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要多少分湖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老师

高考是开启人生的第一把钥匙,如果说高考是孩子青春绽放前的积淀,那么填报志愿就是走向远方的门票,很多湖南考生不知道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要多少分,需要最低位次和排名是多少。本文学文网黄老师帮大家整理了近三年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要多少分湖南考生的数据,包含最低位次排名和录取人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湖南考生

1、2022年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湖南历史(历史+不限)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1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6647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2、2021年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湖南历史(历史+思想政治)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3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539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2人;

3、2022年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湖南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5分,最低录取位次是7639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4、2022年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湖南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最低录取位次是160096名,招生录取人数为4人;

5、2021年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湖南物理(物理+不限)类考生需要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7分,最低录取位次是75261名,招生录取人数为3人;

二、湖南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和位次

1、2022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48 516 18710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2 521 16647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2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5 449 59859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3 495 76391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23 506 65893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2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4 416 160096 中华全国总工会

2、2021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31 536 15769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思想政治 本科 2 537 15391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本科 2 537 15391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1 历史 历史+不限 专科 6 459 56992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3 507 75261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本科 16 522 61561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1 物理 物理+不限 专科 5 423 146145 中华全国总工会

3、2020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湖南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和最低位次录取人数

招生省份 年份 科目类型 选科要求 所在批次/段 招生人数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率属于
湖南 2020 理科 - 本二 12 510 71426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0 理科 - 专科 8 424 138964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0 文科 - 本二 30 552 18783 中华全国总工会
湖南 2020 文科 - 专科 13 487 53813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在辽宁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要多少分陕西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取分数线
燕山大学里仁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长沙医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南昌交通学院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上海海关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要多少分天津考生 附2023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2023年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招生专业有哪些(院校名单+专业名单)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3年招生专业有哪些(专业名单一览表)

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最新师资力量学校简介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国、孙春兰、李建国、王东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或接见学校代表。2018年五一节前夕,**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弘扬特色创一流”的决心。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米。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90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余万册,电子期刊90余万册。截止2022年3月,学校共有全日制在校生5984人,其中研究生251人,本科生5733人,专科生507人。学校多年坚持弘扬*、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劳模学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等14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应急技术与管理、劳动教育、旅游管理、应用统计学等24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建设劳动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至2022年3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87人,其中专任教师380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46人,在聘副教授108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3.95%。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全国三八红旗手4人。在70多年办学实践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劳动关系、法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拥有法学、劳动关系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团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育人团队”“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劳模本科班)教学团队”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干部培训核心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等7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21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方面的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