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乡村振兴个人观后感五篇

马振华老师

全国乡村振兴个人观后感(一)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近日,海南省东方市出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实施方案,重点实施责任夯实、强基固本、能力提升、人才引领、激励关爱和作风整顿“六大行动”,坚持以高质量基层党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

实施乡村振兴主体责任夯实行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双组长制,健全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市、乡、村分级研究部署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书记抓基层党建年度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点乡镇抓乡村振兴制度,市级领导干部每人至少联系1个村及所在乡镇,帮助解决问题、办实事。建立乡村振兴分级遍访机制,分类量化市级领导干部、镇村干部遍访联系群众标准,推动工作落实到基层一线。

实施基层党组织强基固本提升行动。优化“行政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包片(联户)”的网格党建体系,推行农村(社区)网格化治理“1234”工作法,推动实现“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实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星级创建三年计划,推动“一村一场所”要求全覆盖,大力开展“评星定级”活动,全面打造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红色”阵地。深化党建与产业发展融合共促,确保“十四五”期间全市一半以上的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

实施振兴骨干能力提升行动。优先考虑乡村振兴需要,选优配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加快补齐乡镇空编缺员,不断充实乡镇工作力量。科学选派一批机关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任职挂职,将派出干部履职情况、村帮扶成效与派出单位绩效考核、主要领导年度考核挂钩,推动形成项目、资金、成效“责任捆绑”。定期组织开展村党组织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擂台比武”。大力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提高各级党员干部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本领。

实施人才先锋引领行动。力争到2025年各类人才规模增加一倍,人才结构和素质进一步优化提升。支持鼓励各类人才组建人才工作室、传习中心、实训基地等。坚持和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努力在“十四五”时期实现各级科技特派员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覆盖所有乡镇和村。实施“日出东方、青力青为”乡村青年人才培育计划,建强农村青年人才党支部,出台并完善扶持政策,探索设立本土人才创业扶持基金,支持本土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实施乡村振兴激励关爱行动。乡镇公务员、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员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高于市直机关20%以上,对获评优秀等次的人员纳入后备干部库进行跟踪培养,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重用或职级晋升,确保每年从乡村振兴一线提拔任用的干部不低于脱贫攻坚时期的平均水平。完善村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实行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绩效挂钩,每年拿出集体经济收益的10%用于奖励对发展集体经济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和驻村干部。

实施乡村振兴作风整顿护航行动。建立乡村振兴工作队员驻村首季度履职评估机制,及时调整不胜任驻村人员。强化作风问题的问责查处,坚决问责处理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和失职渎职的干部。坚决纠治乡村振兴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相关单位向乡村振兴工作队摊派与乡村振兴无关的任务,防止以属地管理为名,将部门本职工作、执法责任转嫁基层,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增效。

全国乡村振兴个人观后感(二)

2022年以来,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扎实推进“五个全覆盖”,突出党建功能,以不同视角不断开拓视野,夯实乡村振兴的奋斗底色。

加强队伍建设,发挥“领头羊”作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村“两委”干部,在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和集体经济、规范村务运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保护生态环境、村庄环境清洁、促进和谐稳定、开展文明村庄创建等方面履职见效。同时,乡镇包村干部全程列席参加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议事决策,督促指导村级“六位一体”有效履职,把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据了解,自开展“乡村振兴——扛红旗、当先锋”活动以来,933名驻村工作队员和1826名村“两委”干部,共带动全县13984名农村党员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乡村振兴汇聚了磅礴力量。

健全清单制度,增强乡村治理水平。围绕健全完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以及村级治理组织体系、城乡融合、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等重点任务,结合全县工作实际,建立《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清单》,聚焦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建强乡村班子和干部队伍等六方面内容,进一步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部门职责分工,逐项规定完成时限。各乡镇各单位乡村振兴任务全部具体化,责任明确到人到事,明确工作标准,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时间表、路线图,挂图作战。实行清单化、工程化管理方式,并且严格实施“挂账销号”工作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地。

创立跟进式督查,实现常态督导全覆盖。把抓基层党建作为重点工作大督查、县巡察的重要内容,专班与大督查联动互动,常态化明察暗访、督导检查。每月开展1次集中督导,对发现的共性问题会商整改,对发现的个性问题限期整改。不定期抽查,发现问题现场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并对严重问题全县通报,以督导倒逼各项任务按期推进落实。该县研究制定《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考评办法》,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要任务,依据县级《目标任务清单》,结合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研究部署推动、先进典型总结宣传等工作开展情况,合理设定考评内容,设置量化考评指标,明确细化评价标准,对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考核评价。

运用丰富多样载体,实现有效活动全覆盖。通过开展“乡村振兴——扛红旗、当先锋”“抓党建、迎冬奥、防疫情、惠民生、保安全、促发展”活动,带动广大党员人人争创示范岗、争当排头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定期举办县乡村三级擂台赛,以“五个振兴”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确定主题,对县乡两级擂台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优先推荐评选“两优一先”“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等省市县荣誉。

探索建设示范片,全覆盖打造“主阵地”。鼓励各乡镇立足实际自主创新,探索实践“空心村”振兴之路。着眼农村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区域特点、资源状况、产业发展、基础条件等实际,坚持科学规划、因势利导,在镇域范围内,将人口外流严重、相邻相近村向人口规模较大村集中,着力打造中心村,实现人口、产业、资源、投入、帮扶等在中心村聚集。该县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与发展规划县域经济、现代产业结合起来,持续加快农业产业园区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推进“千企帮千村”行动,组织引导有一定产业基础、实力较强的非公企业投身乡村振兴,与村结成帮扶对子,精准发挥民营企业家联系广泛、内引外联、应变市场的优势,通过产业投资、吸纳就业、消费帮扶、公益捐赠等方式和途径,引进落地一批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助力添彩。

全国乡村振兴个人观后感(三)

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坚持以“强规范、做精细、求实效”为目标,充分发挥党员教育“远程+”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着力打造“有特色、重成效、上规模、可推广”的学用示范基地,精准助力乡村振兴产业“升级”。

“远程+党性教育”,凝聚党员“向心力”。发挥电教远教平台优势和特点,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抓党性教育示范,突出思想教育引领,凡是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及时成立党支部,目前在全县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成立党支部14个,建立网络远程教育站点22个。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10号远教课堂”56次,积极参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志愿活动,为周边群众、合作社成员等服务群体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红色力量”。

“远程+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鲜活力”。突出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各基地创建扶贫产业园、县级及以上标准园建设,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或新模式的示范展示,主持或参与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申报国家、省、市示范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农业农村局发挥县内现有的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区域试验站、市农业行业专家工作室和县安农大“一站一盟一中心”平台作用,积极做好政策宣传解读、技术指导服务,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实际困难,助力乡村产业持续高效发展。目前共有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专业合作社3个、龙头企业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个、专业合作社4个、龙头企业2个,县级以上扶贫产业园5个。通过抓产业发展示范,2021年以来全县远程教育学用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及脱贫户就业创业3600余人。

“远程+技术培训”,发挥人才“带动力”。充分整合资源,对应不同受众群体,结合党性教育、农业技术等实际,采取观看课件、现场参观、实地操作、技术讲学等多种形式制定培训计划,定期开展培训,加大对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的教育扶持力度。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融媒体中心在远程培训上给予技术支持,并对学用示范基地建设管理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摄制县域主导产业农村实用技术片,建立全县农业主导产业技术培训电教资源库,目前已摄制《白云春毫名茶的制作工艺》《稻虾种养技术》《瓜蒌种植实用技术》《黄蜀葵种植与管理》《明矾生产工艺》等农村实用技术片。通过抓技术培训示范,2021年以来开展技术培训150余次,培训人数3500余人。

“远程+电商营销”,激发销售“e能力”。各基地充分利用“网络电商”,带动周边党员群众通过本地电商主体网络销售农副产品,并不断加大对农民及脱贫户的电商培训指导力度,有力地促进了线上融合建设。远程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县商务局一线开展电商培训指导,协助企业创建省级农村电商示范企业或电商品牌企业,扶持实施主体做大做强电商营销。在汤池镇天鸣花海学用示范基地举办合肥市远程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直播大讲堂系列活动,采取“乡村旅游+扶贫助农”的双直播方式,在省市县先锋网上同步“云享”,扶贫产品直播带货浏览达到153万人次,产生订单3.5万个,销售金额近211万元。通过抓电商营销示范,2021年以来全县学用示范基地带动170余名脱贫户增加家庭收入,年人均收入在5000元以上。

全国乡村振兴个人观后感(四)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民必须富,让人们愿意回。乡村若是“梧桐树”,便会引来乡贤游子们这些“金凤凰”,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乡村的振兴发展的对“城归”的引力第一要义就植根于农民生活的富足,从产业发展、社会保障、就业创业、社会治安、养老方面成为农民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只有为农民生活奠定坚实的生活保障,方才能调动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农民工返乡,又能够不断促进广袤乡镇百业兴旺,以创业促就业、增收入,从而打开了农业现代化、城镇化乃至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从而又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有力助推器。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村必须美,让人们回得去。农村是农民的家,每个人都期望自己的家能够山清水秀,鸟语花香,改变农村环境,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还农村以“松月夜生凉,风泉满清听”的随意而居是游子们的虔诚向往。而当农药化肥的使用污染了块块土地;当生活垃圾玷污了弯弯清泉;当秸秆焚烧污浊了朗朗晴空,乡村的土壤、水体、大气的污染直接影响菜篮子、米袋子和水缸子的安全,何谈夯实返乡回归之基?失去了乡村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质、安全的食品,乡村振兴就失去了游子们的青睐,就失去了永续利用的战略资源,何谈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建设才是乡村振兴的依托。

乡村振兴,我认为农业必须强,让人们留得下。兴业致富是许多人逐梦的源动力,而守业安居则是广大农业经营者的定心丸。乡村留得住人才是乡村持续振兴发展的应有之义,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则是让“城归”留下创业守业的必由之路。当农业搭上“旅游+”的快车,乡村旅游便为乡村提供了“重塑”与“再生”的机会。随着旅游需求的多元,宁静致远,田园丹青的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魅力成为人们新的选择,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及经济迈入新常态、产业结构不断转型升级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将会有更大作为、更大担当,方能不断填充着乡村振兴的底色。

缘木求鱼不可取,竭泽而渔不可行。全民期待“美丽乡村”的今天,用富民之美给村民一个富足的生活条件,用生态之美给游子一个身心休憩的家园,用强业之美给城归一个勃勃发展的生机,只有走上富民、村美、强业的多赢之路,才会实现乡村宜居安康的振兴之梦。

全国乡村振兴个人观后感(五)

为切实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在岗乡村医生培养,提高乡村医生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逐步实现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南咀卫生院立足于农村医疗卫生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完善的乡村医生培养模式,全方位地为农村和基层卫生事业服务,通过本次学习我就乡医培训工作谈几点体会。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为确保乡医培养目标的顺利实施,南咀卫生院根据学员特点及知识需求情况,在教师配备上选择基础知识扎实、实践技能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的“双师素质型”教师担任教学培训任务。卫生院组织教师认真研究成人医学教育规律,学习有关教育理论和教育管理知识,把握成人心理和成人教育特点,开展学员的医学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定期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座谈会,使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根据乡医实际需要,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培训的质量。

首先,突出实用、适用、够用、合用的原则。强调淡化学科意识,强化核心课程、骨干课程,新开适合农村和社区实际需要的课程。再次,突出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特点,强调一专多能。

加强教学科学化管理,是提高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南咀卫生院将教学管理工作作为提高乡医培训教学质量的基础,建立了教学质量保障的基本框架。

每次乡医培训前召开一次有明确主题的教学管理工作会议,推进乡医教学的观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工作创新。二是严格按照医学宝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工作计划,在教学实施中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教学督导和检查,确保教师授课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杜绝自由化教学现象。

强化医德医风和法律法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乡村医生的必要条件。只有让医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下得去、留得住,才能将所学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技能更好地运用于乡村的医学实践。为此,卫生院要求教师把医德教育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培养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实用型农村卫生技术人才。

通过这次乡医培训工作使我深刻认识到,乡村医生培养不仅是促进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广大农民健康的重要保证,而且对保护农村生产力和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样具有重大意义。培养高素质乡村医生是医学教育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只有正视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迫切性,探索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不断提高乡村医生队伍的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给农民带去更好的医生,带去更好的医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