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个人读后感心得体会【五篇】

黄飞老师

摆脱贫困个人读后感心得1

《摆脱贫困》是我个人阅读的第一部由重要讲话和文章汇编的书籍。之所以能够潜下心来读完的著作,是因为相较于其他关于政治方面的讲话和文章,的讲话总是那么深入浅出,有理论的高度,也有历史的深度,更有实践的温度。更重要的是,字里行间,你能体会到一种情怀,一种心怀大义、亲民爱民的浓浓情怀。

《摆脱贫困》收录了1988年至1990年在福建宁德地区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决战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全省上下脱贫攻坚工作也正如火如荼推进。作为脱贫攻坚战线的一员,个人认为在《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和启迪思维显得非常必要。

首先,要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扶贫必先扶志。书中指出,“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缺乏战胜贫困的斗志,可怕的是不思脱贫,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只要充分激发了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坚定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国家的政策扶持和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摆脱贫困就一定会指日可待。

其次,要发扬“滴水穿石”和“弱鸟先飞”的精神,扶贫唯有实干。产业扶贫,是一项投入多、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直接决定着贫困群众能否实现长期而持续的收益,切不可拔苗助长而最终劳民伤财。要甘于奉献、苦干实干,相较于非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贫困地区在地理环境、资源禀赋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劣势。这就要求我们“弱鸟先飞”,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苦干实干,以此来弥补其它的先天不足。一分付出,一分收获。苦干实干一定会带动贫困群众尽早摆脱贫困,与全国同步全面实现小康。

再次,要发扬“四下基层”的作风,注重一线推动。在宁德工作时,大力推行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下基层“四下基层”工作制度,当地群众感念至今。“四下基层”作风同样适用于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只有我们的指挥员常到扶贫一线去,才能针对不同情况作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举措;只有我们的战斗员常到扶贫一线去,才能有效推动扶贫措施落地落实,进而坚定贫困群众脱贫奔康的信心和决心。

我想,这种对待事业光明磊落的政治品格,不正是当前“两学一做”主题学习教育中,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应该学习的么?不正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中每一位领导干部都应当具备的么?因此,无论从何种角度来说,《摆脱贫困》都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飨食的精神食粮。

摆脱贫困个人读后感心得2

为摆脱贫困插上文化的翅膀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曹卫东

《摆脱贫困》一书中富有创建的战略思想和精辟论述,构成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源头活水,体现了**一脉相承的政治信念、一如既往的家国情怀和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我侧重谈谈文化建设在国家整体治理中的功能。

细读《摆脱贫困》我们不难发现,从文化建设入手提出小到一个地区大到整个国家的整体治理思想,在*同志任职宁德期间就有了理论上的思考和实践上的探索。作者在突出经济建设中心地位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自觉和价值重塑,“我们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很明确:一方面把发展商品生产,建设*经济作为根本任务和中心工作来抓,另一方面把荡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泥浊水,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一项战略目标予以重视”。作者还前瞻性地强调,脱贫致富既意味着大力发展经济,把人民从物质匮乏约束中解放出来,也意味着要牢牢把握文化领导权,推动价值重塑,把人们从物质的崇拜中解放出来,在双重意义上克服人的物化现象。

文化建设尤其要重视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者在书中指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华民族渡过了近代史上许多内忧外患的危机,使中华民族在世界上有了令人敬佩的今天。这是从整个国家层面上来讲的,具体到某个区域上也应该是这样。正如*同志所说,“一个地区的文化建设内容很多,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统文化”,增强广大人民的向心力、自尊心和自信心。书中还以畲族文化为例,强调要建立一种“吐纳关系”,也就是要从文化的开放和闭合的辩证角度,推动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各个民族文化的交流互动,寻找到各个民族文化的最大价值公约数,实现多元一体。这种包容性的文化认同,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和解决民族地区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进一步看,以文化建设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最基本的切入点是教育。全书对教育问题着墨不多,但突出强调要想从总体上摆脱贫困,就必须大力办好教育,造就具有总体贫困意识和高度文化自觉的一代新人,打破“穷”和“愚”之间的恶性循环。由此可见,在作者看来,教育传承的是具有中国精神的中华文化,培养的是具有中国意识的一代新人,支撑的是**伟大事业,实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十分重要的一环。

摆脱贫困个人读后感心得3

**在《摆脱贫困》 一书中曾经说过: “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 过硬的农村党支部, 党的正确路线、 方针政策就不能在农村得到具体落实, 就不能把农村党员团结在自己周围, 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 发展农业生产力, 向贫困和落后作战。 ”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 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不可缺失的重要环节, 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核心力量。

扶贫工作就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 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工作。 开展扶贫工作, 实现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 离不开党的关心与支持, 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 不懈奋斗。 做好扶贫工作, 最需要走群众路线, 最应持之以恒践行一切为了 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一是加强动态管理。 广大农村基层, 是扶贫工作的基础, 扶贫档案的管理, 科学的统计, 精准的识别。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管理的具体体现。 因此, 有一个好的统计管理体系, 是我们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

二是加强扶贫工作队员的管理。 现目 前, 扶贫工作开展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驻村工作队员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农村缺少的是发展的意识和路径, 农村不是没有好的东西, 但是因为缺少对外沟通的桥梁, 导致越来越落后, 因此, 只有加强对扶贫工作队员的动态管理, 让他们发挥出桥梁作用, 那么扶贫才能更成功。

三是加强督促贫困户 动起来。 经过近几年的扶贫, 各项优惠政策涌入基层农村, 农户 受益颇丰, 但也产生了 负面性, 贫困户 越来越懒了 , 针对此类问题, 我们只有加强排查, 加强督促, 让贫困户 动起来,真正做到贫困户 有事可干, “逼” 着他们干, 最后实现自己也能干,这样我们才能把扶贫做好, 做成功。

四是让主体贫困对象动起来, 做得再好的工作, 如果贫困户 不参与, 不行动, 都只能成为表面现象, 只有让贫困户 参与进来才是重中之重, 因此关于扶贫我们是牵线人, 主体是贫困主体, 让他们真的参与了 , 动起来了 , 那么我们就成功了 。

摆脱贫困个人读后感心得4

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福建省政协原副主席、省扶贫开发协会会长 陈增光

《摆脱贫困》与我有特殊情缘,我是该书最早的读者之一。*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之时,正是国家宏观调控治理经济过热的关键时刻,干部群众求稳求富心情迫切,而经济发展困难重重。他带着感情、充满豪情来到闽东,全身心投入工作,以敏锐的政治智慧、丰富的实践经验、务实的工作作风,审时度势,科学把握,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他以低调亲民的身影深入群众,开展调研,探索思考,倡导并提出了许多富有远见的工作思路与对策。他注重用真理的力量凝聚群众,用感情的力量感召群众,用人格的力量影响群众,很快打开工作局面,各项工作取得开拓性进展。那时,我与同志们谈心,形容他好比一棵大树,一植根闽东,就成为我们的主心骨,为我们遮风挡雨,还不断输送氧气,让生命增添活力和生机!《摆脱贫困》就是*同志根据闽东实践的经验提炼,书中倡导的“滴水穿石”精神,“弱鸟先飞”意识,“四下基层”作风,“不耻落后,意气奋发,放胆开拓,争先创优”的闽东风格,等等,不仅当年深入人心,今天仍为我们所遵循,其精神闪闪发光。

今天我们研讨这本书,重要的是以书中的生动实践和科学主张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百姓富、生态美、扶贫开发工作推向新水平,把“四下基层”工作作风推向新境界。我之所以能够顺利地开展工作,得益于*同志当年打下的工作基础,得益于《摆脱贫困》这本书提供的科学主张和精神动力。那时,我与地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有一个共识,就是把*同志在地直机关话别时的“寄语”当作政治交代,把《摆脱贫困》一书的论述当作振兴闽东的方略,认真领悟,逐步消化,贯彻实践。根据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也采取了不少新举措,但始终贯穿着一根主线不变,确保当年谋划的发展思路步步见效。我们一届接着一届干,保持了工作连续性,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也形成了良好风气。

《摆脱贫困》这本书每一个篇章都来自实践,都与党的群众路线有着天然的联系。回顾*同志在闽东的工作实践,我越来越清晰地感悟到,他与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的情怀是一以贯之的,他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思路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是一脉相承的。我为与*同志在闽东共事两年而庆幸,虽然时隔多年,但回顾起这段历史,他勤政亲民的好思想好作风,令人记忆犹新。

摆脱贫困个人读后感心得5

深刻把握“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

北京大学教授 强世功

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同志提出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三个概念,并对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而为摆脱贫困找到了思路和路径。研读全书,体会深刻。

“贫困”的首要含义是指物质财富的匮乏。闽东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知名的贫困地区。因此,*同志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发展经济,解决老百姓的温饱。但是,在*同志看来,不能陷入就经济谈经济的形而上学立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和精神层面来寻找物质贫困的根源。在他看来,物质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于长期的物质贫困而导致人们“头脑中的贫困”,即精神贫困。而对精神贫困,他又具体区分了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

“思想贫困”,就是指缺乏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想武器,因而缺乏摆脱物质贫困的有效的思路和方法,从而导致要么安贫乐道穷自在,要么怨天尤人等靠要,而没有积极行动起来想办法找出路。“信念贫困”,就是指缺乏自信心和自尊心,缺乏行动的意义和价值目标,缺乏向上的志气和行动的勇气,“见人矮一截,提不起精神,由自卑感而产生‘贫困县意识’”。物质贫困、思想贫困、信念贫困三者互为因果并相互强化。《摆脱贫困》一书就是从这三种贫困的辩证关系入手,提出摆脱物质贫困必先摆脱精神贫困,摆脱思想贫困必先摆脱信念贫困。

物质贫困与精神贫困的性质不同,但无论摆脱物质贫困还是精神贫困,都必须从行动和实践入手。行动不仅是连接物质与精神的纽带,而且是促使精神转化为物质的中介。如果说摆脱物质贫困是行动的目标,那么摆脱思想贫困就是要解决如何行动,摆脱信念贫困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行动,即行动的意义、价值和信仰何在。正是为了克服思想贫困和信念贫困,*同志特别提出要振奋精神,淡化“贫困县意识”。

在*同志看来,真正的*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使我们摆脱了物质贫困,但有些人却自觉不自觉中再次陷入了“头脑中的贫困”。尤其是西方历史终结论变成了新教条,束缚着人们的头脑。如何再一次解放思想,承担起中华文明复兴的使命,都需要从《摆脱贫困》一书中汲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