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大劫案个人观后感

黄飞老师

黄金大劫案个人观后感1

五一放假期间,我看了一部电影,名字叫—《黄金大劫案》。这部电影虽然讲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抗日战争故事,但我却有很大的感触。

这部电影讲了以一个演员为首的一伙人,为了破坏鬼子进一步侵略中国,劫走黄金。在这一段故事里,我发现了一个人的人生蜕变,他就是—小东北。他一开始认为脸可以不要,但钱不能不要;后来他认为钱可以不要,但命不能不要;最后他知道了,命可以不要,因为信念比命更重要。这三个不同阶段的认识,使他从一个街头小混混,变成了一名敢作敢当的革命党。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自己。有一次,孙老师让我们玩一个游戏,叫“感悟亲情”。一听这个名字,就是关于要感恩的。游戏开始了,孙老师让我们先把自己最亲的五个亲人的名字写上去。我犹豫了一会儿,经过反复思考,我终于迟迟地写上了五个家人的.名字。孙老师又叫我们从这五个名字中划去一个,一旦划去了,就代表永远也见不到他们了。我一听,哭了起来,想起了妈妈对我的关心,爸爸对我的疼爱……在一场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划去了奶奶。当我的纸上只剩下妈妈、爸爸、爷爷后,有几个同学说:“我想退出!”“我想让这个游戏停止!”“……”“那么,”孙老师说:“把你们划去的两个亲人的名字重新写上去。”“太好了!”全班同学不约而同地呼喊起来。从此以后,我懂得了感恩。

这就是一次生命的蜕变,在这过程中,可能会历经风风雨雨,但最后,你会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黄金大劫案》给了我很大的感触。

黄金大劫案个人观后感2

也许不见踪影的《无人区》给宁浩带来了很多麻烦,所以这一次的《黄金大劫案》充分暴露了他对于市场的饥渴。当他放弃了“疯狂标签”,摒弃了多线叙事之后,观众会发现,宁浩的故事本身不再那么极具吸引力。不过,这并非是对宁浩的批评,因为通观整部影片,宁浩是在完成自我的转变,由先前的肆无忌惮到对于情感的发掘,只是片中的情感状态未免有些“主旋律化”了,缺少了鬼马精神,多了份矜持和规矩,如此看来,宁浩越来越规训于如今的电影市场了。

幽默或许是宁浩骨子里的品格,所以,无论故事如何改变,他的影片总少不了那些幽默搞笑。《黄金大劫案》依然延续了方言制造喜剧的路子。相信在看的过程中,观众都会被逗乐,但是看过之后却也并不会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在这一点上《黄金》无法赶及《疯狂的石头》,台词语言虽嬉闹有加,但是典型性还不够。

不过,影片中的人物倒是令人印象深刻,而且颇能够反映出创作者对人物的思考和打磨。范伟饰演的神父这一角色很值得研究,一开腔便是“起初是神创造了天地”,喜感十足,但同时也代表着一种失序。上帝造万物所依循的法则和权威再也没有人重视,小混混拿根烟袋杆就能唬住神父,日本兵大摇大摆就直接进教堂,各色人等没有半点敬畏。因为这是乱世,且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时代。当影片中最具喜感的一幕出现时,这种失序到达顶点。当影片借助人物的台词和动作建构喜剧空间的同时,也显示出影片略带无奈的情感状态。影片中喜剧元素最集中的两处空间是教堂和豪宅。教堂作为公共空间,但是在信仰缺失的时代,这里早就无人光顾;而豪宅作为私人空间,却整日人头攒动,成为政治和权谋的练兵场。

越是在失序中,越是充满建构和成长的因子。所以,当黄金劫案在影片中早早得以完成之时,宁浩将视角转向了对情感的营造和升华,其间充满了悲苦浓情甚至煽情。这是宁浩尝试做出的改变,但是从结果来看,由先前众皆狂欢喜剧到之后苦情刻画和血脉贲张,其中的转换并不顺畅,暴露出影片叙事和情感上的双重断裂。在情感的升华面前,影片之前的嬉闹几乎全部沦落成逗乐观众的小机灵。不过,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叙事意义上的,而在针对商业影片的娱乐属性时并不适用。宁浩在情感表现上的发力同时影片了部分情节的展开,尤其劫黄金一段,虽然此处颇有些巧思,但是从节奏和篇幅来看,劫案一段颇为仓促。就像那座从固若金汤的金库一样,气势汹汹的出现但是没有起到相应的叙事作用,最终仅只成为发泄仇恨的空间。宁浩不再把玩智商,而是玩起了调皮捣蛋和情感热血。

一直以来,宁浩都是一位可以解读的创作个体,尤其是在讲求类型制造的电影市场研究中。对于这次的改变,无奈也罢,自我突破也好,尽管有些干涩,且充满着裂痕,但是最终归向的情感倒也能看出宁浩的努力尝试。虽然影片中的小东北最终决绝的显示出对于黄金的不屑,但是现实中的《黄金》却尽显对于票房的追求,不过看看影院的排片,不知最终《黄金》能够掘到几何。

黄金大劫案个人观后感3

其实我看完影片我感觉没什么可以写的,感觉就那么一部很平平淡淡的影片。

所以鄙人以下的见解若有偏激请忽略。

当您经历过爱您的人、您爱的人和信任您的人因您而离时,在余下时光,您会选择堕落还是成熟?

我们的小东北就是个街头的流氓小骗子他经历了出卖朋友、欺骗自己喜欢的人、父亲跪地求饶儿子性命然后离开人世。由一开始的钱比命重、父亲的命比钱重到最后明白了革命比命更重的三次思想转变。用这一车“王水”冲毁灭黄金的行为,表现出了北方年轻人的豪放与勇敢。最后自己也踏上了革命道路,变得成熟老道。

这里我没看宁浩早期作品所以就不多做比较。同之前宁浩的《疯狂的石头》相比变为了单线条叙事,“疯狂”感转为“成熟”感。同老谋导演《金陵十三钗》相比宁浩更突出的点在“小东北”经历过这些后对认知的改变。同《冒牌天神》相比喜剧风格,各有不同。金·凯瑞基本为娱乐性,只为开心一笑,最后出于升华出一个主题,您可以注意到最后十分钟才开始认认真真。突然让我想到了一部喜剧加感人片《无法触碰》推荐。

音面:片中他们杀了一个喝醉的日本士兵,逃跑的那一小段。演员的表演“原地踏步”感,放慢镜头配上搞笑的音乐,这种声画对立相反格调带来的幽默感。开车冲进金库那段中国的神曲,震惊与佩服。场景建了模型,道具也有很多特效,蝴蝶,最后的.轮船(自我感觉是种象征,*的到来。)其中用铁叉做的玫瑰最终变成真玫瑰的。(我想这个叉做的玫瑰应该算是艺术加工)飞机轰炸,这些让我看到了中国大陆特技的进步。该片其实也能感觉出有宁浩语言和画面的幽默独特风,如:

小东北充当耶稣挂在墙上。

神父念经喊着“酸菜”。

小东北在聚会上喝酒又吐在酒杯里镜头切换到被另外一位又把酒杯拿走喝了它,转换镜头精彩。一开始就被影片的片头震撼到了。

片头有创意,看到了制作者的用心,飞机头,花瓶身,单反头。但听说是抄袭《匹夫》。如果是直接抄袭那就有些失望啊。

看到片首我想到了昆丁,长对白,少镜头,多脏话。如神父在老式电梯里的对白。语言上没昆丁的重口味,但有他的风格在里面,这里是不是有点模仿呢,但也转为了宁浩自己的风格。

其实我之所以说宁浩在有些地方没拍出的感觉,是在故事太简单了,人物情感变化显得突兀。虽说是“无厘头”但如何遇见千金小姐,如何发生爱情关系,包括小东北爱的人被杀来感染我们,大部分剧情我们稍微看点片的同学就能料到的。认为影片不好的地方,其他人是以《疯狂的石头》为参照物作衡量的。

我想 “一部过渡性电影很难衡量它的好坏吧。”它们也许存在各有不同的重点?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量尺,而量尺的“长度”是由不同的人看过电影的数量与类型多少产生的,所以衡量影片的指标也会存在差异。我想大陆的电影有哪几部能拿与好莱坞的电影相衡量。我想我们或许只是在学习别人,发现哪些地方好、精彩,我们就利用它,我们电影也许就这样慢慢进步的。现在中国的动画也是这样,国民不支持,三维一定同美国比,二维一定同日本比。导致现在产生出一些不伦不类的作品,当然这其中也有制作者自身的问题,但是我们的电影产业由其是动画和美国日本比起来,他们就是一个成熟的大人,我们只是一个起步的小孩。如果总拿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小孩的能力。就像中国如果非要跟菲律宾开战那就像一个大汉欺负一个小孩,就算赢了,您说赢得有脸面吗?作为我们是不是该多发现影片它的优点和进步呢,尤其作为学者。也许这种鼓励式寻优点教育比(黄金棍下出好人)更好。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是一名学者,一个没事稍微会看点电影的学者,跟宁浩这类人比起来我经历的路还真没他吃过的盐多。如果我是以另一个身份来谈论,那么也许我是会批评影片的。(新闻也是这样)坐在电影院观看该影片时我体会到大部分观众喜欢这部影片,因为我听见场内三次集体鼓掌声,十次集体笑声,最后我后面的女生哗哗流泪。算是默默的认可了这个电影吧,当然它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没骗下男人们的眼泪。您觉得呢?(男人不脑残吧。)观众认可得到发展壮大(是电影)绝大多数观众不认可发展到快失传(是京剧)。

《黄金大劫案》有爱情,友情,喜剧,打斗会让您感觉杂乱无章,对吧。嗯,是的。但是宁浩啊!您在中国也算是大导演级别的了,我不得不说您,因为我们对您抱的希望太高太高,所以摔下来时也太疼太痛。如果我按小导演,而不是对您抱有这么高的期望值角度看我会认为您这样设计可能是满足各种目标观众呢?所以才设计的各种元素呢?那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说不定导演并没有刻意安排而是无意为之。所以很多思路不一定正确的。(包括我今天谈的影评)

同时我得出一个我的结论,观看一部影片时尽量先不了解影片的背景,这样我们或许就不会对一部影片抱太高希望观看后而过于失望。

那我们该怎样看待?鄙人觉得尽量多发现其中值得我们学习的亮点,我们挖掘它。这样会利于我们学习研究,毕竟我们是学者,而不是影评家或批评家。我再举个例子吧,小东北驾车冲进金库毁灭黄金您按逻辑分析下,训练有素的二十个士兵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和几个土匪?一个金库驻扎士兵就十到二十个?那个时代清朝后期土匪都会开装甲车,老百姓都会开卡车。牛啊!是不是觉得有些不合理?但您按观影分析小东北勇敢,豪气,开着车冲进金库,亲眼看见自己爱的人被杀。小东北当时瞬间反应表情加慢镜头,在场还骗下了不少少女的眼泪吧。最后日本军官得到了应有惩罚。所以我觉得谈感受时就像我老师说的那样,也只是侧重不同点上,言之有理都行。(谈啊谈的思维可能有点发散,扯得太远,十分抱歉。)

所以,作为跟我同一战线的朋友 亲,多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发现片中小东北父亲那套破烂的清朝服与儿子穿了小西装一起喝着疙瘩汤的画面。(无语言,胜过言语)

发现制作者两三个特写镜头专门用来描述开一瓶红酒。

发现小东北父亲最后救人的飞镖和跪地为儿子求饶(哪怕有些显得唐突)。所以父亲永远都是爱着自己的孩子,可能在某个黑暗的角落有那么一双慈祥的眼睛注视着您。

其中父子就这样乱打乱闹的混进了革命。是命运,还是巧合?让我想到之前看的《老无所依》牛仔死在墨西哥人手里,杀手开车被撞断骨头。里面很事物都是无法预料的,可以说是运气吗,就像硬币的正反面,您猜吧?

黄金大劫案个人观后感4

无论我看多少外国那些所谓的“特效大片儿”,最能深深打动我的还是这些优秀的国产电影。记得上一次看电影看的那么情绪起伏还是高三临放寒假看的冯小宁导演的《紫日》,冯小宁导演像是在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事件,而宁浩用他独有的黑色幽默,以乐见悲。两个导演都擅长以小见大,从小人物身上,我们既能看见自己的影子,也能透过他们看到当时的风云变幻。

以前特别喜欢看宁浩的电影:《无人区》《疯狂的石头》《心花路放》,他的黑色幽默碰上黄渤,徐峥,郭涛等产生了无比奇妙的化学反应,让人觉得既有趣又收货了什么,让人欲罢不能。我以前认为宁浩只能拍出这类此类片子,好看则好看矣,但不免让人审美疲劳。但看完《黄金大劫案》后,我才真正意识到,宁浩不愧是鬼才导演。

可能《黄金大劫案》这个故事的严谨性有待商榷,但它绝对是一部好电影。演主角小东北的雷佳音的演技自不必说,年纪轻轻便有如此的感染力。宁浩的黄金搭档黄渤,郭涛,范伟也从来没让人失望过,不出戏的女主_,灵性的'小陶虹演员阵容可谓强大。但最良心的,应该是这部电影的配乐。一部电影就是一个故事,是一个故事就必须有故事的高潮,燃版的“东北味儿”配乐,让观众跟着热血沸腾,让人也觉得从小东北这样的小混混口中说出“我以我血荐轩辕”也不违和了。当小东北彻底意识到他应该从保护自己变成保家卫国时,影片的主题也跟着一起升华了(忽略那个悲伤的结尾)。

虽然这部电影特效太假,高潮部分的主角光环过于强大,但毕竟是宁浩导演的风格,瑕不掩瑜。最后,我爱这部电影,爱小东北,爱我的小地雷。

黄金大劫案个人观后感5

这部黄金大劫案承袭了宁导一贯的黑色幽默,配上纯正的东北口音,的确不乏笑点。在欢笑之余,也谈谈自己的一些观感。宁导说过自己在成长,作品也在成长。这部是典型的小人物成就光荣的励志片。黄金劫案的主要推手,是一群演艺人员。那在以前都叫戏子,下九流的行当,再说主人公,彻头彻尾的痞子,小混混一个,坑蒙拐骗没少干过。倒是应了那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宁导是誓将小人物进行到底不可。敏感的观众可能已经嗅出了他想要隐射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不合理的现象。

在黄金得而复失之后,血战舞会那场,他完全是为父报仇的心态。凭借着一朵铁玫瑰的帮助幸免于难,埋葬了主角们包括自己后,他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想到运用王水融掉那些黄金的,这点是发人深省的。毕竟有8吨的黄金,融化掉多可惜,为什么非要选择这种玉石俱焚的方法,按照原先的痞子贪财市侩的性格,难以理解。难道仅仅是对日本人的仇恨,抑或是对于这些导致父亲朋友们惨死的黄金的忿恨,感觉上完全是一位忧国忧民并且机智果敢的革命军人的作风。这些金疙瘩,是日军用来购买武器荼毒中华儿女的筹码,哪是什么珍宝,就是块毒瘤,要彻底的摧毁。从这一点上说,主人公的思想转变没有交代清楚,剧情略显突兀,导致整部影片像是一堆笑料加上最后一段高潮融金的戏码。

难道说只有经历过痛失考妣,才会让人振作,认清历史使命吗。触发蜕变的条件可不可以不用见血,不过在那样一个年代,或许震撼灵魂的只有生离死别。而原本以为只是个疯老汉,却在生死关头,顿悟出潜藏经年的身手,挽狂澜于既到,兑现了他平日鼓吹的金镖十三郎的威名。可叹人生无常。如同久病多年,一夕痊愈,好似脱胎换骨,实际上已经预告了接下来的悲剧。显然单单用回光返照来形容他,略显单薄。为了求得大家对儿子的原谅硬是撑着最后一口气,壮哉!郭涛这次的表演张力分寸拿捏的很出色。

原本觉得神父这个角色可有可无,只是因为范伟的`出演,才多了份幽默。直至走出影院,细细回味之时,才体会到神父是贯穿整部影片的点睛之笔。以他的视角,润物细无声的体现出小东北的转变。而教堂成了主角们的栖身之所。并且是小东北父亲辞世的地方。

在剧中,那段朦胧的爱情线,也颇值得玩味。作为南方人,我真的不了解纯正的东北老爷们儿,是不是真的从不把爱挂在嘴边的。一涉世未深的富家千金爱上了一痞子男。而这痞子对千金的感情却是若即若离。哪怕是在千金最后弥留之际,那三个字还是没有说出口。之前宁导的作品把“骗”字演到了极致,而现在他可能在考虑把“真”字演活。对于欺骗过自己,利用过自己的男人,她依然纯真的相信彼此之间的真爱。她的纯,她的真,她的爱,让我联想到了那些年中的沈佳怡。每个男生在曾经的青葱岁月中,都有过属于自己的沈佳怡。可那仅仅是个梦,越晚清醒越觉得痛苦。从这个角度上说,小东北的反应很自然到位。双方悬殊的身份地位,又是身处在那样一个年代。纵是有真爱,也需要深深的埋藏在心里。因此天妒红颜的结局,也是顺理成章。

对于宁导的期待一直没变,像他这样属于成长型的新锐导演,我是非常喜爱和欢迎,也很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