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新春贺新年对联

马振华老师

  上联:傲骨高风亮节

  下联:红梅翠竹青松

  上联:碧海苍山玉宇

  下联:春风丽日神州

  上联:处处春光济美

  下联:年年人物风流

  上联:春风春雨春色

  下联:新年新岁新景

  上联:山碧千峰竞秀

  下联:水清百鸟争春

  上联:盛世千秋伟业

  下联:福州万里春风

  上联:四海旌旗映日

  下联:五湖战鼓催春

  上联:四季时时胜意

  下联:千家事事舒心

  上联:岁岁风调雨顺

  下联:年年物阜民康

  上联:岁岁三春得意

  下联:年年万事开心

  上联:同德同心建国

  下联:克勤克俭持家

  上联:万众共迎旭日

  下联:九州同庆新春

  上联:物阜国强民富

  下联:天时地利人和

  上联:喜报英雄门第

  下联:春归光荣人家

  上联:细雨无声润物

  下联:和风会意迎春

  上联:笑语欢歌辞旧

  下联:华灯爆竹迎新

  上联:新岁新光新景

  下联:春风春雨春花

  上联:祖国河山似锦

  下联:神州大地皆春

  上联:祖国山河壮美

  下联:神州春意盎然

  上联:祖国山青水秀

  下联:中华人杰地灵

  上联:遍地祥光临福宅

  下联:满天喜气人华堂

  上联:财如旭日腾云起

  下联:富似春潮带雨来

  上联:姹紫嫣红春灿灿

  下联:千村万户喜洋洋

  上联:长开泰运禧新岁

  下联:最爱春光媚画堂

  上联:倡导文明兴祖国

  下联:发扬传统振中华

  上联:诚心革故春长在

  下联:执意图新富自来

  上联:春安夏泰长安泰

  下联:秋吉冬祥大吉祥

  上联:春到堂前添瑞气

  下联:日临庭上起祥光

  上联:春风惠我财源茂

  下联:旭日临门人寿康

  上联:春风南国来新燕

  下联:旭日东方起大鹏

  上联:春风已着花千树

  下联:丽日频添果万株

  上联:春回大地春光好

  下联:福满人间福气浓

  上联:平安竹报全家庆

  下联:富贵花开满室春

  上联:千家桃李皆呼春

  下联:万户屠苏不醒人

  上联:千门彩树瞳瞳日

  下联:万户清歌淡淡风

  上联:千树雄姿送寒去

  下联:万朵梅花迎春来

  上联:乾坤日月祥光照

  下联:龙虎风云瑞气生

  上联:晴空好展青云翅

  下联:重彩难描赤县天

  上联:人逢盛世豪情壮

  下联:节到新春喜气盈

  上联:人杰地灵家计裕

  下联:物华天宝国基宏

  上联:人寿年丰家家乐

  下联:国泰民安处处春

  上联:人有笑颜春不老

  下联:室存和气福无边

  拓展阅读:对联发展起源

  对联又称 对偶、 门对、 春贴、 春联、 对子、桃符、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 桃符。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字数相同,结构相同,是 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

  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 孟昶(chǎng),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 春联,办丧事的`对联叫做 挽联,办喜事的对联叫庆联。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 律诗中的对偶句才需要 押韵)。

  骈文与律诗是对联地两大直接源头。对联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古体诗、散文、词曲等地特点。因而对联所用句式,除了律诗句式、骈文句式外,还有古体诗句式、散文句式、仿词曲句式。不同句式适用格律不同、宽严不同。其中律诗句式平仄要求最严,古体诗句式则除了对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 五代 后蜀主 孟昶。他在寝室门板桃符上地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 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地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此说地根据是清代楹联学家梁章钜《楹联丛话》引《蜀梼杌》,但据《楹联概说》考证, 梁章钜在引用时将“以其词工”改为“以其词非工”,《蜀梼杌》原文认为该联是 辛寅逊而非孟昶所作。宋代不同史料对此说法不一,还有将作者归为孟昶儿子地。因而这副春联作者到底是谁,仍是个悬案。

  对联作为一种 习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中国国务院把楹联习俗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