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高考历年录取分数线(2024届参考)

老师

高考志愿填报关乎孩子大学四年及以后的未来发展,可谓是重中之重。选大学选专业同教育孩子一样要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而不是眼前。这样才能为大学毕业时的择业以及以后人生的发展提供好的基础。本文孙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希望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

一、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预览

观察到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录取最低分大约在406分到454分,录取位次在226591到57598区间,下面是历年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6591名;

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4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4338名;

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7220名;

4、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19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27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18977名;

5、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18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06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24743名;

二、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1、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河南 理科 本二 451 226591 86
2022 河南 文科 本二 485 57598 34

2、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河南 理科 本二 448 224338 93
2021 河南 文科 本二 508 58200 27

3、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河南 理科 本二 469 217220 70
2020 河南 文科 本二 504 60432 30

4、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河南 理科 本二 427 218977 71
2019 河南 文科 本二 479 67483 29

5、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在河南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河南 理科 本二 406 224743 79
2018 河南 文科 本二 454 83231 21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枣庄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无锡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内江师范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南京工程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衡水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景德镇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呼伦贝尔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怀化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和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和太原工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三、南通大学杏林学院的属性和师资力量介绍!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始建于1999年2月,前身为南通医学院杏林学院,2004年5月在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后,更名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学院以启东校区为主体办学校园,校区坐落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临黄海,比邻上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建设生态式、花园式、数字式、海景式校园为目标,规划总面积近1200亩。学院医学类专业目前在崇川校区办学,崇川校区坐落于“中国近代第一城”、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江苏省南通市。校园内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一步一景,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陶冶情操、放飞梦想的理想家园。学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2000人,设有48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行政管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中被评为星级专业。学院依托南通大学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享母体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