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读后感1
老舍先生是人民公认的人民艺术家,他塑造的很多任务也早已经深入人心。老舍先生早年留学英国,而他也正是在那时开始了自己的创作。
而《茶馆》则是老舍先生最成功的剧本之一,这其中的故事、人物以及语言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读过《茶馆》的人都知道,这个剧本是通过对一个小茶馆,名曰裕泰茶馆的地方所发生的故事进行描写,从而表现出中国从清末到民国的变迁。《茶馆》向我们展示了那个时代各阶层人民的生存状况,不论是他们的挣扎,抑或是他们的无奈,都被拉入故事中进行生动的展示。这部戏剧仿佛是一幅万生相,将我们完全带入了那个年代。在这部戏剧中并没有绝对的主人公,各个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交织成一张人物网,共同推进着这个故事前进。老舍先生好似一个可亲的老者,脸上带着浅浅的忧伤,向我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悲与喜。我想他生活在那个年代,他了解那个年代。
在小时候,我初次阅读《茶馆》时,并不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着的深刻的哀伤。但当我长大后,再次阅读这部戏剧的时候,却生动地感受到了老舍先生在创作《茶馆》时,心中既愤怒而又无奈的悲伤。
在整部戏剧中,有两个场景是我始终都不能释怀的。我不能理解,我不能释怀,我也不能接受这样的中国人。
其一就是庞太监在买媳妇的时候,中间人克扣了人家卖女儿的银子却丝毫没有显露出一丝一毫的羞愧。最终老人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养育多年的女儿。我不知道十两银子够不够养活一家人,但用十两银子卖了自己的亲生女儿,只是为了让家里人活下去。这到底是那个时代的悲哀,还是我们中国人的悲哀?被卖的姑娘昏了过去,庞太监却依旧在旁边大声叫嚣着,“我要活的。”在姑娘醒过来的时候,庞太监大笑着说:“她又活了。”我不禁要问,这样的姑娘,到底是人还是个玩物?既是这样的玩物,那姑娘以后过什么样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我想在那个年代,下层人民的生活大概皆是如此吧。贫苦人家的孩子还不如富贵人家里的一只狗。就像是杜甫曾经说过的,“朱门酒肉臭,路有饿死骨。”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人活着,竟然不如一只狗。我又不禁要问,难道只有富贵人家的孩子是孩子,贫苦人家的孩子就不是人?试问谁家的孩子不是十月怀胎呢?谁家的孩子又不是含辛茹苦养大的呢?
其二便是小花与爷爷告别的那一幕,我读到了老掌柜的无奈,也读到了老掌柜的不舍。可他为了让孙女活下去,却也只能与她告别。这一幕与前一段写老人卖女儿的那一幕又异曲同工之处,离别皆是为了过活。每每读到这里,我都忍不住眼眶湿润,但正当这时小唐铁嘴便出现了,恰如其分的搞笑将气氛重新调动起来。我想这一定是老舍先生的精心安排。但在笑过之后,心中又不免有些淡淡的苦涩。不知道到底是该笑还是该哭。正是因为这样见风使舵的人太多,也正是因为这样欺软怕硬的人太多,才使得中国久久不能振兴,甚至险些亡国。想到这些,在看到这个本应搞笑的人物,又怎能笑得起来?
当然,让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的同样还有剧中充满京味的语言,每次读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我都忍不住嘴角牵动。因为在他的作品中,那些早已沉睡多年的北京土话又变得活灵活现起来。儿化音加的恰到好处,老北京人的幽默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我总是在脑海里想象着一个慈祥老者的形象,将听过的故事用口语化到极点的北京土话一一娓娓道来。
在《茶馆》中,大力妈向老掌柜道别的时候说的“硬硬朗朗儿”,老掌柜在请客人落座时说的“您请着”都蕴含着浓郁的老北京特色。就像飘香的炸酱面,就像浓郁的豆汁,就像蜿蜒曲折的胡同,这都是属于老北京独一无二的味道。老舍先生作为一位地道的京城作家,作为一位血统纯正的旗人作家,向世人展示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北京。
也许有的人会说老舍先生的《茶馆》没有革命意识,没有向人们展示一个光明的未来。但我认为在那个腐朽的时代,改革的志士都被杀头,搞实业的商人都被欺压,在这样一个时代又如何看得到光明的未来?我记得剧中有一位曾经搞过实业、进过国会的知识分子到寺中念起了经文,不问世事。面对政治家的邀请,固执的坚持自己除了念经什么也不会。因为他已经对那个时代失望了,他已经对那时的政治失望了。我愿意相信这是真实出现在那个时代的场景。面对这样的黑暗,该到哪里寻找光明?我相信从始至终老舍先生斗不过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北京,也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最真实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看不到光明,看不到未来。下层人民生活在黑暗当中,每天都在为下一顿饭在哪里而担忧。而统治者则夜夜歌舞,时时丝竹,不关心社稷,更不担心人民的死活。试问这样的时代,又要如何看得到未来?
这一篇《茶馆》道尽了无尽的沧桑,历久弥新。而这些历史的沧桑也终将伴着我们一直走下去,如警钟长鸣。
《茶馆》读后感2
说到茶馆,多数人津津乐道的还是北京人艺一帮老艺术家入木三分、形神兼备的表演。但我刚开始看时,还是不大习惯,总觉程式化痕迹太浓,一举一动一板一眼,每一个动作的精心雕琢。后来看众人的评论,才知道这其中透出的老北京人生活的尊严和做人的温良恭俭让,那时的人们就是这样见面作揖,硬骨朗朗,言行举止中千年文化的修养一览无遗。中国戏剧唱念做打凌然不乱的套路原来就是那个礼教中国的生动显现。现在这样的就中国人怕是无处可寻了。
旧时的茶馆是市民们几乎仅有的公共空间,三教九流,各色人等混杂其中,上层人物与平民百姓一桌喝茶聊天,倒恍然间让人忘记了阶级差别的存在。但是再仔细琢磨茶馆中活跃的都是些什么人,就能看出平头百姓是坐不起茶馆的,在茶馆里悠闲品茗,提笼架鸟的几乎都是吃份额的旗人,前清遗老;吃洋人软饭的买办和“谁有钱就为谁卖命、充当打手”的地痞流氓;专心向佛不问政事的参议员……至于底层人民,这里则是他们卖命、乞讨的伤心之地。
作为公共空间的茶馆很容易使人联想起西方大革命时期的咖啡馆。但是二者的意义却更好相反。本雅明说,巴黎的咖啡馆里经常挤进一些付不起80法郎高价订阅报纸的人,围在一起抢读一张报纸,议论国事,密谋革命。西人后来把这造反的发源地(包括小酒馆和街垒)冠上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公共领域”。但是《茶馆》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个贴了几十年的“莫谈国事”,也没听说中国最后一个皇帝是几个爱耍嘴皮子的茶客硬给喝下台的。重农抑商,皇权浩荡的封建社会中诞生不了法国那样的穿着灯芯裤的中产阶级,《茶馆》中实业救国的那位民族资本家最后落了一个“一无所有”的境地。中国的“公共领域”只是言论无路的上层精英们过过嘴瘾、发发牢骚的地方罢了,不是民主的酝酿所,而是民意的疏散地。后来北京的茶馆渐渐式微了,成都等地的茶馆依然花开遍地,不过依然是“莫谈国事”。至于传说中的“中产阶级”,咖啡馆可是彰显高雅品位,为权钱交易去臭的好地方。
《茶馆》读后感3
老舍—一个伟大的人民艺术家,一个让后人永远敬仰的文学巨匠,一座永恒的丰碑。他一生创作了许多经典的作品,比如:长篇小说《离婚》,《老张的哲学》;戏剧《龙须沟》,《茶馆》,《春花秋实》;短篇小说集《火车集》,《樱海集》等等。但其中最着名的要算《骆驼祥子》了。《骆驼祥子》这部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祥子是北京旧三十年代一位青年车夫,善良,正直,他的理想是车,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他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三年之后终于得偿所愿,但是那时是抗战时期,北平乱成一团,祥子稀里糊涂地被抓去打杂,更痛苦的是他的寄托—车,也被夺走了。千辛万苦逃了出来,回到“仁和厂子”继续拉车。但是痛苦还没结束:厂主刘四爷的女儿虎妞看上了祥子,并诱惑他,祥子上了当,不得不娶了虎妞,不多久虎妞就死于难产。
从此以后祥子就堕落了,以前的善良正直不见了,他憎恨任何人。拉车也不去了,吃喝嫖赌的恶习也染上了,他可以为金钱出卖朋友,彻底沦为了行尸走肉。祥子的悲剧,是他所置身的社会生活环境的产物。小说,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厂主们的丑恶面目,如果不是他们的迫害,祥子也不会从充满希望走向堕落,一个曾经勤劳坚忍,有着自己目标的人最后却沦为了社会垃圾----这不就是可悲的人生吗?也许这才是现实,残酷、悲哀、无可奈何。理想和现实总是充满了矛盾,它们往往不能调和,然而它们却又同时存在。社会是现实的,它不会为了一个人的理想而改变,也不会是完美无瑕的。对于骆驼祥子,我感到遗憾,感到惋惜,也感到无奈,但也感到敬佩,我佩服他从前的坚强,他的上进。然而他最终没能战胜自己,没能战胜社会,终究还是被打败了。
读书是一种提升自我的艺术。“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读书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一本书有一个故事,一个故事叙述一段人生,一段人生折射一个世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读诗使人高雅,读史使人明智。读每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悬梁刺股”、“萤窗映雪”,自古以来,勤奋读书,提升自我是每一个人的毕生追求。
读书是一种最优雅的素质,能塑造人的精神,升华人的思想。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有书的人生就像空心的竹子一样,空洞无物。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读书是一种感悟人生的艺术。读杜甫的诗使人感悟人生的辛酸,读李白的诗使人领悟官场的腐败,读鲁迅的文章使人认清社会的黑暗,读巴金的文章使人感到未来的希望。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朋友,教会我们如何去看待人生。读书是人生的一门最不缺少的功课,阅读书籍,感悟人生,助我们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书是灯,读书照亮了前面的路;书是桥,读书接通了彼此的岸;书是帆,读书推动了人生的船。读书是一门人生的艺术,因为读书,人生才更精彩!读书,是好事;读大量的书,更值得称赞。读书是一种享受生活的艺术。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当你枯燥烦闷,读书能使你心情愉悦;当你迷茫惆怅时,读书能平静你的心,让你看清前路;当你心情愉快时,读书能让你发现身边更多美好的事物,让你更加享受生活。读书是一种最美丽的享受。“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茶馆》读后感4
茶馆几经改良,往来茶客仍不过这十数人。时局几番变更,世态亦不过腐朽黑暗罢了。
希望多次燃起,却又仍是微渺星光,点不亮无边黑夜。悲悯未曾停息,却只得将深情寄于每一个平凡文字。
翻开书页,回转岁月的年轮,望进茶馆之中,茶客深处,那折射的光景——
清末——腐朽
正值维新变法失败不久。大茶馆中并未有什么变化。遛鸟的仍在遛鸟,女子仍被金钱廉价交换,侦缉仍旧胡乱扣捕下茶客,少有的几句谈论国情的话语也转瞬消逝在目光所及各处张贴的“莫谈国事”纸条中。
“怎么着?我碰不了洋人,还碰不了你吗?”这是善扑营当差的二德子正要打常四爷,一位旗人,话语之中有着毫不掩饰的挑衅与嚣张。他斗不过洋人,不为国而挥动拳头,即使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留下一片灰烬与狼藉,即使他们毁去辉煌,掠走珍宝,即使自那百年之后的我们每每想起亦不免思绪万千,但二德子却只冷眼旁观,此刻反倒轻易点燃了对同胞的怒火,未免让人心底生寒了。
再看刘麻子,干的是说媒拉纤的勾当,暗地里就是买卖女子的中介,倒是赚了些不义之财,一身洋货在茶馆中四处显摆。瞧他说了什么,“咋们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呵!该是有不少人都是如此想着的吧。然当时的中国早已签了多少的不平等条约,流出了多少的黄金白银啊。已如虫蛀透了的树干,徒留下看似坚固的表皮,又怎经得起养分再源源不断地流失殆尽。
“将!你完啦!”仅是下棋的茶客完了吗?
民初——动乱
北洋军阀割据之时,“北京城内的大茶馆已先后相继关了门。‘裕泰’是硕果仅存的一家了。”尽管裕泰茶馆经掌柜王利发的改良,让烂肉面与醉八仙大画等皆成为历史,换上了新鲜的物件,尽管他紧随时代的风向往新的道路发展,却也终究只是个茶馆,竟担当得起“硕果”二字。过分夸大了吗?其实不然。普普通通的茶馆都已是那个社会的硕果,不正是因当时有价值的东西已经不多了吗?于是便有极深的极广的社会黑暗自这个词中涌动出来。
当报童路过茶馆卖报。“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王利发只这样发问。他问这话时我瞧见他心中的希望如烟花般升起,却在转瞬的绚丽后回归至黑夜里去了。希望的短暂只因“袁世凯死后,天下大乱,今儿个打炮,明儿个关城”。细细再读一遍这问话,闭眼间便仿佛看见世间混乱之景。北京城中这普通却也不平凡的大茶馆在这样翻涌的波涛中浮沉,有一颗祈求和平与安定的心在茶馆中切切地发问——
“有不打仗的新闻没有?”
革命——未完
秋,万物萧瑟。曾经的茶客与掌柜连着这裕泰茶馆都在风雨中渐渐褪去了风华,正如同这季节,树叶枯黄,片片凋落,无声无息。
茶馆之中唯一惹眼的就是“‘莫谈国事’的纸条更多,字也更大了”以及““‘茶钱先付’的新纸条”。这“莫谈国事”的纸条自维新变法失败那时延续至今,倒也是茶馆一特色,是掌柜王利发无奈下的生存之道。纸条越来越多,字越来越大,都只因世道愈发混乱,国情如无情潮水源源涌来。王利发无法让中国平静下来,只有满腔的愤恨使他张贴起这一张张的纸条,只愿那所有的混乱不在茶馆中响起它的余音,只愿茶馆少受一丝一毫的牵连。至于“茶钱先付”的字样也无外乎是生活所迫。
末了。王利发、常四爷与秦仲义,三位年老色衰之人,历尽沧桑,聚于茶馆。“日本人在这儿,二栓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七十多了,只落得卖花生米!个人算什么呢,我盼哪,盼哪,只盼国家像个样儿,不受外国人欺侮。可是……哈哈!”“咱们的政府回来了,工厂也不怎么又变成了逆产。仓库里(指后边)有多少货呀,全完!哈哈!”
每一个感叹号,每一声惨笑中,都有多少道不尽的辛酸与无奈啊!当真是要“欲语泪先流”了。他们只是最平实的百姓,在一次次革命与动乱中饱受其害的他们,只不过希望国定家平罢了。这是最简单的,却亦是最奢侈的愿望。他们已在一个个的人间惨剧以及那看不见真理的悲哀中耗尽了所有气力。于是在此,未亡的人们呐,为自己撒起纸钱,祭奠自己的过去与未来——皆是黑暗,向这凉薄的中国道声最后的再见。
执笔——悲愤
茶馆,茶馆!淡淡茶香缭绕中的,是败落的北京,是凄凉的百姓,是无尽的怨与悲。这万千之景中藏着作者怎般的心与愿呐!他是老北京惆怅的孩子,生于此,亦长于此。他亦是炎凉世态的画家,笔墨挥洒尽现实的苍凉。他睿智的双目看见北京沉入深渊,臂膀却拉不回她。他敏锐的双耳听见百姓的惨剧,双手却无力挽救。他的心淌出血来,连夕阳都愈发红艳。我望见他的眼里,有什么在翻涌,那是无尽的悲哀与怅恨,同情与无奈。我又看见他的双手,紧紧攥成拳,似乎连心都在颤抖,牵动了那么多的从未止息过的呐喊与希望。
是的,希望。那希望是黑暗里亮起的明灯,久旱之地终至的大雨。是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悠悠地行,清澈的溪水鱼儿在水底投下阴影。是日升之时遥远的一声鸡鸣,日落之地繁华的街市华灯初上。那份永恒的希望啊,是万人皆向往的美好与安定。
于是,这位历尽生活酸甜苦辣,眼睛通透,心眼纯净的人呐,执起了他的笔,他的武器。他要将他的灵魂,就着那份同情、愤然与希望,统统融进茶香里去。他要让复杂的老北京缩影于社会的极小的角落——茶馆,让当时的人以至后世明了他的心。
他是老舍。老北京的赤子。
终曲——余韵
剧已终了,意尤未散。我把心神从裕泰茶馆中抽离出来,感叹这前后几十年,只一字——悲。徒留我心生万般感慨却难言于口,难书于纸。(
《茶馆》读后感5
在这个周末,我手捧一杯热腾腾的菊花茶,独自一人满足地在宿舍里欣赏我期待已久的老舍的话剧《茶馆》。这是一部三幕话剧,讲述的是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到北洋军阀割据时以及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北京城里一家茶馆兴衰成败,其实老舍先生是将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矛盾、冲突对立等都浓缩在了这个裕泰茶馆里,观罢就犹如我杯中的菊花茶,虽已喝完却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茶馆》这部话剧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欣赏的角色就是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年轻精明的老板王利发,为了让父亲的茶馆在他的手上发扬光大,委曲求全、八方应酬、左右逢源,然而最终却躲不过残酷的命运,只能随着他的茶馆一起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从戏剧的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这部话剧对王利发的评价是:真真假假,千变万化,只求饱暖,太平天下。一开始,我觉得王利发是一个挺善良的好人,因为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是穿着邋遢的唐铁嘴进入茶馆想讨碗茶解渴,王利发开始觉得肮脏的唐铁嘴会影响他的生意,尽管不相信唐铁嘴的算命,王利发还是找找了个座位给唐铁嘴坐下并送了碗茶给他喝。在这一个片段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王利发对唐铁嘴说:“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这句话体现了王利发深深的无奈,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而王利发就是被压榨的老百姓之一,再加上将祖业发扬光大的迫切心理,他内心的苦闷和压力也许是无比巨大的的,从他这句无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听出几许沧桑,几许无奈。这也是我欣赏他的理由之一,在当时这样一个无情的社会中,王利发还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
其次我认为王利发是一个左右逢源,但同时却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因为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是二德子和常四爷打架,王利发并没有直接阻止争吵的发生,而是左一个哥们儿,右一个德爷,加上演员那炉火纯青的讨好的嘴脸,简直就是把王利发八面玲珑的性格凸显的淋漓尽致,害怕因为得罪人而失去客人的他,只能一边弯腰一边讨好,连松二爷打碎的茶碗他也不需要本人来赔。尽管我觉得他的内心也许是不愿意的,但是为了祖业,他什么都可以忍受,什么都可以去做,所以在这个左右逢源的嘴脸的背后,我对他更多的不是耻笑,不是鄙视,其实是同情,面对这么的清政府,连人都只能苟延残喘地生活,王利发是处在这个社会底层的一个小商人,除了为自己谋生计之外还要时刻想着怎么兴旺祖业,其实真的很不容易。我看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呐喊,其实这也许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为了生计为了祖业,他没有选择,渐渐地也就成为了这样的人。就像他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其实在这个黑暗的社会王利发也许感到不知所措,父亲的突然去世把他逼上了死守祖业这条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按照父亲所说的去做,最终成为了那样一个只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年轻精明的小商人。
王利发是一个很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人,对待不同的人他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他在这点上是很聪明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幕中可以看到在面对难民的时候王利发的态度是不满而且置之不理的;在面对巡警的命令和敲诈的时候,他也是应对有道;在面对自己公寓的租客崔久峰的时候,他更是能够耐心地听他的牢骚,尽管我知道在他内心也许不一定能听懂,但是他也会装得好像能够听懂,并不时给予一些阿谀奉承的话。这些都体现了他委曲求全,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别说在那样一个黑暗堕落的时代,就是在今天这样发达的时代里,这样的处事方法对他来说也是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和避免一些麻烦的。
再者,王利发还具有当时社会大多数底层百姓所具有的特点:胆小怕事以及自私。虽然他的确是很同情那些因为贫困而不得不贩卖自己女儿的苦难民众,但是他也怕帮助了他们之后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而且也觉得像他们那样的人根本管不了这么多,苦难的民众天天有,而且只会越来越多。我记得他对常四爷说过:“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对了!谁也管不了!”是的,他虽然同情,可是同时也胆小害怕,更因为只想顾着自己的自私念头作祟,所以当面对难民围在他的茶馆门口,巡警到来的时候,他是选择将那些难民赶走而不是保护他们。还有李三和康顺子等人的困境,他虽然也深表同情,但是他能做的也是很有限的。这也并不能全怪他,怪也要怪这个黑暗的时代使他的心灵变成这样,有时候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他的祖业要靠他,所以他还不能倒下。但是尽管他这样精明,这样隐忍,这样委曲求全,这样八面玲珑,这样胆小怕事,最终也还是敌不过各种反动势力的压迫,只能悲痛地带着自己的茶馆一起凄凉的死去。
我认为王利发还是一个不甘屈服的人,是一个努力的人,随着三个时期的变化,王利发在不断改良着自己的茶馆,只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要让茶馆破产倒闭,不要让茶馆被别人抢了去,在那么无情艰苦的时代,王利发还时时想着如何改良创新,他愁苦,他愤恨,可是他不甘愿就这样放弃,他不甘愿看着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茶馆就这样败在自己的手上。可是那样一个黑暗堕落的时代,那样一个无能的政府,再多的抵抗都是没有用的,都是敌不过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努力地挣扎着想要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我看到这部话剧的结尾部分的时候,我真的很心酸,很悲痛,很不忍。不由得想起王利发说过的那句话:“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看似平静的表情内心充满着的是无穷无尽忧愁愤恨和无奈委屈,是啊,一个小小的底层百姓能怎么办呢,他的力量能有多大呢,最终还是逃不过反动势力的吞噬。王利发不忍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支撑的祖业竟然要被霸占,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在做什么挣扎,只能是在当茶馆还属于他的时候,选择死在了他最安心的地方,也是他的最终归宿。王利发这样一个矛盾而悲剧的社会底层人物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没有什么太高的奢望,也只不过是一个逆来顺受,精于算计的小商人,始终还是落得个悲惨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总之,王利发这样一个拥有独立个性和特色的人物,是我在这部话剧中最欣赏的。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情感语录暖心短句爱情说说
银河帝国读后感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爱情语录长句暖心说说
谈美书简读后感500字范文
庄子浅注读后感1500字参考
读丑小鸭后的读后感500字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精选六篇)
我想去看海读后感550字
小王子读后感8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开学第一天读后感50字
我来自孤独星球读后感八篇
心灵谜码读后感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后感800字
关于伪君子的读后感
复活读后感500字范文
朱自清散文集读后感500字六年级水平参考
儒林外史读后感500字初三
读后感高中600字作文大全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00字左右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10篇
悲惨世界学生读后感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读后感500字
平凡的世界800字读后感
平凡的世界书籍优秀读后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