼梦第二十回读后感600字2

人们最记得的人,莫过于林黛玉了。因为在众多人眼里她是性格最单一的人,人们只认为她很爱哭,心事很重,很刁蛮,很爱吃醋。但人们错了,殊不知她是最爱笑,也是最想笑的人。她经常和姐妹们开玩笑,逗得大家笑得肚疼。

可无奈,在荣国府中她没有一个真正爱她的人,都是些外姓亲戚,只将她放在眼里嘴上,从不放在心里。试问如果你在别人家呆着是否得处处小心翼翼,不说的太远,就连在姑姑家不照样也得小心翼翼吗?

如果你一个人在没有亲人的外姓亲戚家,看到别人在亲人怀里撒娇,不也得哭泣半天么?而宝玉和黛玉的情缘也真应了“一个阆苑仙芭,一个美玉无暇。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一个枉自嘘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即使最后贾母为了宝玉的未来,宁可牺牲黛玉,显出了黛玉临死都无依无靠。

那边不懂人情事故的宝玉在举新婚礼,人们齐聚一堂,热闹非凡。那边多愁善感的黛玉在一个人寂寞的等待死亡。这段乱世情缘也就此结束了。断送了宝玉和黛玉的一生。要说黛玉不在乎,又怎会因宝玉而死。

要说宝玉不在乎,又怎会出家了尘缘?最后宝玉在被骗婚后宁死不屈,希望人们能把他和黛玉两个快死的人放在一起,可他并不知道黛玉已因他而死。这其中的丝丝缕缕,又怎说得清!

这大观园就像社会一样,有各种人,而巧姐是最后一个活下来的人,凤姐也遭到了报应。大观园也走向败落,最后家破人亡,这场梦就如同过眼烟云在悲痛与家破人亡中结束了。

红楼梦第二十回读后感600字3

一部含笑的悲剧。《红楼梦》不只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三代生活,而且还大胆地控诉了封建贵族阶级的无耻和堕落,指出他们的种种虚伪、欺诈、贪婪、腐朽和罪恶。它不单指出这一家族的必然崩溃和死亡,同时也暗示了这一家族所属的阶级和社会的必然崩溃和死亡。

曹雪芹笔触下所创造和热爱的主人公是那些敢于反判那个垂死的封建贵族阶级的贰臣逆子;所同情悼惜的是那些封建制度下的牺牲者;所批判和否定的是封建社会的虚伪道德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量。

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悲剧爱情故事浓缩了这场较量的全部硝烟,“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质本洁来还洁去”,在面对封建礼教下的种种迫害和冷漠,甚至以生命的付出为代价,质本洁的追求始终不弃。

我们感叹贾、林两人爱情的悲剧的时候,看到了造成悲剧的一个重要因素:林黛玉的清高的个性,她的个性与当时的世俗格格不入,无法与社会“融合”,她的自卑情结正是她自尊的体现,也是她悲剧的开始。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假假真真,让人琢磨不透《红楼梦》中的一切,林黛玉作为灵魂人物,她与常人不同,她就是她,一丛清高孤傲的、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林黛玉的自卑情结是命运所赐,也以此写成了她的命运。

《红楼梦》博大精深,常读常新,人人有感,次次有悟才是它的不朽魅力。

红楼梦第二十回读后感600字4

林黛玉真可怜啊!这是我第12次为林黛玉叹息。唉,老天真不公平啊!也不知是第几遍阅读《红楼梦》了。贾府,一个大家庭,一个充满着悲欢离合的大家庭。贾宝玉和众姐妹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学习,那时的他,怎会知道,自己将面临一场生死离别?《红楼梦》,多情善感,不像那《三国演义》气势如虹,不像那《水浒传》惊天地泣鬼神,更不像《西游记》,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危险。可就是这样和谐的一家,结局却是悲惨的。多少人死去,多少人离开,又有多少人忍受着孤独和凄凉!林黛玉,集宠爱于一身的妙龄女子,她善良美丽,但可惜世态凄凉,最后也只能将那一丝不甘和那为泯的爱意带进棺材。我声泪俱下。不是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么?在林黛玉气断身亡的时候我也伤心欲绝,好可怜!!宝玉竟然会误娶薛宝钗!其实再想想,如果贾母等知道黛玉的病是“心病”的话,她们是不是会让黛玉嫁给宝玉来冲喜呢?那是不是会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呢?我这是不是孩童之言呢?如果朋友与朋友之间,父母与儿女之间能多一份理解,是不是就会少一份伤心呢?这么想又是否正确呢?每个故事里都会有一个反面角色,我想《红楼梦》里面反面角色王熙凤吧!她阴险卑鄙,心计很多,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但我相信他们本性善良,人嘛,得学会宽容。朋友说,王熙凤最后也凄惨地死了,这是她自作自受。也许不同的人对待不同的事看法会不同吧。但王熙凤对女儿巧姐的爱,令我为之动容。不知不觉中,眼眶里已有晶莹的泪水闪动。她毕竟是个母亲。母爱永远是伟大的,无论再艰难,也要为子女撑起一片蓝天!我叹息一声。妈妈让我看书背后的几句话:“在这‘珍珠如土金如铁’的四大家族,这些美丽聪颖的女子吟风弄月、日月笙歌。这何止是一场悲欢离合的爱情悲剧,更是一段错综复杂的家族兴衰史、一组震撼人心的炎凉世态!当我们感动于其中时,那就是我们正折服于其中永恒不朽的艺术魅力。”

曹雪芹,您又是怎么想的呢?难道您写《红楼梦》时,心中思绪万千?您是否也在感叹炎凉世态?也许她在写悲伤结局的时候,是在向世人的一种呼吁,一种感叹,一种倾诉呢?

12岁了,对《红楼梦》有了新的见解。这是我读完书的真实感受,毕竟是孩童的思想,我有着疑问,我有着感动,有着震撼,有着对这本书无穷无尽的爱!

红楼梦第二十回读后感600字5

我在教师的图书角内借了一本书,它就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作家曹雪芹呕尽心血,花了十年的时间,写成了这部长篇小说。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封建大家族由盛而衰的历史过程,描写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

正是如此,刚拿到书,我就爱不释手了,怀着急迫和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章......

第一章写的是《青埂峰顽石变美玉》,还没看完这章我就被里面的优美词句和故事情节给深深地吸引住了,便津津有味地看了下去......一节课的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下课的铃声响起,我也才看到第四章。但回到家,做好家庭作业,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书,看了起来。终于,我花了一星期的时间,看完了这本长篇小说。呵呵,要不是故事被缩减过,读起原著来,我恐怕两星期也读不完呢!

让我最难忘的一章就是《林黛玉别父进京都》了,里面林黛玉和贾母相见时的情景,读了都会让人感到辛酸——我也不例外。还有王熙风的语言艺术,也不得不让我佩服,就像“看她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倒是个嫡亲的孙女”这句话,王熙凤不仅称赞了林黛玉,还称赞了惜春、探春、迎春等人,真是个语言大师啊!

精彩的故事还有很多,我给大家推荐《林黛玉重建桃花社》、《贾宝玉泪洒相思地》、《锦衣卫查抄宁国府》,都很值得大家一看呢!在此,我也希望《红楼梦》能够祖祖孙孙传下去,供后代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