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读后感

张东东老师

  我原本以为纪实类的书籍会没什么意思,更何况是一个外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纪实书籍,可是《寻路中国》却完全改变了我的看法。以下是要给大家介绍的关于寻路中国读后感,欢迎各位的参考!

  篇一

  厨房里的人类学家庄祖宜在微博上说,何伟到了成都,这个城市的有趣指数提升了!

  然后另外一位博主也说得知这个消息了。微博下面的评论里都在说他写的书。这是一个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人,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一番。

  何伟是《纽约客》《国家地理》等杂志撰稿人,曾经写了中国三部曲,评论里都在说阅读的乐趣,于是在Kindle里下了《寻路中国》看了起来。

  有评论说:何伟笔下的中国是我们熟识无比,却也熟视无睹的中国。我一边读,一般深以为然。一个外国人视角,对中国无比熟悉,又带着外来者角度的人写出来的就是我记忆中的过去,那些我熟悉无比又渐渐遗忘的过去的中国。

  书中开头何伟写道:中国的很多公路仍然十分空旷,尤其在大西北的草原上,通往喜马拉雅的公路上,车辆稀少,只有漫天的北风和沙尘。即便在沿海那些发展迅猛的城镇里,也到处是空旷之路。它们连接着一个个正在建设中的工业区,以及规划中的公寓住宅区。它们在一片片梯田之间蜿蜒伸展着,而这些地方不久就将成为城市的郊区,它们连接着一个个村庄,二十多年前,这里的村民们只能步行出门。正是想着那些正在快速消失掉的空地——连接着故地的新路,以及即将倍改变的景观——最终激起了我的愿望,在中国申领驾照。

  这本书的背景是2001年,那一年我刚刚上大学,而这个外国人在中国已经居住了五年,最初在四川陪陵做大学英语老师,写出了最初的中国第一部曲《江城》。这部寻路中国,是他从山海关开始沿着长城一路向西部内陆自驾记录。那时候的中国估计没几个人有自驾游概念,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

  有关长城,他搜集到了20世纪20年代,一些中国精英知识分子的提议“长城筑路之废物利用。就是提议沿长城建设一条公路,不过并没有什么反应。书中,何伟驾驶着租来的车一路向西,遇到马路上晾晒庄稼,人们借用路过汽车轮子脱粒,从刚开下车踌躇、征求同意到后来直接帮忙脱粒的态度转变。描写写搭他车的形形色色的人们,写长城边村庄里一位老人,自发对长城历史沿革进行研究的退休村支书,写他希望作者下次来带上考古专家。他因长城上的标语,去挖掘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背后的故事,那些为世行贷款项目而劳作挖树坑的村民,接待他来访的地方干部……种种经历,有一种扑面而来的熟悉感。

  阅读起来确实有趣。

  对了,据说何伟要在川大教一年非虚构写作。评论区有好多人说:毕业早了!

  这本书还没读完,会继续。

  篇二

  寻路中国,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奇妙旅行,从一个外国人的视角来观察中国,里面的故事我们都很熟悉,那些故事就是我们身边的故事,但是某些故事在外国人看来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但是中国人习以为常,但是当我读到这些故事的时候,想起身边的事情,发现很多的事情都是那么的不同寻常

  《寻路中国》的作者是一个美国记者,他的中文名是何伟,通过在中国接触最普通的中国人了解中国的发展和变迁,他住在离着北京市区很远的一个农村,是为了在那里观看长城,在农村住的经历,通过最普通的一个农民生活的变迁来了解中国的发展对于普通人的影响,那个农民弃农经商,有着聪明的头脑和对新事物的适应,但是对于某些老的观念还一直保持着,比如孩子的名字等等,体验中快速变化的中国中的变与不变,还有在这种变化中中国人保留的和接受的东西,在他的故事中没有什么名人,都是最普通的人,通过他接触的人了解到各种人推测出中国的现状,只有普通人的变化才能更好的说明中国是否发生了改变,又有什么改变,这些改变是好还是坏的。他写这个文章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记录下快速发展下的中国,在一个外国人的眼中的样子,有些现象是我们很难留意到的,但是何伟通过自己细腻的的观察都记录了下来。

  有的时候我感觉外国人比中国人更关注中国的文物和人文,何伟开车走长城线,想看看现在的中国长城的保护情况的,但是中国现在的人很少关注这个,大部分关注的都是钱,或者说现实的生活。还有北京有个动物保护所也是一个老外志愿建立的,还有在广西支教的人,也有老外的身影,但是更多的应该是本国的人在默默的坚持,但是我还是很佩服这样的志愿者,超脱了国家,达到了为了人类的思想程度

  中国人有一种强大的爆发力,当人们认定一个方向之后,那股子冲劲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中国改革三十年的成果就是一个明证,中国还有一种保守的思想,遵循着传统,有的时候传统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所以会有各种糟糕的事情发生。

  作者不仅仅关切着那些正在消亡的村庄,也在思考着中国的未来。

  篇三

  《寻路中国》的作者是外国人。《寻路中国》的观点是外国人的观点。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有人说,也许外国人的观点比较客观一些,这是对的。你可以在这本书看到,作者对中国政府的不满,对现在制度的不满,对当今官员腐败的不满。对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感慨,对中国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感慨,对中国工业小镇巨大变化的感慨。

  《寻路中国》是其中国纪实三部曲之一,不同于前两部对中国政治、文化的研究,它探讨了中国经济、探究个人对巨大变革的应对方法。一是作者驱车,沿着长城一路向西,从北京到内蒙古,横跨大半个北方的所见所闻。二是通过作者生活的一个在北京郊外的落后乡村的巨大变化,描述了村里农民家庭转农为商的过程,和村里基层政治竞争的过程。这也是本书的特点。因为同样是研究国家的核心议题,但不是通过着名的政治文化事件来解读,而是在微观上,普通中国人的身上,汽车道路里程上,以个人的观点,以一叶落而知天下。我作为一个读者,也被其深深吸引。因此,我推荐这本书。其它的就不剧透了,还请各位抽空去了解。

  篇四

  彼得.海斯勒的第二本书《寻路中国》,在微信读书里刚上线,就被我购来读,现已接近尾声了。

  他的第一本书《江城》我接连着看了两遍,对他的写作方法及观察问题的角度欣赏不已。《寻路中国》是作者观察中国的三部曲的尾曲。

  2001年作者考取了中国的驾照,此后的七年中,他驾车漫游中国的乡村与城市。见证了中国经济转型期的高速发展、社会意识形态与人们的生活状况。他用美式思维来看待九十年代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用中立客观的眼光来观察急速发展的中国社会,用 第三者的视角客观记录了当时中国的发展变迁。他叙述了中国农村的农民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过程,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他 的写作风格“语带一分讽刺,二分幽默,三分何伟式偏见,四分中国式真实”。看毕掩卷而思,对作为经历过这个发展阶段的我来说,不得不佩服作者对中国的观察细致入微和客观真实。

  本书由三个部分组成:长城、农村、工厂。

  长城。2001年,作者在北京居住,他考取了中国的驾照,然后按照《中国地图》有长城的图标的指引,租了一辆车子,一路向西。于是他开车横贯河北、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行程三千六百公里。一路上,他观察了长城废墟。在高高的山巅,长城傲然俯瞰着脚下的村落。石砌的基座、灰砖砌成的墙体,依旧牢牢地附着在山脊上。可长城的雄风已经不再,到处是残垣断壁,很多地方的城墙倒塌,墙砖被农民用来修建房舍或道路。他观察到了农民把谷物铺在公路上,让车子碾压脱粒。他还参加了几次葬礼,了解当地人的殡葬习俗。作者一路向西,没有日程和计划,他尽量沿着看得见的长城路线行驶,并总爱沿着不知名的小路行驶,有时走着走着就没路了。他就这样走走停停,遇到令他感兴趣的事情,他就停下来观察采访,然后又再上路。

  完成北方自驾游六个月后,他又再度出发。沿着长城遗迹往甘肃内蒙古方向驶去。在内蒙古,他看到了可追溯到公元前221年的最古老的城墙,也看到了现代中国,修筑道路是应对贫困的一项策略,到处在修路。在包头的道路上,他看到了大量的像兵马俑一样的交警塑像,而很少看见真人交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官员的形式主义作风。他还观察到每当他经过村庄时,看到的都是村庄的没落,村里只有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并且关注到了留守儿童的现象。我想在全国各地打工者南下的火热的年代,很少有人关注留守儿童吧?而如今,它被列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被正视,寻求解决之道。作者以敏锐的视角,在当时就已经观察到它的问题所在。

  作者两次往西部行走,都是偏僻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为避免麻烦,他都是自带帐篷,睡在野外,或是在汽车旅馆睡一晚,为的是避免麻烦。因为,那些地方几乎没有外国人来访,人们的思想也很保守,防备意识很强。他可谓风餐露宿,历尽艰辛,但在他的文字里丝毫没有表现出艰苦的情绪,反而用平实的笔触描写了西部中国人民的友善和纯朴。作者笔下的人物,从没有达官显贵,都是生活在农村的普通老百姓,他们的生活状态最能反映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最能客观反映经济发展给人们生活和思想带来的变化。

  篇五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身在熟悉的环境,遇到很多事都会不经意地寻求“习惯”,一位美国人恰恰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维,《寻路中国》有些意外地成为了2011年新浪读书十大好书第一名,究其原因,正是由于他看事物不同的“角度”吧。

  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杂志驻北京记者。这位记者并不看中国跃居世界第二的GDP总量,而是静静地俯下身,远离大城市,从“城墙”、“村庄”、“工厂”三个视角进行游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不为国人所知的画卷。

  “城墙”,目睹中国历代君王从兴盛到衰亡的历程。何伟恰恰不走寻常路,他沿着长城向西,寻找那些非知名的城墙,听着当地人充满自豪地说着曾经的故事。当地人与何伟交谈时笑道,这些故事,十几年来第一次来询问的竟是一个外国人。不知怎么回答的他,也只是笑了笑。

  “村庄”,是中国近三十年来改革变迁的见证。当何伟走进一个又一个村庄,目睹这些地方和他所看到的中国古装剧中展现的集市、马车、熙熙攘攘的茶馆有着天壤之别,那里所有的,只是一些老人和未成年的孩子,还有极少数的妇女。当问及男人去哪里了的时候,村里人非常自豪而又坚定地说道:都去城里打工了,娃啊,等你长大,就能和爸爸一起去打工了。更有年长一些的村民指着远方:旁边的许多村落已经没有了,可能未来,现在的村子也会成为历史吧。

  “工厂”,告诉我们近几年经济大增长的原因。随着工业化的大力建设,各个地方政府都开始了工业化规划,而小城市则针对某些劳动力集中型产业开设了企业、招商引资。何伟见到了这些企业里的工人,和他们谈生活的改善,也看到了这些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的挣扎。而这些现状,至今仍在中国的各行各业里发生着。

  如果说“城墙”代表了历史,“村庄”代表了过去,而“工厂”则代表了现在。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看来,这些都是不可思议的。回顾80年之前的美国,几乎有着极为相似的情况。比如行为准则中所讲的“人情”与“规则”的辩论;比如离开家里人独自到城里打工奋斗的辛苦;比如小作坊里辛苦劳作的工人因缺乏维权意识而被剥削、不懂维权。而何伟告诉我们的恰恰就是如此!中国正在经历的30年高速发展,是美欧发达国家几乎100年的历程,我们的装备和高楼等硬件上去了,但其中难免会碰到思想、文化等软件跟不上的问题,会碰到由于浮躁而带来的功利主义和缺乏耐心去钻研、实现自我理想的信念。但正如书名“寻路中国”所讲的那样,凭着我们民族精神中的刻苦努力,找到那条通往成功的正确道路,在今后的岁月中,相信祖国的未来、人民的生活必将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