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观后感范文

马振华老师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

本来我是为了完成老师留的作业才看了妈妈推荐的《唐山大地震》。没想到,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面对地震,人们是那么的弱小,无助。一瞬间,地震拆散了无数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人们都惨不忍睹,血、泪混在一起,哭声与尘土在空中飞扬,使人潸然泪下。

一位母亲的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石板下,只能救出一个孩子,一定要让母亲决定救哪一个。但放弃哪一个都是要了母亲的命啊,她要怎样去选择?母亲宁愿自己离开,也要让自己的两个孩子留下。最后,她选择了弟弟。

本来必死无疑的姐姐,却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救弟弟”三个字,一直刻在她的心上,23秒的地震,使她恨了32年。

母亲与女儿重逢了,没有激动的拥抱,而是母亲深深地一跪,希望女儿原谅自己当年的决定。

最终,女儿认识到了自己对母亲的伤害,认识到了自己的自私,理解了母亲。

母亲,永远是最伟大的,因为她能在危机的时刻爆发出最勇敢、最坚强的力量。是啊,灾难能夺去人们的生命,却夺不去人间最伟大的真情。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

电影是兴奋剂,能将心中的乌云一扫而去,电影是颗催泪弹,总是让人不由自主地落下眼泪;电影就像个朋友,在独自一人时,把心灵的空虚填满。

在看电影唐山大地震时,顿时,四周变得很寂静,只剩下电影中的对白与配乐。演员精湛的演出,搭配着忧伤的音乐,泪珠就从眼眶不停地滑落到脸颊,原本毫无波动的心,也因此而悸动。

唐山大地震讲述的是一个因地震使家人分离许久的故事。大地震后,唐山的房子无不倒塌,有一对姐弟也被压在其中,但母亲却只能选择就他们其中一个。“救弟弟!”当母亲百般挣扎地脱口而出时,泪水如大雨般倾泻而出,他们离开后,姐姐却大难不死,竟然存活了!二十年过去,姐弟都平安地长大了,在因缘际会下,他们一家人最后又重逢了,母亲不停地向姐姐道不是,也和她说那些年心灵的痛苦,真是感人啊!

看完这部电影后,让我回想起当年四川大地震家破人亡的场景,让我看到亲人离散是如此的难受,更让我见识到了大自然的破坏力,唐山大地震带给我的感动将永存在我心中。

电影是沉淀心灵的.良药,它使我激昂的心平和,我也体会到平没有注意的小事物。看一部电影,就多了一分的感动,并使郁闷的心灵疗癒。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近期电影院里在热映一部新影片《唐山大地震》,这是一部震动人心的大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虽然我没有亲身经历过唐山大地震的洗礼,却感受过汶川大地震的伤痛。印象里也只有妈妈当年给我讲的那些点点滴滴。我带着记忆,怀着一颗坚强的心来到了影院观看《唐山大地震》。

影片是以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当年的情形为背景,细致的描写了唐山一个普通人的家庭生活,告诉我们:生与死的距离到底有多远?仅仅是在短暂的几秒钟里,一个繁荣而平静的城市就灰飞烟灭,成了一片渺无声息的废墟。那一声声歇斯底里的呐喊,无不刺痛着我们每一颗心灵。夫妻之间的爱,生与死的相守;母子之间的爱如涓涓溪流、源远流长。就在妻子在丈夫身边不知所措那一刹那,突然听到有人喊到了自己的孩子的消息,母亲像看到了希望那样跑去救孩子,当救援队发问“想好了没呀,到底救哪个”时,那就像一只可恶的恶魔在一片一片撕扯母亲的肉,母亲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弟弟。也就是这一刻,女儿从此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误以为被母亲放弃,不敢认真去爱,不敢相信爱,殊不知,她们的内心其实是最饱满、最真实的、生命可断,情却难了。追寻失去的,才弥足珍贵。因为生命,不应该在回忆里感叹,应该真诚触碰情感,彼此珍爱,认真的生活!而母亲也因此为女儿歉疚一辈子。当若干年后再一次救援地震灾区时,他们奇迹般的再次相遇,看着眼前的一幕幕画面,仿佛唐山大地震就在昨天,女儿理解了母亲的心痛,最终还是原谅了母亲。

每一个观看过这部影片的人,无不涌起情感的波澜,无不感到心灵的悸动,从唐山到汶川地震,无论是影片还是我们的现实生活,都让我们感动于华夏子孙的大爱无私。“唐山大地震”带给我们的震撼也远不止这些,甚至那些在影片中,一次正脸也没有露的满身淤泥的解放军,也是同样值得我们尊敬的,他们在抗震救灾的过程中,有的伤了,有的还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却没有一个人发出怨声,都是无比坚强的冲上前去,与大自然勇敢地搏斗!自然灾害是可怕的,也是很难预料的,但只要所有人一条心,就一定能战胜困难,赢得胜利!地震只是一个载体,它引领着我们追忆过去,呼唤情感的回归。惊天动地,生死离别,告诉我们,地震是苦难的。但是,它又在岁月流逝之时,唤醒我们迷离脆弱的情感:活着,是一种幸福,爱,无可匹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4

妈妈总说,出生在我们这个年代最幸福了,要吃的有吃的;要穿的有穿的;还有姥姥疼爷爷爱。以前,我总是不以为然,嘴上虽不说,但心里可不服。出生在我们这年代,学习压力有多重啊,直到有一次,我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才明白,我有多么幸福……

1976年7月28日     唐山

李元妮一家是唐山人,他们生活挺宽裕的。有一儿一女,聪明可爱,生活得很幸福。直到有一天……

“轰隆隆”一声雷想打破了唐山夜晚的宁静,天空毫无征兆的紫了下来。这时,正在卡车后备箱的李元妮和她丈夫大强吓了一跳,地面开始摇晃。“是地震!”他们死里逃生,眼睁睁的看着孩子被埋在石头底下。

最后,就连她丈夫也为救她而失去生命。到处都是血,触目惊心。李元妮到这最后一点希望,在乱石堆里寻找自己的儿女。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找到了他们。

接着是李元妮的咆哮声,小登猜想是母亲在刨土。

“大姐,没用的,这孩子是压在水泥板下的,只能那家伙撬,刨是刨不开的。”

又是一阵纷乱的脚步声,有人说家伙来了,大姐你让开。几声叮当之后,又停了下来。有一个声音结结巴巴的说,这块水泥板,撬了这头,就、就往那头倒。

随着孩子的声音越来越小,李元妮一下子懵了。四周是死一样的沉寂。一块水泥板,两个孩子,一个是压在这头的女儿小登;一个是压在那头的儿子小达。

“大姐,你再不说,两个都没了。”

在似乎无限延长的沉默之后,李元妮开口道“救弟弟。”

小登绝望了,只觉得有人在她脑壳上砸了一锤。醒来时,只见旁边躺了无数尸体,血流成河。

这重男轻女的想法让我很是气愤,“为什么我们女性在数年前的地位会如此低下?”这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我去问了爷爷,爷爷告诉我:“在那个年代的女人不过是一件男人的附属品,为人类传宗接代的工具。”爷爷还说:“在古代,妇女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纳妾制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不过呢,现在的社会制度没以前那么封建了,万事都是“女士优先”。

这句话在现实中也有了很好的表现。有一次,我在车站等公交车。车一来,我们就按顺序上车。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位孕妇。上了车,我才发现车上根本没座位,售票员对大家说:“请大家给孕妇让座,谢谢。”许多人多站起来主动让位,让我明白了现代人的美德。

几年后。

小达长成了帅小伙,但他的一只手臂在地震中截肢了。没考上大学的他,无所事事,决定离开唐山,去外面闯一番。小登被一对军方夫妇收养,她依照自己的志愿,报考了医校。

眨眼间,又是很多年后。

由于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方达和方登都去救援,两个见面并相认了。这时方登才明白了,她的亲生母亲也很无奈。

活下来只是开始。是的,当面临灾难时,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天灾过去之后,每一个人站起来的方式,却是千姿百态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5

有一种情,叫亲情;有一种爱,叫母爱。

一场无情的地震,使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变成了一家两口,但那位母亲还不知自己的女儿被一位解放军叔叔收留。小女孩心中一直有阴影,因为在她和她弟弟之间,她的母亲选择了弟弟女孩长大后,在另一次地震中,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在小女孩的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记得三个字,也是让她彻底绝望的三个字:救弟弟。对于她,这样的选择也太不公平了,有什么事,都是她做,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弟弟吃,最后连生的希望都不给她留下。

小女孩获救后,也许他对自己的生活有怨有恨,不是也许,是一定。然而她的母亲也在为失去她而痛苦。对于这位母亲,她得到两条命的喜悦,也掩盖不了失去一条命的痛苦。当初在选择时,他曾央求过:两个都救。这说明,他同样不想失去女儿。只不过条件不允许罢了。我们也再也没有理由去责怪那位母亲的偏心。

在女儿前去救援时,看到一位母亲为了挽救她女儿的生命,竟选择了锯掉她女儿的腿,而真正据掉后,她的母亲却又哭着喊要她女儿的腿。在这位母亲选择后,女儿问:“你不怕你女儿将来恨你?”她说:“恨就恨吧……”

恨就恨吧多么轻松的四个字,却是经过多少思想斗争后得到的?她为了换回女儿的生命,宁愿让自己养大的女儿恨自己。

这时,女儿似乎明白了,母亲也是被逼无奈才选择救弟弟,她说出这三个字,经过的思想斗争也不比那位母亲少,她应该原谅她母亲,因为她母亲为她已付出了更多的代价。

我终于明白:什么情都会磨灭,但亲情不是,什么爱都会黯淡,但母爱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