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上钢琴师》观后感

莉落老师

  《海上钢琴师》影评1

  很多人看完此片,都有一个疑问:钢琴师为什么不肯下船。

  如果你问错了问题,又怎么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呢?

  要想搞明白钢琴师为什么死守那破船,必须先问:那是一艘怎样的船?

  那是一艘横穿大西洋的游轮,无数欧洲旧世界的人通过这艘船,摆渡到了新世界——美国。

  这艘船上坐过许多许多的人,有钱人、穷人、意大利人、法国人,大部分都是失意的可怜人,他们带着失望和心碎离开欧陆,在航船靠岸的时候,带着希望大叫:美国!

  这艘船上坐过许多名人,电影里有一组对钢琴师房间的特写镜头,其中有些镜头扫过墙上挂着的照片,照片中能看到爱因斯坦和他合奏过,许多欧洲的文化名人也和他在同一张照片中。这些伟大的欧洲名人,带着曾经辉煌的欧洲文明坐在这艘船上,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欧洲大陆,奔赴美国。

  你留意到吗?钢琴师非常反感爵士乐,20世纪是所谓的爵士时代,而爵士正是美国人发明的独特音乐,是新世界文化的代表。还记得专门登船挑战海上钢琴师的那个黑人吗?这家伙是那么装逼,小门牙还是分开的。但是这家伙在历史上是真有其人,但真人是个白人,电影为什么改成黑人?因为,黑人文化是美国特有的文化,欧洲是纯粹的白人文明,但美国文明则混入了黑人的血统。所以,导演将这个人物处理得那么不堪,是可以理解的,这个穿一身白衣服的黑人,就是美国文明的象征。

  而且,在电影开头,导演就吐槽了爵士乐:如果你自己 都不知道自己在演奏什么,那就是爵士。但海上钢琴师手上的每一曲,都是为了某一个人,某一种情绪而弹。

  所以,这是一艘不同寻常的船,它像一面镜子,洞照着欧陆文明的垂垂老矣,也洞照着美国新大陆的冉冉升起。

  导演是意大利人,作为一个二十世纪末的欧洲人,回望百年前,也只能有这种浓浓的乡愁吧。欧陆的辉煌是一个再也回不去的梦想,那个永不下船的钢琴师正是这乡愁的最好诠释,他执拗的留在船上,尽管他知道,新大陆有那么多的道路,通向那么多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一个新的希望,孕育着新的未来,可是,他偏不喜欢。

  这是一个欧洲遗老遗少的尊严。

  《海上钢琴师》影评2

  似乎不少中国大陆观众钟爱此片,事实上托纳托雷的这部作品在西方影响力有限,得过金球的最佳原创音乐和欧洲电影奖的最佳摄影,此外乏善可陈,无非欧洲的《十面埋伏》--浮华的形式美隔着文化差异,总是能获得一些不明就里的掌声。

  1900的形象,很容易联想起欧洲的历史悠久的航船故事,想起茨威格有名的《国际象棋的故事》--那也是海轮上的技艺角逐。福柯的《疯癫与文明》中的水上漂泊者最切合1900,“旅行的囚徒”,海的囚徒,最自由最开放的地方的囚徒。他一生都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不履尘世的不可捉摸的身世和命运,编剧让他把这样的命运坚持到底,只有远离陆地,他方能触摸到他的真理和故乡--这是梦,是传奇。

  有人称道说: ‘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陆地上的生活,是不是每个人都认为纽约是天堂?1900终生没有下船,他说陆地比起大海来更无限,是因为他活的很纯粹,试想哪个人没有受到过别人的影响,1900在别人的观点中也曾经迷惑,他曾经试图离开大海,但是在最后他又做回了自己。我想导演在本片中想说的,就是要做回自己这一简单道理。’

  这个道理就是我说的孤立意象,很迷人。但是整个故事的逻辑是扯淡的。说实话,这个故事比茨威格的《国际象棋的故事》还要扯淡,托纳多雷有多少想象力我不知道,但这个故事是多个欧洲传说和观点的匆促结晶,未加推敲,它得过摄影和音乐奖,这的确是评委清醒的洞见,本篇的电影手段精致,但就故事本身而言,远未到千锤百炼的精品的程度。

  天才在冥想中无师自通,在冥想中自我囚禁和神游八荒,以音乐为背景的电影,恰好是建立在人们对技艺训练的不了解和幻想之上,它的逻辑错误被人们视而不见了。任何一个职业钢琴师都会认为这个天才是瞎扯,没有摸过键盘的孩子首次就能弹出和弦?琴弦能热到点燃烟头?这是神话。这是天授的神秘技艺。1900是神之子,不是人之子。不是20世纪前半叶吗?好,一战在哪里?经济大萧条在哪里?二战在哪里?这种粗疏说好听了是想象力,正如张艺谋的《英雄》往好听里说也是个寓言--但严肃考究起来,《1900的传奇》又不甘心并作为一个童话,它感叹着新大陆对老欧洲的吸引力和破坏力,感叹着工业文明的迅捷无情,一方面让主角入世地察言观色,好胜地进行技艺角逐,一方面又让他厌世地特立独行,不履尘土。

  我一直叹赏托纳托雷的速写功力,对影片龙套的芸芸众生几个镜头,往往耐玩味,这种漂亮小桥段的特色在《海上钢琴师》中尤为明显,走马观花,电影主干却陷入空洞和乏力中。所以这电影离真正的严肃作品还有距离,它只能被归入浪漫文艺片,为赏心悦目而产生。

  1900的身世就是欧洲的水手传说:来自永无宁静的大海的异人,没有故乡,永不出口的秘密,对女人的爱犹如神之子对尘世的最后一点眷恋,勘破了这最后一朵红莲,就彻底归入自由的天道了。

  对固定的陆地生活的厌倦。陆地比海更为变幻莫测,这也是老生常谈,在1999年的故事片里传达这种思想,貌似锐利,其实已经是被人广为接受的理论。

  1900的性格和宿命,从这个电影的情节尚不存在的时候,就已经被编剧决定了,其后只是填充一些细节将其勾连起来而已。

  可以认为1900的故事是小号手编造的,这个人对于陆地而言不存在。1900的虚幻性不影响这个故事的美。但是影片结尾处船爆炸,毫无惋惜生命消失的同情感。一个梦,一个时代,1900,消失了,终结了。再没有如此从容的如此浪漫的如此惊险的交通工具,船运时代消失了,更快捷,更冷血,更不耐停留而更有隐忍力的后工业文明时代开启,如此而已。1900灵魂从此可以不依附于任何物质的束缚,遨游于天海间了。

  托纳多雷描述孤立意象很高明,但1900的传奇依然是商业片,经不起推敲。1900长篇大论的“陆地是无限的”,为他终身不下船做解释,全然是牵强的说教,编剧的确在藐视观众的智慧。我如果是编剧,宁可把这段全部剪掉。

  陆地再无限,人生也是有限的。除非对于神之子,人生的限制才成为考虑。1900对世俗生活的恐惧,是神之子对世俗的恐惧。只有大海才是他的故乡,只有大海才懂得他的天才和智慧。通过1900之口抒发一下对世俗奋斗的厌倦,对工业社会的厌倦,这是让人不胜厌烦的画蛇添足。

  托纳托雷就是个造梦的家伙。主题先行,逻辑瘸腿。适合的观众是“忧伤的年轻人”,或者疲倦时理性让位于情绪化的悲伤者,理解他要表示一种意境而已。托纳托雷的海上钢琴师和《美丽城三重奏》这样的动画片其实性质上没有区别,都表现欧洲人在工业文明中的一种厌倦和梦。是废墟上的怀旧,而不关怀现实和未来。

  让1900焕发爱情的少女形象非常美丽,温暖,缥缈,她熟睡的樱唇是在水一方的幸福,这似乎是个法国女演员。托纳托雷擅长制造一些意象。虽然《1900的传奇》在逻辑上缺陷重重,但有些意象非常动人。可能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些孤立的意象,而非故事的全部

  我怀疑托纳托雷并不热爱想象力或时代,只是热爱意象。宁可逻辑断裂,也要突出意象。

  然而,我喜欢这部电影的音乐和摄影,我也喜欢神之子1900,阿波罗般的技艺,英俊,从容,闲雅和脱俗,凡人谁不爱?这是神话中孤绝的散仙,他的艺术也毫无尘世中音乐的传承--简直是对经典音乐的不屑一顾,艺术简化为直指人心的神秘天赋,看似高妙到了极点,其实是通俗到了极点,这使得对西方音乐一无所知的观众,幻觉自己也享受到音乐的真谛,领会到艺术的极高境地。这就是导演的狡猾,这就是做得漂亮好看的商业电影。在一个不关心欧洲历史、不留意西方音乐历史轨迹的市场中,这就是让观众沉醉的伪艺术电影--说它伪艺术,因为它失却了艺术的基本要素:真诚,这部电影的一切都在为一个意象一个概念一个观点服务着。

  如果摆脱人对神的迷恋,用人的理性来评判的话,不如贝克吕松的《big blue>,如果《big blue>(碧海蓝天?)是10分的话,《海上钢琴师》只有7分。

  《海上钢琴师》影评3

  有些电影是你看过之后,心中涌动万千却无从下笔,是你满脑子的思绪却不知从何整理,《海上钢琴师》就是这样一部让我欲罢不能欲言又止的电影。

  看完影片之后,我的唯一感觉是孤独,真孤独。可是1900真的孤独吗?后来的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他不孤独,他有满满的用之不尽的音乐的灵感,有无数的才华和无数的流动的音符。他其实不孤独,他让我们孤独,没有天才的华丽没有天生的不俗没有特立独行的资本,没有充盈的内在没有在这个世界得到认可和满足,所以我们孤独;我们从1900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卑微自我的缺乏自我的飘忽,所以我们孤独。

  作为这世上存在的一个人,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被冠以各种各样的称号和身份。出生的时候父母为我们取了一生的代号即名字,我们要上户口登记注册,等到十八岁了要去办理身份证;我们在学校是学生,工作了又要评职称,我们被别人介绍时是某人的子女父母朋友同事,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我呢?当这些东西都被去除之后,我们还是我们吗?我们还能找到自己吗?1900是一个没有出生证明的孩子,他不属于哪个国家也没有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名字,如果他死了你在任何资料中找不到他存在的痕迹,可能也没有多少人记得他的存在,他也没有一座存放他遗体的墓穴,但是他却实实在在地存在过,真真实实地活过,他用什么证明了自己的存在呢?

  我一直觉得1900的一生是存在主义思想的体现,他藐视规则,藐视这个社会认可的规则,他害怕上岸其实是拒绝上岸,藐视上岸。他重自身的存在大于外界对自身的认可,他可以轻易打败爵士乐的开山祖师并对他表示鄙夷,他可以靠他的才华赚取无数的名利但是他拒绝音乐与自身的分离,他可以用音乐去探究所有人的心灵,可以在音乐里去旅行,可以寻觅到自己的爱情,但是他没有常人那样去要去追,他轻轻地将这些丢进了大海,他将迈向陆地的脚收回。

  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死亡作为人生的最后归宿,对于个人的存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所以存在主义者都是悲观者,在他们眼里,人生是一场悲剧。

  1900的人生不可避免是一场悲剧,是他自己能预料到的悲剧。“城市那么大,看不到尽头,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是因为所不见,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我需要看见世界的尽头。上了岸,何去何从?爱一个女人,住一间屋,买一块地,望一个景,走一条死路,太多的选择我无所适从。漫漫无尽,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那样的日子怎样过?我无法遗弃这艘船,宁可遗弃自己的生命。”

  我喜欢闭上眼睛,反反复复地听1900帮助好友克服晕船时弹奏的钢琴曲,想象着自己也正坐在那艘船上,随着海浪起伏摇摆。那时的音乐是可以将人吞噬的,让你忘乎所以让你自由自在,让你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又让你无比清晰的感受到存在的快感。你能感受到飞翔,能感受到旋转,能感受到跳跃,就想初春的远行,夏日的冲浪。这里只有美好,只有存在的美好,我以为这就是生活,有活生生的美好存在。

  后来我才知道生活的大多数时候其实是孤独的,是我们心里无处安放的孤独,不被这个世界所认可的孤独。1900是孤独的,所以他选择一辈子不上岸,和那座海上浮城共生共死,而我们呢?我们没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让我们来安放我们的孤独,让我们来逃避自己不喜欢的一切,所以我们比1900更孤独更可怜。

  很多时候,这个世界再繁华再喧闹,我都只是一个人仿佛置身孤岛,这时我那么孤独但却没有一座安放它的城市。这个城市越来越鄙弃孤独,它不允许你孤独它不给你时间孤独,它让你觉得孤独是可耻的,它要让你融入外面喧嚣的海洋恋爱的洪流,它要你和别人一样,上岸,走同一条路,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路。

  你拒绝融入,那么你就要承受双重的孤独,外在的内在的,所以你更孤独。而融入,那是一辈子都不会快乐的旅程,你踏着陆地是那样的轻飘飘,你感受不到你的存在,你还是孤独,无处安放的孤独。

  《海上钢琴师》影评4

  我犹记得那年深夜,趴在茶几上,反复回放1900留给他朋友的最后话语,然后一字一句地用黑笔摘抄在白纸上。

  多年之后,那张从路边摊上淘来的碟片早已在搬家的过程中遗失。而我也背上巨大的行囊远走他乡。但是一直不曾忘记,1900最后留下的话语,眼神,是那样坚毅,孤独,而温柔。始终会在心底出没,带来声息。

  为什么不想离开大海呢。因为外面的世界是上帝的键盘,millions and billions of keys that never end,太巨大了,是因为这样吗。

  学习,工作,为人父母,然后老去,听来仿佛一切都已明了,人生却还是那样长。

  因而在渐行渐远的曾经,心中有强烈的无处排解的情愫和孤独的那时,我也曾在高楼上凝视遥远的地面,想象自己纵身一跳,人生的乐章戛然而止。

  然而终究不可能成为1900,因为我们的人生道路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注定不同。

  他出生在海上,被水手收养。他只有水手给予的名字,一个年代,1900。他面对钢琴,无师自通,是真正的天才,受到无数人的追捧和掌声。他也开始爱,爱一个女孩,静默且深情,令人曾揣测他是否会为了她而下船面对新的世界。

  然而他最后选择的却仍是他的钢琴,他的大海。他说,钢琴只有88个键,但是外面的世界,却是有着无数黑白键的巨大钢琴。他无法驾驭。

  后来我渐渐明白,1900代表着一种理想,代表着这个尘世中的多数人,注定不会付诸行动,却会始终心怀向往的理想。矗立在那里,自由,决绝,而悲伤。

  我们是生活在“外面的世界”里的人。这个世界的意义在于“传承”。就像一个游戏,每个人都是其中的玩家,然而获得的任务,却是如何使这个游戏永远存在。赡养父母,繁衍后代,诸多必须背负的责任令前行显得缓慢而艰难。然而我们的人生对于整个游戏而言,存在的时间或许只有一秒,或者更短。也唯有越短暂,这个游戏的运行时间才会越长,才有可能,“永不结束”。

  这样一想会不会又心有不甘呢?辛苦奋斗的一生,其实不过一粒微尘,轻得仿佛随时都会消失。

  然而在闭上眼的那一瞬还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己的孩子在不久前,正带领他们的孩子在绿草地上放起风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自己曾拥有良人在侧,从此不再无枝可依;会不会含笑着想起更久远的从前,父母曾令你无忧无虑,而那些萌生的小情绪,或许唯有感慨地大笑出声,无奈地摇摇头,道一句,那时真小。

  会不会想起那些温暖的片段,想起自己曾经的付出与所得,带着回望的沧桑,感怀,和崭新的希望。

  我们为什么不会像1900一样,选择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这样壮烈,却获得永生的自由?

  因为,因为我们一直生活在这个“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见它的混乱,却因为某一瞬间体验到的那些温情,那些无以伦比的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着它所给予的伤害,努力弹奏出最华美的人生乐章。

  我们或许从来都不是天才,但是我们至少能做到勤恳、踏实。我们从坚硬和纯白开始,学会圆滑,学会世故,但内心深处,终究会一直记得,这一生所做的种种妥协,不过是为了在这个微尘世界,在这架上帝给予的钢琴上,创作出独属于自己的旋律与琴音。

  那么亲爱,我是不是忘了告诉你,

  从心生这个梦想的这一刻开始,

  你就已经成为了最好的钢琴手。

  请一定要,继续加油。

  《海上钢琴师》影评5

  常常,你可以听到一个北京人说,“我们”的故宫、国贸、天安门怎样怎样,听到一个上海人说,“我们”的东方之珠、新天地、外滩怎样怎样,或者另一个城市的人自豪的讲起“我们”的那么广阔的空间,仿佛一个城市都是他的世界。而实际上,我们往往舍不得在国贸的商场买一件衣服,舍不得在新天地吃一顿有品味的饭,在故宫、外滩也只是照照相,向亲朋证明到过这些地方。而我们真实生活的空间还是那些正付着按揭的小屋、那快要被拆迁的胡同、弄堂。在这点上,我们或许没有《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看的更加清楚,他一生生活在邮轮上,他不愿离开一个让他感到安定自由、无忧无虑的空间,他永远没有踏上陆地,开启他的“远大前程”,在我们看来,他是自闭的,但是,他也是最清醒的,在最后无比绚烂的死亡中,他走的孤独而坦然。

  1900来到这个世界就显得孤独,被轻生父母遗弃于邮轮,幸运的是被豪放而粗鲁的锅炉工丹尼收养,并给他起了个长而古怪的名字。于是,1900在这艘邮轮的传奇故事开始了,他渐渐开始长大,渐渐开始观察外面的世界,终于,一种叫音乐的东西触动了他的心弦,一位叫钢琴的淑女成为他的恋人。关于他究竟从哪里学会了钢琴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几年内两度成为孤儿的他终于获得了他一生不会抛弃,也不会抛弃于他的音乐。此后,他伴随着邮轮在世界游历,他在头等舱以调皮的表演施展着才华,在下等舱他以更天才的表演施放着能量,期间有外界的诱惑,有外界的挑衅,他都在一阵阵短暂的波澜后重新扎根于他生长的这艘邮轮,哪怕一段隐约萌发的爱情也只是让他心潮更澎湃了些,挣扎更剧烈了些,他还是爱那船,还是爱那台钢琴,或者更准确的说他还是对上岸后的世界感到恐惧。

  在我们看来,1900是孤僻的,是自闭的,是需要“治疗”的,就如他的好友迈克斯所做的一样,一再劝说他去广阔天地,或许在迈克斯眼中,在帮他灌制唱片的商人眼中,他们都是在帮助1900,都是在治疗一颗孤独的灵魂。1900似乎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宅男,只是他的宅子显得更大些,但是大不过岸上的世界,或许其实他的宅子更小,只是钢琴上的88个琴键,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自得而满足。正如片子最后,他对迈克斯所说,“你知道琴上88个键一个不多一个也不少,琴键是有限的,但你是无限的,在这些键上所能创造出来的音乐,那才是无限的,这个我喜欢,也是我愿意做的,但是在舷梯上,摆在我面前的琴键有成千上万,永远也数不完的琴键”,“而在这个无限大的键盘上,你根本就无法去演奏”,“天呢,你没有看见那些街道吗?有上千条!你怎么去选择那一个?”。这几句话充满了哲理,我认为原著作者巴里科和电影导演托纳多雷讲述这样一个梦幻的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制造一种很“文艺”的调调,而是阐述某种人生哲理。实际上,和1900对无限的恐惧相反,现代人正是在追逐着无限,我们贪大,贪全,贪广,房子要住大的,哪怕被每月的房贷压的生活质量下降;交际圈要交广些,哪怕每天疲于奔命于并不让自己愉快的应酬;旅游要走遍世界,哪怕其实只是疲惫的赶着在一个又一个景点的人群中拍照;炒股也有“不涨到翻倍不痛快”,哪怕每天被指数折磨的大喜大悲。还是看看这个“宅男”1900,反观自己,其实我们都是宅男,我们都是在自己营造的世界里生活,我们总有个无形或有形的圈子,但是似乎“开疆扩土”是人的本能,我们总是希望这个世界更大些,更广些。其实,并不是因为你走遍了这个城市的大街小巷,你的世界便扩展到了整个城市,哪怕真的这样,你也只是有了个城市这样一个更大的宅子。所以,1900不贪求太多,他一生都在一艘船上生活,这是有限的;但是他一生都有音乐相伴快乐的生活,这是无限的,快乐而自在的生活才是无限的。正如我们拼命拓展的交际网永远是有限的,但是和其中几个真正的知己在一起的快乐才是无限的。

  1900在邮轮上有自己的快乐,也伴随着一些悲伤,但是,快乐从来不是仅仅以空间的广度来评判的,就如你有一笔钱,可以买大房子简装修,也可以买小房子按照自己的意愿精装修(当然,精装修的意义不是买一堆豪华家俱的堆砌)。1900选择在一个相对狭小的世界里精心构筑他的世界,安逸而愉快。而在我们看来,这样的小小的快乐永远是“有病”的,就如我们如果看到一个人沉溺于数学而废寝忘食,会认为他是一个科学怪人,为他随时可能的英年早逝而悲哀;如果看到一个人长期执着的在农村搞什么社会试验而履受挫折,会认为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他干些“不实际”的事情而悲哀。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我们总是很自恋,常常看到他人沉浸于一些比较“独特”的事物而不问世事而感到“悲哀”,而对他们表示不解和“同情”,特别当这些人甚至为之折寿或是如1900那样“找死”后,更是如此。其实,生活方式本来没有定义,其实想想,1900在一艘船上就活的那么滋润,一些人一天到晚在屋子里闷头看武侠小说、漫画书就那么快活,我们这些号称精神健康,性格乐观的人却常常无名的不停唠叨“真郁闷”,这时的我们是不是会突然感到一丝沮丧,而对宅男们有些羡慕,同时意识到,其实我们都不过是在自己的世界里有喜有乐的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