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

阿林老师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1

《文化苦旅》是作者余秋雨第一本游记文化散文,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来寻求文化灵魂,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笔细腻,读后让人回味无穷。

跟随作者走到书中,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石像、壁画依然不言。跟随作者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

千年前的一次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并非外表炫丽而是一种人性的、深层的蕴藏。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

我领略了大智大愚的李冰创造的神话般的都江堰,三峡那翻滚咆哮的长江水;见识了中国华丽的文化瑰宝之地莫高窟与天一阁;拜访了清新婉约的江南小镇,精致幽深的苏州园林。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2

静的夜空,最好莫过于读书,一盏孤灯,一杯浓茶,细细品味。《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散文》中的一篇,是余秋雨夫妇在海参威的见闻,情节十分简单。一胖一瘦的两个垂钓老人,因为个人喜好不同,胖老人在钓绳上挂了六个小小的钓钩,每次下钩不到半分钟他就起竿,次次都会挂着六条小鱼,他忙忙碌碌地不断下钩、起钩,从来没有落空,落日余晖的时候,总是快乐地满载而归;瘦老人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钓钩只有一个,而且硕大无比,即使没有大鱼上钩,他都倔强地端坐着,等着暮色苍茫了,瘦小的身影还在与大海对峙。

两位老者不同的性格追求,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胖老人归去的时候已是盆满钵满,快乐的脚步如胜利者凯旋。瘦老人虽然用背影来鄙视同伴的浅北,但他毕竟鱼桶空空,一个人在暮色渐浓的大海边寂寞地等待,孤独地守候!

余秋雨在散文中说道“一个更加物质,一个更加精神”,“一个是喜剧美,一个是悲剧美”,“他们天天在互相批判,但加在一起才是完美的人类”。的确,人类在演绎故事的时候,皆因为不同的人生观而丰富了结局,让旁观者更觉意味无穷。

人生何尝不是这样,如果不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客观条件,一味盲目地追求自己力所不能及的目标,那种孤单寂寞的对峙并不能显示崇高,唯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发现自己,脚踏实地的面对和解决,才会象胖老人一样,面对人生自如地下钩、起钩,而且次次都是满载而归,撞开人生的一扇扇希望和快乐之门!

夜深人静的时候,静静的翻开这样的一本书。再去品味书中对人生、灵魂以及人性的感悟。当然会感慨万千。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3

手棒一本《文化苦旅》,随着作者的笔触在字里行间中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旅行结束,本应陶醉于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然而我却无法使自己陶醉,心头莫名地涌出一种苦涩的感觉。我一直对《文化苦旅》中的“苦”字百思不知其义,起初认为无非是指旅行的劳苦,现在才发觉这实在过于幼稚的理解。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苦于心才实为苦。作者曾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我以为,这乃是文人最大的财富。苦涩过后总会留下一丝回味,对历史的感悟,对文化的理解,对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这苦涩后的回味中了。

秋雨先生说:“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成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是的,人生无非是漫长历史的一个缩影。历史从古代走到今天,还要继续走下去。历史的足迹却成了无数人一生的执著追求。历史的魅力便在于它的足迹总是隐藏在山水之间,难于寻找。所以没有博大的历史情怀,深厚的文化内涵的人是永远不会找到这些无价之宝的。无疑,余秋雨教授是“探宝”的胜利者,他的收获便是这本《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带领着我在历史长河中漫游。我们面前出现曾在历史舞台上演出过的一幕威武雄壮的活剧,一个个伟在大的人物出现了,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文化的良知和高尚的人格,但他们中的多数还是逃脱不掉那悲剧性的结局。我的心被打碎了!但这破碎的心却真的读懂了中国文化。当莫高窟出土了大批极具研究价值的敦煌文物时,人们在为历史喝彩。然而历史却上演了一幕极其荒诞的闹剧,让外国人大摇大摆地将一本本一箱箱的珍贵文物搬到了他们的博物馆里。或许历史是要故意磨砺一下那些过于执著的历史学家们,让他们只能凭借外国博物馆提供的微缩胶卷来研究生长在中国的敦煌学。啼笑皆非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问历史,这种磨砺的代价是否太大了?当然,这部历史更多地留给我的是对人生的思索。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这是作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历史。人生之路是弯弯曲曲;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自豪的同时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无论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却总会留下这样或那样的遗憾。作者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生的真谛。

读过《文化苦旅》,留下了苦涩后的回味;那么度过漫长人生后,我们又将留下什么呢?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4

读完《文化苦旅》,也就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刚开始读时,对“文化苦旅”的“苦”字百思不得其解。在我的认知中,旅途是快乐的,美好的,望着祖国的大好河山,心也跟着融进去了。每一次旅行都是心灵一次美好的体验。这“苦”也许是旅行的劳苦吧。

读完以后,我觉得自己的认识太肤浅了,太幼稚了。其实,苦于身无所谓,苦于心才真是苦。作者曾经感慨“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先苦后甜,当你走过一座城市古迹,了解一段段历史,在苦涩的回忆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历史的感悟,文化的理解。提升了我们的道德境界,离我们的梦想越来越近。

这段旅程是苦的,那段历史更是苦的。历史上曾演绎过一幕幕壮士英雄,视死如归的话剧。那一个个历史英雄有着我们中华子孙高尚的品格和如梅花那样的骨气,但多数人还是逃脱不掉悲剧性的结尾。“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关于他们的回忆是苦涩的,但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却很多。

回味人生,总有苦涩的时候。那段耻辱的历史是苦涩,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站起来,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当我们走到最后时会发现,人生总是苦涩的,但苦后的甜,是我们最终的胜利,只有你经历了苦,回忆时,才会无悔!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5

初识《文化苦旅》,还是在七年级背诵表上字里行间的诗意中品会到这本书的魅力,自此,一直未停下追寻的脚步。

终于,有幸读完它。追寻余秋雨笔下的足迹,仿佛游览完全中国的山水人文。不过,我渐渐发觉,我读的仅仅是引人入胜的山水人文吗?不,我读的是余秋雨。他笔下的自己,他对民族历史的解读与回味,他笔下的种种情思和要传达出来的见闻,无不吸引着我,使我梦魂牵萦,回味无穷。

他的笔墨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吸引力,使我对中华文化条条框框的固有思想一次又一次被打破。莫高窟“不是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活了一千年的生命”;苍凉的沙漠不仅仅是望不到边际,天地共色的不毛之地,而是“深得天地之韵律的历史余韵”;庐山不仅仅是高峻的山峰,更是“鸿儒云集,智能饱和的圣地”;苏州园林不但有小桥流水,还有“清晨的残梦,历史的浩叹”……

对这些只言片语有了深深的共鸣感和认同感,自然就喜欢上了余秋雨先生笔下的文字。正如我喜欢历史,中国的那股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熏陶着我们,我们为何不加以思考和探寻?在我看来,这本书里的散文与厚重的历史文化交织在一起,加上磅礴而行云流水的文风,在立意上提高了层次的同时,也牵动了读者的心灵。

不过纵观全文,我内心深处的一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答——这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到底苦在何处?是这条探寻文化的漫漫长路孤独又艰辛,还是对如过往云烟般历史的消散的感慨?或许余秋雨也有他的难言之隐,亦或是我年纪尚轻,不能完全读懂这本书。不过我坚信,时间能改变一切,相信自己往后定会寻找到心底的那份答案。

感谢余秋雨先生,文化道路上的旅行仍然漫长,我时刻追随您的脚步。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6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文化苦旅》就是这样一本好书,当我读到这本书时,便沉醉在了泱泱历史的方则中,眼前浮现出了种种黑白相间的画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异彩纷呈。

书很厚,拿到之后颇有充实感。我与文字一起去阅天地、览神州。里面有一篇文章,让我印象颇深,它讲述了一个大清的罪人,他的无知促使他用中国文物换来了几头牛,无价之宝只值几头牛?想止于此,我是多么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从前。无知是多么可怕啊!它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再说,若他有爱国之情,哪怕只有一点点,也会拒绝的。

《文化苦旅》让我畅游了一遍中国,明白了一个国家的伟大,感受了一个国家的风情,也懂得了从不同角度去看待一切。这样,即使废墟也能放射光彩,我们要永远保持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让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时,我总是无味的过日子,自从读了《文化苦旅》,我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仔细地观看世界,发现每一天都与众不同,生活也因此快乐起来。

《文化苦旅》让我收益匪浅,我希望大家都读一读。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7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一种修养。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对于读者来说,欣赏余秋雨的美文在很大程度上留给读者本身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和文化省思的自由空间;就其作品本身来讲,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更给这部美文以强烈的美感。下头就详细将讲这两方面的艺术特色:

首先,文化省思,精神洗礼的社会功用是其主要的艺术特色。在《文化苦旅》中涉及的资料可谓古往今来,不仅仅有莫高窟的玄秘与圣洁,还有黄河礼貌的盛衰历史,不仅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在描述的字里行间,作者的那种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见解很自然地融合到文章中去(这种文化见解包括了作者对历史现象的批评,赞扬等态度)。读者在阅读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理解了作者的历史观点,甚至理解了这种观点,从而引发了读者对文化的某种反思,在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比如,《道士塔》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过多的批评那个“王道士”,而是将“敦煌失窃”的过错归咎于那些官僚们的身上,读者从这一点能够联想到当今社会,从而读者的精神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洗礼。

其次,语言的诗化,叙事的故事化也是其艺术特色之一。余秋雨《文化苦旅》语言的诗化现象比其它作家的美文表现的更为突出,比如《江南小镇》这篇文章中的语言就显得那么的富有诗意,异常是文章中引用了一些楹联,例如“浅诸波光云影,小桥流水江村”等;还有在《洞庭一角》中多次引用古代诗句,更添加了文章的那种诗韵味儿。另外在《庙宇》中作者详细叙述了“胖和尚”与“瘦和尚”一些对话;在《风雨天一阁》中也描述了天一阁遭浩劫的一段细节等,这些故事化了的叙事成了《文化苦旅》的一大特色。

《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述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

学生名著《文化苦旅》读后感8

这段时间重读了余秋雨先生的新版《文化苦旅》,又有一种新的感悟。余先生通过对历史、社会、哲学、民族、人生的挖掘,将这本书演绎得沉重而悲壮。

说真的,十年前读第一遍时除了这篇回忆散文,叙述乡间的牌坊(与别的地方的“状元牌坊”、“御赐牌坊”不同,这儿乡间的牌坊,几乎都是为女人立的,为一些已经亡故的女人。一座座牌坊,都在表彰这些女人“从一而终、寡而不嫁”的事迹,因此又叫“贞节牌坊”。)、村里的尼姑庵,以及几个从外地来的女教师外,其它的没太看懂。今又重读文中结尾的几段文字却引起了我的思考。

我渐渐明白了,我们乡间为什么留有那么多无言的牌坊,却又涌来那么多陌生的美丽,尼姑的美丽,女教师的美丽?我渐渐明白了,女教师们为什么那么迫切地想要招收女学生,连翻山越岭也不在乎?河英,雪岭上的一个红点,就像那束冰封的金发。

这些美貌绝伦的东方女子,也为一个个乡村解了冻,为一道道山梁解了冻,为一大批男孩子、女孩子解了冻。

我已经断定,在大地还在沉睡时悄悄出现的熹微晨光,与《中国历代失踪女子名录》有关。但是,这部名录,是山川之玄,岁月之秘。它无痕无迹,无符无字,却被天地铭记。我只知,自己,就是从那解冻了的乡村走出。

“我”明白了女教师和无言牌坊的关系。女教师是首先解冻了“冰封着的牌坊”的女人,她们被生活了。她们的“美丽”表现在“被冲破封建礼教”。

她们迫切招收女学员,是希望通过她们努力,让未来的女性不再背负那沉重的封建礼教。面对封建礼教不再成为新的一批举白旗的为快乐,以为获得”真理”的人。

这些美貌绝伦的东方女子,正在努力着为一个个山村,一道道山梁,为女人也为男人,为还在沉睡者的中国解冻,她们是伟大的。她们是哪一座座无字的牌坊,虽无符无字,却被天地铭记。我只知,自己,就是从那解冻了的乡村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