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

孙小飞老师

《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1

每年的9月1日晚上,我都会和爸爸妈妈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开学第一课》,今晚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如既往地坐在电视机前等待2021《开学第一课》的到来。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是以“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主题。由董卿、撒贝宁携手主持。

当《开学第一课》即将播放的那一刻,我的心如往常一样激动。开学第一课第一讲,主要讲了走近《红岩》狱中绣红旗的原型故事。感受五星红旗的信仰与荣耀。看到这里,我的心里十分的感动,深深体会到了国旗的来之不易。

《开学第一课》第二讲,主要讲述的是“中国梯”,第一代“攀登者”以血肉之躯搭建“中国梯”,将国旗插上珠峰之巅。中国梯是中国登山队于1975年攀登珠穆朗玛峰时在 “第二台阶”的岩壁上架起的一座高近6米的金属梯,它承载着中国人对珠峰的探险历史。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看到了“攀登者”们,冒着大风大雪,十分的寒冷,每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但坚持地往前攀登。

在“中国梯”中,夏伯渝爷爷的攀登事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在1975年,登珠峰时因帮助队友,导致自己因冻伤而双小腿被截肢。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自己登顶珠峰的梦想。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后,终于在2018年5月14日10点40分,他成功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他是多么的坚强,多么的令人感动!

我想,作为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追逐自己的梦想。将来报效自己的祖国。为自己加油,为祖国加油!

看完2021《开学第一课》,我想大声说,祖国,我爱你!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2

20_,一个特别的年份,一个美好的数字。可是,新型肺炎的到来给整个中国蒙上了一层阴影,它就像一朵“黑云”笼罩着中华大地,陡然间,天空黯淡,世界阴冷。然而这个繁衍了五千年的中国拥有着一群团结友爱的人民,他们坚守着“一方有难,万众驰援”的美德,期盼着“黑云”背后的太阳。

这是一群无畏勇敢的人们,他们不顾安危,奔赴在抗疫一线。嘴里说着“没有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的钟南山院士义无反顾地前往武汉抗击病毒;“年前想去换个发型,结果还真‘如愿’了”的美女护士单霞为避免交叉感染,剃了光头……多日连轴转的高强度工作的护士全然不知脸上早已布满了勒痕;得知同行好友感染病毒泣不成声的医生毅然决然转身救人,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些白衣天使,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为民族担当,不愧为中国脊梁。

这是一群无私奉献的人,他们尽己所有捐赠着医疗物资。韩红东奔西走募集捐款约一亿元,众多明星网红纷纷慷慨解囊;汽车司机捐赠口罩50000只并亲自送往武汉;有孩子用全部压岁钱为民警买来口罩,用歪扭的字体寄托他“希望你们能好好保护自己”的祝愿,爱与善良无关阶层、无关年纪,在灾难面前,他们都是大美之人。

中国,这是个充满爱与力量的国家。在这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以光速拔地而起,小汤山医院也已开建。在这儿,处处都是爱,医者不计生死,民众不计报酬。在这儿,从不缺乏善良的人,从不缺乏爱国者。在这儿,“大爱”续写着中国故事。

在这个美好的国度,纵使每个人力量薄弱也可汇成江海。我希望我们每一名中学生都能安心呆在家里,关注疫情,心系前方安危;不聚会不出门,不给国家添乱;按部就班,努力学习,砥砺奋进。这便是我们的贡献,这样才能不辜负无数人的奉献与期望。

疫情愈汹,我们团结的热血便愈加凝固。九八年的抗洪挺过来了,零三年的非典挺过来了,零八年的雪灾挺过来了,只要我们众志成城,新型肺炎的“黑云”终会消散,武汉终归安宁。

我们做个约定。待到春暖花开之际,阳光明媚之时,一起去武汉赏樱花可好?

《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3

9月1日,全省中小学及幼儿园正式开学。当晚8点,所有中小学生将统一收看2020年《开学第一课》,这也是持续了12年、每年新学年开学季的“同一堂课”。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首次在北京、武汉同时设置电视课堂。

2020年《开学第一课》是由中宣部、教育部、国家卫健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大型特别节目,是立足国家平台打造的“国家课堂”。晚会以“少年强,中国强”为主题,传递“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

节目还邀请了“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陈薇,以及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人物张文宏、吴尊友、毛青等,共同讲述感人至深的抗疫故事,弘扬抗疫精神。同时,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还将讲述北斗卫星在抗疫中的运用,展现科学的力量。

武汉市洪山体育馆,曾经是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家方舱医院,2020年《开学第一课》将课堂搬到这里,对武汉这座抗击疫情的“英雄之城”而言意义非比寻常。

《开学第一课》分为“担当”“团结”“科学”三大篇章,聚焦贡献突出的专家院士,逆行出征的白衣天使,闻令而动的人民解放军,励志向上的学生代表……晚会向抗击疫情以来,每个平凡岗位的坚守者致敬。而这其中就有不少武汉的面孔,他们把武汉人民面对疫情“不服周”的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疫情下,我们是一家人。“我把我的外公、妈妈都借给你……”,作为武汉课堂的课代表,二十九中陈琪方同学分享了她为新冠肺炎患者致公开信的初衷,字里行间,感人肺腑。

青山矗立,不堕凌云之志。报考北大医学部的湖北黄冈高三毕业生王睿接受央视连线,他要立志从医,因为有榜样的力量。逆行者归来,分享抗疫精神。身患绝症依然坚守在抗疫一线,为患者、为武汉、为国家筑起生命“长城”的张定宇,讲述了他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春节”刻骨铭心的经历。

非常时期,同舟共济。作为武昌方舱医院1124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中的一员,武汉市三十九中的高三毕业生付巧,把方舱变成了备战高考的临时课堂。在这里,医护人员、志愿者、远在千里之外的退休教师都成了她的代课老师;在这里,她并不孤单。

最动人者人性美,最可贵者民族魂。回望在这场疫情里,医者的责任情怀,志愿者的无私奉献,学者的科研担当无一不让人动容。_曾经赞扬,“武汉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人们众志成城、各尽其力,筑起了阻止病毒入侵的防护墙,尽显凡人英雄的非凡本色。

文艺汇演环节出现了很多稚嫩的武汉面孔,成为舞台上充满活力的“小草绿叶”。本次晚会,2个表演类节目由武汉10余所小学的百余位同学参与。节目最考验小演员的节奏和走位,有时甚至需要在很短时间内干净利落做好每一个动作。孩子们的演出很努力,力求在全国观众面前展现武汉伢的风采,与节目组的配合也默契十足。

今年《开学第一课》的主持人,是大家熟悉的央视boys——康辉、撒贝宁、朱广权、尼格买提。四位主持人将化身“老师”,带领大家聆听温暖人心的抗疫故事,感受震撼鼓舞的抗疫精神。

据了解,全省各地教育部门已经要求组织师生收看《开学第一课》。同时结合各地特点,结合不同学龄段错峰开学的实际,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课堂教学与专题活动结合的方式,为中小学生上好爱国主义教育课、心理辅导课、爱国卫生运动和公共卫生知识等“人生必修课”。

2020年《开学第一课》将于9月1日央视综合频道晚8点档正式播出,也可通过新媒体平台央视新闻、央视频、央视网、国家中小学网络云平台、学习强国在线观看。

《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4

今天观看了《开学第一课》,薛其坤院士与王源展开了一场关于未来的对话,用亲身经历告诉广大青少年迎接未来要永不言弃,坚持奋斗,勇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梦。

“中国梦”这个词大家对她并不陌生,可我想大家并不了解他,其实中国梦和我们自己的梦想一样都是为了一 个目标奋斗。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个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梦想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名族好,人民才会好。

谈起梦想,我想我们每个人会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我有一一个梦想,就是当一名卓越的政治家,我想实现我的梦想就和实现中国梦- -样要脚踏实地一步一- 个脚印,首先我要对自己设立一个长远计划,不要在意眼前的各种困难、误会,应该百折不挠的追求理想,要有领导才能和长远的目光。要意志坚定,立场果断。虽然这些是我当政治家的必备要求,可我也需要将学习成绩搞好,如果一个政治家没有很高的涵养、知识,是不可能成为一一个又让人信服力的政治家。我还要扩宽自己的视眼,我会对身边的所有事物都留意一下,观察一下,自然会积累许多事情。

说起怎样实现我的梦想,不禁就让我想到了我们该怎样去实现中国梦了。. 上面我们说过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我想现在我们实现中国梦当务之急是环保,你看现在遍地是垃圾、小溪已没有昔日的清澈、森林已失去了昔日的生机。为什么遍地会是垃圾?因为人人都不讲究卫生随地乱扔。卫生么小溪已经没有昔日的清澈?因为许多工厂将污水排放进去。为什么森林一没有昔日的生机?因为人们乱砍滥伐树木。所以我希望在座的每一位都行动起来不再乱扔垃圾,不再乱砍滥伐。让我们的祖国变得更美!

做到这一步,我们离实现中国梦更进一点了。接着就是去解决人民幸福度,然后在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去更上一-层楼!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是我们的祖国更加强大!

《开学第一课》2022观后感5

《开学第一课》终于播出啦,每年的主题都不同,今年的主题为“创造向未来”,由此也引发了我的深思。

每当我遥望繁星点点的夜空,那茫茫夜空总使我产生一种神秘感,它那深邃、遥远和无穷无尽让我产生无限的遐思……

在我国古代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就有天上人间的传说,幻想着天上有皇宫、有玉帝、有王母娘娘、有天兵天将……《西游记》中描述的孙悟空一个跟头腾空而起十万八千里,翻山越岭不在话下,这就是人们在幻想着人能够上天,而且能在极短的时间里飞出很远的距离。在当时科技还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只能凭空梦想。而随着科技的发展,梦想变成了现实——有了飞机、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上天的目的实现了,这就是科技带来的今天。科技在进步、人类文明在发展,这就是科技创造的未来。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总是在崎岖的道路上,怀抱着一些微小的希望,伴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希望才带来了成功的喜悦。科技使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在车子出现以前,人们远距离运送物资或长途跋涉,都是靠人的两条腿和肩拉背扛的。后来出现了牛车和马车,这样就减少了许多人力、物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汽车、火车。蒸汽机的发明使火车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这以后,人们大量繁重的物资运输已是轻而易举的了。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们正幻想着把电脑芯片植入人的大脑中。美国布朗大学最近进行了一项实验:首先训练3只猴子,使它们学会利用游戏手柄控制电脑光标的技术;然后把微小的电极接入猴子的大脑皮层。确定了猴子操纵电脑光标的“想法”与其产生的脑电波之间的对应关系。当他们拿走游戏手柄后,猴子产生的脑电波被转化成相应的操作命令,电脑光标随即作出响应——大脑控制电脑的实验取得了初步成功!

到目前为止,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远距离通讯、微电子技术、电子计算机以及生物工程的发展,都使人类对科技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能征服、改造大自然,科技能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一次次的进步让我们感悟科学创造的魅力和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