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高考历年录取分数线(2024届参考)

老师

高考志愿填报关乎孩子大学四年及以后的未来发展,可谓是重中之重。选大学选专业同教育孩子一样要面向未来,着眼于长远,而不是眼前。这样才能为大学毕业时的择业以及以后人生的发展提供好的基础。本文孙老师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数据,希望大家在选择学校的时候,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高校!

一、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预览

观察到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的历年取分数线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录取最低分大约在179分到407分,录取位次在257836到45221区间,下面是历年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的录取分数线

1、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5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7612名;

2、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2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28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53305名;

3、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61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6612名;

4、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1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319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235965名;

5、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0年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72分,最低录取排名位次在141188名;

二、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历年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1、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2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2 四川 理科 本二 459 147612 1515
2022 四川 理科 专科 328 253305 373
2022 四川 文科 本二 500 45221 2389
2022 四川 文科 专科 372 144355 605

2、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1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1 四川 理科 本二 461 146612 1095
2021 四川 理科 专科 319 235965 258
2021 四川 文科 本二 499 46741 1848
2021 四川 文科 专科 372 138662 603

3、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20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20 四川 理科 本二 472 141188 1230
2020 四川 理科 专科 348 229817 260
2020 四川 文科 本二 482 46791 2215
2020 四川 文科 专科 353 147515 781

4、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19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9 四川 理科 本二 488 138681 1347
2019 四川 理科 专科 188 257836 347
2019 四川 文科 本二 496 47379 2462
2019 四川 文科 专科 179 204258 1008

5、成都文理学院在四川2018年最低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年份 招生省份 科目类型 所在批次/段 最低录取分 最低位次 录取人数
2018 四川 理科 本二 483 142014 1541
2018 四川 理科 专科 295 243949 368
2018 四川 文科 本二 514 49072 1878
2018 四川 文科 专科 407 127859 877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成都文理学院和上海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成都文理学院和南京体育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武昌首义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成都文理学院和景德镇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成都文理学院要多少分河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山西晋中理工学院和成都文理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成都文理学院和许昌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成都文理学院和洛阳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三、成都文理学院的属性和师资力量介绍!

成都文理学院是全日制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始建于1999年,其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和国际商学院(非内设二级学院),2004年合并组建为四川师范大学文理学院(独立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成都文理学院(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建校20年来,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现有2个园林式校区,在校学生24000余名。开设有文、经、管、法、理、工、艺、教、医、农10大学科,71个本专科专业。下设11个二级学院,8个科研机构。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在960名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近40%,高级职称占9.9%,副高级职称占20.5%,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4%,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占52.5%。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趋势、新变化,逐渐形成10+6+N学科专业发展格局。以产业引导专业,以专业对接行业,打破校际院系学科专业界限,连接海内海外资源,努力建设经管、文化创意、师范教育、艺术产业、知识产权、文旅康养等6大学科群,建立大经管、大艺术、大教育、新文法等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生态圈,推动学校持久深入转型发展。获批1个四川省哲学社会普及基地,1个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