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论坛发言稿(通用五篇)

莉落老师

  读书论坛发言稿1

老师们:

  下午好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书目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采用日记的形式,讲述一个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们所表现的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这正是小说颂扬的地方。小说记录了长辈们对孩子的教育和启示,附在日记后面还以第二人称写了他们呕心沥血的教子篇。这本小说在漫长的岁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长。可以说,这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爱祖国,爱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与苦难。

  这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医院的天使”。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齐启禄的小男孩,由于他的父亲到法国做工,前天回意大利。在那不勒斯市下船后突然生病,因此住进了医院。一面写信给他妻子,告诉她自己已经回国,及因生病入院的事。妻子得信后虽然担心,但因为有一个儿子正在病着,还有着正在哺乳的小儿,不能分身,不得不叫大儿子前往看望父亲。孩子在医院却一直照顾着一个外人,最后不但不和真正的父亲回家,却要坚持照顾着那陌生人。

  爱自己的亲人是应该的,也是容易的,但如果一个人只懂得爱自己的家人,除了家人之外的人一概不爱,那他就是一个可悲的人,他并不真正明白爱。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去感受去学习那种爱呢?!

  请回过头看看现实,这世界上并非充满着爱,穷人对富人,大多都是将真正的爱看作是一种奢侈品,而将金钱、利益至上的人。

  我认为《爱的教育》虽然讲的是情感教育,却洋溢着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在阅读时好似把我带入了广阔的社会中去,它真正让我懂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每个故事都讲述了那些朋友的友谊和宁肯牺牲自己的高贵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爱可以比成很多东西,确实这样但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

  读书论坛发言稿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很荣幸今天得此机会与大家做一次简短的读书心得交流!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古语又有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虽然我们不能真正的从书中寻找到富贵与美女,但书中自有我们所需要的,需要的就是最好的。我想我们读书读的就是一种需要。最近拜读了《江苏教育》中的一篇文章,使我受益匪浅。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书中自有你所需》。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的感受如下:

  一、优化单元教学内容,提高整体教学能力。

  文中提出:要以语篇为单位进行整体教学,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无论是生词还是句型都应该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思考,结合文化语境背景进行分析。

  我的体会是: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设计中,我要根据A部分的不同情境话题,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精心整合文本,进行个性化设计。

  二、新颖、独特的板书设计是一节好课的“凤尾”。

  文中提出:你的板书是否简洁,图画是否生动活泼,结构造型是否精巧,是否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这是评价课的。有效性的标准。

  我的体会是: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斥着英语课堂的今天,很多老师通过课件演示省了板书的生成与设计,迫不得已时,草草了事。

  板书首先要能够较好的概括文本内容,帮助学生归纳所学知识点。板书还应该给学生留下一定的观察与想象的空间,简洁明了。

  三、教师的语音语调是一节课的“门面”。

  文中提出:教师的发音标准,能根据角色的不同,变换声调和音色,能够激起学生跟读模仿的兴趣。

  我的体会是: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老师很少模仿课文录音练习朗读,依赖于现代化的多媒体、录音机展示课文内容,一旦抛开了这些教学用具,拿起课文来领读或在课堂上使用英语交流时,发音难免带有浓重的“地方特色”。

  四、教师的反馈,可以增加课堂的交互性。

  文中提出:教师的反馈,有语言性的和非语言性的,如:手势、眼神、微笑等。 我的体会是:虽然我们在平时教学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语言性的反馈,但却忽视了非语言性的反馈。有时,当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可以给孩子信心。当上课时,有学生在桌子下做小动作时,老师走过去轻轻地拍一下孩子的肩膀,得到的效果往往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厉声批评的要好。

  读书就是学习,就是反思,就是进步,就是成长,让我们以书为友,以书为鉴,让一缕书香伴你我同行!

  读书论坛发言稿3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再次参加我校的主题演讲。今天,我的演讲题目是“书香伴我人生路”。

  曾有人这样形容读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 回首读书的日子,一路走来,我对书始终保持着一种绵绵不尽的情怀。

  懵懂岁月,熠熠闪光。在天真烂漫的儿时,童话为我展现了一个奇妙的世界。我羡慕白雪公主的美丽与善良,渴望拥有东方阿拉丁的智慧,痛恨渔夫夫妇对金鱼的贪婪,钦佩身材奇小的大拇指的勇敢真善美是我幼时天空中最闪亮的星星!

  悠悠岁月,书墨飘香。在上学求知的日子里,书籍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手捧一本好书,在文字中享受温暖的阳光,在阳光中领悟人生的真谛。在书中细品李白的潇洒,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感受冰心的意切情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懂得:一个人只有在挫折中才能展示出惊人的毅力;一本《简·爱》让我感受到了善良、质朴和坚韧的品格;从《平凡的世界》中,我领悟到: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能热爱生活,生活对你就是公平的。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不经意间我已是一名人民教师,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肩负着社会赋予的特殊使命。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心灵的塑造者,读书就显得更为重要。前苏联最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

  基说过:“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素养正取决于此。”

  回首八年的从教之路,20岁登上三尺讲台,面对工作中一件件困惑的事情,是我的老朋友――书籍,给了我解决问题的“良药”,让我看到柳暗花明的“又一村”!这些年,漫游在教育书籍中,《给教师的建议》为我解开了教学中的许多困惑,教会了我如何和孩子们相处,在课堂上如何调控,如何为孩子创造自由、健康成长的空间;《爱心与教育》让我看到了教育的鲜活,教育的诗意。“对待孩子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悉心呵护”,这充满爱意的句子让我理解了教育的真谛;《赢在校园》指导我如何打造教师的职业核心能力,从而实施成功的教育教学;《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部让亿万家长和老师感动的心灵作品,向我们再次诠释了什么是坚强、什么是爱和什么是教育的本质。

  我要感谢书籍对我的滋养与磨练,是读书让我在工作和生活中收获着幸福,是读书给我带来了智慧和力量,是读书让我在成长的路上走得更精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老师们,热爱读书吧!学海无涯,征途漫漫,让我们以书香为伴,铸就精彩、智慧的人生!

  读书论坛发言稿4

  三月份读了学校为我们推荐的《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为我们如何教育学生、帮助学困生;如何对待课堂,锻炼学生的思维;如何检查学生练习、减轻学生负担等等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其中也不乏许多对教师自身学习的指导,比如《怎样听课和分析课》就使我受益颇深。

  虽然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但也听了很多名师的课,听了不少身边的优秀老师的课,可每听完一节课后,我总觉得很好很好,可是真的问怎么好,好哪里?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就说不上来了。看了《给教师的建议》后,我开始有些明白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怎么去听课和分析课了。

  关于听课和分析课,苏霍姆林斯基用了两章的篇幅加以阐述,这条建议不管是对于学校领导还是对于我们普通的教师,都是非常适用而且值得去认真学习的,因为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只有认真的分析自己和别人的课,把别人的课的有益的经验吸取过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我们的教学生活都会逐渐成熟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课”的作用,我看了一下,里面提到的许多观念都与我们现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有着一致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分了九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下面我简单说一下。

  1、听谁的课,何时去听,听多少课?

  2、教师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目的是否达到?

  3、为了什么以及如何检查学生的知识?

  4、是否在教给儿童学习?

  5、在学习新教材过程中学生的脑力劳动。

  6、知识是否得到发展和深化?

  7、是否让全体学生都掌握了牢固的知识?

  8、教师应当怎样布置家庭作业?

  9、在分析课的过程中进行概括。

  阅读了上述建议的详细介绍后,我体会到了我们听课和分析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听课要有准备

  常言到,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可是在我听的课中,有时是听课时间到了,拿上一本听课笔记就去教室了,根本不知道要上的这节课是什么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这样当然不利于听课了,那么听课要做些什么准备呢?

  1。要了解这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与之相关的有哪些新旧知识,重点难点是什么?

  2。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师的设计意图是什么,这样才能看出教师教学的完成情况。

  3。回忆自己是否教过这个内容,当时有什么困惑和问题。

  二、听课时听什么,记什么

  我有这样的经验,听课时好忙哦,总是低着头忙着记教师上的内容,学生的回答,最后听课笔记就象上课老师的一份详细的教学设计。

  而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互动合作,师生的互动是怎样开展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如何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又是如何展现的,往往被忽视掉了。

  其实听课时主要是听,看。听课的结构,听重点难点的突破,看教师的板书和教学媒体的运用,看课堂气氛,听教学的细节,听教学的闪光点。

  当然记录也是必不可少的,听课记录是重要的教学研讨资料,是教学指导与评价的依据,但它应有别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应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简要、合理的再现,又是对课堂教学环节、方法、效果的一种记录和思索。听课记录要做到有实录有评点。记录要抓重点,对内容要选择,不宜“有言必录”,落在纸上的文字要精练,言简意赅。为了简便迅速,有时用符号做标志和提示。

  三、课后的交流反思

  听课的效果怎么样,关键在听课后的交流与反思。我们去听课,特别是听不同学科的课或不是同一学段的课后,往往是不参加课后的交流,听完就走,至于听地怎么样,有什么收获,不会去思考与讨论。这样听课的效果甚微。

  听完一节课后,我们应该及时地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这节课的特点和闪光点,听听其他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只有以谦虚的精神、欣赏的眼光、研究的心态和分享的神情,去听、去品、去悟,坚持经常去品悟不同类型、不同科目、不同阶段和不同老

  师的课,及时向授课老师讨教授课感悟,聆听评课老师的意见,才有可能使自己的授课水平得到提高。

  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文章后我收获很大,今后仍会多读多学多交流。充实自己,放松自己,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交流,以上内容如有不当之处请见谅。谢谢!

  读书论坛发言稿5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今天我要与大家交流的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 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曾说过:“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离不开书的滋养,就像花朵离不开阳光的呵护,草儿离不开雨露的滋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

  读书能使人收获知识和智慧,因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啊,书中有知识,那是聪慧而勤奋的先人们,在漫长的时间之流中,探寻和打捞出来的闪光的珍珠;书中有情感,那是真诚与多情的人们,活生生的生命力量的凝结;书中有精神,那是勇敢而坚韧的人们,在不断的追求中,将理想上升为行动生长而成的生命之华;书中有思想,那是长久的思考与无畏的批判者,以全部的精神力量种植的永恒之果;书中有智慧,那是用生命的证悟与理性的考问,融会而成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