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五篇

刘莉莉老师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1

看《悲惨世界》心口像压了块巨石,刻骨的爱同刻骨的恨都是支撑一个人活下去的强大动力,有一天这样的爱或恨释怀了倒像是人生的灯塔熄灭了,不知所措。

这大概是剧中最打动我的一句台词,那样的平和又那样的揪心,我们大概都是活在不满和抱怨中的人,那些求而不得和欲求不满每天缠着你就像被诅咒了一样,有些心魔必须自己亲手除掉才能发现海阔天空。

也是最近一些事情的发生也更让我感慨万千,和同事因为一些琐碎、和沈先生因为自己的一些情绪…总是很容易被点燃原地爆炸,好在事后及时反省,剧中那个罪犯放走了一直追杀他的警察,两个男人的戏既没有煽情也没有啥台词却让我泪目,是那种胸怀和气度让我看的惭愧,仇恨就像个牢笼其实囚禁的是自己,而爱则是那把钥匙,解救了自己。想到曼德拉在被关押数几十年后被释放当领秀后说的一句话“如果不去原谅,其实说明还在牢狱之中”。

想来一生短暂,无论和谁遇到任何事,把时间的维度拉长一些,回头再看真的不算什么,遇到的不喜欢的人,放过对方也是放过自己。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2

最近看来一部好看的电影,名字叫做《悲惨世界》,我想很多同学也曾看过这部电影,也一定跟我一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吧!电影中的许多画面都常常在眼前浮现,令人久久不能平静!对于电影的感受,我有很多想要说的,在这里和大家一一分享一下。

电影里开创性地添加了一个新的唱段在Valjean救出小Cosette后在马车里的那一曲suddenly(这个词在雨果的法语原著中以brusquement反复出现),这个音乐剧中没有的唱段很好地刻画了Valjean突然变成了一位父亲的心情变化,填补了音乐剧里Valjean面对小Cosette的感情空白。而休叔在和小Cosette对话时满眼的慈爱,也预示了他未来那些年对于这个女孩的责任。

对于一部从头唱到尾的电影来说,我们无法忽略演员的音乐表现力。当年托尼奖颁奖礼上休叔和Neil Patrick Harris一起又唱又跳anything you can do的时候让人惊叹休叔的能歌善舞,oscar的主持秀也证明了他的舞台才能。不过仅仅停留在主持水准的`唱功能并不能保证一定可以撑起所有男主角的唱段,毕竟Valjean这么经典的角色已经有太多的音乐剧大师演绎过了,超越并非易事。休叔最后交出的答卷令人满意但是却并非完美,例如那首争议颇多的bring him home.

看过_周年版Les Miz的人应该都记得,那一版的encore曲中有各个时期音乐剧中的Valjean大合唱,大合唱的第一个选段就是技巧要求极高的bring him home.当时每一个Valjean都表现出了千回百转的音色,而那种开始祈祷然后悲悯最后赴死般的情绪,却在电影里被休叔全部处理成了从头到尾都是缺少层次感,甚至让人感觉是一直都吊着嗓子的平铺直叙。既然老版Valjean和休叔演了对手戏,不知道这位老前辈会给休叔的演唱怎么样的评价。我想一定是很高的评价吧!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3

前些天我观看了新上映的《悲惨世界》,在长达三个小时的情节中我一直沉浸在一段沉重的历史氛围中。贫困与等级、革命与自由、生与死、恩情与爱情。在18世纪的法国,法律与警察有特殊的含义。世界被分为了两个部分,一部分人富有但遵守纪律,另一部分人没有工作、没有吃的、没有住的地方,他们经常做出违反法律的事情。根据这样的情况,警察把工作分为了两部分,针对第一部分人采取保护政策,针对第二部分人采取抵制政策。其实富有的人遵守法律是因为法律维护了他们的富有,贫穷的人违抗法律是因为法律侵犯了他们生存的权利,于是法律成为了自由的天敌。

穷人们无法生存,又无力反抗法律和贵族,于是他们选择了两条出路——一条路是欺负比自己更穷的人,另一条是努力争取成为富人去欺负所有穷人。富人们挥霍钱财、赌博,穷人们没有饭吃,甚至因偷一片面包而被服刑5年。善良的当权者永远不会清楚穷苦人真实的情况,因为有太多的人在欺骗他;愚昧的当权者永远不会知道穷苦人如果拥有了思想会多么可怕,因为他们认为他们的统治是完美无缺的。

一个卑贱的女人在王公贵族里面当杂工,被主人看上了,这时她该反抗还是屈服?从感情上说,我们欣赏反抗的人,可是我们是否知道,反抗的人会死,从此不再世界上存在,她的反抗只是获得了多少年后别人的同情,像个木偶一样,可是她死了,我们谁会救活她。我们鄙视屈服者,可是屈服的人只是不想死,只是用行动换取一个活下去的权利,我们为什么对这种人那么残酷,我们只想让人死不想让人活,不是最残忍的人是什么呢?

仁慈的人在穷苦人中的地位中是什么样呢,是利用的对象,剥夺的对象。仁慈人的帮助不会换来感恩,相反,会另那些人认为是自己的努力博得了白痴的同情。人民反抗了,起义了,可是最后被镇压了,又恢复了从前的生活。这就是悲惨世界的扭曲关系链锁。 然而这个故事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的道德理想,一种对人物“以德报怨、无私无畏”的精神塑造。

冉·阿让,这个因为偷一片面包而被判刑的人,用他的爱最终感染了他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他是有大爱的人,他一生中给与别人的爱远远大于自己接受的爱。看到别人痛苦,他就心痛,用他的智慧和财富帮助他们。在临死的前一刻,他终于让他代养的孩子和其丈夫明白了他的爱,这个结局让人很欣慰。如果冉·阿让孤独的死去,那么我的心也将不会原谅雨果的安排。一个有大爱的人临死前被世人理解,这是光明的开始,同时象征着悲惨的结束。在悲惨的世界里,有大爱的人注定孤独,在光明的世界里,人们彼此相爱,爱成为标准,成为真理。

历史的潮流将永远前进,一次起义失败了,但这不代表反抗的结束,一切的一切都将通往光明。就像电影最后的旁白:他安息了,冉·阿让幸福地死去,因为他真正地活过。他把他的精力、他的爱、他的美德献给一个人,把这个人从悲惨的境遇中解脱出来。当这个人走进了生活的时候,他死去了。正像白天消逝、夜晚来临一样。

只要真正活过,没有什么不幸福的。幸福一定是自己一手创造的。幸福,是一种美德。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4

经典电影《悲惨世界》是根据法国作家雨果的小说改编而成,故事发生在19世纪年代,它讲的是关于主人公的赎罪旅程,在故事的`主线中贯穿着法国的政治、法律,宗教等。整部电影故事紧凑,影片的画面也丰富多彩,在观看之后给我的印象深刻。我也深深的被此电影所发出的独特艺术魅力而吸引,现在从我作为观众的角度。谈一谈对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的感受。

电影的主人公是冉阿让,在开始他为了救济自己的外甥,而去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宣判了要坐19年的牢。这也让他对当时的法律表示不信任,从而开始逃避,越狱。这也让他的刑罚越来越重。在本电影中的狱警沙威对冉阿让的对手戏,也表现出了他俩从开始的相互讨厌,转而在后来变为了相互追逐的情缘。在主人公被假释之后,经过神父的指点,更名竞选为了市长,他为人慈善,不仅抚养女工芳汀的女儿长大,也拯救了珂赛特的爱人—革命青年马吕斯。在最后的结尾中,主人公随着珂赛特的结婚,结束了自己赎罪的旅程。电影也通过生动的画面,将主人公内心的悲惨世界,展现在我的面前。

主人公的角色刻画在影片中描述很完整,传奇,他不仅有着高尚的人格,也拥有非凡的智慧。他也有国穷困潦倒的时候,他也有过偷东西的行为。这些种种都说明了,作为主人公的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人。是人都会犯错误,他也不例外。他和我们正常人一样,都有自己的情感,他也会选择请求别人的帮助。在电影中,想修女求助的画面,还有为了珂赛特救下马吕斯的情形。在当与自己一生追逐的沙特警长。都是我们在生活中随时都能看到他们的影子。有伙伴,有爱人,也有对手。通过电影的每个情节,深深的让我感受到人的一生之中,只是普普通通。没有什么耀光的事迹,有的只是对生活最为普通的感悟。这同时也是通过电影描述其悲惨世界的主题。

从整体来讲,主人公冉阿让的一生是伟大的。但他自我救赎的同时,在从善的道路上却走错了方向。他为了自己的道德洁癖,而致使一座城池的没落。也是为了自己的道德洁癖,离开了自己最爱的珂赛特。这般的精神折磨,深深的让他走向了救赎的额弯路。在他的晚年中,电影的结尾处,也浓浓的刻画了他凄惨悲凉的色调。

除此之外,在观看电影时吸引我的另一亮点就是,主人公冉阿让芳汀的微妙的感觉。他们两人的生活经历都很相似,都是悲惨的命运,然而也正是这相似,

让他们建立了浓厚的感情。也给《悲惨世界》的凄凉添加了一丝丝的温暖。在电影的结尾虽然也让我对这两个人并未走到一起也而感到遗憾,但在电影中,主人公为了能让自己与芳汀的距离更近一些,为了她付出了一些。正是主人公这种即使再渺小,也敢为爱付出的精神,让我深深的触动。也正是这样的情节设置更让我在观看此电影后能够感受到人性的光辉。

电影悲惨世界观后感5

电影《悲惨世界》是我最近观看了,真是令我印象深刻,这是一部音乐剧,所有影片中的那动人旋律一直萦绕在我的耳边久久不曾散去。

《悲惨世界》是由法国音乐剧作曲家克劳德-米歇尔·勋伯格和阿兰·鲍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创作的一部音乐剧,改编自维克多·雨果的同名小说。故事以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为背景。该剧于1980年在法国巴黎的Palais des Sports首次公演,原本预计上演八周,结果延长加演,共演出了16周,因之后的.场地时程已被预订才不得不下档,首演是法语,之后被英国著名的音乐剧监制喀麦隆·麦金塔斯(Cameron Mackintosh),也就是我们说得麦叔,也就是本片的音乐指导改编,于1985年10月8日在伦敦Barbican Theatre开幕演出。

百老汇的版本则在1987年开幕,并在东尼奖12项提名中夺得八个奖项,包括最佳音乐剧和最佳原创音乐,而且上演直至2003年。在百老汇历史中上演年期最长的音乐剧,悲惨世界排行第三。

同学们是不是也想感受那动人的旋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