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三化学教案1
元素元素符号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元素。2.元素符号。3.单质和化合物。4.氧化物。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核电荷数相同则元素种类相同;核电荷数不同则元素种类也不同,即质子数的变化,引起了元素的种类变化的事实,渗透量变引起质变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元素概念的初步形成及理解。
2.难点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的区别与联系。
3.疑点
(1)如何理解元素概念中“同一类原子”?
(2)怎样正确区分和运用原子与元素,单质与化合物,氧化物与化合物及含氧化合物?
4.解决方法
讲练结合,教给学生必要的方法和技巧,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的思维铺垫台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四、教具准备
教材图示2—8的放大图或幻灯片,写有常见的24种元素序号、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写有元素符号和名称相对应的卡片,写有习题的幻灯片。
五、学生活动设计
1.教师以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为例指出在这三种物质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这些氧原子的核电荷数都是8,凡是核电荷数为8的原子都归为一类,称为氧元素。
学生根据教师引导,归纳出元素的定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回忆相对原子质量的比较标准时教材上的小注及教师讲解,理解元素概念中“一类”二字的含义。
[目的:。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树立严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学生观看图片,了解、讨论、认识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几种元素。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兴趣。]
4.教师展示写有常见24种元素的元素序号、元素符号、汉字名称相对应的小黑板。以其中两种元素为例,讲解读法、写法及用法。
学生根据教师讲解阅读教材第38页小注,分别读出元素名称并将元素进行分类,总结出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目的: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5.将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制成卡片,学生在课堂上练习记忆,注意符号和名称的对应。
[目的:通过游戏,变枯燥记忆为有趣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6.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目的:使学生在练习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学生讨论并填写“原子和元素的比较表”。
8.学生把已学过的纯净物做实例进行分类,并在练习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行归纳出物质的分类。
[目的: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上海高三化学教案2
《溶质的质量分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质量分数的计算,引导学生查看商品的标签,认识化学在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
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及有关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工具
投影仪及相关图片、实验用品(烧杯、试管、药匙、玻璃棒、量筒、水、食盐、硫酸铜固体、鸡蛋)。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对平时我们认为的“饱和溶液就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就是稀溶液”的错误观点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判断溶液的浓或稀的依据又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板书:溶液的质量分数)
二、新课教学
师:同学们,你们在夏天喜欢游泳吗?
生:喜欢。
师:那你们到水里后,是漂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在水下呀?
(生纷纷议论,有的说沉入水里,有的说漂在水面上,但大多数人认为会沉到水下)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两幅图片:(死海图片)
师:这是死海里的景象,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人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吗?
生:盐份多,浓度大。
师:说得好!下面我们来做实验,来具体说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景。
【活动与探究】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区别两杯糖水的浓度大小?如何区别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生:通过品尝它们的甜味和咸味大小鉴别,更甜或更咸的为浓度大的糖水或盐水,反之浓度小。
师:但是在实验室,由于很多试剂有毒,根本不能通过品尝来判断浓度大小。那如何判断它们的浓度大小呢?
[实验]在三只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0g、1.5g固体硫酸铜。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①对于有色溶液,可以根据颜色来粗略地区分溶液是浓还是稀:一般来说,颜色越深,溶液越浓。
师:对于食盐溶液的浓度大小,也可以通过下列实验判断。
【探究实验】鸡蛋在水中漂浮
取一个烧杯,加入250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小结]溶液的密度越大,浮力越大。(与死海的漂浮原理相同)
师:其实,表示溶液浓度大小的方法有很多,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溶质的质量分数。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呢?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2-43页,找出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
生:溶质的质量分数=×l00%。
师:同学们归纳得不错,这正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刚才在实验中出现了多组数据,请你在表中任选1~2组数据来计算对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克。有人说:“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1)在20℃时,100克水中溶解36.0克氯化钠正好达到饱和状态。
(2)在20℃时,10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36.0克氯化钠。
我们从中可得到的信息就是:溶剂的质量为100克,溶质的质量为36克。
那么,该溶液的质量分数就为:36.0g/(100g+36.0g)×100%=26.47%。
(3)错,它把溶液与溶剂混淆了。
师:其实,溶质的质量分数这个概念,在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同学们可以先尝试着做一做: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保持湿润。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该甘油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板书讲解解答过程)
解:甘油的质量是400克,水的质量是100克。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400g+100g=5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80%。
答:所得甘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0%。
[教师小结]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到了另一个等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如果我们能将这两个等式熟练运用,那么只要知道了“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以及“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何两个,我们就可以求出另外两个。
师:下面同学们再做这样一个练习:
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江同学收集到如下标签:
请你利用标签中的数据设计一个简单的关于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题目,设计好后与同桌交换练习。完成后交由同桌批改。
(学生进行设计并交换完成)
课后小结
师(在教室巡回指导后):刚才我看到同学们设计的题目以及同桌互相的批改后,发现同学们的想象力真是超出了我的预期,看来,同学们这节课还是挺有收获的。现在我们好好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都学了哪些知识?
(生思考、回忆)
师(布置练习):生活中你们都见到过哪些溶液,请你们找到溶液标签、记录的内容并计算其中各种溶质的含量。
上海高三化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了解化学元素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及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2.了解化肥、农药对环境的影响;
3.能鉴别地氮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初步区分氮肥、磷肥、钾肥。
【教学难点】
归纳初步区分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过程
学习指导一:化肥的简介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79-81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农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很多,其中氮、磷、钾需要量较大,因此氮肥、磷肥和钾肥是最主要的化学肥料。
2.拿出常见的氮、磷、钾肥让学生观察,然后填写下表:
(1)氮肥中一定含有氮元素,磷肥中一定含有磷元素,钾肥中一定含有钾元素。给出2分钟的时间,二人一组,一个同学说 出化肥名称,另一个同学写出化学式并说出这种化肥属于哪种肥料。
(2)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味,应密封保存。
(3)把全班分成6个小组,每个小组算出一种氮肥的含氮量,让学生说出每种氮肥的含氮量,记住。
(4)给出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说出农作物的症状,由其他学生说出这种作物需要施用哪种肥料。
3.有些化肥中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营养元素,这样的化肥叫复合肥料。如NH4H2PO4、(NH4)2HPO4、和KNO3等。
4.浅谈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利和弊。
【教师点拨】
总结归纳化肥的作用时,尽量简洁。氮肥长叶;磷肥长根;钾肥长茎。农作物哪一部分出了毛病,就施哪种肥料。
【跟踪练习】
1.为了防止枇杷裂果,果农要适时适量地施用钾肥,下列物质中属于钾肥的是(A)
A.K2SO4 B.CO(NH2)2
C.Ca(H2PO4)2 D.NH4NO3
2.下列化肥中,能使农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的是(B)
A.KCl B.NH4NO3
C.NaHCO3 D.Ca(H2PO4)2
3.小明家的小麦出现大面积倒伏现象,你认为应增施的化肥是(A) A.氯化钾 B.碳酸氢铵
C.尿素 D.磷矿粉有效成分
学习指导二:初步学会区分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的方法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82-83页的有关内容,同学们自己动手作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氮肥(氯化铵、碳酸氢铵)、磷肥(磷矿粉、过磷酸钙)和钾肥(硫酸钾、氯化钾)的外观、气味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归纳它们的性质。
2.取下列化肥各少量,分别加入少量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能否嗅到气味?
【小组讨论】
1.上述实验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它们反应的实质是哪几种粒子在一起发生了反应?
2.如何检验某种物质里是否含有铵根离子?
先取少量的待测物质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把润湿的pH试纸放在容器口的正上方,润湿的pH试纸变蓝色,证明该物质里含有铵根离子。
学习指导三:氮肥的简易鉴别
【自主练习】
阅读书本83页的有关内容,如何鉴别氨水、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和尿素?
(1)氮肥中氨水是液态;碳酸氨铵有强烈的氨味,据此可直接将它们与其他氮肥相区别。
(2)取剩余的氮肥各少许于研钵中,加入熟石灰研磨,有氨味的是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无氨味的是尿素。
(3)取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的溶液各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钡,产生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铵,化学反应方程式(NH4)2SO4+Ba(NO3)2 2NH4NO3+BaSO4↓;无沉淀的两种溶液中再滴加硝酸银溶液,有沉淀的是氯化铵,白色沉淀是氯化银,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H4Cl+AgNO3 NH4NO3+AgCl↓;无沉淀的是硝酸铵。
【跟踪练习】
1.下列化肥从外观即可与其他化肥相区别的是(C)
A.硫酸钾 B.硝酸铵 C.过磷酸钙 D.氯化钾
2.区别下列相关化肥的方法可行的是(D)
A.NH4Cl与KCl:看颜色
B.NH4HCO3与KCl:加水
C.K2SO4与Ca3(PO4)2:闻气味
D.(NH4)2SO4与K2SO4:加熟石灰研磨后闻气味
3.下列化肥能与碱性物质混放或混用的是(D)
A.碳铵 B.硝铵 C.硫铵 D.硫酸钾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硫酸氨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氨味
B.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C.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D.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只含有CO32-的盐
【当堂训练】
教学至此,敬请使用学案当堂训练部分。
上海高三化学教案4
专题3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专题目标】
1.掌握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元素周期表(长式)中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
3.以第3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如:原子半径、化合价、单质及化合物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以ⅠA族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经典题型】
题型一:几个量的关系( X)
例1 已知某元素的阳离子R2+的核内中子数为n,质量数为A,则mg它的氧化物中所含质子的物质的量是 ( A )
A. B.
C. (A-n+2)mol D.
点拨: 由A→M→n→N
规律总结: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离子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巩固:1 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 0.1molOH-含NA个电子
C 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题型二: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及电子排布的规律运用
例2 写出10电子的微粒的化学式
指出53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点拨:10电子的稳定结构→Ne→以Ne为中心→左右移动
54号元素是第5号0族元素→回答的是53号→前推一位
规律总结:
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和电子排布的规律很强:2、10、18、36、54、86、118相隔二个8、二个18、二个32;8、18、32就是该周期容纳的元素种类。阴、阳离子的稳定结构就是向最近的0族靠。
例3 R为短周期元素,其原子所具有的电子层数为最外层电子数的1/2。它可能形成的含氧酸根离子有①R2O42-、②RO4-、③R2O32-、④RO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BC )
A. 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④ B. 当它形成②时,不可能形成③、④
C. 当它形成①时,不可能形成②、③ D. 当它形成②时,可以形成①
点拨:易漏解应全面思考
规律总结:
⑴核外电子是由里向外,分层排布的。
⑵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最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8个,次外层电子数不得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得超过32个。
⑶以上几点互相联系。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书写结构示意图的主要依据。
巩固:2 具有下列结构的原子一定属于碱金属的是 ( CD )
A. 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 B. 最外层电子数为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
C. M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一半 D. K、L层电子数之和比M、N层电子数之和大1
3 分别处于第二、三周期的主族元素A和B,它们的离子的电子层相差2层。已知A处于第m族;B处于第n族;A只有正化合价。则A、B原子核外电子总数分别为 ( D )
A. m、n B. 3、7 C. m-2、10n D. m+2、n+10
题型三:推断元素原子序数差
例4 若短周期中的两种元素可以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3的化合物,则这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不可能是 (D)
A. 1 B. 2 C. 5 D. 6
点拨:设两种元素的符号分别为X和Y,则化合物的化学式为X2Y3,即X为+3价,Y为-2价,在短周期元素中满足此要求的X元素有5B、7N、13Al,Y元素有8O和16S。
规律总结:
从化合价入手或从直觉----代表物入手都可以。
巩固:4 周期表前20号元素中,某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相差3,周期数相差1,它们形成化合物时原子个数之比为1︰2。写出这些化合物的化学式 。
题型四:位、构、性三者关系
例5 下表是X、Y、Z三种元素的氢化物的某些性质: ( B )
元素熔点/℃沸点/℃与水的反应导电性(纯液体)
X-283-162不反应不导电
Y-10219放热反应,形成酸性溶液不导电
Z680/剧烈反应,生成H2,并形成碱性溶液导电
若X、Y、Z这三种元素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则它们的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是
A. X、Y、Z B. Z、X、Y C. Y、X、Z D. Z、Y、X
点拨:导电性→化合物类型;与水反应→氢化物的稳定性
例6 砹(At)是原子序数的卤族元素,推测砹或砹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A)
A. HAt很稳定 B. 易溶于某些有机溶剂
C. AgAt不溶于水 D. 是有色固体
点拨:位近性近
例7 在一定条件下,RO3n-中和氟气可发生如下反应:
RO3n- + F2 +2OH-=RO4- +2F-- +H2O 已知R为短周期元素,则可知在RO3n--中,元素R的化合价是 ;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点拨:离子方程式的电荷守恒和氟无正价
规律总结:结构决定位置,结构决定性质,位置体现性质。
周期数=电子层数
主族数=最外层电子数=正价数
|正价|+|负价|=8
巩固:5 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 ;Y和X的组成元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 ;1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6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应生成X和Z,单质A是 。
6 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已知它们的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是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含氧酸的酸性:H3ZO4>H2YO4>H3XO4 B. 非金属性:X>Y>Z
C.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由弱到强
D. 元素的负化合价的绝对值按X、Y、Z顺序由小到大
7 周期表中相邻的A、B、C三元素中,A、B同周期,A、C同主族。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三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为41。则这三种元素是A___S__、B__Cl___、C___O___(填元素符号)。
随堂作业:
1 设某元素某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m,中子数为n,则下述论断中正确的是
A. 不能由此确定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n
C. 若碳原子质量为wg,此原子的质量为(m+n)wg
D. 核内中子的总质量小于质子的质量
2 X和Y两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元素的阳离子半径大于Y元素的阳离子半径,Z和Y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Z元素的原子半径小于Y元素的原子半径。X、Y、Z三种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是 (D)
A. X>Y>Z B. Y>X>Z C. Z>X>Y D. Z>Y>X
3.同主族元素所形成的同一类型的化合物,其结构和性质往往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 B. 在加热时此化合物可以分解
C. 这种化合物不能跟碱发生反应 D. 该化合物可以由PH3跟HI化合而成
4在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它们的原子个数比为1:2,设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分别为a和b,则下列对a和b可能的关系概括得最完全的是 ( )
①a+b=15 ②a=b+15 ③a=b-5 ④a+b=22
A. ①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K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层电子数相等
B L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C L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相等
D M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层电子数相等
6重水A与普通水B分别跟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
B. A、B的质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C. 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体积在同温、同压下相等
D. A、B的物质的量相等时,产生气体的质量相等
7短周期元素X、Y,X的原子序数小于Y的原子序数,二者可以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A和B。已知在相同条件下,A、B的密度之比为15:22,且当A、B以体积比1:3混合后,对H2的相对密度为20.25。试写出X、Y的元素符号及A、B的化学式。
8 A、B、C、D、E五种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按C、A、B、D、E顺序增大,C、D都能分别与A按原子个数比为1:1或1:2形成化合物,CB可与EA2反应生成C2A与气体物质EB4,E的M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请回答:
⑴写出这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
⑵画出E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写出D2A2和EB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D单质与铜盐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设想你去某外星球做了一次科学考察,采集了该星球上十种元素单质的样品,为了确定这些元素的相对位置以便系统地进行研究,你设计了一些实验并得到下列结果:
单质ABCDEFGHIJ
熔点(℃)-150550160210-50370450300260250
与水反应√√√√
与酸反应√√√√√√
与氧气反应√√√√√√√√
不发生化学反应√√
相对于A元素的
原子质量1.08.015.617.123.831.820.029.63.918.0
按照元素性质的周期递变规律,试确定以上十种元素的相对位置,并填入下表:
A
B
H
10 已知1个N2O3分子的质量为akg,1个N2O5分子的质量为bkg,若以1个氧原子(16O)质量的1/16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则NO2的式量为_______________。
11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1)下列 (填写编号)组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①a、c、h ②b、g、k ③c、h、1 ④d、e、f
(2)如果给核外电子足够的能量,这些电子便会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离去。核外电子离开该原子或离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
1.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 2.形成稳定结构的倾向
下表是一些气态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kJ?mol-1):
锂XY
失去第一个电子519502580
失去第二个电子729645701820
失去第三个电子1179969202750
失去第四个电子955011600
①通过上述信息和表中的数据分析为什么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 。
②表中X可能为以上13种元素中的 (填写字母)元素。用元素符号表示X和j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 。
③Y是周期表中 族元素。
④以上13种元素中, (填写字母)元素原子失去核外第一个电子需要的能量最多。
上海高三化学教案5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1、2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一对物质。
2.使学生掌握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3.对学生进行矛盾的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教学重点】
氧化剂、还原剂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学难点】
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具准备】
试管、胶头滴管、滤纸。
饱和氯水、饱和NaBr溶液、饱和KI溶液、铁粉、浓硫酸、稀硫酸、溪水、KSCN溶液、浓硝酸。
【教学方法】
复习、归纳法及实验、分析、总结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二课时 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有关知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学习的吗?通过高一的学习,大家对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知识已经有了较好基础,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板书】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提问】氧化还原反应中物质变化的特征是什么?实质是什么?什么物质是氧化剂?什么物质是还原剂?
【投影】(师生共同完成)
【练习】在 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的反应中,还原剂是 ,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氧化产物是 ,4 mol HNO3参加反应,其中被还原的是 mol。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
【过渡】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里,除了用箭头表明反应前后同一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外,还可以用箭头表示不同元素原子的电子转移,即“单线桥”。
【板书】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讲述】单线桥表示反应过程中,电子由还原剂转移给氧化剂的情况,从失电子的原子出发,箭头指向得电子的原子,箭头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不需标明“失去”或“得到”字样。
【练习】用单线桥表示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2KClO3 2KCl+3O2
(2)Cl2+2NaOH=NaCl+NaClO+H2O
(3)4NH3+6NO=5N2+6H2O
【投影】展示学生上述练习,并进行讲评。
【讨论】物质在反应中是作为氧化剂还是作为还原剂,与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小结】元素处于价态,反应中该物质只能得电子作氧化剂;处于态,只能失电子作还原剂;元素处于中间价态,它的原子随反应条件不同,既能得电子,又能失去电子,因此,物质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如硫元素。
【投影】
-2 0 +4 +6
S S S S
只能作还原剂 既能作氧化剂又能作还原剂 只能作氧化剂
【过渡】为了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根据我们已有知识把常见的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归纳总结。
【板书】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投影】(由学生写出化学式)
【练习】1.对于反应NaH+NH3=NaNH2+H2的说法正确的是()。
A.NH3是还原剂
B.H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电子转移数为2
D.NaH是还原剂
2.高锰酸钾溶液与氢澳酸可发生反应:KmnO4+HBr = Br2+MnBr2+KBr+H2O,其中还原剂是 。若消耗0.1 mol氧化剂,则被氧化的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是 mol。
3.在一定条件下,NO与NH3可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现有NO和NH3的混合物 lmol,充分反应后,所得产物中,若经还原得到的N2比经氧化得到的N2多1.4 g。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若以上反应进行完全,试计算原反应混合物中 NO与 NH3的物质的量可能各是多少?
【点评】正确分析化合价的升降情况,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利用得失电子数相等,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
【小结】1.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性质相反的一对物质,在反应户是作氧化剂还是作还原剂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化合价。
2.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的表示。
【思考】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有哪些?
【作业】教材习题一、二,2;二、三。
【板书设计】
第一节 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二、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第二课时
【引言】上节课我们总结了一些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了它们与元素化合价之间的关系。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总结这些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板书】三、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学生实验】【实验3-l】
【提问】请同学叙述上述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并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2NaBr+Cl2 = 2NaCI+Br2 2KI+Cl2 = 2KCl+I2 2KI+Br2 = 2KBr+I2
【设疑】通过以上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
【讲述】通过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说明单质的氧化性不同,按F2、Cl2、Br2、I2顺序逐渐减弱。
【板书】1.对于氧化剂,同主族的非金属原子随原子半径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设疑】若是金属间的置换反应呢?
【板书】2.对于还原剂,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
【说明】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对应形成金属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弱。
【设疑】高价物质具有氧化性,低价物质具有还原性,通过实验如何验证呢?
【演示】【实验3—2】
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投影】Fe+H2SO4(稀)=FeSO4+H2↑
6FeSO4+3Br2 = 2Fe2(SO4)3+2FeBr3
2FeSO4+2HNO3(浓)+H2SO4 = Fe2(SO4)3+2NO2+2H2O
Fe3++3SCN- = Fe(SCN)3
【补充对比实验】FeCl3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FeCl3溶液中先加足量Fe粉后,再加KSCN溶液。
【提问】通过上述实验进一步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后归纳)
【板书】3.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如:CO2、FeCl3、MnO2。
4.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FeSO4。
5.具有多种可变价态的金属元素,一般高价态时氧化性强,随着化合价的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Fe3+ Fe2+ Fe
氧化性较强 氧化性较弱 无氧化性,还原性较强
【练习】书写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1.C+CO2 2.FeCl3+Fe 3.FeCl2+Cl2 4.MnO2+HCl 5.CO+CuO
【提问】回忆Fe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现象;Cu与浓硫酸反应现象;Cu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分析起氧化作用的元素。
+6
【板书】6.浓硫酸是强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 S,反应后一般生成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起氧化作用的是H+。
+5
7.浓硝酸、稀硝酸均是强氧化剂,反应时主要是N得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
【说明】氧化性酸和酸的氧化性不同,氧化性酸是指酸根部分的某元素易于得电子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而酸的氧化性是指H+得电子形成H2,酸都有氧化性是指H+的氧化性。
【小结】通过以上重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可归纳出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板书】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强氧化剂十强还原剂 = 弱还原剂十弱氧化剂
【讲述】在适当的条件下,可用氧化性强的物质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也可用还原性强的物质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如:Cl2 + 2KI = ZKCl+I2
2Al + 3CuCl2 = 2AlCl3 + 3Cu
【讨论】已知在常温时能发生下列反应:
Fe + Cu2+ = Fe2+ + Cu
2Fe2+ + Br2 = 2Fe3+ + 2Br-
2Fe3+ + Cu = 2Fe2+ + Cu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分析Fe3+、Fe2+、Cu2+、br2作为氧化剂时,其氧化能力的强弱顺序。
【板书】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和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强调】根据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我们不但可判断某些氧化还原反应能否发生和反应的难易,而且还能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以及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练习】已知I-、Fe2+、SO2、Cl-和H2O2均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h2o2<fe2+<i-<so2,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p="">
A.2Fe3+ + SO2 + 2H2O = SO42- + 4H+ + 2Fe2+
B.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C.H2O2 + 2H+ + SO42- = SO2↑ + O2↑ + 2H2O
D.2Fe3+ + 2I- = 2Fe2+ + I2
【小结】本节重点要掌握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并能分析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作业】教材习题一、3;四。
【板书设计】
三、重要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常见反应
1.对于氧化剂,同主族的非金属原子随原子半径增大,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2.对于还原剂,金属单质的还原性强弱一般与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致。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还原性逐渐减弱
3.元素处于高价态的物质具有氧化性。如:CO2、FeCl3、MnO2。
4.元素处于低价态的物质具有还原性。如:CO、FeSO4。
5.具有多种可变价态的金属元素,一般高价态时氧化性强,随着化合价的降低,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Fe3+ Fe2+ Fe
氧化性较强 氧化性较弱 无氧化性,还原性较强
+6
6.浓硫酸是强氧化剂,起氧化作用的是 S,反应后一般生成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起氧化作用的是H+。
+5
7.浓硝酸、稀硝酸均是强氧化剂,反应时主要是N得电子,被还原成NO2、NO等。 四、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强氧化剂十强还原列二弱还原剂十弱氧化剂
根据方程式判断氧化和还原能力的相对强弱: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大学生外贸实习报告范文五篇
高三第一轮化学教案五篇
大学生地铁实习工作报告范文五篇
个人顶岗实习报告五篇
高三第一轮化学教案五篇
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案五篇
九年级化学周期表优秀教案范本
初中化学学科教学方法
关于高一化学个人教学工作总结报告
化学教师个人教学方法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学化学教学教研设计
关于初三化学线下教学设计
初中化学备课组教学总结五篇
高一年级化学课程教学总结五篇
获奖初中化学学科教学设计
安徽省高三化学教案范文
九年级化学优质课教案五篇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案例
新课改高中化学教案五篇
高一化学教案人教版新课标最新案例
新学期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五篇
高中化学专题教学设计六篇
高中化学必修课程教学设计五篇
高一化学教案范文五篇
高中化学学科组教学设计五篇