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竞赛方案

阿林老师

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竞赛方案

  ICE: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方案

  Ideas for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s(ICE)相信流行音乐文化是变化的文化,因此流行音乐的建筑设计应该是变化的空间结构。他们想把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开发成为一个平台而不是仅仅设计一个建筑,这个平台将街道,公园和步行街道网络集合在一个建筑框架内。他们的设计策略通过三个不同的因素来定义:

  首先,这里主要用于举办各种音乐活动,户内和户外礼堂通过舞台区连接起来。其次,这是一个城市街区公园,漫步道从Xinsheng路延伸到中心内,这里主要举办一些临时性的演出活动,比如街头音乐表演和即兴演出。最后是公园,它是一个休闲地带,同各个区域相连接。

  台北公园音乐中心通过一条城市街道花园贯穿于整个建筑之中。在举办主要的音乐活动时,街道就成为了一个演出场地。音乐中心主体位于中心位置,由室内和室外礼堂构成,它们由舞台区域连接。户外演出区中有一个三维空间的花园,是整个建筑的绿色核心部分。

  展览区和演出区在建筑的上层,并延伸到建筑的公共空间之中,这就解决了观看人数过多的问题。城市街道公园是举行整个演出活动的延伸空间,它将城市和音乐中心结合了起来,成为了城市中的一个景观建筑。

  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弗拉基米尔·普罗特金

  TPO“后备力量”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的这个项目看上去像是一座巨型的床,这座“床”可以变成露天的舞台。

  这个建筑面积相当大(超过5万平方米)并且有着各种各样的功能——从休闲、文化到办公、贸易、运动与服务。然而,尽管规模非常巨大,但是建筑场所却是非常小的一片梯形土地,与铁路轨道直接相邻。为了尽可能扩大建筑面积就必须利用铁路上方的空间。这也是TPO“后备力量”这套设计方案的亮点所在。设计师们不是将铁路用宽广的桥而是利用长长的绿化带交叠起来。这种结构不仅可以遮盖住通向场地的铁路,还可以连结车站区现有的平台和新的建筑。新大楼之一直接创建在绿色平台的基础上,从平台到大楼是两条优雅的坡道。

  Studios:台北流行音乐中心

  美国公司Studios为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了这个“Cicada Pop”的方案。

  设计师根据“蝉”设计了该方案,这种昆虫在台湾基本已灭绝。“Cicada Pop”代表了自然的世界在日益发展的台北市中的重生,它是中国卓越传统的一个象征。

  这个新的流行音乐中心是南港区风景中的一座地标,它表现出了流行音乐和青春的力量。蝉冲破限制,面对着城市中心,Danshul河和台湾海峡。

  这是个多层的彩色的世界。Cicada Pop台北流行音乐中心将会成为台北市的一个图标式建筑。建筑中将建有办公区,店铺,广场,主大厅,品牌馆,住宅和大型的户外演出平台,这些都将位于城市的上空,人们在这里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可以饱览城市的风景。

  Label:台北流行音乐中心

  现在继续为您介绍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竞赛的参赛方案,这个是比利时Label建筑事务所的设计方案。为了更好的适应与融入周围环境,三层楼的建筑中开了许多开口。开放式的屋顶除了允许娱乐外,同时还可作为一个巨大的露天剧场,并且有台阶联通室内。

  Dakhu: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方案

  韩国设计团队Dakhu工作室展示了他们的台北流行音乐中心的设计方案。

  建筑是一个高耸的多层半开放结构,拥有可以举办各种演出和文化活动的.灵活的演出空间。音乐中心开始于一个直线形的公园,这是一系列环保的公共户外空间,它以多样化的空间形成了一个音乐和文化演出集会地。它同样也形成了一个公共的音乐球形空间,在这里数字技术可以使游客在各个区域都能欣赏到音乐。

  室内展览空间,制作和支持区位于多层结构的建筑之中。在这里不仅可以使用数字技术播放音乐,也可以通过LED系统播放数字图片。同时这里也可以作为支撑和转换下方空间的器械的吊架。

  考虑到可持续性,台北音乐中心将积极利用雨水。多层结构中的平台在下雨时将形成水道,为水文冷却系统收集雨水,同时保护室外空间免受雨水的侵袭。最上层的平台作为收集雨水的水池之外,也可同光电池板一起作为太阳能收集器。

  北面的一层是个开放的空间,它将绿色道路,西面第二阶段空间和南面的直线空间连接在一起。

  南面直线公园中的数字音乐凉亭形成了周围区域的地标,同时它们也作为广播站以及支持户外演出的机关设施。

  Suppose:台北流行音乐中心

  今天继续为你报道台北流行音乐中心设计竞赛的方案,这里是日本suppose设计工作室的方案。设计是基于自然地貌-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