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也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鳏 同:矜)
翻译: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所以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注释
1.选自《礼记·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 运,《礼记》篇名,大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大道,指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2.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3.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4. 为:是,表判断。
5.〔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6.〔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修:培养。
7. 独:单独。
8.〔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9. 亲其亲:第一个亲,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亲人;第二个亲,父母。
10. 终:终老,终其天年。
11. 养:供养。
12.有所养:得到供养。
13.〔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14.〔男有分(fèn)〕男子有职务。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15.〔女有归〕意思是女子有归宿。归,指女子出嫁。
16.〔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意思是,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恶(wù),憎恶。 藏:私藏。于:在。货恶:宾语前置。
17.〔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意思是,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力恶:宾语前置。
18.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19.〔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闭,杜绝。兴,发生。
19.〔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乱,指造反。贼,指害人。作,兴起。
21. 故:所以。
22.〔外户〕泛指大门。
23. 而〔是故谋闭而不兴〕:连词,表并列。
24.〔闭〕用门闩插门。
25. 谓:是。
26.〔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重点注释
1、 课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答: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本文从哪三个方面来说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的?答:①人人都能受到全社会的关爱;②人人都能安居乐业;③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却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物尽其用,人尽其力)
3、 怎样理解孔子关于"大同"社会的思想? 答:"大同"社会是夏以前的社会形态,过去有"孔子以五帝之世为大同"的说法。由此可见,"大同"社会是以"五帝之世"的传说为依据,经过加工提炼而后构想出来的一个理想社会模式,孔子的原意是建立一个合理的社会,以消除现实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和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孔子"大同"理想社会源自于"五帝之世",同时又高于"五帝之世"。
4、“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同《孟子》中的哪句名言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文章表达了作者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的思想感情。
6、写出表现人人都能关爱他人,人人都能得到他人关爱、能安居乐业的句子? ③故(16)人不独(17)亲④其亲(18),不独子其子,⒂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⑤皆有所养(19),男有分,⑥女有归。
7,《大道之行也》中与“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意思相同的是哪一句?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一、“大道”“大同”都属于特殊概念:“大道”,政治上的最高理想,指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解释;“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也可以有种种解释。这一类字眼是不能翻译也是译不好的。
二、有些词语在一定语境中往往具有特殊含义,如“归”指女子出嫁,但在“男有分,女有归”这句话中就有了“及时婚配”的意思;“亲”有亲近义,但“亲其亲”跟“子其子”是对文,前一个“亲”就有了“奉养”义,后一个“亲”就专指父母了。
三、文中凡能直译的语句一概用直译,但也有一些地方用了意译。与:通“举”,推举,选举。谋:谋划,指不好的东西贼,盗窃,这里引伸为指害人。
赏析:
天下为公
发音 tiān xià wéi gōng解释 原意是不把君位当做一家的私有物。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孙中山借用来作为对“民权主义”的解释,意思是政权为一般平民所公有。出处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示例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万古千秋业,~器。陈毅《湖海诗社开征引》诗【近义词】:天下一家【反义词】:天下为家【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人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近义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老有所终
发音 lǎo yǒu suǒ zhōng解释 年老者能有个合适的归宿。出处 《礼记·礼运》:“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鳏)寡孤独
发音 guān guǎ gū dú解释 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让年老的各有适当的归宿,年轻的各有一定的用处,年幼的各有应得的成长条件,鳏寡孤独和废疾人,都有受到赡养的权利。这是儒家设想的所谓“大同世界”的景象。)出处 《礼记·礼运》:“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概况释义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为大家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只有实现天下为公,彻底铲除私天下带来的社会弊端,才能使社会充满光明,百姓得到幸福。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成语:物尽其用 【解释】:各种东西凡有可用之处,都要尽量利用。指充分利用资源,一点不浪费。【示例】:这家化工厂大搞综合利用,做到了变废为宝,物尽其用。【近义词】:人尽其才【语法】:紧缩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翻译】:to make the best use of everything; to let all things serve their proper purpose
创作背景
此篇选自《礼记·礼运》。《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由西汉戴圣对战国至秦汉的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四十九篇,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大道之行也》是《礼记·礼运》开头部分中孔子的一段话,是为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孔子是因为生活在一个动荡不止、变乱纷呈的春秋末期,迫切希望出现一个太平盛世,一个理想社会,所以才有了这番言论。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原文翻译及赏析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春兴原文翻译及赏析汇编8篇
溪居即事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莲曲原文翻译及赏析(10篇)
周颂·般原文及赏析
江上望皖公山原文及赏析
过勤政楼原文赏析及翻译
湖上原文,翻译,赏析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原文及赏析
明月上高楼原文及赏析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原文及赏析
师说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过零丁洋原文及赏析
渭川田家原文翻译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