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1篇)

孙小飞老师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通用11篇)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

  长安秋望

  唐代: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楼倚(yǐ)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登高望远,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秋望:在秋天远望。

  倚:靠着,倚立。

  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创作背景

  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公元850年(大中四年)杜牧在长安,且多咏长安景色,故应是诗人晚年居住在长安所作。

  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这首小诗的前两句是说,楼阁倚在经霜的树林外,天空如明镜无纤云一毫。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凋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外,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的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空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部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峻拔的南山与清爽的秋色,气势互不相让两两争高?

  第三句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终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原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和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这首诗却别出心裁的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显然偏于欣赏秋色的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但秋天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具体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这首诗的好处,还在于他在写出长安高秋景色的同时写出了诗人的精神性格。它更接近于写意画。高远、寥廓、明净的秋色,实际上也正是诗人胸怀的象征与外化。特别是诗的末句,赋予南山与秋色一种峻拔向上的动态。这就更鲜明的表示诗人的性格气质,也使全诗在跃动的气势中结束,留下了充分想象的余地。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

  客子过壕追野马,将军韬箭射天狼。

  黄尘古渡迷飞挽,白月横空冷战场。

  闻道朔方多勇略,只今谁是郭汾阳。

  译文

  滚滚黄河水包围着长安,河上秋风阵阵,有几行大雁飞过。

  士兵们跨过护城河时尘沙阵阵,将军从弓袋中拔箭射敌军。

  船驶在黄尘漫漫的古渡口,水流湍急,士兵们只好扶挽着坐在船中;明月当空,使战场悲凉起来。

  听说朔方有很多勇敢而有谋略的人,而今天谁会成为像大将郭子仪一样的人?

  注释

  ⑴汉宫墙:实际指明朝当时在大同府西北所修的长城,它是明王朝与革达靼部族的界限。一作“汉边墙”。

  ⑵客子:指离家戍边的士兵。过壕:指越过护城河。野马:本意是游气或游尘,此处指人马荡起的烟尘。

  ⑶弢(tāo)箭:将箭装入袋中,就是整装待发之意。弢,装箭的袋子。天狼:指天狼星,古人以为此星出现预示有外敌入侵,“射天狼”即抗击入侵之敌。

  ⑷飞挽:快速运送粮草的船只,是“飞刍挽粟”的省说,指迅速运送粮草。

  ⑸朔方:唐代方镇名,治所在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此处泛指西北一带。

  ⑹郭汾阳:即郭子仪,唐代名将,曾任朔方节度使,以功封汾阳郡王。

  赏析:

  《秋望》诗描写战云密布下的塞上风光,抒发对于扶危定倾、安边卫国的良将的向往,风力遒劲,慷慨悲凉,是李梦阳边塞诗的杰出代表。

  全诗紧扣诗题“秋望”二字落笔。诗中之景,无非“望”中所见,无不透出凄清肃杀的秋的气息。从首联两句都写到黄河来判断,诗人登临挑望的地点,很可能是在黄甫川堡。这里,边墙在侧,地近黄河,故水绕边墙之景首先映入诗人的视野。次句写秋雁南飞,既点明了节令,也使诗的境界愈见空阔、苍凉。

  颔联写备战中的士卒与将军。“追野马”与“射天狼”对举,不必作如实的理解,这两句只是说,战士过壕越沟,纵马驰骋,其快若风,如追野马。将军则全副戎装,弯弓塔箭,满引待发。这一联写出了训练场上将士们的活动,表现了他们情绪饱满、意气风发的精神风貌,还揭示出他们行为的思想基础——“射天狼”以保国安民的崇高理想。

  颈联上句所写,是诗人视线从训练场移开后在黄河渡口见到的景象。这里,尘土飞杨,运输粮草的车队、船队一派繁忙。颈联下句所写,时、地都已转换。其时月亮升起来了。诗人的目光从熙来攘往的黄河渡口移到了洒满月光的阅无人声的清冷的古战场上。这是战争爆发前的沉寂,练兵场上的紧张与黄河渡口的繁忙预示着战争即将来临,诗人的心不觉收紧了。一个“冷”字虽是专用以描写古战场的清冷与寒冷,但也隐隐透出诗人心上的那份寒意。

  尾联抒情,从前三联见到的望中景象中自然转出。诗人深知,战斗的交败,主帅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想起经常听人说起的北方多有英勇善战而又富于谋略的将军,在唐代平定安史之乱、大破吐蕃的朔方节度使、封为汾阳郡王的郭子仪便是其中最为杰出的一个。诗人感慨当时统兵的将军中再也没有郭子仪那样的人物,不禁为战争的前途充满了优虑和担心。明代边患严重,瓦刺、鞑靼先后构成明王朝西北和北方的主要威胁,榆林等明朝重要的军镇要地,经常受到袭扰。就在诗人这次犒军期间,所到之处也无不显出大战即将降临的景象,他在《榆林城》诗中说:“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只为胡。”又说:“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李梦阳不希望见到劳师动众、师老兵疲、战火连绵的情况常此下去,对于朝廷用人不当、指挥失宜又多所不满,故而在《秋望》等诗中一再呼唤郭子仪式的人物再世。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题目,钱谦益《列朝诗集》作《出使云中》,汪端《明三十家诗选》作《出塞》,此据邓云霄、潘之恒搜校本《空同集》。诗人在明孝宗弘治十三年(1500年)为户部主事时,曾奉命稿榆林军,七律《榆林城》与此诗即作于此次出塞搞军时。明代弘治年间,鞑靼屡扰,西北边境多有战事。李梦阳出使前线,有感而发,遂成此诗。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3

  惜芳春·秋望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暗不禁秋。

  赏析

  起首两句对仗,托出了“秋望”的题面。两句的角度不同,前句是望中的秋景,后句是秋望的所在地与望者的心情。但两者又是互为映发的,其间的维系就是一种悲秋的情调。先看前句。“千山落叶”是深秋常见的景象,而作者则强调其“瘦”的特征,且谓“岩岩瘦”,简直是嶙峋骨立。但同样的景象,前人也有“落木千山天远大”(黄庭坚《登快阁》)的感受,可见景语本身无不带有观察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再看次句,“百尺危阑寸寸愁”,就明白地点出了“愁”的无处不在。这一句写的是人物的感想,登高望远,处处见山川萧瑟,时令肃杀,倚遍阑杆,始终心情黯然。“寸寸”二字,见出了伤愁的细腻多端,令人遐想。这样,前句的写景便成了愁意的外化,后句的言愁也有了物象的衬托,从追寻两者的联系来看,甚而会使读者产生望山的愁人也是“岩岩瘦”的联想:这就是词曲常用的“暗映”手法。

  第三句补明了“百尺危阑寸寸愁”的主角形象,用语清疏,而同样弥漫着哀怨悱恻的气氛。“晚妆楼”显示了主人公是一名年轻女子,“晚”虽是“妆”的修饰词,却同时有着时近黄昏的暗示意味。“晚妆楼”前着“独倚”二字,清楚地表明了她独守空闺的思妇身份,令人联想起“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温庭筠《望江南》)、“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李白《菩萨蛮》)等前人诗词的意境。全句是一幅人物剪影,更是画龙点睛之笔。它回应并揭示了前两句的句外之旨,使读者恍然理解了她登楼远望、倚遍危阑的真正用心是在于怀人,而不只是悲秋。

  结尾二句毫不松懈,将“秋望”的哀怨之意推到了十分。“楼外柳”是女子引领注视所在,既然“千山落叶”,柳叶“不禁秋”自是意料中事。但古人又常以柳喻女子眉,所谓“人言柳叶似愁眉”、“芙蓉如面柳如眉”,则末句的“眉暗不禁秋”就成了巧妙的双关。“瘦”、“愁”、“独倚”、“不禁秋”,至此便传神地完成了女子本身形象的写照。

  古人有“词密曲疏”的说法,其实在宋词的小令中,也常以清疏之笔收韵远隽永之效。这支散曲小令就绰有宋词的韵味。

  译文及蛛丝

  译文

  一座座山峰木叶脱落,更显得山容消瘦;倚遍高楼的栏杆,每一寸都驱不去忧愁。但在黄昏,还是有位女子,独自倚着妆楼凝眸。楼外是憔悴的秋柳。人和柳叶都一样黯然,对这凄凉的秋令难以禁受。

  注释

  岩岩:劲瘦貌。

  危阑:栏杆。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4

  秋晚登楼望南江入始兴郡路

  潦收沙衍出,霜降天宇晶。

  伏槛一长眺,津途多远情。

  思来江山外,望尽烟云生。

  滔滔不自辨,役役且何成。

  我来飒衰鬓,孰云飘华缨。

  枥马苦踡跼,笼禽念遐征。

  岁阴向晼晚,日夕空屏营。

  物生贵得性,身累由近名。

  内顾觉今是,追叹何时平。

  翻译

  路上的积水减少,沙滩露出,霜降天空之晶。

  趴在栏杆远望,道路有深情。

  想来江山之外,看尽烟云发生。

  朝中事情多半无能为力,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

  我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在清凉风中,谁说那是仕宦者的彩色冠缨。

  拴在槽上的马受束缚,蜷曲无法伸直,不自由的笼中鸟想念远行。

  年底临近傍晚(年将老),日夜白白地彷徨。

  事物可贵之处是合其情性,身心劳累的原因是喜好追求功名。

  内心自省:挂冠辞官是正确做法,追溯往事叹何时公平。

  注释

  潦:雨水大。路上的流水,

  积水:潦水。lào,古同“涝”,雨水过多,水淹。

  沙衍:水中有沙者曰沙衍。

  天宇:指上下四方整个空间。

  伏:身体前倾靠在物体上。

  槛:读音为jiàn,栏干,栏板。

  眺:远望。

  津:指渡口。

  途:道路。

  津涂:道路。

  远情:犹深情。”

  江山:江河和山岭,多用来指国家或国家的政权。

  烟云:烟霭云雾,也比喻变化消失的事物。

  滔滔:比喻言行或其他事物连续不断,

  形容大水奔流貌:白浪滔滔。

  役役:劳苦不息貌。有所求而不止曰役役。

  飒:风声,清凉的样子。又衰飒。

  衰鬓:年老而疏白的鬓发。多指暮年。

  孰:谁。

  云:说。

  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枥马:拴在马槽上的马。多喻受束缚,不自由者。

  踡跼:蜷曲或弯曲不伸的样子。

  笼禽:笼子中的鸟。比喻不自由之身。

  遐征:远行;远游。

  岁阴:岁暮,年底。

  向:1。对着,朝着。2。近,临。

  晼晚:1。太阳偏西,日将暮。2。年将老;老年时期。3。指时令晚。

  日夕:近黄昏时;傍晚。又日夜之意。

  空:徒然,平白地。

  屏营:也作“屏盈”,彷徨。

  得性:谓合其情性。

  由:原因,缘由。

  近名:好名;追求名誉。

  内顾:回头看。内心自省。

  觉:醒悟。

  今是: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指认识过去的错误。

  追叹:谓追溯往事而感叹。

  何时平:什么时候太平;怎样承平。

  何时:表示疑问。

  平:安定。

  时平:时世承平。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公元716年(开元四年)张九龄辞官南归之时。任左拾遗后,他与右拾遗赵冬曦共同参与吏部选人的等第考评,时称平允。开元四年秋,张九龄在左拾遗职位上任满,因与宰相不合,以母老为由,辞官归家乡韶州奉养老母。九龄登楼望远,回想任职经历,反思辞官决定,写下该诗以抒发压抑而不得志的心情。

  鉴赏

  辞官是一种令人无奈和回味的经历。诗人此时写的诗,其名称中有“秋”、“晚”等凄凉的词语,诗的前两句也有积水和霜降等寒凉的意象。这些为诗定下了忧伤的调子。

  第三、四句,诗人提到“津途多远情”,其含义有二:一是作者马上就回到家,对家乡有思念盼望之情;二是回望过去经历,有些不舍,留下深情。第五六句,作者借景物描写,隐喻为官的经历:“江山之外,看尽烟云”。第七、八句,描写很多的事情诗人都无力解决,慨叹一生劳苦不息而不见成功。第九、十句,写诗人在凉风中,年老而疏白的鬓发飘扬,有人称赞张九龄做了贵官,而张九龄却不以为然。他认为自己是被拴在槽上受束缚的马,无法行动,又像笼中的鸟,没有自由却向往远游行,而此时年纪老了,个人却只剩下莫名的彷徨。

  末四句,诗人认为,做人做事一定要依据事物本来的情性,身心十分劳累的原因是追求功名。诗人醒悟以往的经历,有很多做错的事,又肯定了辞官的做法。诗人当前关心的是何时天下太平。从诗句中可以见到:诗人仍然关心天下大事。

  诗人能从秀丽山川中看到更深邃的精神内涵,抛却了赤裸裸的实用性、功利性的目光。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5

  原文:

  秋暮吟望

  清代:赵执信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译文:

  小阁高栖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高高地在小阁居住,自甘终老山林,闲时吟诗作赋也丝毫不为秋天到来而悲怆。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远眺寒山已被夕阳染上昏黄黯淡的颜色,而昏黄的上弦月偏偏照临在疏林之上。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湖上月夜景色浩渺无边笼罩着一层烟雾有孤鸿掠空投影水中,菊花都被卷地而来的霜风所凋残全无姿态。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深夜还坐对短烛无法入睡,在喝闷酒,已是快天亮的时候了,北斗七星已经低落打横,却连看都懒得看。

  注释:

  小阁高栖(qī)老一枝,闲吟了不为秋悲。

  老一枝:终老山林。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斜阳:夕阳。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极天:至天,达于天。鸿:大雁。

  二更(gēng)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kuī)。

  二更:又称二鼓,指晚上九时至十一时。北斗低横: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后半夜斗柄会打横向下。

  赏析:

  此诗内容时令是秋季,时间是暮色夕阳。诗人看似旷达、闲淡,实则落寞、惆怅。首联即说“了不为秋悲”,诗人心境看似旷达、闲淡,实则是对现状不可改变的无奈之叹;中间两联寒山,落叶,霜风,残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调,透露出内心深处的忧伤与落寞;尾联在烛光下饮酒的场景,流露出终老山林的惆怅。后面三联以斜阳、落叶、孤鸿、残菊、短烛、低横北斗等低沉意象为主,缀词成章,惆怅失意之情溢于言外。

  这首诗非常讲究炼字,尤其是颔联中“常”“偏”两字用得很妙。“常”强调时间频度,将随朝暮变化的山色写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态,将新月照落叶的自然现象视为有意为之。“常”与“偏”改变景物的客观性,为情造景,凸显诗人的心绪与情感。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6

  原文

  唐代:赵嘏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译文及注释

  云物凄清拂曙(shǔ)流,汉家宫阙(què)动高秋。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汉家宫阙: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yǐ)楼。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半开篱(lí)菊静,红衣落尽渚(zhǔ)莲愁。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qiú)。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鲈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鲈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

  注解及译文

  译文

  拂晓的云与攀在漫天游动,楼台殿阁高高耸立触天空。

  残星点点大雁南飞越关塞,悠扬笛声里我只身倚楼中,

  艳萦的菊花静静地吐芳幽,红红的莲花落瓣忧心忡仲。

  可惜鲈鱼正美回也回不去,头戴楚冠学着囚徒把数充。

  注释

  凄清:指秋天到来后的那种乍冷未冷的微寒,也有萧索之意。清,一作“凉”。拂曙:拂晓,天要亮还未亮的时候。流:指移动。

  汉家宫阙(què):指唐朝的宫殿。动高秋:形容宫殿高耸,好像触动高高的秋空。

  残星,天将亮时的星星。雁横塞:因为是深秋,所以长空有飞越关塞的北雁经过。横,渡、越过。塞,关塞。

  长笛:古管乐器名,长一尺四寸。

  紫艳:艳丽的紫色,比喻菊花的色泽。篱:篱笆。

  红衣:指红色莲花的花瓣。渚:水中小块陆地。

  鲈(lú)鱼正美:西晋张翰,吴(治今江苏苏州)人。齐王司马冏执政时,任为大司马东曹掾。预知司马冏将败,又因秋风起,想念故乡的菜莼妒鱼脍的美味,便弃官回家。不久,司马冏果然被杀。

  南冠:楚冠。因为楚国在南方,所以称楚冠为南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间之日:‘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悦之,召而吊之。’后用以“南冠”指囚徒或战俘。

  创作背景

  这首七言律诗是赵嘏客居长安时期所作。赵嘏曾于唐文宗大和六年(832)举进士不第,寓居长安。诗人独在异乡,见深秋凄凉景象,顿生怀乡思归之情,创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七律,通过诗人望中的见闻,写深秋拂晓的长安景色和羁旅思归的心情。

  首联总揽长安全景。在一个深秋的拂晓,诗人凭高而望,眼前凄冷清凉的云雾缓缓飘游,全城的宫观楼阁都在脚下浮动,景象迷蒙而壮阔。诗中“凄清”二字,既属客观,亦属主观,秋意的清冷,实衬心境的凄凉。正是这两个字,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颔联写仰观。“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雁横塞”取动势,“人倚楼”取静态。景物描写见闻动静的安排,颇见匠心。寥落的残星,南归的雁阵,这是秋夜将晓时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又为之作了饶有情韵的烘托。这两句是说:晨曦初见,西半天上还留有几点残余的星光,北方空中又飞来一行避寒的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景象所吸引,忽闻一声长笛悠然传来,寻声望去,在那远处高高的楼头,依稀可见有人背倚栏杆吹奏横笛。笛声那样悠扬,那样哀婉:是在喟叹人生如晨星之易逝,还是因见归雁而思乡里、怀远人?吹笛人,你只管在抒写自己内心的衷曲,却可曾想到你的笛音竟这样地使闻者黯然神伤吗?这一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纪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赞叹不已,因称赵嘏为“赵倚楼”。杜牧如此激赏,恐怕就是由于它选景典型、韵味清远的缘故。

  颈联写俯察。夜色褪尽,晨光大明,眼前景色已是历历可辨:竹篱旁边紫艳的菊花,一丛丛似开未开,仪态十分闲雅静穆;水塘里面的莲花,一朵朵红衣脱落,只留下枯荷败叶,满面愁容。紫菊半开,红莲凋谢,正是深秋时令的花事;以“静”赋菊,以“愁”状莲,都是移情于物,拟物作人,不仅形象传神,而且含有浓厚的主观色彩。这与李清照《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借菊之憔悴写人的愁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目睹眼前这憔悴含愁的枯荷,追思往日那红艳满塘的莲花,使人不禁会生出红颜易老、好景无常的伤感;而篱畔静穆闲雅的紫菊,俨然一派君子之风,更令人忆起“采菊东篱下”的陶靖节,油然而起归隐三径之心──写菊而冠以“篱”字,取意就在于此。

  上面三联所写清晨的长安城中远远近近的秋色,无不触发着诗人孤寂怅惘的愁思;末联则抒写胸怀,表示诗人毅然归去的决心。诗人说:家乡鲈鱼的风味此时正美,我不回去享用,却囚徒也似的留在这是非之地的京城,所为何来!“鲈鱼正美”,用西晋张翰事,表示故园之情和退隐之思;下句用春秋锺仪事,“戴南冠学楚囚”而曰“空”,是痛言自己留居长安之无谓与归隐之不宜迟。

  诗中的景物不仅有广狭、远近、高低之分,而且体现了天色随时间推移由暗而明的变化。特别是颔颈两联的写景,将典型景物与特定的心情结合起来,景语即是情语。雁阵和菊花,本是深秋季节的寻常景物,南归之雁、东篱之菊又和思乡归隐的情绪,形影相随,诗人将这些形象入诗,意在给人以丰富的暗示;加之以拂曙凄清气氛的渲染,高楼笛韵的烘托,思归典故的运用,使得全诗意境深远而和谐,风格峻峭而清新。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7

  长安秋望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古诗简介

  《长安秋望》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全诗写作者登上高楼鸟瞰整个长安,眺望终南山,描写长安周边秋高气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高蹈绝俗、明净开阔的襟怀。

  翻译/译文

  楼阁高耸于经霜的树林之上,我登高远望,天宇间不见一丝云彩,宛若明镜。终南山在澄明的秋天竟是那样高峻,莫不是要与秋色试比气势的大小?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

  ③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

  ④外:之外。指楼比“霜树”高。

  ⑤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

  ⑥无一毫:没有一丝云彩。

  ⑦南山:指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南。

  ⑧秋色:晴高气爽的天空。

  ⑨气势:气概。喻终南山有与天宇比高低的气概。

  赏析/鉴赏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楼倚霜树外”,是说作者所登上的高楼“倚树”矗立。注意树前的“霜”字和树后的“外”字。“霜”给人的意象薄白净洁。“外”含两点意思,一是旁,一是上。合而观之,是诗人登楼乌瞰,产生了一种楼高出树顶之外的感受。楼立霜树之上,人立高楼之上,创造出一种清高兀立的意境,并暗点题目。“镜天无一毫”,这句写仰首所见,很形象。镜子似的天空,明净得连一根极细微的毫毛也没有,看不见一丝云影,看不见一点风尘。意境极为高远明净,寥廓清空,令人胸襟开朗,芥蒂一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遥望终南山,在天晴气清的秋日,更显得高峻巍峨,耸立天际,气势高远。这气象我们从对终南山的印象以及“气势”和“高”等词语中想象得到,问题是“秋色高”怎样理解。“色”有神态、气色、景象之意,王维的“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中的“色”字就同这里的用法用意相似。那么,这两句是说终南山与秋高的神色气象两相较量,试看谁的气势更加高远。篇末的“高”字,点出了诗人心目中所注视欣慕的是万般“秋色”中的那种高远无极的气象。

  “高”是这首五言诗的“诗眼”,全诗各句都在围绕着这个关键性的字眼着笔设景。楼高于树,山高于楼,天高于山,诗人采用以实托虚,以意写神的手法,轻笔淡墨地勾勒展示了秋日天空高高在上的神态气色,使人感到高得寥廓无极、深邃明净,虚无空灵,浩渺雄浑,若有若无。登楼极目,似与苍穹接轨,清新气流荡涤心胸,悠然脱俗,升腾化外。而且由于对实物的描写,没有一笔重彩浓抹,让人只觉得树挺拔、楼矗立、山耸峙,一一立地凌空,直上九霄,竖列眉睫之前,又给人一种高直疏朗的美感。“胸有正气格自高”,“秋色”的这种高直清明的只可意会的神韵,正是诗人胸襟、性格的外射。由此看来,这首写意诗可谓晚唐诗苑的一朵奇葩。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8

  云州秋望

  白草黄羊外,空闻觱篥哀。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

  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

  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

  翻译

  塞外空旷荒凉风光很少,只剩黄羊游动白草也衰。觱篥一声声不断地吹,思乡的游人听着心哀。

  爱国苏武万人敬慕,远寻祠庙永不忘怀。投敌李陵卑鄙可恨,无人乐意上他的台。

  群鹰展翅在天空飞翔,搏击生风把云雾拨开。万马奔腾在原野上,白云飘忽伴着随来。

  长城自古防灾祸,柳树万株城前栽。一夜凉风萧萧刮起,落叶铺满龙堆地带。

  注释

  云州:唐置,曾一度改称云中郡,故治在今山西大同。

  白草:草名。生长在西北地区。

  黄羊:哺乳动物,毛黄白色,有光泽,角短而稍弯,尾短,四肢细,生活在草原和半沙漠地带。肉味鲜美,毛皮可做衣服。

  觱篥:汉代传自西域的一种管乐器。

  苏武:汉武帝时出使匈奴被扣留,劝降不允,徙北海,持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留匈奴十九年,及还,须发全白。归国后,任典属国。

  李陵:李广之孙。武帝时奉命出击匈奴,兵败投降。燕然山有李陵台。

  鹰击:《左传》文公十八年,

  鲁大夫季文子说:“见无礼于其君者,诛之,如鹰鹳之逐鸟雀也。”暗用此典故,这里有驱逐入侵者的意思。

  关:指雁门关。

  龙堆:白龙堆,即天山南路的沙漠地带。这里泛指塞外辽远地区。

  创作背景

  清康熙七年(1668)秋,屈大均携妻王华姜北出雁门,来到云州。诗人在西北已留居三年,奔走联络,毫无结果,但他的豪情壮志并未稍衰。塞外雄奇壮丽的风光,激起了昂扬的诗情,于是诗人便写下这首诗。

  赏析

  诗一开始,即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幅塞上秋景图。白草黄羊,写目中所见。深秋时草已枯萎,其色近白,故云“白草”。出句以云州野外所特有的典型景物——白草中的黄羊,来表现塞上的单调、荒凉。对句则写所闻。由于吹奏者远在视野之外,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故云“空闻”。诗用一个“哀”字状觱篥之声,实际上是把诗人主观的感受,强加给客观的声音的结果,是诗人心声的吐露。出句与对句用一“外”字勾连,不仅具有使所见、所闻共置于一个画面之效,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云州原野之广漠。两句诗有声有色,既有平面的秋景,又有空间的哀音,虽为景语,但亦微露故国之思,极富情韵。

  “遥寻苏武庙,不上李陵台”两句,以褒苏贬李言志。苏武一向被人们视为具有爱国气节的典型。苏武与李陵,在对待国家民族的态度上截然相反,完全属于对立的两类人物,因而诗人对待两人的态度亦迥然不同。虽然李陵台近在咫尺,但诗人却“不上”,轻蔑之情溢于言表。尽管苏武庙远在他乡,但诗人却不畏路途遥远,拟“遥寻”之。这样,就把自己仰慕苏武坚贞不屈,而鄙薄李陵投降变节之心志,曲折地表现出来。屈大均写作此诗,并非是无病呻吟,为怀古而怀古,而是他在明亡之后,表示自己决不同清廷合作,矢志不渝忠于明室的心志的委婉流露,是他对叛降清廷的汉族士大夫的一种侧面的谴责。

  颈联“风助群鹰击,云随万马来”,由言志又转入写景。两句诗写景极为传神。群鹰展翅搏击长空,已见奋飞碧霄的身影;作品于“群鹰击”之前,又着“风助”二宇,更可表现出苍鹰那种顺着风势急速飞行的矫健不凡之态。“万马来”之前,又着“云随”二字,更可表现出骏马四蹄腾空,凌厉飞驰,呼啸而来的气势。两句诗极力突出一种大气磅礴的动态。但搏击的群鹰,疾驰的万马却并非实写,而是虚写诗人眼中的幻觉。这种假想中的幻觉,又寄托了诗人巨大的希望。诗人希望在中华大地出现群鹰搏击长空,万马奔驰原野那种抗清的场面。这种虚幻的景象,显然是诗人出于反清扶明的渴望,而于无中生有的一种精神活动。但这种精神活动,却形象而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无法直言的隐秘,是渴望得到心理满足的一种主观情感的表露。

  尾联“关前无数柳,一夜落龙堆”。以景语结束全诗。前人论诗论词有所谓“清空一气”之说。所谓“清空一气”,不过是一种“化景物为情思”,使物中有我的一种写法。这两句诗即具有“清空一气”的特点。诗人用干枯的柳叶整夜在狂风吹动下,不断地飘飘洒洒从树上落下的景象,使眼前景象具有一种难以摆脱的忧郁气氛,从而渲染内心的哀愁。同时,又以柳叶自况飘零的身世。这样,就使读者在景物描写中似乎看到了诗人自我的形象,而诗人自我的形象也似乎化入了景物。是写物抑或是写人。给人不即不离之感,物我似乎已融为一体。以“清空一气”的景物收束全诗,既能宕出远神,又得含蓄蕴藉之美,令人品味无穷。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9

  长安秋望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原文: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译文及注释:

  作者:佚名

  译文

  楼台高耸,屹立在一片秋树之上;天空明净,像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秋色是这样高远寥廓,同峻拔入云的南山相比,气势难分高低。

  注释

  ①秋望:在秋天远望。

  ②倚:靠着,倚立。霜树:指深秋时节的树。外:上。

  ③镜天:像镜子一样明亮、洁净的天空。毫:非常细小的东西。

  ④气势:景象、气派。

  赏析:

  作者:佚名

  这是一曲高秋的赞歌。题为“长安秋望”,重点却并不在最后的那个“望”字,而是赞美远望中的长安秋色。“秋”的风貌才是诗人要表现的直接对象。

  首句点出“望”的立足点。“楼倚霜树外”的“倚”,是倚立的意思,重在强调自己所登的高楼巍然屹立的姿态;“外”,是“上”的意思。秋天经霜后的树,多半木叶黄落,越发显出它的高耸挺拔,而楼又高出霜树之上,在这样一个立足点上,方能纵览长安高秋景物的全局,充分领略它的高远澄洁之美。所以这一句实际上是全诗的出发点和基础,没有它,也就没有“望”中所见的一切。

  次句写望中所见的天宇。“镜天无一毫”,是说天空明净澄洁得象一面纤尘不染的镜子,没有一丝阴翳云彩。这正是秋日天宇的典型特征。这种澄洁明净到近乎虚空的天色,又进一步表现了秋空的高远寥廓,同时也写出了诗人当时那种心旷神怡的感受和高远澄净的心境。

  “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第三句转笔写到远望中的终南山。将它和“秋色”相比,说远望中的南山,它那峻拔入云的气势,像是要和高远无际的秋色一赛高低。

  南山是具体有形的个别事物,而“秋色”却是抽象虚泛的,是许多带有秋天景物特点的具体事物的集合与概括,二者似乎不好比拟。而此诗却别出心裁地用南山衬托秋色。秋色是很难描写的,它存在于秋天的所有景物里,而且不同的作者对秋色有不同的观赏角度和感受,有的取其凄清萧瑟,有的取其明净澄洁,有的取其高远寥廓。这首诗的作者偏于欣赏秋色之高远无极,这是从前两句的描写中可以明显看出的。但秋之“高”却很难形容尽致(在这一点上,和写秋之“凄”、之“清”很不相同),特别是它那种高远无极的气势更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在这种情况下,以实托虚便成为有效的艺术手段。具体有形的南山,衬托出了抽象虚泛的秋色,读者通过“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的诗句,不但能具体地感受到“秋色”之“高”,而且连它的气势、精神和性格也若有所悟了。

  晚唐诗往往流于柔媚绮艳,缺乏清刚遒健的骨格。这首五言短章却写得意境高远,气势健举,和盛唐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有神合之处,尽管在雄浑壮丽、自然和谐方面还不免略逊一筹。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0

  秋登巴陵望洞庭

  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

  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

  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

  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

  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

  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

  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

  翻译

  清晨登上巴丘山,极目远眺,四方的景物无不尽收眼底。

  湖面明净倒映着天光,湖水清澈见底可以映现秋色。

  秋天的物色多么苍茫,岸上与水色都明丽清朗。

  山色青翠掩映了远处的林木,水色碧绿没有清冷的烟气。

  帆船轻漂,自江中向这里驶来,小鸟远去飞向日边。

  长沙浦边秋风清朗,云梦田上霜迹已空。

  观览秋光使人叹惜头发脱落,注目湖水流过又令人悲悯流年已逝。

  北边的小洲随波荡漾,湖水向东潺潺而流。

  郢人唱起《白雪》,江南美女歌唱《采莲曲》。

  听到这些歌声更让人肠断,凭靠山崖泪如泉涌。

  注释

  巴陵:指巴陵郡(今湖南岳阳)的巴丘山。巴丘山,位于岳阳南。又名巴蛇冢。传说后羿屠巴蛇于洞庭,蛇骨久积成丘,故得名。

  周览:纵览,四面瞭望。

  际海:岸边与水中。

  长沙浦:指由长沙而入洞庭之湘水。

  云梦:古代泽薮名,位于南郡华容县(今湖南潜江县)西南。古云梦泽,跨江之南北,自岳州外,凡江夏、汉阳、沔阳、安陆、德安、荆州,皆其兼亘所及。

  瞻光:瞻日月之光。

  阅水:阅逝去之水。

  徂年:流年、年华。《后汉书·马援传》:徂年已流,壮情方勇。

  渚:小洲,水中小块陆地。

  潺湲:水流动貌。

  郢:春秋时楚国国都。

  采莲:梁武帝所制乐府《江南弄》,七曲中有《采莲曲》。此指江南女子采莲时所唱之歌。

  创作背景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春天,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长流夜郎中途获赦,结束了十五个月的流放生活,重新得到自由。诗人随即乘舟东下,在江汉一带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又南游洞庭、潇湘。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秋天。

  鉴赏

  诗的开头“清晨登巴陵,周览无不极”写在秋天的一个早晨,诗人登上巴丘山,眺望洞庭湖的美丽景色:“明湖映天光,彻底见秋色。”居高临下,湖光山色,无不尽收眼底。清澈的湖水和明朗的天空交相映照,充分显示了天高气爽的秋色之美。诗人对之不禁赞叹不已:“秋色何苍然,际海俱澄鲜。”

  开头六句是写意,是概括的描写,淡淡几笔勾勒出大致的轮廓。接着六句则是工笔,用鲜明的色彩细致地加以刻画。“山青灭远树,水绿无寒烟”两句写静态:山青树也青,远看山和树简直浑然一体。水是碧绿的,没有被朦胧的寒冷的暮霭所笼罩。“来帆出江中,去鸟向日边”两句写动态:湖面上突然出现风帆,原来是过往的船只;天空中鸟儿翱翔而过,朝着日出的方向飞去,逐渐消失了。“风清长沙浦,山空云梦田”两句写洞庭湖周围的秋景:长沙浦水净风清,云梦泽的田野蒙上一层白霜是那样空明。

  “瞻光惜颓发,阅水悲徂年。北渚既荡漾,东流自潺湲。”这四句触景生情,抒发身世之感。诗人看到水流不息,联想到那已经过往的岁月和消逝的年华,不禁感慨万端,悲从中来。

  “郢人唱白雪,越女歌采莲。听此更肠断,凭崖泪如泉。”这里运用了“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意思是说,无论是善于唱歌的歌手唱起《白雪歌》,或者是越地的女子唱起《采莲曲》,都无法使作者高兴起来,反而更加悲伤。诗到这里,戛然而止。“泪如泉”的原因,诗人没说,留给读者去联想,去思索。

  此诗为五言古诗,而语言工致,对用对仗,可见是吸取了近体诗的特点。李白诗歌素以雄奇奔放、豪迈不羁著称,但这首诗表现出李白诗歌精细工致的另一面。

秋望原文翻译及赏析11

  万顷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此时放怀望,不厌为浮客。

  译文

  拂晓时分,霞光微露、天澄水清。湖天相映,就像一块晶莹的碧玉。一只展翅高飞的白鹭点缀其中。

  此情此景更觉心胸开阔、神清气爽,要是在这样的秋江上荡舟,绝不会厌倦。

  注释

  一星:这里指一只。

  皮日休

  皮日休,字袭美,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咸通八年(867)进士及第,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皮日休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