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红色的电影观后感读后感参考

马振华老师

红色电影观后感.1

我看了《刘胡兰》这本电影后,被刘胡兰深深感动了。刘胡兰10岁就参加了儿童团,13岁参加县委举办的妇女干部培训班,15岁被破格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候补党员,光是这些,就让我赞叹不已。

1947年1月12日上午,敌军包围了云周西村,把全村男女老少都赶到观音庙前,还抓了几个人在庙里拷打。刘胡兰预感情况不妙,摘下奶奶留给她的戒指,又从衣兜里掏出一块手帕(一位八路军烈士的遗物)和一盒清凉油(她的入党介绍人送给她的纪念品),把这三件小东西交给继母胡文秀。这点东西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却是刘胡兰的心爱之物。接着敌人的屠杀开始了,有六个不向敌人低头的乡亲,被凶残的敌人用铡刀铡下了头。这时候,大胡子狞笑着刘胡兰,刘胡兰二话没说,从容地向铡刀走去。年仅15岁的刘胡兰,就这样为中国人民的翻身解放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1947年3月,毛主席得知刘胡兰牺牲的消息,当即挥笔写下“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八大字,对刘胡兰短暂的一生作了崇高的评价。刘胡兰是已知的中国共产党女烈士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她凭着对人民的感情和对中国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在铡刀面前坚负不屈,视死如归,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崇高的革命精神。

多么伟大的刘胡兰啊!那一次,我正好在拣菜,好多好多的菜要我拣。我边看边拣,快要累死了。正好电影放完了,我就想了:刘胡兰连死都不怕,我才干这么一点点活,不就是拣拣菜嘛,有什么不行的?我一想到这个伟大的革命小英雄,想到她十五岁就牺牲了,从此以后,我就再也不怕苦啦!去年暑假,我还去奶奶家帮她种田播种翻土呢!刘胡兰真是我们大家的榜样!

红色电影观后感.2

《董存瑞》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叫《董存瑞》。它主要讲的是:16岁的董存瑞不想当见习八路了,想要参军。王政委和连长都说他年龄小了点,不可以参军,董存瑞一点也不死心,就跟他们蘑菇。后来,王政委在一次战斗中牺牲了。连长最后没办法了,终于答应让他参军了。

当八路军准备攻打隆化,解放热河。国民党军队又造了许多碉堡,来做掩护。想打这场仗,爆破队长很重要。到底给谁呢?领导们思考了半天,决定给董存瑞。由火力队来掩护爆破队,让爆破队去炸碉堡。其他的碉堡都被炸了,就剩下最后一个了,这是一座小桥,也是最难炸的一个。眼看上去了几批人都没有成功,董存瑞说:“我来”。他左闪右躲来到桥底下,怎么也没找到能放炸药包的地方,炸药架又用完了。怎么办呢?眼看着同志们一批一批的倒下,总攻时间就要到了。这时候董存瑞用自已的身体做支架,举起了炸药包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

难炸的碉堡终于炸掉了,战役最后胜利了,而董存瑞却永远地离开我们!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被董存瑞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了新中国而放弃自已生命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打动了。同时我也非常生气。我弄不懂蒋介石为什么要打内战,难道你不是中国人吗?难道有了国民党就不能有共产党吗?难道国共两党不能和平相处吗?

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因为这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长大了以后,也要回报祖国!

红色电影观后感.3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我已甚是想她。再次去寻她,她依旧是如此的美丽动人,雄伟挺拔。

我们跟随着父母的足迹上了车,满怀欣喜地望向窗外的风景,蜂飞蝶舞。脑海中却不时地浮现出年代的血腥场景和红军战士在沙场上英勇奋战的飒爽英姿,感受到他们挟而不服、压而不弯的精神。

约莫40分钟,我们便到了薛家寨口,一排排山峦起伏,连绵不断的高山,猛地在眼前一闪而过,但却像印记般刻在脑海中,无法抹去。穿行在一条条康庄大道,羊肠小道之间,每盏灯上都顶着神似圣火的火苗标志,象征着的胜利,新生活的开始。一眼望去,那真犹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激动人心的景象。

听,是什么声音在耳边回荡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回答着:“是和平鸽呀!”霎时间,一席训练有素的白衣士兵翱翔在碧空如洗的蓝天之中,显得更纯洁,更透明。郁闷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了。

来到群山脚下,眼望山顶,总给人以无限的遐想:这山顶是否与那天宫相连;四周是否有白云缭绕;那每一滴露水是否都晶莹透亮;阳光时而躲藏时而显露,剔透的露珠是否会反射出它的影子;我们是否能够从中联想出各种千姿百态的事物,一眼望去,竟不知尽头在何处。

环顾四周,一条狭长的道路上,寄托了时期多少中华儿女的向往。“薛家寨”三个大字就矗立在道路的起始端,朴实却又醒目。一年四季,长安于此,只有偶尔几只小鸟游历至此,才会惊醒她,此外的时间,她都犹如一位高贵的守护神一般,保护着这方净土。

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来到了半山腰处,高度不一的岩壁不时会碰到头,但我们却觉得有趣,一上一下,欢声笑语回旋在山间。俯身看去,万丈深渊皆在眼底,那树叶间,阳光透过缝隙洒下去,照在崖中,显得格外明亮。一滴露水滴在衣角上,露水沾衣,分外清凉……

经过一番游历后,此处的美景尽收眼底,藏在心中。

山脚处,红军谷也有独特的一番景象,但由于种种原因,便没有去到,只是远远的望了一眼,看见了前方那张破洞的红旗,这便是

沧桑留下的最好的见证。年复一年的驻守在此处,眼看着这里的变化,却无法说出口。不知多少的惆怅从此处产生,多少的欣喜因此处而美好。

历史的长河在奔腾,而此处却依然是重峦叠嶂,密林如海。如今再次去寻她,我仿佛已经认不出了她,那强烈的感情像正准备喷薄出的火山,汹涌澎湃。

红色电影观后感.4

很早听到爸爸哼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总是不明白:共产党是什么?难道中国还有新旧之分?那旧中国是什么样的?……爸爸妈妈有时对我讲讲,可我总是睁着不解的双眼望着他们,到最后,他们总是一句:“说也说不清,长大了自己看书、看资料,慢慢会懂的。”……

渐渐地,我长大了,能看懂很多书了。可书上的许多还是不能理解。正巧,爸爸那天打开电影频道,当时我做完作业,想借机蹭个电视看看。没想到这次“蹭”,妈妈一点也不反对,还说“《建党伟业》该让孩子看看。”于是我就正大光明地坐上沙发看起电视来。

看到一批又一批青年举着旗子浩浩荡荡地游行,高喊“打倒卖国贼!”妈妈告诉我“这就是‘五四运动’”。我又不解了,这不是游行活动吗?怎么叫“五四运动”?妈妈说,从这次北京青年游行开始,全国各地加入了反帝反封、反对卖国的活动中,所以叫运动……我还知道了因为中国弱,被战败,还要割地赔款,把青岛等地让给日本……生活中,两人打架,受伤的一方是被安慰的,另一方要赔偿的。而本来我国战败,已是伤痕累累,还要赔偿,把我们的土地让给他们,这多么不公平啊!

接着,我在电影中知道了伟大的革命先驱李大钊、瞿秋白、李达、周恩来、毛泽东等一批早期领导者。也看到他们在召开一大会议时随时有特务跟踪的危险境地……而不管如何艰险,他们都从全国各地奔赴上海,有的提前几个月,有的还东挪西借筹路费,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了布尔什维克,为了天下劳苦大众,团结工人阶级,让普通的人成为主人……

今天,我明白了:我能幸福地和家人坐在一起看电视,是多么的不易!是多少像李大钊这样伟大的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妈妈告诉我,如果不是为了革命,瞿秋白、高君宇都会是大文学家,(毛泽东更是位大文豪);闻一多会写出更多的诗……可是为了党,为了新的美好的中国,他们舍弃了爱好,舍弃了家,舍弃了自己的生命……

而现在的世界,和平之花并没在每个角落绽放。我就在电视上看到伊拉克被摧毁、利比亚战乱,人民受苦,更深刻感受我国国力强大,才不被欺负,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也要努力奋斗,使我国更加繁荣昌盛,不受外侮!

红色电影观后感.5

昨天,胡老师给我们看了一部红色电影,电影名叫《小英雄雨来》。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小英雄雨来一开始很调皮,很喜欢戏弄日本人,但后来他要保护一个交通员才和日本人斗智斗勇,并且逐渐成长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我很佩服雨来,因为他从一个顽皮的小男孩转变到一个爱国主义者时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和日本武士打架,用臭鸡蛋砸日本武士……这都是让我感到很佩服的。你想,一个和你差不多大的男孩,他就敢向比自己厉害的日本人挑战,那精神,那勇气,那胆量是多么的可贵呀!所以,我特别佩服雨来,并且也很喜欢看这部电影。

这部影片的开头写出了一个活泼、开朗、水性很好的男生——雨来,他生活在一个宁静、和谐的村庄。后来,鬼子来了,打破了这宁静而祥和的课堂,他们抓走了老师,聪明的雨来假装帮鬼子捞鱼、请他们吃饭,在饭里下药,让鬼子们吃了苦头,最后,水性极好的雨来终于把鬼子们淹死在河里,救出了老师。

影片的前半部分,讲述了雨来的顽皮、捣蛋、与倔强。影片中间一部分写出了雨来的冷静与从容。影片的最后讲述了雨来的智慧与果敢。影片整体描写出了一个集智慧、机灵、勇敢于一体的雨来。

影片前后,总是闪着一个瘦小、敏捷、在水中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几分钟后才出来的身影,那能表现出雨来活泼、水性好的特点。一次次跳进水里,水就像是雨来朋友,有困难就向它倾诉、有开心的事也与它分享。

影片里,写出了团结的重要,影片里的一个个小同学,就像是一个个雨来的缩影,他们痛恨鬼子,他们喜欢水,他们智慧,他们勇敢,他们有团结的精神...... 影片没有他们衬托、没有他们的笑声,影片怎么会有趣呢?

影片里加入了许多有趣的环节,比如,雨来把癞蛤蟆放到老师的锅里,老师惊叫一声,给影片增添了许多欢声笑语,也写出了雨来顽皮的一面。

看了《小英雄雨来》,我感觉这部影片很好的表现出了雨来这个形象,很好的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很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