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读后感500字小学参考

马振华老师

庄子读后感1

我有不同观点。我觉得庄子是不喜欢参政的,他不是要出淤泥而不染,他连靠近淤泥都不愿意。但他很矛盾,一方面道家的理念是出世,老死不相往来,另一方面,他又希望道家思想被更多的人认知,而这种传播就必须入世。所以我认为庄子更渴望做一个文化部部长,或者是布衣宰相,就像福尔摩斯一样,警察局有办不了的案件就必须去找他,还要付他可观的酬劳,他帮助你破案,但人不在体制内,不受任何管辖和约束。庄子要的就是这样,既有自由,又有地方展现才华。但我不认为庄子想参政,想参政的人是孔子,孔子也没有什么不好,他是积极入世的要宣传自己的学说和治国之道。

以上是我目前和作者的不一致的想法,书还没有看完,也许接着看下去会有新的感想。

但是和儒家比起来,或者说在先秦四大家儒道法墨中,只有道家是最具备美学鉴赏度的,因为我觉得道家其实是有精神洁癖的,他们要求人与人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这其实是一种挑剔的态度,他们不轻易接纳不靠谱的朋友,总要检验很长一段时间,等到检验合格了,那就是同道中人,也无需多说,可以淡如水,因此老子说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在这个层面上是非常和谐的。

然而,道家是有点曲高和寡的,它不像儒家、墨家其实是抱有一种大爱,可以用爱心去接纳文盲或者半文盲,你不需要有什么文化功底,零基础也可以。孔子和墨子对门生是没有什么要求的,没有门槛,这一点非常的接地气,因此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是显家。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学道家呢?真的不多。道家是性冷淡风,拒绝的态度,从来不打广告不做宣传,你爱来不来。它虽然不接地气,读后感m.simayi.net但是它的存在感很强,为什么呢?我猜是因为它的理念触动了我们智慧中的最高点,它不像儒墨两家给你一种组织性和强烈的归属感,它要你以自己的个体成为自己心灵的归属,这个要求很高的,如果没有达到一定的境界,首先根本无法欣赏道家,其次是欣赏了懂得了,却做不到或者不想做。

再说说老子和庄子的差别。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我认为他的行为是所有先秦哲学家中信价比最高的一个。他看透了这个世界,他压根儿不想拯救这个混浊的世界,也无所谓爱与恨,就走了,去哪儿?不告诉你们。但是,留下我的思想《道德经》给懂的人看。让懂的人懂,不懂的人不懂。他没有对这个世界付出过什么,他没有冒爱的风险,彻底无为,当然也彻底寂寞。

所以,庄子感觉比老子热血有为一点,他在尘世间写寓言故事,多多少少做着传播道家思想的事情。但是不强求,不打鸡血,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就什么地步,这种不求结果的付出,不刻意的有为,我认为也是一种“无为”,而且“无为”本身也是一种“为”。庄子是真正的以“无为”的心态做着有为的事业,不像老子从行动到心态统统都是无为。这让我想到《华严经》中的“回向品”,说一个人自己要修炼成佛,这个过程是出世的过程,但是当你成功地成佛了,就要回向凡尘,去普度众生,这个过程是入世的过程。我觉得庄子是既入世又出世的。

所以,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真正的道家是什么?到底是纯粹的百分之百的出世(就像老子一样),还是像庄子一样,只是心态上出世,行动上“逍遥”地入世呢?如果是后者,那么中国几千年来的读书人是否一直都是儒道两家兼而有之的呢?

庄子  读后感2

首先,作者认为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有贬低麻雀与斑鸠之嫌,文中有“小”“大”之对比,作者觉得庄子看不起“小”。

如: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我有不同观点。庄子并未厚此薄彼,而是小的东西目光狭隘,先看不起大的,一味嘲讽大的,才导致了庄子想要更正这种谬误,他希望大和小都是一种安乐的存在,只有不同,没有高低之分。庄子的这一思想是多元的,先进的。

其次,作者认为庄子的做人准则是外圆内圆,庄子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他完全不受情感或道理上的制约,比如你的领导穿了一套很丑的衣服来问你好看不好看,你很纠结,不知道该说好看让领导开心,还是该忠于真理说不好看,作者认为庄子遇到这个情况就不会纠结,他会告诉你老板希望你说好看,那你就说好看,只是说一句而已,有什么呢?作者认为这就是庄子“逍遥”的秘诀。

我有不同观点。庄子的外圆内圆我同意,但我更确信这个圆是一种削去了四个尖角的方,如图所示:

庄子其实外方内也方。他逍遥是因为他完全不会考虑对方是人是鬼,他觉得好看就说好,反之亦然,但也有可能因为你人品不错就安慰一句“你喜欢就好!”他是忠于自己内心的人。他的“圆”最多是措辞上的婉转,为了不让人太难堪,但绝不会“圆”到胡说八道不过心。

第三,作者认为庄子其实是很想当官的,他也懂只有通过掌权才能贯彻一些主张

庄子 读后感3

《心得》中,没有寻章摘句,没有引经据典,没有从教条到教条、从书本到书本的搬家,一切都娓娓道来,将孔子从圣人的高位复原到脚踏实地的高蹈者,将圣贤经典点化为隽永心语,不故作高深,不矫情卖弄,一如《论语》中“子路、曾皙、冉有、公孙华侍坐章”中的孔子面对席前的子弟,循循善诱,建立心灵的智慧,传递着温柔的思想力量。于是,圣人不再遥远,经典不再尘封,现实也就少了几许迷茫——“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储备心灵快乐的资源。”“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也就把这段生命镌刻成了一个样子,它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在大部头的高头讲章、一连串的新鲜名词术语、三坟五典博古通今的考证成为专家学者们的招牌、成为学问的外在表现时,这些文字犹如这个冬日里的一抹暖阳,让人受用流连,一读再读而新鲜如初,滋味醇厚。而这些闪烁着真理光芒的朴素语言又常常和一些富有哲理的故事结合在一起,让道理既通俗又意味深长。同为花岗岩,台阶不服气地向佛像抗议:“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们去膜拜你啊?”佛像淡淡地说:“因为你们只经过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经过千刀万剐才得以成佛。”告诉我们内心的从容缓和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一个抑郁症患者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建议去看看本城最著名的戏剧演员的演出,忘怀得失,那个患者满面流泪地说,我就是那个戏剧演员。质疑我们在角色之外,还留有多大的空间,真正认识自己的内心呢?这样的还有很多,等待我们凝神静气地阅读,心领神会地颔首。

这就是于丹和她的《于丹<论语>心得》,游刃有余地行走在古代与当代的边缘,擦拭去古典作品表面的斑斑锈迹,超越圣人与凡人的时空界限,将千万颗心中的一心之得呈现于观众读者,解读当下社会和生活,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坦然微笑,还让我们掩卷而思,在某一个阒寂的深夜..

庄子 读后感4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论语》是熟悉的,于丹是陌生的;但读了《于丹〈论语〉心得》后,《论语》有了新鲜的别样风味,于丹也渐渐靠近了我们的心岸。

“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里的这段话,从小便耳熟能详,是孔子在讲自己的人生轨迹:十五岁的学习的起点,选择好方向,三十岁能牢固地自立,四十岁对各种问题不疑惑,五十岁知道天命是什么,……。有一天,看《百家讲坛》,一位白衣白裙的中年女子正在讲这一段,下面字幕上打着“于丹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的字样,面孔是陌生的,言谈是和蔼可亲的,她并没有咬文嚼字罗列子曰诗云,而是把圣人描述的这个人生坐标放在了今天,在天地悠悠,斗转星移中,面对物欲横流、转瞬即逝,让每一个凡夫俗子去体验,去规划自己的人生,譬如“三十而立”,“并不是通过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来衡量你是否成功,而是由内在的心灵标准衡量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坚定。”譬如“四十不惑”,“就是人能够自觉按照中庸(于丹把“中庸”理解为一种理想状态,一切都处于和谐之中,即天地万物各安其位)的理念去思考、行事。即外部世界给你许多不公正、打击、缺憾,你也能在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言者切切,听者意会,那种朴实无华清新自然,一下击中了不再敏感的神经,怦然心动,冥冥之中似乎碰到了知音, 没有更多的理由就喜欢上了。

于丹把解读《论语》的指南针,放在了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里,告诉今天的我们,怎样有价值有效率地生活,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生活。在于丹的眼里,《论语》的价值,或者说是一切经典的价值不是用佶屈聱牙的语言作弄人,也不是用晦涩艰深的典故吓唬人,更不是用天经地义的章法约束人;所以,她不需要我们穷究义理、旁征博引,也不需要我们顶礼膜拜,奉若宗教,而是让这些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朴素的真理,穿越时空的尘埃,用经典将心灵的内在唤醒,在日益繁盛而迷惑的物欲世界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地与栖息地。

庄子 读后感5

经典书籍需要慢慢地读,如此才能做到真正深刻地理解。初读《庄子》时,不能拥有良好的心态,总想一口吃成大胖子,结果一无所获,还让心态陷入愈加焦躁的沼泽。我决定沉下心来,不求速度,只求质量。一天只读那么两三页,三十三个章节,共四百多页,分付几个月时间。这期间里,多写读书笔记,加深认识和记忆。

这两天我读的只是第一篇《逍遥游》,收获很大。了解到庄子思想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逍遥地逃开名利的束缚,不借助任何外力,自由自在地游荡在宇宙天地间。庄子和老子一样,都是追求自由的人,较之老子,更加热衷于无所羁绊的自由。他可以做到无视世俗的一切偏见或者只是意见,“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无论世人如何赞誉还是诽谤自己,都不会改变自己对个性的坚持。这一点真的很难得。一个人生活于世,就要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不能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否则或者不过是傀儡。正所谓“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一个人不能受制于任何外在的东西,比如功业、名利等,要活得洒脱、坦荡与无比自由。

庄子的逍遥的人生价值观,或许在某些人眼里有些消极避世,不值得赞同。但我们要承认的是,人各有志,庄子和老子一样,不是积极追求建功立业扬名于世的人,他只是追求君子“穷则独善其身”的价值观念。在战乱频仍的年代,个人的力量是极度微薄的,唯有把自己做好,才能超脱苦难的人生。庄子的生活年代是致使庄子思想诞生的很重要的一个因素,而庄子睿智、豁达、富有远见卓识的个性,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庄子思想之所以能够千年如新,正因为它能够引起广大人们的共鸣。其实每个人身上都有热爱自由、无所顾忌的品性,只不过是有的由于种种外在环境的影响,而被社会规范、人生准则、忠于名利等东西所掩盖。老庄思想代表的是人类最原始的最无华的价值观念,可以企及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触动软肋。

我们不妨在行走于人生困顿的时候,或是感觉到人生劳累的时候,汲取庄子逍遥自在的思想观念,让心灵保有一份难得的安静与沁凉,以便能够迎接更大的挑战。当然更可以依从于庄子,实践体会他的逍遥思想,在其中自由驰骋,获得轻松愉悦和无所担忧的人生体验。

在我的眼里,庄子的逍遥游思想并没有什么缺陷,被所谓的正统思想观念所排斥,是不可思议的。道家思想与儒家思想,谁是谁非,本没有什么明确的界限。思想的天空,就应该是百家争鸣、异彩纷层的,后人可以从中汲取到丰富而不单一的思想养料。人生、国家和社会,需要博采众长,才能实现优质,否则就会朝向不健全的方向发展。一边孔子,一边庄子,我认为是必须的。

庄子 读后感6

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新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此话甚是有理,而我说“以书为镜,可以通古今,明大义。”书不愧是人类的良师益友。 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寻求一门恰到好处的处事哲学?我们怎么样才能找到这样的哲学呢?我想《中庸》就是我们的源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因此我们要跟随本性而行,达到中和之境,以不变应万变。

那么,何谓中和呢?中和即中庸,包容与利用,做到不偏不倚,一切随时,随性,随遇,随缘....

慎 独

要想达到中和之境,首先我们要做到慎独.慎独就是如元代曹鉴一般,一生秉持清廉守义之志。就是如杨震所言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们作为医者更应该重视慎独,一个人独处时也不应该忘记医者救死扶伤的使命,于细微处更是要细致小心,要做到言行合一,于无人处嚼舌根种种嫉妒之心更是不可取。

中庸的思想不仅贯穿在《中庸》一书中,更是渗透于《道德经》《庄子》中。

无 争

《道德经》中说过“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因为无争,所以没有过失,那么人呢?因为处处争强好胜,所以错漏百出。刘邦退居汉中,火烧栈道之举,是以退为进。不争锋芒,只是一个人成大事的手段,而不是毫无进取的态度。偏安一隅,是蓄势待发的预备过程,而不是苟且偷生的活着。刘邦最后重返中原,打败项羽,告诉我们,忍耐一时,风光一世。不争就是我们中庸处事之道。于生活中不争,获友人无数,于工作中不争,既成全别人又保全自己。因此我们要学习像水一样有灵性的生活,遵循自然,顺势而为,游刃有余。

齐 一

《庄子》中说过“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庄子认为虽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千差万别,有时甚至是矛盾对立的,如生与死,寿与夭,贵与贱,富与贫,是与非等,但归根到底是没有差别的,是齐一的。天地万物都是等同的,因此不要用有色眼镜去看待他人。当我们认为万物齐一,那就不会刻意去追求财富,名利,就可以做到一切随缘的中庸之道。相反社会上愈演愈烈的整容风潮就值得思考了,美丑是相对的,在根本上没有区别,那我们何必要破坏我们的自然之本呢?

中庸之道,寓意深远,要完全做到,何其难也,吾姑且从慎独,无争,齐一三方面去要求自己,希望自己可以以此为尺,成为

无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