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观后感精选五篇范文

张东东老师

叶问观后感1

敢问叶问何许人也?广东佛山也!为咏春拳的集大成者。佛山自古多出英雄,如尽人皆知的黄飞鸿等。这让现在就读佛山的我倍感光荣,这也是为何我要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

不可否认《叶问》的推出完全适合中国观众的心,因为中国人缺乏那种久违的爱国热情,平时不重视而且不在乎。一旦有触动的东西,他们的心还 是会颤动的,因为那种情还 不能完全释怀。所以说《叶问》起了一个引头的作用,唤起国人的爱国情怀。叶问之所以值得我们好好看,是因为他让我们思考的东西太多。他的崇高的信念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爱国情更是值得表扬的。好好看,好好反思,必有收获。

再来看看电影的精彩吧。整部电影的开场色彩鲜明,再利用屋内璀璨的陈设,显示出了叶问家族的殷实。静静的吃饭,慢慢的饮茶,不着急慌的态度,刻画了叶问儒家气质的一面,告诉你这不是一个四肢发达,只会每天到处比武的无脑儿。原来神情,饮食,礼仪就能让人物的特色是如此深刻地活现出来。

开场中的影片内容多以轻松、幽默的气氛引导着观众,在哈哈大笑之间就衬托出了几位人物的个性。这种性格的铺垫,可以为日后故事的展开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不会让观众觉得这些人之后的所作所为是匪夷所思的,反而都是合情合理,性格驱使的。

观看这部电影,让我看到的不是简单的娱乐性质,而更多的是深深纠动每个人内心深处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这大概就是为何《叶问》如此出名吧?因为你我都是爱国之人。Don’t you?

希望每个看过这篇文章的人都能去看看《叶问》这部电影,相信你也会感触良多!Please just do it!

叶问观后感2

乍看上去,叶问是一个完人。家境殷实、教养良好、学武精深、与世无争、为人谦和、广结善缘。细想来,造就他这些特质的,是他的成长环境:富家少爷,不愁温饱。因此,他可以一心一意地只做一件事,一件他最喜欢的事——习武。年轻的叶问,是个简单的人。他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地吃饭、喝茶、练功。他的世界,除了家人、朋友、就只有那根木桩了。

因为简单,叶问成就了常人难以达到的武术修为。日日夜夜的打桩将他带到了一个或许连他自己都没有料到的高度:佛山第一。在旁人羡慕的眼神中,不开馆,不收徒弟。因为这一切本不是他所在乎的!他是一个武痴,一个只想好好练功的武痴,如此而已。为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他用自己的品德来赢得他人的尊重,而不是武力,从来都不是。

所以,他会像对待老朋友一样招呼前来切磋的对手一起同桌吃饭、喝茶聊天;会恰到好处地教训耀武扬威的警官又给他留足面子;会对上门挑战、出言不逊的敌人一忍再忍,即使无奈出手,也会先让上几招、后发制人、点到即止。他不是武师,却替全佛山的武师们打败了踢馆的狂人,为佛山“武术之乡”的称谓增添了光彩。既便如此,他依然温和谦逊,不耀武、不扬威。因为他知道,要解决问题,所依靠的,从来都不是武力。

生活理应如此继续,直到那一天,佛山沦陷。

佛山沦陷,所有人的生活仿佛同时回到了起点。彼时的少爷,被日寇霸占了自家的大宅,过起了三餐无着的苦困生活。此时的叶问,是当掉怀表换米、省下自己的午饭带回家的男人;是煮糊了稀饭、细心照料生病妻子的丈夫;是用练“少爷拳”的时间陪儿子画画荡秋千的父亲。从少爷到普通百姓,没变的,是那颗淡定谦和的心。上天对于有缘人从来都是公平的,夺走你拥有的一切,是为了给予你更多。夺走你物质上的享受,给予你一颗更为强大的内心。

当他亲眼目睹自己的朋友、同胞被打着“武术交流”旗号的日本侵略者无理槍杀,温文尔雅的叶问愤怒了!他走进校场,用双拳打倒了日本的武士。此时,他所出的拳,不再会点到即止。因为他清楚,自己所面对的,是披着“武术交流”外衣的恶狼,是残暴无耻的侵略者!

于是,我们听到了这段对话:

三浦:“你再来吧。”

叶问:“我不是为了这些米来的。”(打赢了有白米送)

三浦:“你叫什么名字?”

叶问:“我只不过是个中国人!”

受了伤的,不仅是双手,更是自己内心:我发现自己真的很没用,什么都做不了。以前就知道练功,又能怎样?这个世界,真的很渺小......

从叶师傅到一代宗师,除了精深的武艺、良好的修养、高尚的情操,还 需要再多一样东西,那就是忧国忧民的仁爱之心。

被囚的叶问拒绝了给日本人当教官的邀请,选择了与三浦进行可能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的比武。当叶问走向擂台,他向我们阐释了中国武学的真谛:武术,虽然是一种武装的力量,但是我们中国的武术是包含了儒家的哲理——武德,也就是“仁”,推己及人。这是你们日本人永远都不会明白的道理。因为你们滥用武力,将武力变成暴力,去欺压别人,你们不配学我们中国武术。

他没有向输不起的日本人的子弹屈服,赢了这场比武,却被日军的黑槍所伤。此刻,叶问战胜的,不再是三浦将军,而是滥武的势力。此刻,被日军子弹击中、倒下的也不再是叶问,而是一种民族情结。于是,有了民众的愤怒和反抗。从羔羊般的顺民到奋起反抗的勇士,原来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做到。所需要的,仅仅是一份足以使我们团结、使我们警醒的情结。

叶问观后感3

中国历史史册上,有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可饮匈奴血”的宏图大志;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的满腔热血。他们的英雄行为将永垂史册。

这,是中国人民惨受欺凌、践踏、蹂躏的屈辱岁月。

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叶问也和许多的百姓到煤场里去做苦工,驻扎当地的日本军官来挑衅中国人去比武,赢了的一方,奖赏“一袋大米”。想一想都知道,日本人真有那么好心让中国人与他们公平竞争,然后,乖乖奖励给获胜的中国人“一袋大米”吗?

结果不言而喻。可在这样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时代,尽管每一个人都心知肚明,但他们还是经不住诱惑,义无反顾的去了。一个、两个、三个,越来越多的人去了。可是他们都没有回来。虽然叶问有一手好拳脚,可他根本就不期望从日本鬼子那儿得到任何好处。不过,他为何也去了呢?叶问看到了这样一幕:

一个面如土色中国同胞,紫檀色的淤血溢满眼眶,殷红的鲜血正从鼻孔淌出。看样子是和日军较量过了,他正准备带着自己的战绩离开。“啪”的一声,使空气都凝固了,全场鸦雀无声,所有的生命在那一刹那好象全都停止。只弥漫着正在吞噬氧气的“硝烟”、正滴在米袋上的鲜血,那是生命的筹码呀!

一旁的叶问脸色俨然。他,被惊触了。他以一敌十,要知道,他骨子里流出的那把霸气,他的拳脚,无人能及其也!看了他的功夫,让那个日本军官无比钦佩,向台下扔了十袋米,可叶问视而不见,大义凛然的拿起了那袋占着鲜血的米,走出了那片阴霾之地。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为米而来的,他是为了警醒日本人,中国人是有尊严的,中国人不是可任人欺凌的,中国人总会站起来,顶天立地!

从那以后,那个军官到处寻找叶问,要求他把中国功夫全都交给日本人,叶问的坚定不移,叶问的毫不动摇,再次给了日本一个有力的回击。我们中国的武术从来就不是用来欺压别人的,中国功夫包含着儒家的哲理,他们日本人永远不配。叶问选择与日本军官展开一场比武大赛。可另一位卑鄙的军官害怕他们输,竟私下威胁,回应的是讥讽一笑。

第二天,台下到处都是中国人,他们的无奈眼神中又流露出希望。一个汉奸开始讲话,台下是一阵唏嘘,都在骂他狗汉奸。台上的叶问,从自性中流出一种大气和刚劲,让人看起来就不由退后几步。他三两下就将那个日本军官按在一个铁杆上,把日本人的头、腹、胸当作平日里练功的用具,使出全身的力气,仿佛要将他们日本人所欺压给我们中国人的一切耻辱都回击给他,他的每一拳,每一脚,都让人振愤,我也油然而生一种情怀,和荧幕里的人一起呼喊。我感受到了大家冲破羁绊、挣脱束缚的强烈欲望。

当叶问胜利的那一刻,全场死一般的寂静,而后,便是一片生的雀跃。那一刻,撼人心弦。

叶问观后感4

在这个暑假 我看了不少电影,其中就包括了《叶问》。这篇电影主要的内容是:

一九三零年代,中国武术之都的佛山,武风顶盛,各门各派为广纳门徒,经常集体比斗以显实力。叶问习得一身武艺但为人低调,故未有设馆授徒,只待在家中与友人闭门切磋、钻研武术。

好景不常,中日战争爆发,佛山沦陷,叶家大宅被日军强占,叶问被迫带着妻儿移居废屋。叶问一家生活艰苦,但叶问仍积极面对,一改阔少的态度,到煤炭厂当苦力,自力更生。众中国人默默耕耘之际,一批日军却前来生事,陪伴着日军主任佐腾旁边的翻译官,竟是昔日的佛山巡警李钊!

日本将军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日本将军三蒲是一名武痴,故以白米作奖赏,邀请中国人到打斗场与日军切磋,藉以观摩中国武术。叶问的好友武痴林于打斗场内侮辱三蒲,被活生生击毙!叶问为寻找武痴林,到打斗场查看,甫一进场即见廖师傅被佐腾无理射杀!叶问遂把心中悲愤于打斗场上发泄出来,以一敌十,痛击日本人!三蒲对叶问的身手大为欣赏,并表示期待与叶问一战。

三蒲带兵至棉花厂捉拿叶问,要求叶问向日军传授中国武术。叶问不甘作汉奸,且欲替中国人挽回尊严,遂公然挑战三蒲,要以双拳唤起中国人的团结心。三蒲自视甚高,为保名声毅然应战。佐腾为保三蒲胜出竟暗设埋伏,叶问未知已身陷危机,以咏春力战三蒲的空手道,二人在擂台上展开激烈生死决战,最后打赢三蒲。当佐藤要开槍射死叶问时,翻译官李钊在这危急的时候出手相助,救了叶文一命,打死了佐藤。不过叶问还 是受了伤。后来他们一家去了香港……

这篇影片有表现了叶问武术的高强,又包含了不少幽默的台词,还 表现出日军侵略时人民的苦。

当一伙北方人来佛山踢武馆时,许多武馆都打不过他们。当他们去挑战叶问时,叶文不费吹灰之力,没一会的功夫,就把他们打败了。可见叶问的武艺多么高强。

在日本侵略时,民不聊生,正如台词里所说:“如今人人都没有一顿饱饭吃啊!”而叶问去了挖煤厂工作,还 把每天少得要命的饭菜,留一点给老婆孩子。当棉花厂出事时,叶问为了他们不再被欺负,教大家武功。去比武时,他以一套以柔克刚的咏春拳,精彩,快速的打败了10个日本军,发泄了心中的怒气。

最后与三蒲比武时,虽然知道自己赢的话有生命危险,但是他想:不能为中国人丢脸,必须打败三蒲!最后,他将三蒲打得鲜血直流。

《叶问》真是一部好电影!

叶问观后感5

叶问1已经出来了很久了,甚至连CCTV6我都看到有在播,但是我一直没去看,本身不喜欢看片子外加里面没有我喜欢的演员,所以我才对这部片子兴趣贫贫。去看叶问1纯粹是因为JENNY说想去电影院看叶问2,为了不让自己跟不上剧情才去补功课的。

不过看完之后发现,这片子给了我很大的惊喜。首先最大的惊喜就是对“翻译”的刻画吧。“我不是卖国贼,我只是个翻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知道,这部片子,突破了。林家栋把那个所谓的“卖国贼”演的活灵活现,演出了这样一个角色内心的纠结,内心的复杂,让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才是个更真实的人。以前相同题材的片子,总是喜欢把卖国贼释演的很邪恶,把他们演的狗仗人势,狐假虎威,一副作威作福的样子。当然我相信,那个时代的确有这样的人,而且也不少,受到诱惑就自甘堕落忘记气节的人。但是,肯定也有像“李钊”这样的,虽然有点自私,有点懦弱,对自己身边以外的人很冷漠,为了生存甚至可以抛弃名声,但却始终保持着原则良心的人。这些人其实才是当时最苦的人,一方面,他们经受着普通人的指指点点,认为他们是民众的叛徒,另一方面,他们在日军那也不会得到信任,只会被认为是没骨气的狗。还是那句话,一切只为了生存,可能是自己,可能是家人。他们没有勇气以生命为赌注去反抗,所以只能学会妥协与适应,就像_一样。

其实自己也很奇怪,为什么会对如此一个角色那么多感触。可能是因为觉得这个角色算是个亮点所以去深入浅出的想了下,有可能是因为觉得这个角色反映了普通老百姓的那种害怕死却又希望有人出头的奇怪内心所以有点想法,不过最大的可能是因为,联想到了自己吧。

每次看到那个时代的片子的时候,都会问自己,如果我活在那个年代会怎么样,可以肯定我不会去参军,因为我怕死怕痛。如果我被敌人抓住的话,又会怎么样呢?很想自豪地说一句我会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可是我做不到那么虚伪。事实就是要么就干脆一了白了找把枪自杀,要么就会选择投降,绝对不会受皮肉之苦再去死,我表示我肯定坚持不下去。正是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我特别敬佩那些坚持下来的前辈,正是因为他们的骨气,才会有现在的中国(再扯句远的,正是因为他们这群前辈,我才喜欢中国,讨厌现在的党,前辈们的品质彰显了中国人宁死不屈达的品质,但前辈们拼命争取来的东西,不是用来对内腐败对外妥协的),也正是因为我做不到,所以我不会看不起“李钊”类人,人不可能只有敬仰和鄙视2个标准吧,总要多个被称之为理解的东西吧。

回到这个主题吧,叶问读后感,叶问这片子给我的第2个惊喜,就是强调了“生活”。叶问1里为了生活去挖煤,武者们为了吃饭去比武,叶问为了养家糊口而变卖家里的东西,叶问2里为了生活向徒弟收学费,为了开武馆去接受别的武师的挑战,还有洪金宝那个角色为了养几百口人不得不和外国人周旋......所有的一切表明,叶问,洪师傅这些人抛开其宗师的身份不谈,在生活中他们也是个普通人,也是个需要吃饭喝水需要钱的一个活生生的人,虽然他们可能比一般人有威望可以做事方便点。在别的片子里,总是会感觉到主角是个不愁吃穿,只要有梦想,努力去做就能实现的样子,所谓的苦难艰辛压力,往往是来自于反派,或者是像周星驰那种来自旁人的鄙视眼神,可真正普通人的生活永远来的麻烦琐碎且不光鲜。

最后个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对反派的诠释,当然,我只指1里面,2里面的那个英国拳王还是如以往别的片子一样,狂妄自大,让人一看就想揍一顿的样子,太极端,JENNY小姐看完之后就来了句,这也拍的太坏了吧,这方面,肯定是JENNY小姐对外国人了解的多。1里面的那个日本将军,在我看来是个典型的武者,也是个典型的将军,热爱武术,所以给了中国人打日本人拿米的机会,为帝国负责,明知道叶问不会答应,还是希望叶问来教日本人武术。这个人,怎么样,也让人讨厌不起来吧,作为反派,他只是和叶问的立场不同。

叶问也有很多让我比较无语的地方,比如说叶问2里黄晓明和释小龙的出场,释小龙先不说了,完全是个酱油的角色,黄晓明更是一开始让我们以为他才是主角,差点抢了主角的戏,真是让人莫名其妙,果然,这种片子出后续的纯粹就是为了商业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