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原文和翻译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事迹的传记性史书,也有观点认为该书是一部妇女史。列女传原文和翻译,我们一同来看看。
原文 :
宿瘤女者,齐东郭采桑之女,闵王之后也。项有大瘤,故号曰宿瘤。初,闵王出游,至东郭,百姓尽观,宿瘤女采桑如故,王怪之,召问曰:“寡人出游,车骑甚众,百姓无少长皆弃事来观,汝采桑道旁,曾不一视,何也?”对曰:“妾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观大王。”王曰:“此奇女也,惜哉宿瘤!”女曰:“婢妾之职,属之不二,予之不忘,中心谓何,宿瘤何伤?”王大悦之曰:“此贤女也。”命后车载之,女曰:“赖大王之力,父母在内,使妾不受父母之教,而随大王,是奔女也,大王又安用之?”王大惭,曰:“寡人失之。”又曰:“贞女一礼不备,虽死不从。”于是王遣归,使使者加金百镒,往聘迎之,父母惊惶,欲洗沐,加衣裳,女曰:“如是见王,则变容更服,不见识也,请死不往。”于是如故,随使者,闵王归见诸夫人,告曰:“今日出游,得一圣女,今至斥汝属矣。”诸夫人皆怪之,盛服而卫,迟其至也,宿瘤,骇,宫中诸夫人皆掩口而笑,左右失貌,不能自止,王大惭曰:“且无笑不饰耳。夫饰与不饰,固相去十百也。”女曰:“夫饰与不饰,相去千万,尚不足言,何独十百也!”王曰:“何以言之?”对曰:“性相近,习相远也。昔者尧舜桀纣,俱天子也。尧舜自饰以仁义,虽为天子,安于节俭,茅茨不翦,采椽不斲,后宫衣不重采,食不重味。至今数千岁,天下归善焉。桀纣不自饰以仁义,习为苛文,造为高台深池,后宫蹈绮縠,弄珠玉,意非有餍时也。身死国亡,为天下笑,至今千余岁,天下归恶焉。由是观之,饰与不饰,相去千万,尚不足言,何独十百也。”于是诸夫人皆大惭,闵王大感,立瘤女以为后。出令卑宫室,填池泽,损膳减乐,后宫不得重采。期月之间,化行邻国,诸侯朝之,侵三晋,惧秦楚,立帝号。闵王至于此也,宿瘤女有力焉。及女死之后,燕遂屠齐,闵王逃亡,而弑死于外。君子谓宿瘤女通而有礼。诗云:“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既见君子,乐且有仪。”此之谓也。
颂曰:
齐女宿瘤,东郭采桑,闵王出游,不为变常,王召与语,谏辞甚明,卒升后位,名声光荣。
翻译 :
宿瘤女的,北齐东采桑的女儿,闵王的后裔。项有大肿瘤,所以称为宿瘤。当初,闵王出外游玩,到东,百姓都看,宿瘤女采桑照旧,王奇怪的,召问:“我出去游玩,车骑很多,百姓无论老少都放弃了工作来观察,你采桑道旁,不曾一看,为什么呢?”回答说:“我接受父母教采桑,不受教育观大王。”王说:“这奇女子的,可惜在肿瘤!”她说:“婢妾的职责,属的个体,我不会忘记,中心是什么,在肿瘤有什么关系?”王非常高兴的说:“这是你的。”让后面的车上的,女孩说:“靠了大王的力量,父母在里面,让我不受父母的教,而随着大王,这是到你的,大王又怎么用的?“王大为惭愧,说:“我失去的。“又问:“贞女一礼仪不完备,即使死了也不同意。”于是王派遣回,派使者加一百镒金,去访问迎接他,父母惊慌,想洗洗头,加衣裳,女孩说:“像是见到王,就变容改服,不认识的,我死也不去。”于是照旧,随使者,闵王回去见他的夫人,报告说:“今天出游,找到一个圣女,现在到排斥你写了。所有人都奇怪的”,盛装而卫,慢的目的,在肿瘤,害怕,宫中诸人都捂着嘴笑,左右失去容貌,不止,王很惭愧地说:“而且没有笑不掩饰罢了。那装饰与不装饰,固然相距十老了。”她说:“那装饰与不装饰,相距千万,还不能说,为什么只有十倍百倍的!”王说:“怎么说的?”回答说:“性相近,学习相远的。过去尧舜桀纣,都是天子的。尧、舜从装饰用仁义,虽然是天子,安于节俭,茅草不剪,屋椽不加工,后宫衣裳不重采,不会对食物。至今几千年,天下归善呢。桀、纣不粉饰自己用仁义,学习是苛刻文,制造高台深池,后宫践踏绫罗绸缎,弄珠玉,意思不是有满足时的。身死国亡,为天下人耻笑,到现在一千多岁,天下归坏了。由此看来,装饰与不装饰,相距千万,还不能说,为什么只有十倍百倍的。”于是诸夫人都非常惭愧,闵王十分感激,建立肿瘤妇女认为后。出令卑宫室,填池塘,减少膳食减少快乐,后宫不能重采。一个月的时间,推行邻国,诸侯朝见的,侵犯三晋,害怕秦国和楚国,立皇帝的称号。闵王到这的,宿瘤女有力量了。当你死后,燕王于是屠夫齐,闵王逃亡,而杀死在外面。君子认为宿瘤女通而有礼。《诗经》上说:“菁菁的莪,在他们中间阿,既见君子,快乐要有仪式。”就是这个意思。
颂曰:
齐女宿瘤,东郭采桑,闵王出游,不为变常,王召与语,谏辞甚明,卒升后位,名声光荣。
齐女宿瘤,东采桑,闵王出外游玩,不做改变常,王召他谈话,谏辞十分明显,最后登上皇后之位,名声荣耀。
拓展
史学价值
《列女传》的成书有其重要意义。不管作者编撰此书的主观愿望如何,客观上,刘向把古代著名妇女事迹,“种类相从”的搜集起来,便于人们查考和研究。人类社会本是男女两性共同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男女共同劳动的结果。在数千年的古代社会里,重男轻女,妇女压在社会的最底层,《列女传》可以稍稍提高人们对于妇女的认识。自从刘向编撰《列女传》以后,《汉书》即立《元后列传》,《后汉书》则有《列女列传》,其后许多史书有开设记载妇女活动的专栏,创立了重视妇女历史地位的先例。所以,《列女传》在中国古代妇女史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刘向编撰《列女传》,并不是为了反映客观历史进程,即不是为了作史,而是要劝讽宫闱,感悟天子,宣扬封建伦理道德。所以全书尽管是说理寓于传人之中,但仍有一些地方记载失实,年世舛误,甚至故为异说,陈列虚事。这种消极现象也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后世史家。他们有时在人物传记中掺入缺乏史实依据的神灵怪异之言、佚闻传说之辞,致使真赝杂糅,降低了传体史书的真实性。然而,这种现象的发生,还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有着史家本身素质方面的原因,不能过多地归咎刘向其人其书。
促使妇女传记不断增多,作为占人口总数一半的.群体,妇女在创造人类文明、推动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人类自身生产中,妇女更具有特殊的价值,作出了特殊贡献。可是在我国,一跨入文明时代的门槛,形成以宗法制度,以父系家族为细胞的私有制社会,男女有别、男尊女卑的原则就逐渐被确定下来,反映在史学上,就是轻视和忽略对妇女人物的记载。《诗》《书》《春秋》虽有关于妇女的记述,但仅是只言片语。《左传》《国语》《战国策》及诸子著作中有关妇女的内容开始增多,齐杞梁妻、鲁季敬姜和赵威后等不少妇女形象被塑造出来。司马迁认识到妇女力量的存在,承认她们对社会和家庭发展的一定作用,更在《史记》中为吕后立本纪,为其他后妃设《外戚世家》,并以较多的笔墨叙述了巴清寡妇、齐女缇萦及卓文君等妇女的故事,影响很大。然而以上诸书多未著一人之生平,只是旁见侧出,也没有区分类别。
刘向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和发展了司马迁的进步观点,通过《列女传》的编撰,最早有意识地为妇女立传,并形成了比较系统、完整的体裁结构⑺。在此之后,史家逐渐注重对女性人物的记载,随时缀录,代不乏人。“盖凡以列女名书者,皆祖之刘氏”⑻。无论是纪传体史书中的《列女传》,还是野史杂传和地方史志中的妇女列传,都曾受到刘向《列女传》的启示和影响。
《列女传》撰成后数十年,班固著《汉书》,除设《高后纪》和《外戚传》外,独列《元后传》,所记女性比《史记》要多。《汉书》还受《列女传》编撰主旨影响,增加了劝诫教化的色彩。其后陈寿《三国志》仍为后妃立传。到了南朝宋时,范晔著《后汉书》,除了立《皇后纪》(附皇女),又仿刘向《列女传》,在书中为皇族妇女之外的各阶层妇女设《列女传》,“搜次才行尤高秀者,不必专在一操”,但又重“贞女亮明白之节”,立传原则、编撰形式几与刘向相合。《后汉书》设《列女传》,后史因之,成为定则,《晋书》、《魏书》、《北史》、《隋书》、《旧唐书》、《新唐书》、《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以及《新元史》、《清史稿》等,都设有《列女传》。
实际上,早在范晔之前,东汉后期的《东观汉记》已经仿刘向《列女传》,为皇妃以外有嘉言懿行的妇女撰写了传记,三国时吴国谢承《后汉书》也为妇女设了专篇。这些想必都曾对范晔著书起过参考作用。
在《列女传》影响下,野史杂传中的妇女传记也相继问世。晋皇甫谧《列女传》、杜预《女记》,南朝宋虞通之《妒记》,明解缙《古今列女传》,清刘开《广列女传》等,都是其中有名的著作。在其他类型的传体史书中,也有系统的妇女传记出现。它们在著述宗旨、内容选择和编写体例上,向《列女传》取资不少,一般既重贞节孝义,又重才学文辩,既随举一事而为之传,又包举一生而为之传。《益部耆旧传》里《杨子拒妻》一传,所述故事,就颇似《列女传》中《鲁季敬姜》传主的通达知理,匡子过失。有的还借鉴了刘向“君子谓”、“君子曰”的发论形式和引《诗》证事的方法。如皇甫谧《列女传·庞娥亲》的传末,先是用“玄晏先生以为……”引出议论和评述,然后以《诗》“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相证,说是“娥亲之谓也”⑼。
许多地方史志也设《列女传》。清代杨传第说:刘向著《列女传》,范晔《后汉书》“因之为史家成式,下逮郡邑志乘”⑽。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来讲,这部我国现存最早的方志,虽未立“列女”之目,但却列有“先贤士女”,收入巴蜀地区汉魏间人物200余名,而女子即占其中1/5强。它的撰作方式全仿刘向《列女传》,“赞”似《列女传》颂,“注”实为各人传记,语言风格也有《列女传》的影子。
宋、元以后,随着方志学的发展,各种全国一统志、省通志、府州县志和乡镇村志,几乎都置《列女传》。章学诚曾总结修志经验,依据刘向《列女传》,制定了一些编写方志《列女传》的条例。在《永清县志·列女列传》序例和《答甄秀才论修志第二书》中,他提出,“列女之名,仿于刘向,非烈女也”,主张并援刘向之例,“苟有才情卓越,操守不同,或有文采可观,一长擅绝者,不妨入于列女”。谈到论赞,他要求参用刘向遗意,列传不拘一操,每人各为之赞,各为论列。关于每传章首的表述方式,他指出,《后汉书》有失列女命篇之义,应仿刘书,“云某氏,某郡某人之妻,不当云某郡某人妻某也”。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了刘向《列女传》在当时的重要作用。
刘向编撰《列女传》,除了节烈孝义,还大量收录通才卓识、奇节异行甚至反面的人物,范围很广。但是,随着封建专制政治的发展,纲常名教势力的加强,在正史以及杂传、方志的编写中,史家几乎并失刘向之例,专从节烈载笔,“列女”逐渐变成“烈女”。对于这种取舍标准的变化,清代人已经有所认识。《明史·列女传》序说:“刘向传列女,取行事可为鉴戒,不存一操。范氏宗之,亦采才行高秀者,非独贵节烈也。魏、隋而降,史家乃多取患难颠沛,杀身殉义之事。”章学诚更明确指出:“后世史家所谓列女,则节烈之谓,而刘向所叙,乃罗列之谓也。”⑾当然,刘向《列女传》中的节烈妇女也有十几名,约占全书的1/10,集中于卷4《贞顺传》和卷5《节义传》中,这为日后《列女传》变成《烈女传》埋下了病灶,妨碍了历代杰出女性才能和贡献方面史料的开拓。
最后还应指出,刘向《列女传》能够对古代史学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是与它的广泛流传分不开的。有了官方的首肯和提倡,加上成书形式可取,此书一出,即迅速传布,甚至远及西域。《疏勒河流域出土汉简》有“分《列女传》书”的残文。在内地郡国,东汉盛行以它作为石刻画像的题材。山东嘉祥武梁祠画像中,有梁节姑姊、齐钟离春、楚昭贞姜等9事,皆本于《列女传》。《列女传》还受到东汉学者的重视。班昭曾作注释,马融亦为之训解,使它得以广泛流传,历久不衰。今有《四部丛刊》本《列女传》。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8篇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触龙说赵太后原文和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和翻译
初中论语四则原文翻译
贾谊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论语前十章原文及翻译
兼葭原文和翻译
木兰诗原文翻译
鸿门宴原文及翻译
小石城山记原文和翻译
大学三纲八目的追求原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