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乐观派读后感2000字
《理性乐观派》,每天10-15页的范围,一共20天精读完成。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观念影响,让我开始脱离一些“被悲观”的心理压力,也让我明白很多我原本并不理解的事情,比如交换,比如创新,比如知识分享。
我尝试想要更仔细地去引用书中的例子来丰富我的收获,我发现这对我而言难度很大,因为这一次的“精读”,我只能说是略读。
我按照我理解的一些收获,尽量尝试用语言去描述它们。文章很长,我相信没几个人有耐心看完它,但我还是想写出来。作为我了解知识分享以后的第一篇文章吧。
关键的一点,我的收获刷新了我浅显的认知,我为此感到满足。
一关于交换
在读了《稀缺》以后,我真的从来没想过,贫穷可能还有可能是其他的方式造成的,那就是“自给自足”。智人在20多万年的发展历程中,促进人类繁荣和富强的,是交换,交换的出现,促进了专业化,让人类节省了更多的时间,把他们从吃喝拉撒的忙碌阶段解放了出来。
我终于明白自己的家庭中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哪怕我现在改变不了,我终究发现了这个问题。
作者说:自给自足就是贫穷。
因为自给自足的生活中,你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吃喝拉撒睡,而你还不能因此赚到钱。如果你懂得交换,比如你专门种菜,把卖菜的钱用来换肉,那你就不需要又养一头猪才有肉吃了,而是可以把养猪的时间用来研究种菜,如何种菜才能达到最大收成等等。
这是交换的精髓。交换解放的是我们的时间,还有体力,它可以让我们有更多休闲娱乐,而不必总是为了吃喝拉撒睡而日夜忙碌。
当我从这个角度去反观自己自小生活的家庭,发现它就是陷入这样一种糟糕的状态中。当然我知道这不是家人的错,因为他们本身也不懂。甚至这些思想也在一直影响着我:我希望自己缝好那件衣服,我希望自己可以打磨那张椅子,我希望自己可以学习如何打理阳台上的多肉……我想,我应该幸亏自己是个忙碌的人,以上这些事情我没做过,因为我真的挤不出时间来做,继而花一点钱就可以做到的事,我何苦要花那么多更有价值的时间?多肉我也不养了,我养一些好养的植物也可以呀,这并不影响我让自己家阳台成为绿意盎然的阳台。
交换,在这本书阅读了以后,让我的认识是直达内心深处的,我开始学会衡量自己的付出与收获,开始对自己的时间与金钱做出合理的安排。
二关于创新
多少年来,我为自己作为一名“设计师”而缺乏创新时感到非常不自信。我以前认为,创新是与生俱来的,而我未能更好地展示创新,因为我本身没有这样的天分。
所谓的创新,其实根本就很少“真正”的创新,它不过是综合信息的组合,确切地说应该是“交配”。这来源于人们热衷于把自己的知识分享出来,然后与其他信息组合、交配,产生了创新。也就是说,创新其实跟我们过去看的《优秀到不能被忽视》一书(或其他相关书籍)所说的那样,当你对自己的专业有了足够的了解和认识以后创新就会自然而然发生。
再看看乔布斯关于电子设备的创新,如果要问他哪一项创新是他与生俱来的、与其他知识没有任何关联的?根本没有。他的每一项创新都是启发于他所接触到的信息,再与自己头脑中已知的信息进行组合而来。比如苹果设备上的字体,也是因为他大学时学了字体课程以后被深深吸引,才花了巨款研发了无称线字体。
我属于后知后觉的人,如此简单的道理,到现在才深有感触。因此也让我更清楚,不管在自己的育儿上,还是专业上,我只能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促进自己的创新才能。而这个过程,除了要看他人的知识分享,自己也需要积极做到知识分享。
三关于知识分享
当你有一个好点子的时候,如果你不分享出来,其实是无价值的。当你分享出来,让他人看到,进而使得某个人进一步想到了其他点子,又分享了出来,又有其他人看到……然后,总会有更创新的点子出现,人类的发展,或许就基于你分享的这一点点小知识而有了巨大的进步。想想看,是不是感到动力十足?
我这几年几乎每天都保持输出,但是只保存在自己的笔记本内,并不是没有想过要分享,而是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我看到了自己这几年来“埋头苦读”的有限。我打算改变这个局面,慢慢去学会分享,哪怕仅仅是我落实、收获中的一个小点,我都认为分享出来就是有作用的。
而我分享的方向,就是:读书、育儿、设计……
任何一个收获、一个因果、一个归纳,通过自媒体平台,去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我希望可以组织几个朋友一起执行这件事,每周两篇,字数在1000字以内即可,而且题材不限,可以是抱怨文,可以是流水账等等。
我应该如何寻找这部分的好友呢?
四关于食物
在三月份,读了《谷物大脑》,然后开始根据里面的饮食结构来调整自己的饮食。我在这个过程经历的其实并不多,最重要的是需要跨过那个“被诱惑”的过程。
而本书中所描述的集约式农业,让人类从农耕社会解放出来,再也不担心饥荒的出现。可是需要注意的,反而是过量饮食带来的影响。
从书中我可以知道,我们根本无需为粮食担心,我们的集约式农业技术足以产生足够多的食物供给人类生活。但是,我依然需要担心的是这些食物的过多诱惑带来的影响:甜食、碳水化合物……一切对大脑有害的食物。
虽然我在阅读过程中也觉得很乐观,人类终究要吃食物,吃得饱就行。可是我并不希望这样,我希望我可以理性地选择,健康地生活,然后精神抖擞地思考。而《谷物大脑》就让我做到了。
五关于城市
身处广州这座一线城市有10多年了,我不仅仅是适应这里的生活,更多的是爱这里的生活。而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都要奔向大城市:因为大城市经济发达,交换快捷,也越来越专业化,它可以为我们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本书中呈现的城市就是这样,虽然城市人口密集,可是却能让地球其他的地方保持自然生态的环境,这样一来就可以让更多的植物去吸收人类排出的二氧化碳。也因为集约式农业,让更多土地得以利用,这真的是双赢。
而且,城市的人口越多,就越繁荣,也越能促进交换的经济。每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劳动,去换取自己想要的物品。赚多大钱,就享受多大的奢华。
书中所包含的信息,是人类生活涉及到的方方面面。作为第一次这样匆忙的略读,我觉得是不足够的。因此我希望可以再来一次精读,而且重点是在理解作者的验证逻辑上,看他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推翻悲观主义的观点,让读者信任他并成为一个理性乐观派。
理性乐观派读后感2000字
昨天下班后,我带着媳妇回老家,喝了点酒,一般情况下,酒后,我会很容易入睡。但是昨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越来越清醒,怎么也睡不着。我干脆起床,打开灯,读《理性乐观派》。一口气把剩下的一百多页看完,感觉很过瘾。把书看完,时间是凌晨3点15分了。这种经历说起来也不止一次,特别之处是发生在老家。
现在的我,已经清晰知道了一个道理:书,看完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一遍,否则走马观花,没多久就忘了书里的内容了,看了等同于没看。接下来我就努力回忆书的内容,给《理性乐观派》做个总结。
1、悲观者观点是错误的,他们的观点没有发生,但是总会有市场,悲观论调更容易使人相信。或者说,人们因为恐惧而更倾向于相信。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从基因层面就可以解释人们为什么更愿意相信坏消息。
放人还是类人猿的时候,假如在非洲大草原上,突然发现草丛在动,他应该走过去看看呢?还是撒腿就跑? 其实他最后肯定是撒腿就跑了。 因为撒腿就跑最符合他的利益,也最经济,即使是风吹的缘故,造成草丛动了动,他也没什么损失。
如果他出于好奇去看了看,突然跳出来一头狮子,他就嗝屁了。 好奇的类人猿都死了,那些小心翼翼的类人猿活了下来,基因得以传承。这种对风吹草动,稍微一点危险就倾向于相信,撒腿就跑的基因深值骨髓,即使现在社会要比类人猿要安全一万倍。
所以,耸人听闻的论调一直都会有市场,因为绝大多数人不思考,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解释一下:60年代的人口爆炸论和全球饥荒令人忧心忡忡,没有发生。
70年代资源枯竭嗓门最大,没有发生。即使石油资源用光,人类还是有足够的动力开发出其他替代资源。比如说太阳能资源,和核能源。据说一个可乐罐大小的核废料,产生的能量够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也用不完。
80年代酸雨。
90年代瘟疫。
21世纪变暖。
以上所有悲观论调,要么根本没有发生,不会发生。要么就是对人类整体向好发展的趋势,不产生影响。
2、人类一直是不停进步的,一代比一代强,世界越变越好,而且变好的速度越来越快。
解释:人类从狩猎采集到农耕社会用了10000年,从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2000年,从工业社会到电气化社会200年,从电气社会到信息社会50年,电气社会到互联网社会30年,现在人工智能和万物互联的社会,转眼即将实现。
每个阶段都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改变和福祉。而且,改变越来越快。
3、“交换”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源动力”。
解释:这里说的是交换,而不是商业。因为交换更准确。当然商业的本质就是交换。因为有了交换,所以人类可以个人与个人,团体与团体,国家与国家之间才可以实现共赢局面。
因为有了交换,进而促进社会分工,科学家搞研究,政治家搞政治,教育家搞教育,艺术家搞艺术,农民搞粮食生产。所有的不同的人,都通过交换得到了他们想要的。
因为交换,所以促进了人们精尽各自的手艺,鼓励了共赢。我非常相信这个论点:交换是促进发展的源动力。
以上是我对《记性乐观派》的读后感,也是现阶段,现在的水平能够得出的浅显认识,今后如果有时间重复一遍的话,应该会有更多,有意思的想法。
理性乐观派读后感2000字
乍一听,还以为《理性乐观派》是一本心理学方面的书,实际上它是一本经济学著作,只要看过它的副标题就知道了——一部人类经济进步史。
这本书最早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已经有些年头了。据说出版之初备受吴主任(公号「理性乐观派」的作者)的推崇,后来我受连岳的推荐,看完了它。才发现连岳文章的语言风格和思想观念都和这本书若即若离,有些甚至如出一辙。
在正式说这本书之前,必须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马特·里德利(MattRidley):英国科普作家,牛津大学动物学博士,曾任《经济学人》专栏编辑,在《星期日电讯》和《每日电讯》开设专栏。主要作品有《红色皇后》、《先天后天》、《基因组》、《美德的起源》、《自下而上》等。其作品的可读性都比较强。
其实全书的核心观点很简单:专业分工和自由贸易带来全球的经济繁荣和财富增长,只要不阻断前者,后者就会持续发展,即我们每一个人会生活得越来越好。
书中的很多观点算不上新颖,也并不具备很强的前瞻性,但是当这些观点有机组合起来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作者所说的“理性乐观”是如此的坚实,因为其背后有详实的数据和坚实的论证支撑。不过就算是这样,也总有人会选择做“悲观派”,他们无法被说服,他们的底色是悲凉的。
在漫长的演化历程中,人类先是以物易物,而且人类的以物易物方式与其他物种有极大的同时也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不同:存在大量不同物品之间的相互交换,其他物种虽然也存在交换,但几乎都是仅限于同种物品的交换,所以它们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分工与协作。
接着发明了货币,极大提高了交换的效率,也使更多的人从中受益——只要有了货币就可以和别人交换任意一件商品,发明货币之前可不是这样。举个例子,先前如果A想要大米,他可能需要用山羊和B换取,但B告诉A自己暂时不需要山羊,需要棉花,所以A就用山羊和C换取棉花,再用棉花和B换取自己需要的大米。这样一来二去不仅繁琐而且最后未必能换取自己需要的东西。可一旦有了货币,就可以砍断所有的中间环节,交换简单而纯粹。
就这样靠着独有的“虚构现实”的能力,人类成了“最成功”的物种。不过人类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缓慢提升的,而是开始平缓向前,直到某一天突然大爆发,这一天就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可以说是平淡无奇地生活了几千上万年(量的积累),工业革命之后经济突然大爆发(质的飞跃)。工业革命的发生并不是偶然,它是一小撮人的思想变革、资本、技术、地缘等等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工业革命带来了全球经济繁荣,随之而来的还有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一战和二战。
那么问题来了,作者理性乐观的根源是什么呢?它能给生活在今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的启发又是什么呢?
首先要说,尽管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好,悲观主义和怀疑主义却始终稳占上风,这似乎是人类的特性。事实一再证明,如果一个人说明天会越来越好,那么一定会被看做是冷漠和缺乏同情心。反过来,如果有人明天灾难将至,这样的言论会迅速点燃并被广泛传播,哪怕它注定会落空。
20世纪60年代人口爆炸和全球饥荒令人忧心忡忡,70年代对资源枯竭的担忧之声甚嚣尘上,80年代的酸雨,90年代轮到艾滋病和瘟疫,21世纪初,全世界为全球变暖集体焦虑。可是,这些恐慌(除了最后一个)全都来了又走了。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事实和理论都证实了这些观点的破灭是必然。至于贫困地区的种种问题能否得到解决,作者认为只要有好的经济模式,得到解决只是时间问题。
然而,上面所说的一切似乎都离我们很远,我们要面对的是眼下每一个具体的事务,学习、工作、家中的菜米油盐…每天工作占据了几乎全部的时间耗尽了几乎全部的精力,看着身边和朋友圈的人已经坐拥几套房还吟唱着诗和远方,难免抱怨自己的苦逼日子何时是个头,这个时代一定是最坏的时代,这个世界不会好了。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在一个理性乐观派眼中,当今是机会最多,上升最容易的时代。这一切都是市场带给我们的福利,正好今天的中国处于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阶段。市场不会嫌弃你的出身、学历和你过去的种种失败经历,它只看你现在的能力和看未来的眼光。
致富最好的手段就是和市场博弈,伟大的企业家和大市场博弈,普通人和小市场博弈。只要积极地融入市场(大白话就是不要丧,要好好工作),抓住机会,胜算不会太小,怕就怕一开始就认定没有赢的可能。
关于理性乐观派我就展示这么多了。最后借用书中的一句话:大胆做个乐观派吧!作者:佳期如梦
理性乐观派读后感2000字
《理性的乐观派》这种经济类书籍,最让我头疼。光是序言中的数字就令我晕头转向,一边忙于弄明白计量单位,一边又要把数字带入情景,体会作者的宏微观对比,读的很心累。就这样囫囵吞枣读了一边,混混噩噩,还是二姐三言两语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
二姐:说到底全书都在诠释一句话,那就是人类现今的繁荣就是交换和分工的功劳,以及自下而上的创新思维对其不可磨灭的推进作用。
是的,正如那个制造铅笔的生动例子,这个世界上还真没有一个人能从头到尾完整的掌握制造一根小小铅笔的做法。看似貌不起眼,实则匪夷所思的链接了各行各业。如果人人安于自己的一亩三分田,总是想要自给自足的享受静好时光,人类的前进或许真要打个问号。
二姐说这本书尤其适合你感到灰心丧气,对未来一片渺茫时静下心来,听历史向你娓娓道来一些朴素的道理。境况即使再差,也总好过那些资本主义时代所谓的企业家们。便利的生活,奢侈的自我,和过去时代相比,时间的大幅度解放,给了我们更多的空间去遐想,更多的未来去挑战。
01.书中有一段话,令我印象深刻。时间是关键。忘了美元、玛瑙贝壳和黄金吧。衡量一种东西价值的真正标准,是看获取它所花的时间。
现代互联网的飞速普及,各行各业的交融简直唾手可得,似乎人人都只要轻点鼠标,报几门课程,就能变身行业大咖。我们总是急匆匆的去充电,渴望成为全才,却忘了充电的接口可能根本就是错的。
知识的获取成本不高,但学习付出的心力却不可小觑。如果不能深耕,就只是毫无价值的形式主义。所以,如果要学,先不要希冀自己成为这个大牛,那个大咖,能踏实掌握好开家本领,把普通的技艺打磨到极致再去锦上添花岂不更好?再者渴望什么都懂往往就只能落个什么都不懂的半吊子结局,想做那个独立做一根铅笔的人,还请三思而后行。
其次,按照作者的说法,衡量物体的价值,时间是毫无疑问的准绳。耗时越多,价值越大。就像现代物品似乎只要打上手工的标记,手工切割的钻石,手工熬制的酱料,甚至是手工缝制造型奇特的包包,也能立马身价倍增,充满卖点。
于我而言,现代机器大生产的时代,流水化让大同小异的物品变得越来越廉价,原来害怕拔尖,现在又挤破头要标新立异,人们的消费心理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媒体中对工匠精神的大肆渲染,让传统稀缺的手工作业反倒重回大众视线,似乎唯有经手工打磨的物品才更具活力与生命,于是很多人开始盲目推崇手工。
很佩服瑞士制表匠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精品在精雕细磨中,在时间的沉淀中逐渐析出平凡;还有德国人造锅时,一口好锅几代传承理念的不懈坚持,相信这些都足以令中国某宝以及大小不法商贩汗颜。越便宜的东西,代表的价值就越低,劣质的生产工艺扰乱了原本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好在群众雪亮的眼睛,已经开始撇弃粗糙,注重生活品质而不单是马斯洛的低级需求。
所以时间的价值烙印,在真正懂得欣赏它的人面前就是无价之宝。手工不代表倒退,反倒是另一种意义的思想进步。
02.生物进化的历史表明,如果一个物种进化的方向太单一,适应变化了的环境的能力就会很弱,而环境总是在变化的,所以创新求变很重要。
很多人在步入中年后,就开始只顾得静享时光,而忘了自己的初心和梦想,仿若之后的生老病死自有天定,自己只管逆来顺受就好。可是,世界说,这些都不算!在现实存量中安于现状、贪于安逸,结局往往就是温水煮蛙!
随时提高自己的警觉,努力跳出舒适区,敏锐的觉察自己的内心和所为,创新在日常生活里其实并不难。小到回家时开拓的一条新路线,或是食品的保鲜新方法,又或工作效率如何更能事半功倍,虽然都很小,但于个人而言,都是创新。
时代的车轮始终轰轰向前,向着繁华和精彩前进,对于我们这些浩瀚宇宙里的区区个人,除了跑,更要相信前进的力量。
理性乐观派读后感2000字
广东高考排名2423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41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北高考排名284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内蒙古高考排名671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学教育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乌塔中小学阅读心得五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大全
破冰行动电视剧观后感五篇
平安夜圣诞祝福语五篇
乌塔中小学阅读心得五篇
城南旧事读后感大全
破冰行动电视剧观后感五篇
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观后感范文
海底两万里最新读后感800字【五篇】
骆驼祥子一至三章读书笔记800字五篇
华南农业大学在天津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江苏高考排名166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烟台科技学院和上海电机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3180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13381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和云南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州高考排名328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161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和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东东软学院和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黑龙江高考排名106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60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豫章师范学院和盐城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浙江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北高考排名1758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6716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枣庄学院和浙江农林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广西高考排名331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40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在河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活法的读后感个人范文wp1
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小说哈利波特读书笔记个人感悟五篇
海底两万里第三十七章读书笔记五篇
道德经读书笔记心得领悟五篇
平安夜圣诞祝福语五篇
森林报读后感
草原上的小木屋读后感大全8篇
地球上的星星教师的观后700字五篇
雨中的父亲主题作文五篇
儒林外史读后感作文五篇
格列佛游记初中读后感800字五篇
精选五篇少儿读物伊索寓言读后感相关范文600字
柳林风声读书心得初中范文
红楼梦1000字读后感大学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