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中学教学工作计划

刘莉莉老师

  教育部颁发《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的通知

  一、现将《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发给你们,望结合各省市、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研究执行。

  二、这两个教学计划是指导性的教学计划,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可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包括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适当加以调整。调整后的教学计划报我部备案。各省市、自治区颁布的教学计划,学校必须严格执行。条件好的重点中学进行教学改革试验,经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批准,可以变更教学计划。

  三、五年制中学各年级教材修订本一九八二年秋季开始陆续供应。六年制重点中学全国统编教材一九八三年开始陆续供应。八三年以前已改为六年制的学校,教材可以各地自编,也可以按人民教育出版社提出的过渡办法,使用五年制教材。

  四、中学学制定为六年。由五年制向六年制过渡,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应从各地实际条件出发,结合中等教育的调整和结构改革,作出具体规划,有计划、有准备、有步骤地进行。多数地区可争取在一九八五年前,把中学学制改为六年。

  附件:

  一、关于制订《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几点说明二、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三、全日制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修订意见关于制订《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的几点说明一、本教学计划适用于重点中学,也可适用于条件(包括师资、设备和学生的学习基础等)比较好的中学。一般中学的教学计划,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可另行制订。

  二、本教学计划的制订,既根据当前的实际条件,又考虑到今后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变化和经过努力可能达到的程度,力求使教学计划有相对的稳定性。

  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既要重视抓智育,又要注意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体育和卫生保健工作,使学生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四、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特别要打好语文、数学和外语的基础。在此前提下,既要注意自然科学的教育,也要注意人文科学的教育。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

  五、为了适应学生的爱好和需要,发展他们的特长,更好地打好基础,高中二、三年级设选修课。如何开设选修课,有两种安排:一为单课性的选修,即对某些课程的选修。周课时除高中二年级、三年级各为26节必修课外,各安排4节选修课。开设什么选修课,根据学生的要求、社会的需要和学校的条件而定,可以另设新课程(包括职业技术课),也可以就必修课的某一门或几门开设加深加宽的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使学校办出特色。学生可以选一门或两门,也可以不全具体安排见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附件二(1)。

  一为分科性的选修,即在文科或理科方面有所侧重的选修。侧重文科的学生,应是文科基础较好而且对文科有兴趣的学生;语文、历史、地理等学科适当提高程度,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在程度上要求浅一些,计算和实验等方面要求低一些。侧重理科的学生,应是理科基础较好而且对理科有兴趣的学生;数学适当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物理、化学适当加强实验;语文、历史、地理的基础知识,与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附件二(1)的要求一样,不削弱。分科性选修的具体安排,见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附件二(2)。

  以上选修课的两种安排,由各地选择。这两种选修安排都有一个准备过程。分科性的选修,各省市、自治区可先在部分重点中学进行试验。

  六、中学阶段开设劳动技术课,进行劳动技术教育,使学生既能动脑,又能动手,手脑并用,全面发展。这样,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不仅为培养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为就业准备一定的条件。

  劳动技术课的内容、师资和设备,应根据情况,逐步配备充实。各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局)应指定几所学校,认真总结过去进行生产劳动教育的经验,积极进行劳动技术教育的试验。

  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一、任务与要求中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重点中学应模范地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培养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共产主义道德品质,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和人生观,立志为人民服务,为实现祖国的*现代化服务。要使学生学好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正常的发展,具有健康的体质。同时,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初步掌握一些劳动技能。

  二、学习年限

  学习年限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

  三、指导思想

  1.扎扎实实提高教育质量,注意防止和克服负担过重的现象。

  2.努力实现双重任务,逐步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程。

  3.妥善安排各门课程,适当加强语文、数学、外语。

  4.教学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因材施教,适应和发展学生的志趣、特长。

  5.要重视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验,也要积极开展课外学科活动和其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