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满分作文800字1
人性的尊严,生命的礼赞
每次观看战争的电影,《拯救大兵瑞恩》这部影片便在我脑海中闪动。在这部影片中,我感受不到胜利的笑容,更找不到作为赢家的欣喜。仅仅有一股真切的感觉环绕着我,就是来自生命顽强及尊严对我的震撼。
我从这部影片中终于明白,没有任何一场战争是胜利的。因为,为了胜利,成千上万的无辜生命会随之消亡,但这对于任何一个家庭无不是打击。
在这次二战中,亿万人失去家庭,亿万人的生命成为了战争对人类的惩罚,他们用八个人纯洁的生命与灵魂交换了一个大兵的性命。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是要拯救大兵瑞恩。
在这次行动中米勒上尉在激战前夜,对其他人说:“我杀过人,一个、十个、百个、上百个,但我十分后悔,可是我又不得不告诉我自己,我不杀人别人就会杀我。在我的指挥下牺牲了四十九名士兵,但他们挽回的却是几倍几十倍。使命就是生命,我们使命的意义在于要让瑞恩回家去,要让他活着。”也许这就是人性的残忍,伟大与光荣。当美军轰炸机盘旋在血淋淋的战场上,八人小分队全部阵亡,但这场战役的意义也许就是米勒上尉对瑞恩说的最后一句话:“要好好做人……”八个人的生命换来一个生活中失去两个儿子母亲的希望,这值吗?也许值,这就是对人性对战争的抵抗,是善良。八个人最终用生命付诸了行动,他们隐藏了八位母亲无言以对的失子之痛,把大兵瑞恩还到痛失两子的母亲身边,这是何等选择!也许是人性的温暖、生命的伟大做出的选择!
我不禁陷入了沉思,人性、生命究竟是有什么力量在战争中,米勒上尉小分队用生命捍卫了人性的尊严与自由,的确有许许多多的人为了捍卫人性的自由不惜放弃生命,以死相博。“蝼蚁的在铁蹄面前的挣扎”是否也是在捍卫人性呢?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有了人用生命去捍卫尊严与自由,是让人类在失去生命却没有失去精神活着的佐证,让生命不至于堕落到用数字来计算。
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艰难的人生。
为了人性的尊严与自由,敢于用生命抗争。不仅诠释了生命的伟大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也说明无畏的牺牲里包含着一切光荣,对一切理解生命的赤子之心实在不易做到。
当今社会里,虽然没有硝烟和战争,但是有一群维护我们安宁生活的人们。他们是抗击在疫情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消防员……他们用行动甚至是生命赢得了属于自己的尊严,最美的礼赞应当属于他们,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人性的尊严,生命的礼赞……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满分作文800字2
这是一部荣获了五项奥斯卡奖的影片,但是,仅仅用它获得的荣誉来诠释这部影片是远远不够的,它带给我们的还不仅仅仅是传统战争片的震撼与刺激。深刻的内涵如此淋漓尽致地体此刻了一部近3小时的影片中,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导演斯皮尔博格的实力。
我不想就影片的情节多作说,我想讨论的,是它所想表达的东西——好好地活下去。
说这是一部十分血腥的影片不足为过。在登陆艇上的士兵们有的在默默祈祷,有的在亲吻自己的十字架,随着一声尖锐的哨声,登陆开始了!训练有素的德军士兵在极其有利的地形上进行残忍的防御,有的士兵还来不及下船就被打得血肉横飞。成功下船的士兵们在冰冷的海水中艰难的移动,士兵接连倒下,血水染红了奥马哈海滩,身边是中弹的士兵临死的哀嚎(注:MG40机枪,想想看一个5升的水桶下开一个硬币大小的洞,水会花多少时刻流光),而你却决不能停下身来帮忙他们。可怜的盟军先头部队只能以海滩上德军预先布置的障碍物作掩体。弹坑附近,有人在无助寻找自己的手臂,全然不顾身旁呼啸而过的子弹;有人被炮弹击破了肚子,肠子流了一地;还有一些士兵,冒着死亡的危险冲出掩体去拖一个中弹的战友,可就在接近的时候被一颗炮弹炸得四分五裂;甚至连久经沙场的米勒上尉也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诺曼底登陆,简直就是一次大屠杀。虽然这次登陆很成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扭转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战局……
但是,诺曼底登陆的惨烈状况不亲眼所见是绝对不会坚信的,怪不得人们要铭记历史,原来历史是如此惨烈……这的确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震撼!1944年6月6日奥马哈海滩上的士兵和我们一样,也会恐惧,也会暂时忘记自己的信念,让人感觉士兵是活生生的人,是我们看得见、摸得到的。这,不一样于以往的影片——军官们极其沉着镇定,对于身旁爆炸的炮弹视而不见;敌人就像白痴,炮弹就像炮仗,子弹就像BB弹,怎样炸就是炸不到人,炸不死人;士兵们表情庄严,一副视死如归的样貌,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自如,心中死死不忘“报效祖国,维护世界和平”或是其他的什么信念。但是,这些东西是不能让我们感动的,究其原因——不真实。而影片《拯救大兵瑞恩》里的电影特技的运用还原了那段历史的真实,不是迷惑我们的眼睛,让我们看不清事实。感官刺激不必须能触动我们的心弦,浓烈的教育好处气味也一样,而真实的力量犹如雷电能震撼我们的内心。
战争就应是被唾弃的东西,而不是造就英雄的工具,虽然那是个英雄辈出的年代!
故事就开始在刚刚登陆的奥马哈海滩上,瑞恩母亲的第三个儿子,彼得?瑞恩阵亡在奥马哈海滩上,可怜的瑞恩母亲今年将要收到三份阵亡通知,更不走运的是,她的第四个儿子,詹氏?瑞恩(JamesRyan)由于空投误点此刻不知所踪(这实在难以避免,有些运兵机在飞到目的地前就被德军炮火击中,被迫投下了机上的士兵,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于是,总部要求无论如何要将瑞恩带回来,于是,八个人,包括一个长官,为了一个三等兵踏上了征程……
这实在不合情理,为什么瑞恩的命就比他们的值钱?
德国人似乎是十恶不赦的,他们屠杀犹太人,建立纳粹暴政,使欧洲人民生活在无尽的痛苦、压迫之中,但是就如《兄弟连》里说的那样“我们本以为德国人是世界上最邪恶的人,但是,之后我们发现不是这样,他们和我们一样…也许在另一种状况下,我们就能成为朋友,有罪的只是一部分……一部分德国人”这些资料在影片里也是重头戏之一,当我们看见德国战俘在极度恐惧的状况下用生硬的英语一遍又一遍喊出“IlikeAmerican”时,我们对于德国人的印象又是怎样?当八人小组中唯一的幸存者Upham在楼道中与德国兵相遇时的那种默契,我们又是什么感觉?子弹是影片中最多的东西,但是没有那颗子弹的价值比得上Upham的那颗,近距离目睹了德国人射杀自己朝夕相处的米勒上尉时,Upham全没有了以前那种懦弱的眼神,他是一个会给德国人烟的,会跟德国人聊天的人。他用一颗子弹宣泄了导演的愤怒……也许德国人只是完成某些人的任务罢了。
于是,战争的好处又被导演戏弄了一把——他只是一些人疯狂的游戏罢了,而这个游戏却极其残酷。
拯救瑞恩——谁是瑞恩,瑞恩在哪里?为什么要用八个人的性命去换取他的性命?这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概括的。影片的最后,米勒上尉,就是救援小组的负责,临终前对瑞恩说了一句话“EarnThis,Earnit”(这两句决不能简单得直译为:别辜负)……40年后,詹氏。瑞恩,站在米勒上尉的墓碑前,用颤抖的声音问他的妻子,“AmIagoodman”“AmIstilllivingwell”,好好的活下去,便是对于米勒上尉最好的报答。于是,我们说“拯救瑞恩”,“瑞恩”已经不再是一个具体的人。想想看,我们不就是活生生的瑞恩么?也以前有人为了不太值钱的我们付出过一些东西——也许没有七条命那么沉重,也许这辈子我们都不能回报他们……导演的意图就这样毫不拖泥带水地准确无误地表达在了观众的面前,就如同米勒上尉颤抖的右手,简单,深刻,给我们的触动久久不能平静……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满分作文800字3
战争片被我当成无声电影看完了,没有背景音乐的带入,也没有丰富情感的对话,一切都是自己想像,少了枪林弹雨的声音,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子弹打到人身上也少了一些些代入感,特别是狙击手那段,8人小队开始出现死亡,我就在想,要是没有声音,只有人中弹倒地,那岂不是很恐怖,一颗子弹一条性命,死神无情收割,翻译阿珀姆以为人是可以获救的,需要接受一个人的忏悔,如果是双方并且战犯可处理的情况下,我会接受他们的忏悔,其他的情况下,让他们死亡是对自己兄弟、同胞的善良,导演很好的诠释了“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影片最后阿珀姆还是放过了那个已经放过了一次的德国兵,这种善良希望没有再用错地方。
战争让更多人的生命变得廉价,让更多的人改变了自己,骁勇善战的米勒上尉的来历在军队中被下属各种猜,并设下了赌局,当他自己说出原本是教师的时候,所有人都惊讶了,米勒上尉的表现与之前的职业格格不入,战争改变了他,面对死亡慰藉自己,今天所杀一人,可以保护到十人、上百人,在面对或许根本完不成的任务,面对同伴的陆续死亡,眼神开始出现迷茫,这时服从命令变得尤为重要,命令可能是错误的、没有希望的,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米勒也知道这是个混蛋活,都想说上一句“长官,我对这事儿有点看法”,说完还是去执行任务,为了寻找一个毫不相关的人,让他能够平安回家,并且需要赌上自己的生命,他很想知道为什么自己的部下要以此种方式失去性命,瑞恩到底是谁?一无所知,偷偷抹掉眼泪继续出发。
战场上,谁都想要回家,这份渴望被人们深深的放在了心底,在死亡之际,这份深深眷念从心底喷涌而出,都在呼喊着“妈妈、妈妈。。。”,他们加入了战场可能是为了实现了年少时的英雄梦,也许只是一时的气愤,留下母亲在家等候着自己的归来,那归来的是人还是信,又有谁知呢,曾无数个担心害怕的日夜,又有谁知呢,想当英雄难,当英雄的母亲更难。
《拯救大兵瑞恩》是看过的为数不多的战争片之一,无论是专业评影人还是观众都给予了一致好评,怀着高山仰止的心情,完成了这一次观影经历。战争题材的电影,往往更能显露人性,中国有句古话"大难当头各自飞"。习惯了和平安逸的人们,难以探求战争状态中人性的善恶。
正如这部影片的主题,八个人一起去拯救瑞恩,他们义无反顾地执行命令,为的是不让一个年迈体弱的母亲经历所有儿子丧命于现场的悲剧。这种饱含光辉的虚构足以打动人们的内心,让我们不再过多的苛求情节是否符合历史等林林总总的问题。把虚构幻为现实,也是影片的高明之处。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满分作文800字4
如果说人们对于《拯救大兵瑞恩》所津津乐道之处仅仅在于它逼真地再现了二战战场的话,那么它决不能成为一部被称为战争片里程碑的电影,我们也决无法将其与后继者《集结号》区分开来。和平的年代并不乏有善良的灵魂对于战争以及灾难的审视和反思,但是毕竟隔去了云烟,岁月仓皇而逃,在置身事外的身份下实难有人挖掘出那些遥远的时代里的善恶,以及其流淌至今的闪耀的光环和价值。然而大导演斯皮尔伯格却以其深厚的功力和满腔的激情为我们揭露了最真实的战争和人性,可以说,《拯救大兵瑞恩》是一场催人泪下的葬礼,是一曲荡气回肠的挽歌。
影片所讲述的整个故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米勒上尉及其七名队员所接受的一项特殊任务。在伤亡惨重的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瑞恩一家四兄弟中的三人阵亡,美军总参谋长得知此事后,下令找到生死未卜的四弟詹姆斯瑞恩并将其平安送回家中。同样参加了诺曼底登陆战役的米勒上尉接受了任务,并且组成了一个八人的小组。他们穿越枪林弹雨在牺牲两人的情况下终于找到了瑞恩,此时的瑞恩奉命坚守一座大桥,他得知了自己三个哥哥均已战亡的消息后依然执意要求留在战场,于是米勒一行人留下防守大桥保护瑞恩。最终,八勇士以米勒上尉与其五名战友的生命为代价保护了瑞恩的安全,完成了自己的最后一项任务。
《拯救大兵瑞恩》采用了回忆式的叙事方法,整个故事通过老年瑞恩的回忆来讲述,在片头和片尾,大片白色的宁静的墓地显露出深沉的沧桑感,而神情黯然的瑞恩伫立其中,镜头通过推进到其深邃的双眼来揭开一段尘封于墓土之下的陈年旧事,战争对于这个老兵心灵的创伤萦绕于斯。当故事回到战争的年代,从诺曼底登陆开始,影片的色调就以灰黄色为主,再现了当时硝烟弥漫的场景。而诺曼底战役的拍摄长达近三十分钟,导演除了运用颤动的镜头和强烈的音效来表现残酷的战争的真实感之外,甚至还采用了近乎纪录片手法的纪实方式,把剧情量压缩到最低,而把更多功力用于再现,达到了身临其境的效果。《拯救大兵瑞恩》中这段战役的拍摄除了其惊人的逼真程度广受赞誉之外,其露骨的血腥场面描绘也引来一些争议。事实上,那些血肉横飞的场景,那些惨不忍睹的伤兵,这些刺激着观众心里和生理的限制级镜头恰恰表达着导演对于战争深刻的厌恶。彻底的揭露就是彻底的批判,斯皮尔伯格用这样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着他的愤怒和不满。
斯皮尔伯格旨在表现战争对于生命的残害,于是除了用极端的镜头来表达之外,导演还独具匠心地“缩小”了战争。此番,导演在与宣扬个人英雄主义无关的情况下,避开庞大的战场和军队,把大部分笔墨用于对于米勒一队八人以及瑞恩的刻画上。我们都知道,在大规模的战争中,生命的价值被无意识地缩放和隐瞒,而如果把个人从中突出出来,其生命将会重新回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当中,并且更显得脆弱和渺茫。这一点足以展现斯皮尔伯格的智慧和才华,他把精力聚焦于士兵个人,通过各方面细节真正地把一个“人”的形象植入到战争中,这也使得本片真正地拥有了生命的色彩从而与其它传统战争片不同。并且本片对于人物的塑造也十分成功,每一个人都个性十足。导演试图告诉观众,电影中的人物并非只是简单的只会开枪射击或者闪电战术的士兵,他们本身其实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男人。他们在一起开着玩笑,回忆母亲,而维德则给大家讲述着母亲特意提前下班回家只为和自己聊聊天。米勒的沉稳,厄本的懦弱,杰克森信奉上帝,莱宾不断抱怨,饱满的浮雕般的形象赋予了影片以生命力,并且更容易打动观众。
而对于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的刻画也拥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战争对于他们的残害。除了维德死时不断地呼唤“妈妈”、“我要回家”,以及瑞恩得知自己兄弟死讯时虽然强忍悲痛却仍然止不住流下的两行泪水这些细节之外,厄本这一特点突出的形象也是不得不说的。这个翻译员未曾参与过真正的一线战争,于是在战场上显得十分懦弱,他曾为一个德国战俘求情,甚至还因为自己的恐惧而间接导致两名战友阵亡,可是最后他却在亲眼目睹当初米勒放走的那个德国士兵开枪杀死了米勒之后,毅然射杀了那个德国士兵并且面不改色。这样的转变,我们很难说是应该感到庆幸或者悲凉。导演特意安排了这样的转变,旨在揭露战争对于人的塑造。正如米勒说的,以前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一个教师,可是到了这里却成了天大的秘密。这种嘲讽正是导演对于战争的嘲讽,或许厄本的转变也同样是一种嘲讽。另外,对于本片的主人公米勒上尉,导演更是把战争的迫害集中表现在他的身上。影片里两次在通过米勒的视角观察战场时,都减弱了音效,放慢了镜头,达到一种恍惚的意境,从而表现米勒的迷失在战争中的心灵,并且把观众的视角由战场转向个人,完成了观众思想上的转场。还有多次用特写镜头来表现米勒的那只颤抖的手,电影并没有交代他的手为什么会抖,但是原因却是不言而喻的。那只颤抖的手极具象征性,它是战争所给人带来的恐惧、压抑、残害的集中体现,是把战争的罪恶形象化的表达。汤姆汉克斯在本片中再次展现了他不俗的演技,将米勒这一极具军人气质而又在战争中倍感彷徨的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以上,是导演力在表达自己的反战情绪。但是,如果说《拯救大兵瑞恩》的主题仅仅是反对战争,那么它还并不至于荣获金球奖。米勒上尉接受的任务是去找到瑞恩并将其安全地送回家,但是这就出现了问题,正如莱宾提出的质问:“八个人为何要冒险救一个人?”况且最后这八个人当中只有两个人还活着。但是,导演的目的并非在于要挽救一个失去兄弟的二等兵的性命或者一个几近破碎的家庭。拯救大兵瑞恩,其实拯救的是人性。瑞恩和他的三个哥哥一同参军,而他的哥哥们均已阵亡,他的母亲在看到美军官员到访知道有噩耗传来后倒地不起,瑞恩是战争中千千万万个苦难家庭的代表,甚至是战争中一切生灵的缩影,瑞恩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出现于这部电影中,他的身上有着更多的象征意义。我们可以说,瑞恩是一个符号,是一个标志,是在战争中人性意义的最后竖立的丰碑。而米勒等八人的这次拯救行动,便是通过自己的牺牲来证明人性并非那么轻易地被摧跨,拯救瑞恩,倒不如说是拯救人性。
米勒死前对瑞恩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辜负大家。”正是这句话赋予了影片更多的现实意义。此番斯皮尔伯格大胆地颠覆了以往的传统价值观,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当人们把更多的精力用于对于在虚伪的人道主义庇护下的“值得与不值得”的问题的深思和讨论的时候,斯皮尔伯格却在人性光环的照耀下揭露并批判了这一机械的伪道德说,并深刻巩固了他的以人为根基的理论基础。如今,人性与传统价值理念的战争仍在继续,由整个社会上的浮夸之风使然,人性的发扬依然处处碰壁。“不要辜负大家”,这也是导演对于当代人的警示,战争已成为历史,英勇的牺牲换来了一些善良的东西,而我们则必须永远地守卫着它。
无论如何,“八个人救一个人”这个悖论性的命题已然超脱了普通的战争片,这场惊心动魄的战争更像是一场悲壮的挽歌,在那个人性遭泯灭生命被蔑视的时代,斯皮尔伯格用他极端的影像风格和超群的艺术理念做着最后的救赎。
拯救大兵瑞恩观后感满分作文800字5
《拯救大兵瑞恩》是一部战争片,一直我都很少看战争片,在某个程度上是因为不能接受那血腥的战争场面,而这一部战争片,它使我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对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
这部影片主要是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百万大军登陆诺曼底时,米勒上尉率领一支8人的小分队深入敌后,去寻找空降部队的一名士兵詹姆斯-瑞恩。因为他是家中四兄弟中的老小,他的三个哥哥都已相继阵亡。马歇尔将军怕这颗独苗再出意外,使伤心的母亲绝望,于是做出不惜一切代价将这唯一的儿子送还母亲身边的决定。8 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一个不知生死的人,迎接他们的将是战火的洗礼和生命价值的重新认识。拯救的旅程也是一条通往死亡之路,人性在战争中受到考验……
"一只颤抖的手、一句临终时的遗言、一个用六个士兵拯救的生命……"这三个情结构了火爆的美国进口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全部主题。
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不会忘记的一个角色,那就是米勒上尉。那一只颤抖的手,在影片中用了四个特写的镜头来表现这只手。米勒上尉最初是中学老师,战争的不断升级和扩大改变了他原有的平静生活。戎马倥偬,硝烟弥漫,使他的身体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战争的烙印,这种伤痛本身就说明了战争的残酷无情。看完影片我们依然无法得悉他的手是如何负的伤。但是总是在战争场面就要一触即发之前,导演都有意地让这只手出现我们的眼帘中。影片中这一只颤抖的手不是说米勒上尉在战争前的心理恐惧,而无非是要说明战争给人留下的无法抹灭的苦痛的记忆。
从这一只颤抖的手,我们可以看到,战争不光是政治的延续,它会给我们所有的人留下不同的记忆,或惊栗,或惨烈,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它给人们带来最多的是伤痛。
在战场中找一名士兵,那简直比大海捞针还更难,那不仅仅只是漫无边际的找寻,还时时刻刻面临的是生命的危险。然而士兵的使命感和战争的需要驱使着米勒为完成任务,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用一把小手枪在做着实际上是无谓的抵抗的时候,他仍然想起了自己的任务是把最小的瑞恩从战争中拯救出来,能够安全地回到母亲的身边。因此,当生命即将离去,他哽咽着在瑞恩的耳边说道: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一定要活下去。这句临终的遗言,不仅影响着瑞恩的一生:"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正直的人".而我们的观众也会因为这句话而更加激起内心对法西斯发动这场战争的仇恨,所以在剧中瑞恩是一定要活着回到母亲身边。
"生命诚可贵"而在战场上,那一张张长长的死亡名单,是那么轻易地从报音员的口中读出。"用六条生命去拯救一条生命",这样的生命价值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深思。在影片中,分队的一些成员的想法也是可以让人理解和同情的, "为什么用我们的生命去换取别人的生命,难道我们没有母亲,没有兄弟姐妹?我们不是一样在战场上拼死拼活?凭什么他就有这个特权?"这样的生命价值观也只有在战争中才可能出现。战争是无情的,在战争中这样的情形又何止瑞恩一人呢?可导演的刻意,无非的意图是:珍惜生命和帮助他人。在影片中,拯救队员因为帮助瑞恩而知道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可贵,而瑞恩因为米勒上尉和拯救队而感悟用自己的生命去保护、照顾更多需要拯救和帮助人们。爆发战争对于每个人是不能选择和左右的,但帮助他人是自己可以选择和作决定的。
《拯救大兵瑞恩》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憾除了是故事的情节和所要表现的荡气回肠的情感外,还有一点就是视觉的冲击。影片重现了50多年前惊天动地的诺曼底登陆战的恢宏场面,让人惊骇的目睹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壮观宏大的战争场面,血肉横飞的诺曼底战役,血流成河的镜头,让人触目惊心,那感觉中还带有一种惶恐。影片用纪录片的手法表现了腥风血雨的战场,震撼人心。
《拯救大兵瑞恩》这一部伟大的战争片,它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对战争残酷的反思,更多的是对普通士兵们内心人性的挖掘。战争使士兵所遭受的伤痛会留在那些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记忆中的深处,给他们内心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在影片的强烈音响效果中,我们观众依然如感同身受一样真实,一样惨烈,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深思。
四川高考排名507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43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32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55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吉林高考排名5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暖心的谷雨时节寄语
小学五年级读后感800字五篇
师德教育心得
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800字
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800字
朗读者选择个人观后感800字
中国科技馆观后感800字
感动中国人物颁奖的700字观后感范文
感动中国人物的观后感700字范文
感动中国盛典观后感700字范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辽宁高考排名402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湖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山东高考排名278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242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641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在广东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72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505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418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430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青海高考排名15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165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山东建筑大学要多少分安徽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河南高考排名1434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300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16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22956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900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鬼当家电影观后感700字五篇
战狼2的观后感700字五篇
建国大业观后感700字作文参考五篇
将改革进行到底观后感700字范文五篇
骆驼祥子影片观后感700五篇
边城观后感作文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观后感范文
兵马俑观后感范文
国学小名士观后感作文800参考
观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少先队建队日直播有感六篇
安全第一课800字观后感六篇
安全第一课观后感800字作文六篇
战国策观后感800字范文
超能陆战队观后感800字参考
七夕节天下有情人此夕最相思观后感心得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