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范文(精选五篇)

李盛老师

  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社会管理创新和政法工作会议精神,以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通过深入开展法治企业创建活动,努力将法治建设的触角延伸到企业的每一个角落,为构建和谐作出新的贡献。

  二、创建目标

  法治企业的创建活动在全市所有企业中展开,重点抓好200人以上的骨干企业。通过努力,法治企业创建的达标率确保在去年基础上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法治企业合格单位创建工作确保走在市同行的前列。指导培育好市供电公司、市电信公司、晨牌药业有限公司、英力科技公司等典型。

  三、实施步骤

  6月份,各单位督促企业制定好年度创建方案、充实完善创建领导小组及工作人员,并对照创建标准,抓好各项工作落实。10月底,各单位自查,并将自查结果报发改委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份,我们会同相关部门复查、综合评估,并将复查结果和拟定达标单位名单报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备案。

  四、法治企业创建工作规范

  (一)环境建设

  1、张贴1—2条宣传标语:例如“大力开展法治企业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企业法治化水平”,“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2、设置厂务公开栏,栏内主要内容:

  ①厂务公开工作组织领导机构,配以负责人照片、联系电话;

  ②企业年度工作指标任务;

  ③企业重大事项公告、重大活动通知;

  ④企业职工上月(或本月)工资福利发放情况(工资表)、职工社会保险办理及险费缴纳情况(参保职工名单、上月或本月缴费凭证);

  ⑤职工评先受奖及处罚、解除劳动关系情况。

  3、开设法制宣传栏:粘贴最新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摘编、法制漫画等。

  (二)制度建设

  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汇编);

  2、企业职代会制度或章程;

  3、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职工学法制度、年度学法计划;

  4、企业安全生产组织管理机构网络、责任制度;

  5、其它应当依法建立的制度。

  (三)阵地建设

  1、建有职工法治学校或职工法制教育活动室,并做到有企业普法工作领导组组织、有教育培训制度,有普法资料(法律知识读本、宣传小册子及职工维权明白卡、有普法教员,有日常活动资料);

  2、依法建立工会组织,设立职工维权站(挂靠工会办公室),有组织、有制度、有活动、有工作台帐;

  (四)法治活动

  1、建立落实职代会制度、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工(代表)大会,组织职工民主参与企业管理;

  2、开展集体协商活动,企职双方代表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和工资等专项集体协议;

  3、做好职工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履行、变更、解除等工作。

  (五)台帐资料

  1、上述有关工作形成的台帐资料;

  2、本企业“法治企业”推进工作领导(指导)机构、日常会议记录(参加上级有关会议记录,本企业领导组议事记录等);

  3、年度创建活动计划及小结;

  4、其它相关台帐资料。

  五、创建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各单位要在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明确目标,分工专人负责,认真履行各自职能,加大人财物的有效投入,努力把创建工作抓紧抓好,落到实处。要经常分析形势,努力探讨创建工作与经济工作及其他工作的最佳结合点,寻求创建的新思路,创造出新的具有本单位特色的法治企业新成效。

  2、加强交流沟通。

  要围绕法治建设的整体进程和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坚持“条块结合、齐创共建”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信息交流,经常通报工作情况,要多与企业沟通,适时指导企业创建工作,帮助解决创建中遇到的难题,从而形成良性互动、协力共建的工作局面。

  3、注重典型培育。

  在开展创建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努力培植出具有各自特色的先进典型,力争在市乃至全省推广。在培育典型过程中,各单位要按规范建立好创建台帐,督促其做好日常资料的积累。同时,要注重典型引路,严格对照创建标准,全面推开法治创建工作。

  4、营造创建氛围。

  各单位要采取多种形式,在醒目位置制作公益广告牌,悬挂横幅标语,制作宣传图板,发公开信、自办文艺节目等,广泛宣传发动,积极营造创建工作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法治企业创建的知晓率和参与率,以夺取法治企业创建工作更大的成绩。

  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 篇2

  为大力推进我市法治文化建设,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法治意识和法律素质,培养公民法治信仰,活跃城乡市民法治文化生活,增强新形势下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经市委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司法局研究,决定在我市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委“推进科学跨越发展,建设幸福江山”的战略部署,贯彻法治江山建设的总体要求,坚持*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法治理念,坚持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注重特色,有重点、多层面、全方位地开展*法治文化建设,把普法宣传与地方特色文化结合起来,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把法律历史形象化,提高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认识水平,增强法治理念,为建设富裕和谐幸福的新江山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总体目标:

  以传播法治文化、养成依法习惯、弘扬法治精神为主题,围绕树立新理念、引领新风尚、体验新生活,不断加大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力度,建立法治文化人才队伍,创作一批法治文化精品,组织开展丰富多采的法治文化活动,优化法治文化传播途径,打造具有江山特色的法治文化建设品牌,引导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制意识,树立法律信仰,全员参与法治文化建设,推进法治江山建设进程。

  二、活动内容和具体要求。

  (一)加强阵地建设,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在我市培育一批具有法治文化元素的“法律六进”示范点,全力打造江山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以“法律六进”示范点和江山市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为载体,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活动,举办一次全市法治演讲活动,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手机短信、社会公益广告等大众传媒作用,扩大法治文化宣传的覆盖面。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宣传氛围,推动我市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二)整合文化资源,培育江山法治文化。

  将法治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廉政文化、行业文化、旅游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机关文化等有机结合,积极开展“法制宣传进乡村”、“法治文艺演出进集市”等巡回演出,精心培育有特色、高品位的江山法治文化,加大典型培育和宣传,推动我市法治文化建设深入开展。

  (三)丰富法治实践,弘扬法治精神。

  坚持法治文化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法治文化渗入到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之中,融入到创建法治县市(区)、创建文明城市、民主法治村(社区)等活动之中,通过普法依法治理,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执法部门依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公正司法水平,大力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四)强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法制讲座。

  定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积极培养法治文化宣传人才,充分发挥江山市普法志愿宣讲团和普法骨干、法制副校长的作用,深入机关、企业、学校、乡村、社区和单位积极开展法治讲座活动,通过讲座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法律素质和法律意识。

  (五)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法治文化宣传。

  鼓励各类文化团体参加法治文化建设,引导法治文化产品创作和推广,组织开展法治文艺演出等活动,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活动,将媒体作为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实现资源共享,整体联动,在全市形成浓厚的法治文化宣传氛围。

  三、活动步骤和时间安排。

  法治文化建设活动时间为20xx年xx月至xx月,分为动员部署、组织实施、总结表彰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xx年xx月)。

  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根据法治文化建设活动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安排部署工作。

  2、第二阶段:组织实施(20xx年xx月至xx月)。

  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根据工作方案,层层落实工作任务,大力建设法治文化阵地,精心创作法治文化作品,广泛开展法治文化活动,积极营造法治文化氛围。

  3、第三阶段:考核总结(20xx年xx月底至xx月)。

  对各乡镇(街道)、部门单位法治文化建设活动目标任务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总结。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乡镇街道、机关单位法治文化建设。

  结合创建学习型机关、服务型机关,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单位”活动,进一步健全机关、单位学法制度,把法律知识学习纳入日常学习计划,定期开展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考核工作。加强本单位学法阵地建设,完善法制教育宣传栏,机关单位人员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加大对机关干部执法水平考核力度,把执法水平和执法效果作为“法律进机关”工作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健全执法责任制、执法公示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和执法考核评议制,通过生动的形式、新颖的载体,打造富有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法治文化。

  (二)加强乡村法治文化建设。

  深入开展“法律进乡村”活动,加强对农民尤其是农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法制教育。采取张贴法治警句、悬挂宣传标语、发放法治文化宣传资料、举办法治文艺演出、对农村“法律明白人”定期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援助服务等形式,加大法治文化宣传力度,提升农民法律素质,引导农民学法用法、依法参与村民自治和其他社会管理活动,为建设*新农村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三)加强社区法治文化建设。

  建立完善社区法治文化宣传栏、板报、墙报等传播阵地,以“法律进社区”为载体,定期组织司法工作人员、法律工作者、大学生法律服务团成员开展法律咨询服务;注重培养和扶持社区法治文化人才和团队,鼓励在文艺、法律等方面有特长的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活动。以在职和离退休的教育工作者、党员干部、职工以及有文体特长居民为主体成立社区普法宣讲队,通过开展文娱、健身、文艺演出等活动宣传法律法规、国家政策;逐步开辟社区法制宣传图书角,设立“律师信箱”,定期解答社区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通过构筑较为完善的社区服务网络,不断丰富社区法制文化建设的载体,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有效促进社区法治文化建设。

  (四)加强企业法治文化建设。

  坚持法治文化与企业文化、诚信建设、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相融合,完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学法制度,加强企业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依法经营、依法管理的能力。充分发挥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及企业普法助理员的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律进企业”活动,激发企业法治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五)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深入推进法制教育进课堂,广泛开展法治文化进校园活动,组织青少年法制报告会、法制故事演讲、法制漫画创作比赛、法制影视观摩、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活动,建设一批集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校园法治文化长廊,不断创新校园法治文化载体,增强互动效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

  (六)积极引导法律服务工作者通过执业活动。

  做法治文化的实践者、推动者,把法治文化融入法律服务中,促进法治文化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把我市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普法志愿宣讲团成员等法律服务资源进一步整合起来,建立起科学、高效、可操作的法律服务平台,做到优势互补、互助互利,共同参与到法治文化建设活动当中。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是我市“六五”普法规划一项重要任务,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各项工作的大力开展,将法治文化建设与群众法律素质提升工程工作相融合贯穿,深化内容、丰富载体,全面推进我市法治文化建设和创建幸福江山等活动的开展。

  (二)整体合力推进。

  各单位、各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突出重点,整合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积极推进。与相关工作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强力推动法治文化建设“大联动”工作体系,努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三)务求工作实效。

  各乡镇街道、部门要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服务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任务,作为提升公民法律素质、强化法治意识、提高我市法治化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统筹谋划,强化措施,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创建法治城市、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风清气正的法制环境。

  (四)重视信息报送工作。

  各单位、部门要及时将本单位、部门活动实施方案及各个阶段工作的安排部署和开展情况、图片等资料上报江山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便于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掌握全市法治文化建设的工作动态,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将各单位、各部门“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主要依据,通过检查、指导、考核,对在法治文化建设活动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部门予以表彰。

  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 篇3

  一、活动主题

  法律顾问走基层、法律扎根村(社区)

  二、活动内容

  可以开展下列法律事务:

  1、开展村(居)务“法律体检”

  2、法律培训

  3、法制宣传、法律咨询

  4、协助矛盾纠纷调处

  5、依法开展法律援助等

  具体活动形式由各法律顾问与聘请村(社区)按照活动要求自由商定。活动期间须保证法律服务工作到点、到位,实现“村村(社区)见顾问”。

  三、活动步骤

  1、准备阶段。6月下旬,召集各镇(街道)司法所长、法律服务机构主任召开动员部署会,积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6月30日前,各法律顾问与聘请村(社区)商定到村(社区)集中服务的时间与形式,由所在法律服务机构汇总后报局法管科,法管科汇总后统一制作《活动服务表》。

  2、实施阶段。7月5日、6日,按照《活动服务表》,各村(社区)相继开展“法律顾问进村(社区)”集中服务活动,请各村(社区)、法律顾问做好活动记录工作。

  3、总结阶段。活动结束后,各镇(街道)司法所负责收集所在镇(街道)相关村(社区)开展“集中服务活动”的资料,汇总后报送法管科。法管科负责对整个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

  四、工作要求

  1、统一认识,加强领导。集中服务活动是“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社区)”活动的深化,是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各参加单位要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各镇(街道)司法所、法律服务机构要协调好、配合好各村(社区)开展“集中法律服务”工作,各法律顾问要及时与聘请村(社区)商定服务时间及形式,确保此项活动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加强对深化“百名法律顾问结百村(社区)”活动的宣传,营造司法行政机关和法律服务队伍为我县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服务的良好氛围。通过电视、电台、广播等新闻媒体做好宣传发动,以及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典型案件的宣传工作。

  3、注重实效,强化指导。法律顾问要注重聘请村(社区)的实际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开展集中法律服务活动,实实在在地为基层服务。活动期间,县局将组建活动小组,选择部分村(社区)开展现场巡查,加强对此项活动的工作指导。

  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 篇4

  一、总体目标

  以“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为主题,通过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景区活动,大力推进“六五”普法规划的全面实施,进一步扩大法制宣传教育的覆盖面,提高全体公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和法制观念,培育*法治文化,弘扬*法治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促进法治建设,为加速建设首善之区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主要内容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百部重点普法目录》,突出抓好宪法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法律体系和国家基本法律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深入开展与维护社会稳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积极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三、工作措施

  (一)精心设计活动载体。

  在全区普遍开展“七个一”活动,即:法律进机关(牵头单位:区直工委),举办一场机关法制讲座;法律进乡村(牵头单位:区农委),组织一场农村普法大集;法律进社区(牵头单位:区民政局),举办一场社区法制文艺演出;法律进学校(牵头单位:区教育局),举办一次法制主题班会;法律进企业(牵头单位:区经信委),举办一场法律知识竞赛;法律进单位(牵头单位:区总工会),举办一场法律宣讲活动;法律进景区(牵头单位:区旅游委),举办一次法制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在组织好“七个一”活动的同时,精心设计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特色的活动,推进主题活动不断深入。

  (二)加大工作指导力度。

  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自身特点,确定主题活动每一“进”的内容、途径和方法。法律进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落实每一“进”的责任单位,明确职责,量化指标,完善标准,推进主题活动顺利进行。要结合中期督查,加强对主题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考评,推进“法律七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认真总结推广好的经验,探索建立“法律七进”活动示范点,以点带面,全面推进。

  (三)扩大覆盖面和渗透力。

  坚持从群众需要出发,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和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不断扩大主题活动的覆盖画和渗透力。大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推动主题活动向基层延伸,尤其是向偏远乡村、新建社区、城乡接边、集贸区场、流动人口聚居区等区域延伸,使主题活动覆盖基层社会的各个方面。

  四、时间安排

  (一)启动阶段(4月)

  4月中旬前,区司法局、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活动方案,进行部署。4月底前,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实施方案,进行再动员。

  (二)实施阶段(5-10月)

  1、各地各部门各单位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开展“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区依法治区办会同区直“法律七进”牵头部门开展“法律七进”现场活动。

  2、组织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者、普法讲师团成员、普法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3、开展“法律七进”活动示范点创建活动。

  4、出台全区“法律七进”工作制度。

  5、利用普法网、政府网开设专栏、设置专题开展网上主题教育活动。

  (三)总结阶段(11月)

  各地各部门对“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材料报区依法治区办,区依法治区办结合“六五”普法中期督查总结,对主题活动进行全面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开展“深化‘法律七进’推进法治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是推进“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实施的一项重要举措,全区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制定活动方案,落实各项保障措施,确保活动顺利进行。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责,加强与“法律七进”牵头单位的协作,做好动员发动、组织指导、跟踪督导工作,推动主题活动不断取得新成效。

  (二)精心组织,注重实效。

  要把开展主题活动与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工作,与开展“江淮普法行”及重大节点专题宣传、公民旁听庭审、各类法治创建等活动,与贯彻实施年度依法治理与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要点结合起来,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要创新活动形式,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搞好“自选动作”,不断提高主题活动的水平。

  (三)广泛宣传,扩大影响。

  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宣传报道各地各部门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和典型经验,努力扩大主题活动影响。

  法治建设的实施方案 篇5

  一、着力提升依法服务保障发展大局的水平

  1、积极推动法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为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建立健全依法服务保障经济发展的常态工作机制,加大对新材料、新能源、低碳产业等新兴产业的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力度。

  2、加强企业法治建设,促进依法治企,诚信经营。深入开展“诚信守法企业”活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切实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落实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3、组织开展专项执法行动,依法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的培育、创造、运用和保护,运用法律武器和法治手段,依法保护知识产权。

  二、着力增强依法执政能力建设

  4、加强各级党委(总支)的依法执政能力建设,切实提高领导干部的执政水平。进一步健全重大事项决策机制,推进重大决策听证制度、合法性审查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

  5、强化各级党委(总支)中心组学习制度,将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执法守法情况纳入德、能、勤、廉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

  6、积极实施党内重要情况通报制度,进一步扩大党员群众对党内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

  三、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7、加强行政决策程序建设,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不断完善重大决策听证制度,扩大听证范围,有效确保听证参加人具备广泛代表性,科学提高听证意见在行政决策中的.权重。

  8、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着力推进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重点推进公共资源配置、重大项目建设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9、继续组织开展“规范执法示范点”创建活动,合理界定执法权限,明确执法责任,推进综合执法,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坚持管理和服务并重、处置与疏导结合,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四、着力推进公正廉洁文明执法

  10、以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文明执法为抓手,切实加强制度和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执法监督;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建设,提高执法质量;细化执法责任制和责任查究制,提高执法效率。

  11、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立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目的。建立健全信访倒查机制,从源头上防止或减少问题的发生,着力化解信访积案。

  12、组织开展执法专项评查(议)活动。认真开展对执法活动的检查,查找并整改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执法问题。

  五、深入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13、全面落实普法规划。高起点谋划普法规划,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切实加强重点对象的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强化公民权利和义务教育,责任和意识教育,诚信和守法教育,拓展学法守法的广度和深度。

  14、大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切实把法治文化建设作为推动法治实践、深化全民法制宣传教育的战略举措。努力推进法治文化与行业文化的高度融合,不断做大做强法治文化品牌。

  15、全面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建设。要以“放心消费在商贸城”为内容,全力打造法治经营市场,巩固和发展法治文化“一镇一品牌”的工作成果。

  六、继续

  推进法治系列创建活动

  16、不断提升基层法治创建实效,深化“法治镇”、“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因地制宜整合基层创建工作资源,以法治的理念推进法制建设工作,建立健全覆盖镇、村(社区)的法治工作组织网络,不断提升基层创建工作的实效,促进法治化建设不断深入。

  17、全面推进平安法治市场创建活动,规范专业市场和农贸市场创建工作机构,建立完善消防、监控、法制宣传等相关设施,开展星级服务评定活动。

  七、认真落实法治惠民举措

  18、继续实施法治惠民工程,切实通过法治实事工程解民忧、惠民生,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利,促进发展维稳定,不断增强法治建设的影响力。

  19、进一步加大对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征地拆迁、劳动保障等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热点领域的执法督查力度,推动实事项目全面实施,为群众提供更多的方便和实惠。

  20、依法管理各项社会事业,推动公用事业单位按照管理与服务并重的要求,依法规范服务范围,不断提高依法管理与服务水平。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把法律实施作为重要手段,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八、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1、要深刻认识加强法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始终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社会治安问题、最关注的权益保障问题、最关切的公平正义问题,着力提高法治意识与能力。

  22、依法治理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推动法治建设上下互动、整体联动,形成齐抓共建的整体合力。

  23、加大创新力度,不断推进法治建设实践创新。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实际,善于发现典型、及时总结典型,通过对典型的宣传推广,发挥典型引路示范效应,真正形成勇于探索实践、积极学习借鉴、相互比学赶超的法治建设局面。

  24、切实加强法治建设的舆论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及时宣传法治建设中的先进典型和创新经验,努力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