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

张东东老师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1

在一个小型电影节上,一位香港的电影学院教授给我们现场放映了《一次别离》的片段,固定的一个长镜头,展现的是海水在岸边潮起潮落,沙滩上一个玩具渐渐被卷进海水中。放映完他问现场观众感受,看到了什么。很多同学讲述了他们的理解。最后一个发言机会我举手了,

“我想问的是这样的分析是否有意义,也许导演只是想跟观众开一个玩笑,在海边拍了一段潮水来的画面然后让大家自己猜吧,如果这不是一个著名导演的作品会不会有人这样解读它的意义”

“你是这样认为吗”

“我是说有这样一种可能”

“你说的对。”然后他说了一段话,具体字句我无法还原,大意是,你认为它有这样的含义,那么它就是有这样的含义,认为没有,那它就是没有;看电影是很私人的事情,当导演拍完一部片子并将它呈现给观众,导演就和这部电影没有关系了,如何理解这部电影全由每一个观众自己来决定。

我很少看影片的评论,除了需要补充一些背景知识或者讨论八卦。我认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只要是我本人没有感受到的东西那么任何看似高深的分析对我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这些诠释不是必要的背景补充,而是纯个人的理解,并且有的写的就像高考阅读理解的答案,看着挺深刻,其实毫无共鸣。

所以我认为,文字把握不好的话就是最差劲的表现方式。活生生的电影、绘画、音乐,都有一种尽在不言中的美妙,它们带来的美感是立体并且直接的,感官--感官,也因此有了被无限解读的可能,而文字则是一切尽在言中,感官--思维--感官,驾驭的不好那么就像是冷掉的蛋糕,全然没有出炉那一刻的美味与惊艳,只是一块烤过的面粉团子而已。因此我有时觉得,煞有介事的影评、乐评都是很多余的东西,以干瘪的文字来描述一种更鲜活的艺术,没有功力的话只会显得太不够了。

没逻辑地讲了这么一段,我也不知道重点在哪里,我也借此认识到我的写作水平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哎。Anyway总之一下吧,咳咳,总之,不论是严肃分析,还是直觉感受,都是观众和这部电影的私人联结,怎么想怎么说没有高下之分。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2

选择看这部片子,是因为它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上网一查,导演居然是伊朗国籍,顿时肃然起敬,战乱中的人们是如何在生命和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雕琢艺术的?

看完本片,对导演的敬仰彻底转移到每一为伊朗人身上,一个人可以高大到如此程度,也许跟战乱有关,也许是人的本性,总之,导演让我们看到绝望中的一丝希望,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回避困难的机会,但是,一旦离开,你便失去了你的根:家!

一部成功的电影,不总是在台词中刻意强调主题,升华个人主义,本片只字未提国家二字,却足以将文人翁纳德上升到国家的高度。我们的战乱年代,也曾踊跃出一大批“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上进青年,看那样的影片,的确很过瘾,很振奋人心,也正因为这样,中国市场上几乎看不到用朴素的手法描写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的影片。

《一次别离》就是一部朴素的励志电影,朴素到一开始你会怀疑自己能否看完它。当然,一部好片是不会让你轻易就中途放弃的,编剧在这方面做到了,故事层层叠叠又相互联系,跌宕起伏间又疏密有度,不像大多数中低端电影,看了十分钟就知道结尾了。

本片由纳德和西敏因为是否携带女儿出国而离婚展开,他们的这个决定,造成了后续一些列矛盾,生活的,家庭的,观影的过程会轻易就把你带入他们的生活节奏中去,因为这些琐事太司空见惯了,它们无时无刻不发生在我们身边。基于电影的艺术性需要,这些琐事又不会展现得太落俗与露骨,这个时候,演员的出色表演就发挥了他极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眼神,一个失落的表情,一个佝偻的背影,所有表演都源于真实的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所以看这部片子,会是一种从头到尾的享受,仿佛去他的生活中认认真真地走了一圈。如果厌倦了ktv和烈酒的麻醉,不妨学纳德的样子,生活的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一直害怕它的出现。

《一次别离》,片名恰到好处,一次别离,人们这才发现了彼此的重要性,才发现自己的选择是什么,才发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由此展开,本片有一下几大看点:

1)纳德对老年痴呆的父亲的无微不至的照料;

2)女儿在父母间的对种种选择;

3)纳德和西敏的种种矛盾;

4)护工瑞茨的种种生活压力。

好片子无需多解释什么,好不好看各执己见,总之,不管是否因为本片的缘故,我们总该让心灵净化一番。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3

其实一次别离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女儿两次问父亲:“你推保姆出门的时候知道她怀孕了吗?”

相信她在最初接受教育的时候,总被告知要诚实;而在没有发现真相之前,父亲在女儿眼中的形象是完美的,是一个类似英雄的人物,无论如何女儿至少觉得,父亲不会欺骗她。但在她的潜意识里,她依旧认为父亲应该为保姆的流产负责。因而她多次向父亲询问那个问题——“你知道吗?”

如果说影片中女儿有两次价值观的奔溃,那么当父亲说:“我知道”时便是第一次。父亲在女儿心中的英雄形象毁了,她甚至可能为有这样一个欺骗法官的父亲而感到可耻,她以为只要说实话别人就会谅解,她以为世界充满了美好。

而女儿第二次价值观的奔溃是在她为父亲欺骗法官之后。女儿心里一直有个声音告诉她要说实话,发现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欺骗她时她失望了,而当她自己站在法官面前,为了父亲而编织谎言时,她看不起自己,她觉得自己懦弱,她_年建立的道德观也在这时候轰然到底,而她却发现,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她自己的`选择,自私的选择了父亲。

我已经忘了自己第一次说谎是在什么时候,或许在某次自私的时候就不知不觉把第一次贡献出去了吧,但我至少知道在我六年级的时候谎说了绝对不止一两个了,但我也不知道,即使是现在,能不能接受身边很亲近的人对你说了谎话。

看完这片好像觉得世界充满着自私,充满了谎言。但其实,世界总比最好的差一些,又比最坏的好一些。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4

大概也是第一次看伊朗的电影,从电影中也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伊朗的文化和信仰。

这部电影的好看在于,给人的感觉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还是牵扯到了宗教,道德,亲情,家庭,还有对子女的教育。其实矛盾从一开始就隐藏着,只不过在保姆流产后,引出了好多个矛盾,也没有想到,这件事会这样发展。

从阶级的层面也可以看出来,男主教养好,工作体面,孝敬父亲,对女儿的教育也很好。只不过,挑战他内心道德的,是他为了女儿的未来还是撒谎了,甚至女儿也为了父亲圆了谎,这是让人很无奈的地方。

关于是不是男主导致的保姆流产,感觉都有点悬疑片的意思了??,总算是最后解开了谜团。

电影观看全程都让人有点揪心,不过这也是它的精彩之处,并没有什么表面上大的冲突,但是还是让观众在心里掀起了好几层浪。

电影一次别离观后感5

我得承认,自始至终,我都是站在纳德(中产阶级,上层精英阶级)这一边。纳德在法庭上质疑瑞茨钱去哪儿的时候,导演两次把镜头给了她丈夫,我看到她丈夫游移的表情。那时候我便认定钱是瑞茨的丈夫偷了去,因为他也来过纳德的家里,可以拿到钥匙。潜意识我会认为,这是一个负债累累的家伙,还进过监狱,一定不是什么好货色。电影最终也没有说明这笔钱的去向。我还想,一定不要跟有不明历史地人来往,否则引火上身。又想,怎么能这么想呢?……

影片的节奏非常紧凑,气氛一直保持着紧张,导演把握很有度。不得不说,这是非常漂亮的一部电影。这次我可能看懂了,大学那会估计没看懂吧。

瑞茨和西敏的对比。瑞茨,为了在她丈夫面前掩饰自己被车撞而流产的罪过,而把责任推在纳德身上,影片最后才让其亲自道出真相,可以说这是一个没有主见的妇女。而西敏,却完全不同,不管是在抵押房产保释丈夫还是在私下与瑞茨丈夫谈判的事情上,都是很有主见分寸的。就像影片里,两个家庭的女孩在法庭上读的'那段历史知识,社会分成两个阶级,上层阶级和普通阶级…也许,导演刻意如此安排,为的说明,这样的不平等还将在下一代继续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