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师德建设意见

马振华老师

  教育部师德建设意见篇【一】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切实加强我市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树立常熟教师的良好形象,深化“幸福教育”实践,打响“学在常熟”品牌,特提出以下实施意见,师德建设意见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关系学校教育水平和社会声誉,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未来。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市战略中,教育担负着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的历史使命,师德师风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常熟教育经过多年的奋力拼搏,已经跃上了很高的平台,教育现代化水平全省领先,教育质量保持高位。在新一轮区域竞争和行业竞争中,常熟教育要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增动力、补短板”,必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奋发进缺的良好氛围,必须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和扎实成效赢得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目前,我市师德师风建设主流是好的,但有的教师在依法执教、廉洁从教、严谨治学等方面还存在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二、明确目标、落实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现代教育名城为目标,以实践“幸福教育”、打造“学在常熟”品牌为主线,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高尚师德,践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提高师德水平,树立常熟教育良好形象,增强常熟教育科学发展的核心动力。

  (二)主要任务

  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自觉抵制各种错误、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认真学习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影响和带领学生,范文《师德建设意见及建议》。

  把加强廉洁从教教育与弘扬社会公德、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结合起来,多种形式地开展师德教育、学术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形成廉洁从教良好氛围。

  2.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教师应坚持*教育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校纪校规,清明正直,廉洁奉公;自觉加强师德修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坚持育人以德为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公平对待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因材施教、循循善诱、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形成相互激励、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树立先进教育理念。大力提倡求真务实、锐意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努力发扬刻苦钻研、严谨笃学的学术风气和团结合作、协力攻关、共同进步的团队精神;注重工作和生活中与领导、同事、学生的互动沟通,做到心胸宽广、诚实守信、谦虚谨慎、和善待人。

  (三)阶段重点

  从20xx年起,计划用一年时间,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特别反对、社会舆论特别关注的师德师风问题,坚决杜绝下列与师德要求相悖的行为:

  1.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未经批准在校外兼职兼课,为社会培训机构宣传招生及组织生源;

  2.私自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和其它商品,索要或接受学生、家长财物;

  3.参与赌博、酒后驾车、酒后闹事;生活不检点,在社会上产生不良影响或导致社会人员来校、来局闹事;

  4.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或其他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行为;

  5.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学校工作安排,不思进娶敷衍塞责,经教育后不思整改,在学生、家长中产生不良影响。

  教育部师德建设意见篇【二】

  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师德建设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师德素养,现就我县师德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德为人先、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强化师德教育,强化师德建设,不断提高师德水平,努力铸就一支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让学生尊重、家长信赖、社会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总体目标

  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理想,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规范教师的教书育人行为。

  三、师德要求

  (一)爱国守法,廉洁自律。积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廉洁从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等各种不正之风。

  (二)爱岗敬业,关爱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和实施素质教育,勤恳敬业,乐于奉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对学生严慈相济,关心学生健康成长。

  (三)严谨笃学,教书育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具有求真务实、严谨自律、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不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知荣明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教工形象,以自己良好的思想和道德风范去影响和培养学生。

  (五)团结协作,互勉共进。建立和发展平等互助、团结协作的关系,积极围绕发展目标,共创和谐校园。

  四、工作任务

  (一)加强师德培训,增强教师践行师德的自觉性

  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各校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要将师德教育列为中小学校本培训等各级各类培训的首要内容。在职教师的师德修养教育每年不少于12学时。

  (二)创设活动载体,提高师德建设工作的实效性

  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以“学习恩来精神,争做师德模范”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推进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法制、心理健康教育。深入开展“师德大讲堂”等系列活动,积极树立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加强对优秀教师事迹的宣传和学习,充分发挥身边榜样的示范和激励作用。深入开展教师读书“四个一”活动,要求每位教师每年至少读一本师德理论书籍、一本教育教学专著、一部教育法律法规、一本其他文化著作,不断提高教师素养。

  (三)严格师德考核,提高教师践行师德的积极性

  把师德建设纳入学校的年度目标考核,以此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指标。坚持每学年对教职工进行一次全面的师德考核,坚持客观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学生、家长参评等多种形式,并将考核结果存入教师个人师德档案,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对师德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在晋职、晋级、评优、评先中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三年内不得晋升高一级职称、不得评优评先。

  凡有下列违反师德行为的实行“一票否决”: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言行的;⑵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遇突发事件时,不履行保护学生人身安全职责的;⑶在教育教学活动和学生管理、评价中不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产生明显负面影响的;⑷在招生、考试、考核评价、职务评审、教研科研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⑸体罚学生的和以侮辱、歧视等方式变相体罚学生,造成学生身心伤害的;⑹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者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的;⑺索要或者违反规定收受家长、学生财物的;⑻组织或者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或者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报刊等谋取利益的`;⑼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者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的;⑽其他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影响教师形象的。

  (四)加强制度建设,形成师德建设工作的长效性

  1.建立师德建设问责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师德建设问责制度,各级各类学校校长为师德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师德建设工作不力、师德师风不正、师德问题突出的学校,责令其限期整改,并给予通报批评。对师德问题严重的,实行“一票否决”,学校及主要负责人三年内不得评优评先,并撤销以往授予学校和校长的相关荣誉称号。对严重违反师德规范的人和事,隐瞒不报、包庇袒护的,一经发现,从严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2.建立师德建设督查制度。教育局相关科室及责任督学要围绕教师专业标准,将师德建设列入学校综合督导的内容,必要时组织专项督导。各学校要及时掌握社会对教师师德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立并公示师德监督信箱和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学生、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监督。

  3.构建师德建设奖惩机制。要进一步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要定期评选师德模范、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并予以表彰,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对违反职业道德行为的教师,按照《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严肃处理,同时,要追究学校领导的责任。

  4.完善师德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师德档案,是提升教师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育事业和谐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举措。各学校要由专人负责教师师德档案的日常管理,按照要求及时客观地记载教师的师德表现及考评结果,并以此作为教师评优、职务评聘、年度考核、培训提职、绩效考核等方面的重要依据。

  五、组织领导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县教育局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各学校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学校的“一把手”为师德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校长为直接责任人,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中小学是师德建设的主阵地,要把规范教师职业道德行为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学校校长要发挥师德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的作用,学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教师要在师德建设中发挥政治核心和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积极参与师德建设的合力机制。要针对学校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更新教育观念、规范办学行为、健全管理制度、提高教职工素质、提升服务质量、展示师德风采上下功夫。要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落实,确保活动效果,防止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