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十五篇)

秦风学老师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

  为了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学质量,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听课、批改作业、定期评估学生成绩、高质量地完成每节课的教学外,还应采取措施培养优秀的课内外学生,并制定培养优秀学生的计划,从而投入到紧张的教学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弥补差生,努力取得好成绩。

  一.工作目标。

  1、精心选择好培养的对象。

  培训对象:王XX、袁XX、刘XX、张XX、李XX、朱XX、郭XX、李XX(8人)。

  化妆对象:赵XX、李XX、纪XX、王XX、朱XX、南XX、马XX、魏XX、李XX、林XX(10人)。

  2、认真做好学生辅导工作,每周至少辅导两次,辅导要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3.弥补差异:本班后进生,形式:利用课堂时间和学校午休时间;老师家长学生配合。

  二、具体措施:

  (一)意识形态方面的训练和弥补差异。

  1.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以便根据学生的心态提供相应的辅导。

  2.定期联系学生家长,多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方面的情况。

  (二)培训的具体方法。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补习。上课多问他们问题,多问后进生基础知识,让他们不断进步。当后进生作业错误较多时,老师要当面纠正,指出错误,耐心引导。

  2.业余时间个别辅导。让后进生有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

  3.家长和老师要配合。我打算安排适当的、合适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帮助辅导后进生,老师可以定期到家里看望后进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家里的作业情况。让后进生定期总结进步。

  4.安排座位时,坚持“同桌好坏”的原则作为学习对。即“兵教兵”。

  5.备课必须在培养优秀学生和弥补差学生的过程中进行优化,课前有成绩,课中有效果。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紧跟随重点、难点、疑点、热点。

  总之,补差是一个学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老师,我们会不断探索有效的方法和经验,让我的训练和弥补差异更加有效。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学生经过上一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其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图形(二)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分类与整合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找规律

  8、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几种常见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能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画、拼、摆各种平面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感受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5、培养学生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者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能选择不同的分类标准对事物进行不同的分类。并能正确填写分类结果,培养学生收集数据的能力。

  6、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在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4、结合教学内容,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

  5、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6、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学内容安排及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1—2周

  认识图形(二)

  4课时

  第2—5周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11课时

  第5周

  分类与整合

  5课时

  第6—8周

  100以内数的认识

  8课时

  第9周

  摆一摆,想一想

  1课时

  第11—12周

  认识人民币

  5课时

  第12—15周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4课时

  第16周

  找规律

  4课时

  第17周

  总复习

  5课时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本期我组将以学校提出的文化滋养、雅园育雅为指导,围绕学校的工作主题自主发展、享受成长开展本期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全面落实学校高质量、高品位、小学校建大雅堂的工作目标。在数学大组的指导下,以雅教育为旗帜,引领学生、教师、教研组的发展,结合一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主题

  落实常规、搞好研究、保证质量、开展活动

  三、工作策略:

  想实招,做实事,求实效

  四、工作要点。

  配合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尤其是好习惯的坚持,因为习惯决定成败。

  搞好教研工作,做到务实教研,教研务实。坚持每单元集体备课,而且时间、

  地点、主讲人要落到实处。另外随机教研随时在组内开展。(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应该是:鼓励学生适应新学期、适应课堂教学、养成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以高度的责任心,热忱的服务态度,强劲的服务力来做好一切常规工作:

  ⑴坚持做好教学八认真;

  ⑵认真抓好教学十环节;特别要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上下功夫;

  ⑶建立新生记录档案,尽快让学生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

  ⑷认真做好课前修改,课中灵活有效地实施,课后认真细致的总结反思工作;

  ⑸认真上好组内的研究课,并做好评、说、反思工作;

  ⑹坚持提前两周备好课,每周检查签字。

  ⑺认真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8)初步培养学生养成错题记载的习惯。

  (9)开展年级组内的数学竞赛(如:口算比赛)。

  (10)配合年级组搞好年级的特色活动,并在活动中突出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

  五、本学期特色工作:

  1、建立一年级学生情况记载表。

  2、加强和二年级的联系,高效地开展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3、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收集相关资料。(如:规范性的作业书写)

  4、辅导学生参加数学口算比赛。

  5、开展家长开放日工作。

  6、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研组活动,促进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六、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尽快顺利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第二学月:继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保证低段数学的教学质量。

  第三学月: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年级特色的口算比赛。

  第四学月:以家长开放日为契机,加强家校沟通和交流。

  第五学月:实践反馈性的考试,工作总结、质量分析等期末工作。

  七、组内集体备课安排:

  第一、二单元、整理与复习(一)主讲赵

  第三、七单元、整理与复习(二)主讲任

  第五、六单元、大家来锻炼主讲谢

  第四、八、九单元、迎新年主讲钟

  总复习主讲任

  八、组内研究课题:《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4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培优补差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必要性。通过学前班结业测试进一步了解到班上学生的情况,班上的学困生主要有:周志超、梁海川、廖丽萍、黄伍展、魏航鹏、曹寒林等;优等生有:熊久乐、肖圣杰、杨博文、余婧瑶、辜晓芳、刘年旺、杨芷谦等.针对这些情况我定出了一(2)班的培优补差计划:

  (一)思想方面的培优补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二)有效培优补差措施。

  利用早上、中午和课外活动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3.课堂练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5.每周进行一次“周考”,每月进行一次“月考”,建立学生学习档案。

  (三)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首先我做到真诚,做到言出必行;其次做到宽容,即能从差生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的行为对不对。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优秀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而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课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上。

  5、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差生经常会出现作业没做好的情况,教师应该分清楚是什么原因,大多数是懒惰造成的,有的是其他原因。比如:①学生自己不会做.②不敢向同学或老师请教.③不认真,马虎等等。教师一定要找到学生不做作业的真正原因,才能“对症下药”的帮助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的关爱,才会努力去学习.

  6、不定期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及时反馈矫正,耐心辅导。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5

  一、指导思想:

  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是不同的,因此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量力性原则在班级中挖掘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拔尖补差工作,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体现因材施教,共同成长、共享快乐。

  二、优、差生情况分析

  从学生的整体水平上看,优生并不多,如:柯杨格、董子琦、黎锦慧、林安安、董润佳,丁祺董必聪等同学,他们的特点是:学习兴趣高涨,上课善于动脑思考问题,踊跃发言。对这些同学除学好课本知识外,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上多提问,并找一些难度大的问题帮助他们理解,提出新要求,多鼓励他们读一些课外书,开拓他们的思路,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优生更优。

  对于学生困难生,如:蓝钻、林秀慧、董嘉鹏、董文杰、苏子韩、董艳、蓝佳燕同学的特点是:基础差、上课走神、不认真听讲、学习目的欠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经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就连书本知识也学不好,因地制宜,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树立起学习的信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使后进赶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课上潜能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安排座位时坚持“好潜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2、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下课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必要时适当地降低作业要求。

  3、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检测,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随时调整教学方案。

  四、在培优补差中注意几点:

  1、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即“兵教兵”。

  2、课外辅导,利用时间组织学生加以辅导训练。优生要鼓励他们多做创新的事情,在知识的运用上多下功夫。

  3、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4、要讲究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优生率。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6

  一、形势分析

  我班有32名学生。有24个男生,8个女生。刚入学的孩子活泼天真。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学习数学兴趣浓厚,家庭教育和学习爱好良好。通过入学考试,全部达到入学要求。

  虽然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学,学不会。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要耐心地给予不同层次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培养他们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让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完成这学期的学习任务。

  二、目的要求

  1、知识和技能:

  体验从实际情况中抽象数字的过程,知道20以内的数字,学会读写;理解20以内数字的构成,知道符号的含义,=,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的估计。结合具体情况,初步了解加减的含义;在探索了一位数加法和对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后,我可以熟练地计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对应减法;20以内学会加减估计。知道钟面,整点时间和钟面上的大概时间。结合具体情况了解上、下、前、后、左、右,有初步的方位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认识这些物体对应的图形,通过实际活动体验这些物体的一些特征,就能正确识别这些物体。感受并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大小和重量。了解象形图和简单统计表,通过实践学习简单分类,体会和体验数据采集和统计的过程,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数据回答简单问题,能够与同行交流。

  2、数学思维:

  初步学习从数学思维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比如数物体的数量,比较事物的数量,比较简单的长度、大小、重量等。在形成数字概念的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理解20以内的数字时,通过比较和排列找到数字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离和组合”时,发展学生有序的思维、分析和推理能力,在“识别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可以用“除法”和“组合”的思路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结合具体情况探索一位数加减,体验他们与同行交流算法的过程,正确、有条理地讲解他们的算法;能够说明估计的过程。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的过程中,空间的概念得到了发展。感受收集整理数据的简单过程,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有简单的统计思维。

  3、问题解决:

  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况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能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简单的几何可以简单分类,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可以联系情况来描述;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可以收集有效的信息,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达问题解决的结果。体验和同桌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和同龄人交流想法。

  4、情绪和态度: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对一些与ma有关的东西产生了好奇心

  三、兴趣和良好习惯

  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因此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教学时,首先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学生回答得对与错或语言是否完整,老师延缓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

  1、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品质。

  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鼓励每一位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数学的学习过程。例如,在实践活动“小小运动会”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教材中的内容设计成一个童话故事,在讲故事的进程中自然引入需要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模拟表演;还可以结合学校的运动会,鼓励学生从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3、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并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

  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具体活动中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在思考与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习惯,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适当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想法,学会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7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有学生45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校生活,学生的习惯和各方面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生们学会了与人合作,有了余人合作的意识,听课习惯也有了很大提高,针对本册教材的特点还有学生自身的特点,对本学期的教学做如下计划: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一、位置,二、20以内的减法,三、观察物体,四、认识图形,五、100以内的数,六、找规律,七、认识人民币,八、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九、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做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7.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8

  一、本班情况

  本班学生35名,学生们自觉性较差,上课有小部分同学不注意听讲,口算时比较马虎,课下不能及时完成作业,但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小部分学生成绩较差,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统一规范课堂常规,及时补差,使整个教学能够顺利进行等。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教学内容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1、位置;

  2、20以内的退位减法;

  3、图形的拼组;

  4、100以内数的认识;

  5、认识人民币;

  6、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7、认识时间;

  8、找规律;

  9、统计。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关注两头。一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跟踪,及时补缺补漏,切实达到教学目标。一是优秀的学生,要提供更多的思维训练材料,让他们吃饱,激发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的兴趣。

  6、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9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要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围绕“减负增效”的教育发展主题,进一步确立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围绕教研组的科研课题,转变教育理念,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深化教学研究,优化教学指导,强化教学管理,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凝聚整个教研组的力量,促进每个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工作目标:

  1.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为宗旨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进一步更新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2.结合课题研究,开展专题学习,探索“减负增效” 的教学新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积极开展教学研讨,营造研讨氛围,提升数学教师教研水平。做到每周一次教研活动(周一第三、四节课),定时有主题,提前做好准备。

  3.立足于课堂,实行“集体备课——全员听课——反思评课”三环一线的教学研究活动,继续组织好听评课活动,保证组内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6节,听后要有评议;提高全组教师的数学学科教学水平,争取全年级数学合格率100%,优秀率80%以上。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改进,形成作业按要求规范批改和及时、有计划的补差的制度。

  5.配合学校校园网的建设,积极参加网上评课、积极撰写上传教育故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教学水平,倡导低碳生活。

  三、具体措施:

  1.教师应做到:

  ①每学期有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工作总结等材料,内容具体,切实可行。

  ②钻研教材,认真备课,教案完整,环节清晰,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超前备一周课。

  ③课前准备充分,上课精神饱满,教学思路清晰,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体现教学的层次性和三维目标的自然融合,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40分钟课堂教学效率高。

  ④作业批改及时,无漏批错改,改写字迹工整,符号准确规范,作业量不超出规定。

  2.抓好课堂拓展,有针对性地进行拔高练习,指导优等生读好《小学生数学报》,不断提高班级的优秀率。

  3.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家的故事。

  4.加强本年级数学质量监控,监控后及时进行质量分析,并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四、教研活动安排:

  周次

  日期

  具体安排

  负责人

  3

  9.13

  宣讲本学期教研活动计划,向组员提出活动要求。

  4

  9.20

  说课《10的认识》

  5

  9.27

  交流反思前五个单元教学的得失。

  7

  10.11

  听课、评课《6、7的分与合》,姜嵘执教。

  8

  10.18

  听课、评课《5以内的加减法》,朱慧群执教。

  9

  10.25

  说课《6、7减几的减法》P50

  10

  11.1

  学习理论文章,内容待定。

  11

  11.8

  说课《用括线表示的应用题》P61

  12

  11.15

  交流反思上半学期教学的得失。

  13

  11.22

  听课、评课《认钟表》,朱慧群执教。

  14

  11.29

  说课《10加几》

  15

  12.6

  听课、评课《11~20各数的认识》,陈静执教。

  16

  12.13

  交流:如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17

  12.20

  听课、评课《9加几》,高玲执教。

  18

  12.27

  学习理论文章,内容待定。

  20

  1.10

  总结交流本学期教学情况及经验,制定复习计划。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0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提出的“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为指导,围绕学校的工作重点“从愿意到明白,聚焦课堂教学”开展本期数学教研组工作,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和机制,使得教研组团队建设专业化,教师专业发展自主化。用任务驱动,使教研组内每位成员明明白白上好每节课,明明白白做好每个研究,明明白白搞好每次活动。

  二、关键词:常规,研究,质量,活动

  三、工作策略:

  想实招,做实事,求实效

  四、工作要点。

  配合班主任抓好“德育”工作,尤其是好习惯的坚持,因为“习惯决定成败”。

  搞好教研工作,做到“务实教研,教研务实”。坚持每单元集体备课,而且时间、

  地点、主讲人要落到实处。另外随机教研随时在组内开展。(本学期的教学重点

  应该是:认真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效。

  以高度的责任心,热忱的服务态度,强劲的服务力来做好一切常规工作:

  ⑴ 坚持做好教学“八认真”;

  ⑵ 认真抓好“教学十环节”;特别要在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高效性上下功夫;

  ⑶ 让学生继续适应教师的课堂教学,

  ⑷ 认真做好课前修改,课中灵活有效地实施,课后认真细致的总结反思工作;

  ⑸ 认真上好组内的研究课,并做好评、说、反思工作;

  ⑹ 坚持提前两周备好课,每个单元检查签字。

  ⑺ 认真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素养。

  【8】初步培养学生养成“错题记载”的习惯。

  【9】开展年级组内的数学竞赛(如:口算比赛)。

  【10】配合年级组搞好年级的特色活动,并在活动中突出体现数学学科的特色。

  五、本学期特色工作:

  1、建立一年级学生情况记载表。

  2、加强和二年级的联系,高效地开展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

  3、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收集相关资料。

  4、辅导学生参加数学比赛。

  5、落实“课堂观察”的研讨工作。

  6、开展富有特色的教研组活动,促进组内每一位教师的发展。

  六、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尽快顺利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

  第二学月:继续加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开展课堂观察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积极参加专家听课日活动。

  第四学月:培养学生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年级特色的“口算”比赛。

  第五学月:实践反馈性的考试,工作总结、质量分析等期末工作。

  七、组内集体备课安排:

  第一、六单 元 、整理与复习(一) 主讲 谢

  第二、四单 元 、整理与复习(二) 主讲 赵

  第三、五、七单 元 加与减(一、二、三) 主讲 任

  第八单元 、总复习 主讲 钟

  八、组内研究课题:《组织教学对学生学习质效的影响》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1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1.1班有51名学生,1.2班有49名学生。通过上学期的数学学习,孩子们热爱数学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98%的学生对于上学期所学的知识都能够达到预定的目标。学生的学习意识较入学前得到了较大的提升,50%以上的孩子拥有较好的学习习惯,还有20%的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较弱,学习习惯还未形成,因此,在本学期的教学中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教材简析

  本教材包括如下内容:认识图形,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教学工作

  预期目标

  1.数与计算方面:

  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本学期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本学期教材中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教学中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2.图形与几何方面:

  本学期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量的计量方面:

  本学期,让学生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4.统计与概率方面:

  统计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5.综合与实践方面:

  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6.找规律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工作

  思路(措施)

  1.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而且也要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和发展。

  2.注重习惯培养,教给学生听课方法、回答问题、补充回答、倾听习惯、书写习惯等。

  3..重视基本口算和动笔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重视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注意教学的开放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5.培养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教给合作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合作的乐趣。

  6.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主张探究式、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培优辅差

  主要策略

  1.利用课堂时间相机辅导

  在课堂上设置的差异性问题,对优等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启发性;对后进生的问题要基础性知识。当后进生作业出现较多错误时,教师要当面批改,指出错误,耐心指导。当少数后进生因基础差而难以跟班听课时,我们应采取系统辅导的方法,以新带旧,以旧促新,帮助后进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发展他们的智力,增强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另外,在课堂上对后进生多提问,发现他们的优点和成绩就及时表扬,以此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2.课余时间个别辅导

  在限定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是很难满足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的。因此,组织课外辅导,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很有必要的。对于优等生,我打算制定课外资料让他们阅读,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让他们独立思考,指定他们对其他学生进行辅导。同时,在每天的星期放学后定期对后进生进行辅导,对当天所学的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对掌握特别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平时,在后进生之间让他们开展一些比赛,比如:看谁进步快、看谁作业得满分多、看谁成绩好等。

  3.老师和家长相配合

  本学期我打算通过校信通布置适当、适量的学习内容,让家长在家里对后进生进行协助辅导,老师定期到优等生和后进生家里进行家访,摸清他们在家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情况。定期让优等生介绍他们的学习经验,让后进生总结自己的进步。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2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1)班有学生65人,其中男生33人,女生32人,通过师生一学期的共同努力,绝大部分部分上课能够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下课能够按要求完成作业,具有一定基础的学习习惯,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学生上课纪律松懈,精力不集中,思想经常开小差,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能及时完成,经常拖拉作业,以致学习成绩较差,还需要在新学期里多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做好这部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工作。

  二、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共六个单元和一个总复习,分别从数与代数、空间图形、实践活动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一)”。是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降低了一年级上学期孩子们学习数学的难度。退位减法是一个难点,学生掌握比较慢,但同时也是今后竖式减法的重点所在。所以在介绍的:数小棒、倒着数数、凑十法、看减法想加法、借助计数器……这些方法中,孩子们喜欢用什么方法不统一要求,自己怎么快怎么算,但是要介绍这些方法。

  2、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在“加与减”的学习中,结合生活情境,学生将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学生将通过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发展空间观念,

  2、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学生将经历从上学期立体图形到现在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七巧板是孩子喜欢的拼图,用它可以拼出很多的图形,让孩子们自己动手拼,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三)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在第五单元之后安排了一个大的实践活动,即“分扣子”和“填数游戏”。旨在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从根据事物的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把事物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客观事物抽象、本质的特征进行不同方式的分类,促进孩子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安排学生填数游戏,旨在对孩子的口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的训练,感受数学的乐趣!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与态度: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2、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通过教科书里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息息相关。

  4、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事地批评自己、评价他人。

  (二)知识与技能:

  1、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探索并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观察身边的简单物体,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初步体会面在体上,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解决问题和运用数学进行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学习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包括不进位、不退位与进位、退位)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能根据具体问题,估计运算的结果;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难点

  1、20以内退位减法。

  2、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五、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教材,搞好课堂教学研究工作,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利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和富有现实意义的素材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种数学活动中来,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提倡学法的多样性,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

  2、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使学生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特别是加强计算教学。计算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一方面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基本的计算方法,另一方面也通过相应的练习,帮助学生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同时注意教材之间的衔接,对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开展一帮一活动,与后进生家长经常联系,及时反映学校里的学习情况,促使其提高成绩,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与决心。

  4、加强口算练习,逐步提高学生计算的能力。

  5、能掌握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逐步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6、增加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图形表象,正确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

  7、每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做到及时复习,及时考核,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补差补漏。

  8、从作业上严格要求学生,不但书写工整,且准确率高。对每天的作业老师要及时批改,并让学生养成改错的好习惯。

  六、奋斗目标:

  1、向40分钟要质量,提高课堂效率。

  2、做好培优扶差工作,提高数学及格率,力争使及格率达95%。

  七、学困生辅导和转化措施

  1、思想教育,转化观念端正学习态度。

  2、根据学生的知识缺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补缺补漏。

  3、多一份关心、帮助,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多鼓励、表扬他们,使其体验成功、努力学习。

  4、因材施教,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5、课堂上多设计一些力所能及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并逐步提高要求。

  6、加强作业指导、抓质量。

  7、开展一帮一活动,让优秀学生带动后进生,促使他们的转化。

  8、加强家校联系,共同教育。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学生都是刚刚从幼儿上来,因此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非常不好,组织纪律性也很差,集中注意力难以持久,最多只能坚持5分钟左右,自控能力较差,很容易就随便玩东西。另外,由于基础参差不齐,甚至有的学生要从零开始。所以需要老师更耐心、细致地引导、启发、教育,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让他们从小就乐学,不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指导思想。

  培优重在拔尖,辅差重在提高。培优辅差是为了让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优生在原来的基础上能发展思维;差生在老师的辅导下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逐步树立信心而提高学习成绩。

  三、培优辅差目标。

  通过培优辅差,使学生能充分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让差生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让优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四、培辅对象。

  1、培优:师奕蓓、张淳溥、周正杨

  2、辅差:周嘉瑶、李卓岩、张家豪

  五、培优辅差措施:

  1、在课堂上有意识给学生制造机会,让优生吃得饱,让差生吃得好。

  2、注重思想教育和关心他们,让优生不能自傲,差生不要自卑。

  3、创设有利教学的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课堂上关注中下生,让他们都有发言的机会。

  5、分层布置练习和作业,对中下生的练习和作业进行面批面改,及时补缺知识。

  6、对于差生主要引导他们多学习,多重复,在熟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4

  本学期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教学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定期评定学生成绩、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本人采取课内外培优补差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以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补差工作中,力争取得好成绩。

  一、培优补差目标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其他学科的基础,是锻炼思维的体操。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书本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为此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我将在本学期帮助和促进这一小部分同学能够得到新的飞跃,引导他们向更广阔的空间去探索、创新。

  二、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70人,男生多女生少,针对这一情况,我将对我们班一些优等生提高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会学生灵活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为了能够挖掘出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其创造性,我特制定如下的辅导计划。

  三、培优补差内容:

  1、数学书和练习与测试中的思考题

  2、补充习题尤其是计算题。

  四、辅导时间:

  1、课堂教学中,经常采用鼓励和启发的方法。

  2、专门安排时间上辅导课。(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

  五、具体措施:

  利用课余时间,对各种情况的同学进行辅导、提高,“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具体方法如下:

  1.课上差生板演,中等生订正,优等生解决难题。

  2.安排座位时坚持“好差同桌”结为学习对子。

  3.课堂练习分成层次:第一层“必做题”—基础题,第二层:“选做题”—中等题,第三层“思考题”--拓广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4.培优补差过程必须优化备课,功在课前,效在课上,成果巩固在课后培优。培优补差尽可能“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必要精力”。备好学生、备好教材、备好练习,才能上好课,才能保证培优补差的效果。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

  六、培优补差注意点:

  1、不歧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纵容优秀的学生,一视同仁。

  2、根据优差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3、经常与家长联系,相互了解学生在家与在校的一些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作业情况,培养学习兴趣,树立对学习的信心。

  4、对于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要及时地检查,并做出评价。

  5、不定期地进行所学知识的小测验,对所学知识进行抽测。

  6、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成学困生转化,提高优生率。

一年级数学工作计划15

  一、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有X人,男生X人,女生X人。从全班的年龄结构看,分两个年龄段。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就有点不一致,还有7个学生因为学前教育的不到位,以致于上课特别吃力,作业正确率特别低,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从上学期的学习情况看,三分之二部分学生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达到该册的目标要求。但仍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如:XXX、XXX、XXX、XXX、XXX等同学,由于智力、学习态度的问题,有待于今后积极引导。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还安排了学习具体时刻几时几分的读、写方法。

  “找规律”和“统计”是两部分新的教学内容。“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

  数学美的意识。统计是正式教学统计初步知识的开始,让学生学习收集和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最简单的统计图表,经历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材的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100以内的数,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以《标准》为基本依据,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丰富的知识。

  2.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

  (1)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提供丰富的素材。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3.教学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教学要重视知识形成的过程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念。《标准》认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概念、定理、法则等现成的知识,还应包括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个过程,不仅可以体会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的,某一数学知识是怎样应用的,等等,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教学措施

  1、态度习惯。

  找个别学生谈心,使哓之以理,动之以情。与部分家长联系(包括优生与后进生),主要从更上一层楼的角度,与家长进行沟通。

  2、知识能力

  利用下午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必要的辅导,(为不增加学生负担,辅导的同时适当减少书面作业)。

  发动优生进行互帮互助,采取先学生自愿结对,后教师统筹安排的方法,给每一位后进生找到自己的帮助人,为达到互相提高的目的。初步想法如下:(1)

  为保证有互助时间,对相关学生采取适当减免书面作业的优惠政策,使后进生有被帮的时间。(2)对优生进行鼓励,如果自己所结对子有进步,学期结束开学评比“互帮互助积极分子”给予奖励。

  3、检查习惯的培养。

  教师利用上课时间,进行一步一步的指导,从培养学生检查意识开始,不仅知道检查的重要性,更能把检查作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对学生的作业力争面批。

  五、教学进度

  四、课时安排

  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教材的编者为一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正课16周,总复习5课时。根据本班具体情况特制定家乡进度如下。

  第一周:教学“一、位置(4课时)”

  第二周:教学“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的“例1 (3课时左右)、例2(4课时左右)的例题”。

  第三周:教学“例2”的习题(2课时)。“例3 ”(2课时左右)。 第四周:教学“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和“三、图形的拼组(2课时)”。

  第五周:教学“四、100以内数的认识(5课时)”。

  第六周:教学“四、100以内数的认识(3课时)”和“数数 数的组成(2课时左右)”。

  第七周:教学“读数 写数(2课时左右)”和“数的顺序 比较大小(3课时左右)”。

  第八周:教学教学“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和“人民币的认识(3课时)”。

  第九周:教学“人民币的认识(1课时)”和“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第十周:

  第十一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的……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3课时左右);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2课时左右)。”

  第十二周:教学“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2课时左右);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左右)”

  第十三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3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第十四周:教学“七、认识时间(3课时);八、找规律(2课时)”。

  第十五周:教学“八、找规律(2课时);小小商店(1课时);教学“统计(2课时”。

  第十六周:教学“统计(1课时);总复习(4课时)”

  第十七周:教学十、总复习(1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